買台灣製造  救台灣經濟 

3600消費券發揮5倍效果

 

如何用3600消費券拯救台灣經濟(一個小企業老闆的觀點)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國經濟無一幸免當各國政府紛紛提出救市方案的同時馬政府提出3600消費券方案不管您認不認同這一個方法它已成定案我們能做的也只有花掉它希望它能如官員所言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如何利用少少的3600消費券達到振興台灣經濟效果其實是有方法的以下是小弟的一點淺見。

 

1. 一定要買台灣製造的好商品 例如:家電、鍋具、3C產品、衣服因為這些產品可將您的3600消費券發揮3~5倍效果當您購買一件台灣製造產品3600元店家可能賺600另外3000元向大盤商進貨大盤商賺300元在用2700元向工廠下單工廠賺500元後利用2200元向材料商買材料生產商品材料商賺200元後又同原料生產商下單原料2000原料生產商賺300元後才向國外原物料廠買進原始物料1700元後加工出貨這樣國內最少經過五層次消費國內總營業額變成為13500元國外1700總利潤為1900其中還不包括各工廠的商品運輸工人薪資餐食店舖租金...等營業額及利潤所以別小看了3600消費券

 

2. 不要買進口貨(尤其是韓國貨)按照上述商業模式進口商品國內總營業額只有6600元國外7300國內總利潤為900經濟規模只有國產品一半不到況且相同商品是互相競爭的多賣一台韓國手機就可能少賣一台台灣手機少賣100台台灣手機就有一位台灣工人失業3600消費券是我國舉債推動當然應該用在台灣不該流出外國尤其是韓國對我國產品非常不友善最近韓國DRAM廠利用韓幣貶值優勢加上韓國政府背後支持流血舉債賠錢賣DRAM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台灣DRAM廠擠倒相同的戲碼在液晶銀幕、手機汽車、衣服、鋼鐵、造船各種產業上發生您可能認為這就是自由經濟可是韓國政府保護國內市場可就是不講道理您知道嗎有韓國部長因為抽洋煙下台韓劇裡面要是出現進口車要將LOGO遮掩起來用這樣方式韓國人被教育成仇視使用外國貨的人(除非韓國無生產)所有的飯店和公共場合所使用電視不是LG就是三星看看別人想想我們身為台灣人真該團結

 

3. 消費券一定要在一般商店消費因為這一波經濟不景氣傷害最大的就是一般商店它的資本小沒有大財團支撐只能在區域性服務在地客戶開一家大賣場附近可能要倒閉50家超市及電器行但是每一家商店都有一個老闆加二位員工他們的消費能力加起來絕對超過一位大老闆加上100位員工況且財團發生危機有銀行及政府疏困那一般商店就只能靠我們這一些街坊鄰居了所以要善用您的3600消費券。

 

4. 一定要把消費券短時間使用完畢,政府規定使用消費券可到九月份時間還是太長3600消費券方案是促進消費並不是救濟是要在目前如一池死水的國內市場投下一顆金錢巨石好掀起需求波浪讓國內市場產生經濟流動如果時間拖太長就像分批投下小石頭效果將大打折扣

 

將浴缸放滿水 我把消費券變大了

政府直接發錢給你花,而且隨便怎麼用都行。這麼好康的事情,一輩子可能就這麼一次機會。

這都得感謝華爾街那群在資本主義市場樂園裡,忘情優遊、過度樂觀的高風險投資者。數字遊戲玩過了頭,市場反撲的魔爪,讓樂園裡的歡笑聲,一下子全都變成尖叫聲。

去年全球延燒的金融風暴,讓所有人措手不及,金融巨擘紛紛傳出財務危機,不管歷史多悠久,資源多雄厚,全都成了戰敗的喪家之犬。

但是,被懲罰的,不只是金融巨塔裡的賭徒。全球化市場最殘酷的,就是所有人都得一起分攤市場失序後的成本。從美國東岸開始的恐慌性賣壓,就像傳染病一樣,一個個侵襲全球股市,不管是個人或是企業,資產都隨著股市市值快速縮水。

如何走出蕭條迷霧?

依賴全球出口市場,特別是美國消費市場的台灣,當然不可能置外於這波金融危機。蕭條景象從過去光鮮亮麗的金融業、科技業,吹到尋常百姓家。大陸台商倒閉回 流、商家跳樓大拍賣、外資撤離台灣市場、科技業無薪假裁員、失業救助金請領人數創新高 當蕭條時期的新聞一窩峰竄出,大家都在等,這時候的政府,該做什麼,才能帶大家走出市場的黑色迷霧。

行政院端出的800 億大紅包,一喊出來,就成為所有人的目光焦點。去年12 月5 日「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今年農曆過年,只要是中華民國國民,都多了一包價值新台幣
3600 元的紅包。

民眾樂著等領錢,商家則是摩拳擦掌,等著搶食這筆「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是,發錢能不能政府稅收:政府徵稅會減少消費與投資可用額度,也會影響水位高低。政府減稅堵住浴缸排水孔,讓低水位的情況不再惡化。

解決經濟衰退問題,政治人物和學者吵成一團。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周行一說:「消費券的發放本意,就是要讓民眾願意消費,帶動經濟成長動能。」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表示,消費券的發放與使用,預期可以增加今年經濟成長率0.64 個百分點。為什麼消費對於經濟增長如此重要?

