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FO的理性與感性/人際關係與衝突管理

《會計研究月刊》日前精心策畫名家開講座談,即以「CFO的人際關係與衝突管理」為題,試著協助管理者調和專業的「理性」及管理的「感性」!

【撰文/張書瑋】

在職場上,「人」與「事」的碰撞,可能達到正面創造高工作績效的目標,但有些時候卻也是引發個人、團隊或跨部門意見不合或衝突等負面情緒的導因,進 而影響職場內部的氛圍。高階主管的領導地位,按其職位高低可稱為「職級領導」,或按其專業能力可稱為「專業領導」,而財會領域的高階主管通常是屬於後者。 除了專業能力的俱全外,現今財會主管亦不能忽視員工或部屬間的衝突與紛爭,如何帶領團隊或部門走向一片和諧與創造高效率,也是重要的管理項目之一。

《會計研究月刊》日前精心策畫名家開講座談,即以「CFO的人際關係與衝突管理」為題,邀請臺北大學企管系劉仲矩副教授與城邦集團龔汝沁財務長,分別就理論與實務進行分享,試著協助管理者調和專業的「理性」及管理的「感性」!

追求實現自我,創造高峰經驗

經濟學談到邊際效用遞減法則,簡單例子,一個人再怎麼喜愛一項食物,一旦太大量或太過頻繁的食用,也會開始感覺膩口,喜愛程度會隨之減弱。 同理在職場工作,長期處在同一領域,財會人你是否也漸漸對工作失去熱情?是否因為原地踏步而覺得人生的精彩度難尋?套近來國內一部熱門偶像劇的臺詞「你是 否回不去了呢?」劉仲矩表示,人常在各種階段思考什麼是人生的意義?而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給了我們答案。

馬斯洛提出,一個正常人活在世界上,心中都會存在一種匱乏感,必須滿足五種層次的需求,從下至上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 (愛與歸屬感)需求」、「自尊(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始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如果上述全部需求都沒有獲得滿足,會得到「空」的境界;但若要全 部需求都滿足,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會因為太過汲汲營營的追求而陷於痛苦之中。劉仲矩認為,馬斯洛理論想要表達的重點並非鼓勵人們追求完全滿足,人生 才會快樂,只要「知足」一樣可以享有快樂,就好比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而需求理論與財會工作有何干係呢?劉仲矩提出二項關連,第一,工作就如同一種社會服務的過程,國內外實證均顯示,服務與「自尊需求」最密切 相關。如何在服務過程中,讓人感覺到倍受尊重且獲得真正滿足,尤其重要。只是,就他觀察,職場上的專業人士容易產生本位主義或長期下形成專業的傲慢,難以 滿足他人自尊,於是拉遠了彼此的距離,自尊需求往往是引發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若你發現自己可能也有這樣的傾向,建議可試著停下腳步,多傾聽他人的意見或 想法,並且減少使用專業術語對談,改以他人能理解的語言進行溝通。

第二,需求理論的最高層級為「自我實現」,人生的意義可以解釋為追求自我實現,也就是一個人設定一個困難的目標,將自己的時間、精力與能力 完全投注進去,即使中間過程出現多次放棄的念頭,仍不畏艱難堅持下去,最終完成目標。這種在經過一連串失敗痛苦的過程,當目標成功的瞬間,由痛苦轉化為快 樂的忘我感,即是一種「高峰經驗」。若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成功,所得到的快樂感相對較少。而一個人不斷保持在追求並持續達到高峰經驗的境界,即形成 「高原經驗」。人生的意義如建立在不斷追求高峰經驗,當痛苦到極點時,隨之而來的快樂與滿足也會達到極點,可再創更多人生的高原。

化理論為實務,化解衝突難事

談到職場上難解的人際關係與衝突時,劉仲矩認為,可藉由一些理論的實踐來得到解決方法。「自我效能理論」指出,當一個人愈能肯定自我,愈發 有自信時,就愈能夠將事情做好。反過來說,如果時常承接負面言語或情緒,自然而然,就會表現出負面的行為。例如,管理者持續的指責或命令下屬不要犯錯,下 屬很可能因為只吸收到負面暗示,於是真的就犯下錯誤。因此,可換個正面的思維,從改變自己或改變對人的態度做起,例如,主管可以鼓勵代替責罵,不厭其煩的 給予他人真心真誠的讚美,並要適時的「沈默是金」避免禍從口出;而員工面對老闆交待的工作,應視為快樂的挑戰,勇於接受任務,持續自我成長。印證到馬斯洛 的自我實現層級,你會發現在職場的上受的磨難愈多,快樂經驗也會累積愈多。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12.1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