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王昭文

教會幼稚園的大教室裡,有一幅佔了整面牆的壁畫。畫面中央是一條湍急的溪流,溪谷很深,前面就是瀑布,上面一座簡陋破爛的木板橋,有些木板已經鬆脫。右邊有一男一女兩個小朋友手牽手正要過橋,他們背後站著一個高大、金髮、有翅膀的女子,伸開雙手,笑容燦爛。背景主要是深綠色的針葉林和烏雲密佈的天空,越過溪流的左邊有一幢小屋。

小時候主日學的課有時會在這間教室上,一邊聽故事、唱歌,一邊盯著這幅畫看。這是一幅有故事的畫,可能是媽媽還是哪個老師告訴過我們:住在山裡的小朋友,到山邊去採草莓,天氣突然變了,在風雨來臨前要趕回家,眼看家就快到了,但是那座橋破爛又危險,他們不必驚慌害怕,上帝有派天使保護著他們,雖然他們看不見那位天使。

這幅畫真吸引人。那樹林、山景、小屋、瀑布,構成美妙的風景,在想像中,我和妹妹也攜手走進畫中,去到山邊玩耍,在草地上尋找成熟的莓果,我們會向那兩個孩子說:「不用怕,我們看見天使在看顧」。我們會為他們唱祖母最愛的聖詩346首:「境遇好歹是主所定,上帝在照顧你」。因為這幅畫,我們活得很安心快樂。

是的,我們就這樣在天使的慈光中,在安祥、單純、自由、溫暖的環境中長大,但是我們對不測風雲與危橋並不陌生。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大人們帶著憂愁警戒的眼神,說起某位教會裡的優秀青年,因為讀了幾本不該讀的書,現在還被關在火燒島。「火燒島」?這名字真是恐怖,無法不和都是火的地獄聯想在一起。然後,小學六年級時,第一次聽到「二二八事件」,同時被嚴正告誡不能把所聽到的說出去,特別在學校裡絕對不能說。上國中後,我們越來越覺得學校中控制無所不在,從外表到思想無一不管,也看到許許多多明顯的不公平:好班壞班、有錢人家孩子和窮人家孩子,待遇天差地別,讓人心頭時時充滿憤怒。越認識家以外的世界,越發現處處是烏雲,到處都是陷阱,權力者(政府、學校當局等等)可以隨意壓碎被支配者,而被管的這一邊,是那麼的無力。真的忍不住要問:「上帝在哪裡呢?為什麼容許這許多的不公義?為什麼天使不幫助每個人渡過危橋?」

妹妹在追索信仰問題上特別認真,終於走上神學研究之路,成為幫助人的牧者。小時候看這幅「天使」時,再怎麼想像,都是把自己當成畫中的孩子,是天使照顧的對象。但是妹妹長大後,卻重新理解這幅畫,我想:她認同的角色變成了天使,她認為一個信仰者必須是有使命感的行動者。她不把不公義的問題拋給上帝、質問上帝,而是努力與上帝同工,即使力量微弱,還是要在能夠付出的地方努力去做。

很有藝術心靈的妹妹,以寫作、畫畫來訴說自己的體會。自1992年起,已出版多本散文集和一本小說集,大部分的集子都附上自己畫的插畫。1994年起,她也嘗試用母語來創作。第一篇以母語寫作的小說〈天使〉,靈感便是來自我們從小所愛的這幅「天使」壁畫。這篇小說描寫畫師添木枉坐多年政治牢,心靈破碎、掙扎求生,後來意外重見當年所畫的〈天使〉壁畫,發現原先他以為也會有坎坷人生的跛腳小女孩阿慈,已成長為自信的女長老,而且多年來一直從這張圖得到力量,從而對人生、對信仰有了新的體會。〈天使〉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寫作手法毫無驚人之處,但是每次讀都感動落淚,感到心靈再次得釋放,感覺天使從未離開身邊。

