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用途從器皿、壁磚擴大應用到各種科技產業,其特性的差異主要在於使用的原料及其純度。
文/楊嘉慧
審稿/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 林頌恩
陶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應用材料,尤其在 1940 年代之後,由於化學及材料工業迅速發展,使得陶瓷的使用從傳統的器皿、衛浴用品、壁磚,擴大至目前的資訊電子、生醫、機械、能源、通訊等產業,如CPU 承載基板、多層電容器、人造牙齒、人工關節、引擎汽缸、切削加工刀具、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等,都可見到陶瓷的應用。
燒結帶來的緻密性
陶瓷是泛指將具離子鍵的非金屬無機材料製成粉末狀,再以高溫燒結製成的各種產品。燒結過程原子會重新排列,使粉體顆粒逐漸長為晶粒。晶粒長大速率的快慢, 會影響晶粒與晶粒間的孔洞大小,長大速度過快或過慢,都會降低緻密性。一般而言,燒結溫度及時間不足,成品的孔洞會增多、增大;燒結溫度及時間適中,緻密 度會越好,強度、硬度也會相對增強。但若燒太久,會使得晶粒變大,強度下降;溫度過高,晶粒長大速度過快,則會使孔洞被晶粒包在其中,降底緻密度。
陶瓷依使用原料以及純度不同,產品的特性可相差很多。傳統陶瓷如一般熟知的陶瓷器皿、磚塊,都是用混雜多種化學物質的黏土製成,如氧化矽、氧化鋁、氧化 鈣、氧化鎂、鉀長石、鈉長石、雲母等氧化物,再利用窯燒而成。不同地區的黏土所含成份與比例各不相同,燒結出來的器皿顏色、表面粗糙度等也各有差異。
精密陶瓷是 20 世紀才研發出來、應用在汽車、手機、電腦、醫療的陶瓷產品,以粉體、塊材、薄膜三種型態應用,如二氧化鈦粉體應用於油漆與造紙業;氧化鋁薄板應用於 IC 晶片的承載基板。精密陶瓷使用的都是高純度原料,如以化學合成法製作得到高純度粉體。高純度的優點是可以掌握分子特性,製作出所想要的產品特性,如高硬 度、耐高溫、透光性或導電性等。
挑選原料,創造不同特性的精密陶瓷
精密陶瓷主要分成結構陶瓷、電子陶瓷與生物陶瓷。結構陶瓷的特色是高溫機械性質,電子陶瓷是具光、電、磁特性,而生物陶瓷則可用於生物體內,三者的特性與使用原料的分子結構有關。
陶瓷原料的分子都含有一定比例的陰離子及陽離子。陰、陽離子的電性相差越多,它們形成的化合物「離子鍵性」越高,反之則「共價鍵性」高。大部份陶瓷材料的分子鍵結都具有兩種鍵性。
共價鍵性強,高溫機械性好
結構陶瓷材料主要以共價鍵結合,並含部份離子鍵,亦即該陰陽離子的電性相差較少,材料鍵結力強,不易被打斷;再加上各原子間的堆疊方式均呈三維堆疊(見右圖),結構穩固,因此結構陶瓷產品均具高硬度且耐高溫的特性,加熱至上千度,鍵結才可能被打斷,如碳化矽、氮化矽。
一般用來切割的陶瓷刀具是將碳化矽、工業鑽(人造鑽石)或蘇聯鑽(氧化鋯單晶)壓成粉狀,鋪在塗有金屬黏結劑的金屬表面上,再以適當溫度燒結,讓碳化矽或 鑽石粉鑲嵌其上;而陶瓷不沾鍋則是金屬鍋具上塗上一層包括氮化物或工業鑽石、碳化矽等薄膜,增加耐磨能力;再如裝在機車上的陶瓷汽缸,是於鋁矽合金基材 內,鍍上碳化矽及鎳的複合鍍層,使其耐磨耗能力更佳、熱傳導更快。
不過陶瓷產品對裂縫成長的抵抗力(即強度)有限,所以儘管硬度高、耐磨,卻很容易因外力而破裂,於應用上有一定限制。例如陶瓷刀便不適合用來剁骨頭,否則 會產生裂痕或缺口;再如應用在汽車上的陶瓷汽缸,也不是以陶瓷材料製成整顆汽缸,因為運作過程會震動,故必須以延展性好的金屬當外殼,將陶瓷材料噴在內 壁。
提升陶瓷可靠度的做法有很多種,例如避免使用大物件的陶瓷材料,同一材料,物件越大,其強度與可靠度都會降低,所以陶瓷薄膜、微小電子元件與感測器等,在應用上較有利;將陶瓷表面拋光加工,消除表面的淺裂縫,也可以提升強度。
離子鍵性強,易創造光電磁特性
隨處可在電子產業見到的陶瓷產品,多半具有光電磁特性,它們主要以離子鍵結,多數為氧化物,其鍵結較結構陶瓷弱,原子容易被置換,所以可使其產生半導體特 性,或創造出光、電、磁等特性,進而具備特殊功能,代表材料如二氧化鈦、氧化鋅、電容式透明觸控螢幕(Indium Tin Oxide,ITO)、透明導電氧化物等。
假設在離子鍵性強的氧化鋅中以適當比例的鋁離子(Al3+)取代鋅離子(Zn2+),晶體結構會出現很多電子,從而提升導電特性;再如氧化鋁單晶中摻入三 價鉻(Cr3+),會使原本透明的氧化鋁單晶透出紅光,即成為所謂紅寶石;若在氧化鋁單晶摻入鐵離子和鈦離子(Fe2+、Ti4+),就會變成藍寶石。具 光電磁特性的陶瓷應用很廣,像紅藍寶石目前可用來激發雷射光;冷氣機的濕度感測器也是陶瓷產品,其原理是透過陶瓷吸水的特性,改變電阻,藉由電阻的變化, 感測環境濕度變化。
可與人體相融的生物陶瓷
陶瓷產品也應用在生醫產業,最常用來修復人體的硬組織,如人造牙齒、人造關節、接骨螺釘等。生物陶瓷的耐熱性比可用在人體的金屬或高分子材料佳,便於進行高溫滅菌;其製程中,還可經過設計,模仿人體骨骼的微小孔洞,比金屬或塑膠材質更接近人體。
生物陶瓷產品的原料選擇,優先考量的不是共價鍵性或離子鍵性的強弱,而是原料必須具備無毒害、不會引起異常代謝、和細胞等生物組織的親和力佳、不會致癌、沒有免疫排斥等特點。此外,原料的化學性也要穩定,在 10~20 年的長期使用中,表面不能變質,強度也不可降低。
目前,生物陶瓷中的接骨螺釘、人造膝關節、指關節等,常用化學性質穩定的氧化鋁製成;人工假牙也可使用氧化鋁為原料製成,其顏色、導熱性等與牙齒相近;製 造人造關節則使用磷酸鈣系陶瓷,例如與組成骨骼等硬組織的無機鈣質成份幾乎一樣的羥基磷灰石 [Ca10(PO4)6(OH)2],可見得其應用也相當廣泛。
延伸閱讀
〈壓電陶瓷及導電陶瓷〉,蘇明德撰文,《科學發展》2010年2月號
《電子陶瓷》,吳朗著,全欣資訊圖書出版
《功能陶瓷材料》,曲遠方著,曉園出版
高二課本《化學》下冊
【科學Easy Learn網路版‧行政院國科會補助案】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