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超級品牌生死鬥


雙雄爭霸搶天下、小蝦米擊敗大鯨魚、王子復仇記、一鳴驚人搶市占。品牌如何戰勝對手,贏得勝利!

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美國許多產業都受到嚴重的衝擊,三大車廠一個比一個慘。克萊斯勒、通用汽車,幾乎宣布破產,必須動用美國納稅人的錢紓困,才能保住老命,即使已有百年歷史的福特也沒好到哪裡去。

逆向行駛 死裡求生

不過,福特汽車很有骨氣,不但沒有拿紓困金,靠著自己的努力重新站了起來。當時福特的行政總裁穆拉利(Alan Mulally),大刀闊斧砍掉不必要的支出,包括裁員、出售部分經營不佳、前景不看好的品牌,進一步遊說銀行家借出周轉金,成功融資236億美元。

除了積極瘦身,穆拉利也比別人看得更遠。他發現美國汽車的市場量,正逐年遞減,再加上國際油價不斷飆高,他認為福特必須轉型,不能再倚賴大型且耗油的車輛。雖然運動型多功能車(SUV)正大行其道,他竟然力排眾議逆向行駛,決定發展小型車。

穆拉利曾任職波音公司37年,在2006年以前,可以說都在「搞飛機」。從管飛機到管汽車,穆拉利以一個汽車業的「門外漢」飛天遁地,不但沒讓福特被海嘯沖垮,還在2009年轉虧為盈,成功獲利29億美元。

起初,他對福特員工親自下一道軍令:「你們最好找出小型汽車的賺錢方法,因為這會是世界趨勢。」他又遊說福特主席比爾福特,出售旗下積架(Jaguar)及越野路華(Land Rover),在當時還有人要奢侈汽車品牌時,趕緊將兩家品牌賣給印度車廠。

壯士斷腕 殺出重圍

事實證明,穆拉利目光如炬,看見危機並努力防堵,加上當機立斷,硬把身體笨重的恐龍,雕塑成輕盈靈活的蜂鳥。又因為福特在融資後,手頭銀彈充裕,當別人在海嘯中載浮載沈之際,他集中火力拿下小型車市場,更在2010年賺了超過80億美元,創下福特10年來最高紀錄。

福特瘦身轉型,不但為自己延續了生命,增加了市占,更贏得美國消費者的民心。相較於克萊斯勒、通用,福特靠自己的努力收復了失土。比起那些依賴美國政府金援的金融業,更令人尊敬。

在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品牌與品牌之間,每天都展開生死戰鬥,有些品牌稍有疏忽,就造成消費者背離,大意失荊州。有些品牌只掌握了一些市場上的小變化,就魚躍龍門成為市場上的第一名。

品牌之間的戰爭驚心動魄,市占率的進退錙銖必較。最後成為贏家的,一定有贏家的智慧,淪為輸家的,一定有輸家的理由。

不斷創新 後來居上

另一個品牌生死鬥的故事,就是這10年來不斷出招、讓人驚呼連連的蘋果電腦。1976年,21歲的賈柏斯(Steve Jobs)在車庫裡創立蘋果電腦,30歲被自己請來的執行長,趕出自己創立的公司。但就在1997年,蘋果每下愈況瀕臨破產邊緣,只好使出妙計,併購賈柏斯出走後成立的公司NeXT,鋪個紅毯般的,請他回來繼續擔任執行長。

年屆不惑的賈柏斯,成功讓死對頭微軟的比爾蓋茲,挹注蘋果1.5億美金,並成立Mac軟體部門,為蘋果打了一劑強心針。隔年,蘋果便立即出招,推出第一代iMac,造成美國和日本大賣的風潮。

2001年,45歲的賈柏斯,奇兵突圍推出數位隨身聽iPod,還連續推出好幾代及同性質商品,包括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touch。迅雷不及掩耳,把原本的隨身聽霸主SONY打趴在地上,搶了將近八成的市占率,奪得王位。

蘋果品牌大戰最讓人側目的,是跨出個人電腦的老本行,就像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跨出原來的蒙古版圖西征,入侵各個產業。醞釀幾年後,2007年蘋果又跨足手機產業,推出第一代iPhone,每一次出手都讓其他產業天翻地覆。

【本期完整內容請見《動腦20113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