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的文稿说明

艾斯瑟.卡爾維諾

    關於書名:我審慎地忖度過:伊塔羅.卡爾維諾選擇的書名《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事實上和我所找到的手稿不符,但我認為還是必須保留原名。卡爾維諾考慮過「一些文學價值」、「文學價值之選擇」、「六項文學遺產」等書名,隨後又捨棄不用,獨鍾「備忘錄」一詞——而所有的標題都有「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等字眼。

    1984年,卡爾維諾一接受諾頓演講(the Charles Eliot Norton Lectures)的提議,便開始構想。面對他可以挑選的廣闊範疇,他不免擔心起來,因為他深知約束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他訂下一個計畫,組織演說內容;隨後,他把大部分時候用來進行準備。自1985年 1 月 1 日起,他實際上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唯一的縈繞牽掛便是準備工作。有一天,他對我宣稱,他已經有了八篇演講的觀念和材料。我得悉計畫中的第八次談話的題目叫做 「論(小說的)開頭和結尾」。但我至今尚未找到文稿。

    1985年9月,我丈夫即將動身前往美國和哈佛大學的時候,已經寫下這五篇演說稿。這些當然是卡爾維諾原來要宣讀的演講稿——當時帕崔克.克列(Patrick Creagh)正在進行英文翻譯——當然,在哈佛大學出版社出書發行以前,卡爾維諾勢必會加以修訂。不過,我不認為會有什麼重大的更動;我所讀到的初期稿本和最後定稿的差別在於結構,而不在於內容方面。卡爾維諾想把第六次演講稱做「稠」(Consistency),計畫人到了劍橋便動手撰寫,我找到了其餘的五篇,以義大利原文寫成,井然有序,安置在他的寫字桌上,已經準備好可以擺進行李箱。

    我要感謝帕崔克.克列不辭辛苦從事翻譯工作;感謝賓夕凡尼亞州大學的凱思琳.休姆整理出版手稿,對我幫助良多;感謝康斯坦茲大學的路卡.馬利哥弟對卡爾維諾的作品和思想有深刻的認識。

作者前言

 

伊塔洛.卡爾維諾

 

    現在是一九八五年,我們和下一輪千福年之間只剩十五年的時光。在此刻,我並不覺得新紀元的逼近會引起什麼特別的情緒波動。我並不想在這裹討論未來學,而是要談文學。目前這一輪即將終了的太平盛世,見證了西方現代語言的誕生與發展,文學的發展則琛勘了這些語言在表現、認知、想像等方面的可能性。這也是書籍的千福年,在這一千年中,書籍以我們目前熟悉的形式出現。我們常納悶,文學和書籍在所謂的後工業科技時代會有什麼下場 ──這樣的關注,或許就是一個徵兆,表示目前這個太平盛世即將結束。我並不太喜歡沉溺於這種揣測。我對文學的未來有信心,因為我知道有些東西是唯獨文學才能提供給我們的。因此,我希望把這些演講投注於我衷心認同的某些價值、性質,或文學特性,設法從下一輪太平盛世的視野來看待。

 

from http://www.ruanyifeng.com/calvin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