今年,妹妹得到火金姑台語文學基金的贊助,得以將近年所書寫的母語小說結集出版。她毫不猶豫就用《天使》當書名,小說〈天使〉放在全書的第一篇。除了這是她第一篇以母語書寫的小說外,我想,也因為這篇小說也很能代表她的風格與關懷。

2002年我代她領「K氏青年人文獎」時,一位記者問我:「為什麼王貞文會寫二二八、白色恐怖等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而不從自己的經驗出發?」這問題我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因為,我不知道這樣的畫分有何意義。應該說,我們並沒有把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當成和自己無關的、遙遠的事件,雖未親眼見到暴力失序與屠殺,雖然在高壓統治下的噤聲風氣中長大,但不可能不感受到沉默背後的痛苦。幾個故事,和所目睹的掌權者不義、人們心中與生命中的陰影配合在一起,你無從轉頭不看,這些早已進入心靈深處,伴隨我們成長。換個角度來說,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也產生對自己所屬社群、文化深刻的愛,既認同台灣,知道自己是台灣人民的一分子,這些集體記憶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也是自我追尋過程中必須不斷與之對話的素材。

懷著溫柔關懷的心,凝視憂愁不安的人生;在破碎的生命中尋找愛的亮光,訴說一點誠實的體會;帶著歷史意識的思考,在異地的生活中與自己的文化根源、與其他文化努力對話,而這對話帶出了一種非刻板印象中的台灣文化,是「普世又定根於本地」的,是可以超越語境與文化限制感動人,同時又讓人因此而認識台灣某些特性的文學。這是我對王貞文母語文學作品的基本了解。

《天使》這本小說集,是王貞文面對自己人生種種的掙扎的體驗,寫給同樣願意誠實面對自己內在生命的人。這些小說,是一位台灣人在異鄉他國與自身文化根源保持聯繫的一種方式(大部分是貞文在德國留學時完成的作品),同時透過女性眼光去發掘跨文化的女性生命史。她的寫作帶給她成長,她的作品豐富了我們的生命和文化。

邀請你一起來讀這本《天使》,以及王貞文其他雋永的作品。

《天使》所收錄的小說:
天使
自由時代
欲吃phang2
熱天的墓
麻油雞kap芳草橄欖雞
鳳凰飛到溫泉頂
阿母過身的早起
行佇結冰的湖面
薄冰
橄欖情
門前有大樹的病院

在網路上試讀:
〈欲吃phang2〉(要麵包!): http://blog.yam.com/judie35/archives/634656.html
〈自由時代〉(上): http://blog.yam.com/judie35/archives/1633648.html
〈自由時代〉(下):http://blog.yam.com/judie35/archives/1633702.html
麻油雞kap芳草橄欖雞(1): http://taigi.fhl.net/Siangbun/Siangbun6.html
麻油雞kap芳草橄欖雞(2): http://taigi.fhl.net/Siangbun/Siangbun7.html
麻油雞kap芳草橄欖雞(3): http://taigi.fhl.net/Siangbun/Siangbun8.html
王貞文其它作品介紹: http://blog.yam.com/judie35/archives/103123.html

另外,你可以在「台語信望愛」( http://taigi.fhl.net/Siangbun/old.html )讀到王貞文的台文作品。

王貞文已出版作品一覽:
《海邊的粿葉樹》(散文集,台北:雅歌出版社,1992)
《求道手記》(散文集,台北:雅歌出版社,1996)
《控訴與紀念》(台北:二二八紀念館,1997)
《橋上來回》(散文集,台南:人光出版社,1998)
《信仰的長河─歐洲信仰溯源》(通俗歷史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2)

《櫸樹裡的基督》(散文集,台北:雅歌出版社,2005)
《當第一道光突破黑暗》(小說集,台北:雅歌出版社,2005)

《天使》(小說集,台南:人光出版社,2006)

載自南方人文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