把浴缸裡的水填滿

一般新聞所談的經濟成長率,是指國內生產毛額,也就是國民所得的增長況狀。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聶建中表示,從經濟學原理來看,國民所得是由民間消費、企業投資、政府支出及淨出口四部分組成;把經濟景氣比喻為一個浴缸,「民間和政府間的經濟活動,就是將水注滿的過程。」

「企業受到金融風暴影響,資產縮水,投資不振,經濟增長的水位就少了一個來源,同時,我們依賴出口甚深,當國外市場、特別是美國消費市場緊縮,對台灣出口衰退的傷害又更大。」

台灣的經濟增長主要來自出口市場,出口衰退,企業營收減少獲利不佳,影響企業後續的投資與擴張動能。以科技業為例,國外消費市場衰頹,廠商接不到訂單,生產線和產能停擺,減薪、裁員自然無法避免。市場衰退警訊不斷傳來,經濟活動也產生一連串骨牌效應。

消費者不管是因為資金在股市被套牢,還是因為被公司減薪裁員而收入減少,或者因為預期今年衰退嚴重而未雨綢繆,都會減縮消費額度。去年12月中國時報調查,就有七成的消費者表示,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已經開始節省開支。

消費券如何刺激景氣

經濟學的恆常所得理論說明,消費者不會因為短期的所得增加,就馬上改變消費習慣,而立即進行快速的大量消費,「消費券要發揮刺激景氣的作用,是有條件的。」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劉孟奇說。

如果消費者拿到消費券後使用在日常生活消費,而把原本就會支出的現金拿去儲蓄,注入水缸的水還是沒變多,就完全失去政策美意。其次,民眾拿到消費券後,必須在短期內花完,市場消費總量短期內快速成長,才能達到刺激景氣的效果。

「換句話說,盡可能拿消費券買奢侈品、多去旅遊一次等『平常不會做的消費行為』,而且要在短期內全部花完,才能讓水缸裡的水變多。」

雖然這次發放的消費券必須在今年9月前消費完畢,不過,現實情況可能不會這麼完美。中國時報同樣一份調查,有48%的人打算把消費券用來買生活用品和食 品,只有8%想把消費券用在吃喝玩樂上,而用在休閒旅遊的人更只有4%。劉孟奇說,「在沒有限制消費商品種類的狀況下,消費券被拿來做民生消費的情況,很 難避免。」經建會預估的0.64%經濟成長率,是以日本過去發放消費券的實際經驗來類比計算,「這個計算結果基本上合理,但是在理想的狀況下,即使發揮理 財深口袋100%的效用,消費券最多也只能達到消費動能點火的效果。」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以前刺激經濟成長,都沒有用過消費券政策?這次的消費券政策,不只在台灣發酵,很多國家也在討論類似議題。

「或許我們最應該問的是:為什麼擴大政府支出的政策工具無法快速發揮效用?」劉孟奇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顯示出,台灣政府公共支出的長期規畫不足,在遇到這種全球性的市場震盪時,無法快速反應,這才是我們應該檢討的。」

在媒體調查中,高達30%的人還沒有決定要怎麼使用消費券。如何讓3600 元消費券發揮最大的效用,不僅花得划算,又能真正發揮政策美意,為拉抬景氣提供一點貢獻?

● 把3600 元拆開來用,每一次的消費都超過面額。例如:用500 面額的消費券加上100元現金,和朋友到飯店享受一餐輕鬆下午茶。

● 趁業者搶食大餅,用3600 元買到價值好幾倍的享受。例如:用3600 元買價值1 萬5000 元的高級飯店兩天一夜送早餐的優惠組合,或是用3600 元購買原價7200 元的語言課程。

● 把一家人的消費券集合起來,去購買很想買、卻買不起的奢侈品或家電用品。例如,夢想已久的價值10 萬元的家庭劇院,集合一家5
口的消費券後購買,加上家電業者推出的消費券購買折抵1 萬元的折扣,立刻享受超過7.2折的優惠。

● 消費券使用停、看、聽:

(1)先問店家是否可以使用消費券消費,面額不找零,使用前看清楚面額。
(2)不可以換現金、禮券、儲值,不能用於醫療消費,也不能網拍或蒐購消費券。
(3)沒有營利事業登記證的店家或個人,收取消費券將無法向付款銀行兌換現金,必須再次使用消費券。
(4) 店家違規使用將接受3 ~ 10 倍的罰款。
(5)今年9/ 30 前要消費完畢,逾期作廢。


from 30雜誌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