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鄰避到鄰近——高雄都會公園
文.林欣靜 圖.薛繼光

在南部提起垃圾大戰,很多人還印象深刻,20年前,「高雄人的糞掃桶」——高雄市西青埔垃圾掩埋場,曾爆發兩次嚴重的垃圾衝突,掩埋場被群眾包圍,致使高雄市的垃圾無處可去、惡臭橫生,最後促使高市府加快興建焚化爐的腳步,西青埔的名號也廣傳全國。

如今搭乘捷運紅線在「都會公園」站下車,經過約5分鐘的步行,就可以來到西青埔舊址。原本髒亂不堪、人人詬病的垃圾場,早就轉變成每年遊客量超過120萬人次的全國最大都市公園。園中林木數量超過12萬株,蓊蓊鬱鬱、綠樹如蔭,西青埔的綠色奇蹟,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南部人慣稱「楠仔坑」的高雄市楠梓區,顧名思義就是「遍植楠木的低窪區」,此地因有壽山及半屏山阻隔交通,加上鄰近仁武工業區、中油煉油廠及加工出口區,長期被視為高雄市的落後地帶,人口以藍領和外勞為主。

惡夢般的過去

這樣的環境,想當然爾,是「市內人」丟垃圾的地方。1977年,高雄市就向台糖租地,在楠梓區的西青埔農場填埋垃圾;1983年,更擴大闢建成「西青埔衛生掩埋場」,這裡是高雄市首座,也是唯一的垃圾掩埋場。

在垃圾量少、民眾欠缺環保觀念的1970~80年代,垃圾場尚可與人們和平共處,但隨著高雄的人口擴張與工商業發展,每日垃圾量曾多達1,750公噸,約可堆疊成40坪大、17層樓高的「垃圾大廈」,「住在垃圾場旁」也成為痛苦不堪的生活經驗。

「沒有待過的人無法想像到底有多臭!」高雄市楠梓區婦女會理事長吳秀珠表示。她居住在緊靠西青埔的翠屏里,每逢夏日午後或溼度高的日子,垃圾場飄來 的蒸騰臭氣,總讓人聞之暈眩,甚至忍不住乾嘔;無孔不入的蚊蟲蒼蠅,更是防不勝防、抓不勝抓,惡鄰也成為拖垮房價的罪魁禍首,長期以來,此地每坪房價總在 新台幣5~8萬元的低點徘徊。

1990年代初期,原本預訂1995年底關閉的垃圾場,因焚化爐興建延宕,必須延役使用,翠屏里、橋頭鄉等西青埔周邊住民的不滿情緒終於爆發,他們拉起白布條、包圍掩埋場,拒絕再讓垃圾車出入;無計可施的高雄市府,只好另挖空地暫存垃圾。

前後兩場長達數月的垃圾大戰,最後在市府祭出優厚的回饋條件後落幕,西青埔掩埋場也在1999年6月走入歷史。

雖然擁有不甚光彩的歷史記憶,然而占地廣達95公頃、約為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4.5倍大的西青埔掩埋場,卻從此打響名號。1991年,內政部營建署 相中這塊土地,預計分成兩期開發,規劃成當時高雄縣市的唯一綠洲——「高雄都會公園」,開啟西青埔的轉變契機,這也成為我國掩埋場轉型公園的首例。

順勢而為的污染防治

不過,要在累積垃圾量高達900萬公噸的土地上綠化復育、轉型成森林公園並非易事。

全程參與「垃圾場變身」的高雄都會公園主任洪欽勳表示,西青埔掩埋場垃圾量大、占地又廣,封場初期的土地不平均沈降極為明顯,基於安全且避免二次污染,園方得先在垃圾上鋪上不透水層,再層層覆土夯實。

此外,經專家評估,掩埋場上若要達到較佳的植樹效果,最後還得覆土2公尺以上,初估起碼需要80萬立方公尺以上的土方,還好彼時高雄捷運工程正如火如荼展開,大量土方有了最好的處理去處,北捷開挖時台北縣市曾鬧得不可開交的廢土大戰,也不致在高雄市重演。

至於掩埋場最棘手的垃圾滲流水及沼氣問題,都會公園則採「以污染治污染」的手段,經由完善的污水處理與回送系統,每天有一半以上、約150公噸的垃圾滲流水可回送垃圾層,不但減輕污水淨化的負擔,也能加快微生物厭氧分解垃圾的腳步,促使沼氣產量隨之增加。

沼氣是具經濟效益的再生能源,產量大就代表發電量高,目前區內共設置了135口沼氣井、12座沼氣站,每年沼氣發電的收益高達新台幣3,680萬元,已是全台產能最大的掩埋場。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基礎污染防治工程後,景觀規劃及綠化植樹是更大的考驗。洪欽勳指出,由於掩埋場垃圾堆疊並不平均,最高處達43公尺高,園方乾脆依其地形,植草綠化成高低起伏的人工丘陵,既省事又賦予景觀多樣化的美感,還兼具登「垃圾山」的趣味性。

國家公園級的都會公園,當然也不可能像一般掩埋場鋪設簡單的草皮和遊憩設施就開園迎客,蓊蓊鬱鬱的林蔭公園才是它的願景。

然而,在垃圾層植樹並非易事,園方捨棄了速效但存活率低的林木移植,採取費時費工的種苗培育,讓植栽從小苗開始,適應掩埋場內特殊的風土環境。

樹種方面,以適應力強的本土樹種為主,例如平地上可見台灣南部濱海常見的欖仁、海茄苳、穗花棋盤腳等海邊樹種;山坡上則以「復育台灣低海拔複層林林 相」為目標,從地被(植草)、灌木、小喬木、中喬木、大喬木一層層種起,多層次的結構,既可提高林木存活率亦富美感,也提供生物多樣化的食源,形成自然的 生態圈。

當然,滿載垃圾的土地先天不良,得花更多心思維護。洪欽勳舉例,植樹前幾年,樹木成長情況普遍不佳,土質不佳及覆土不夠,則是學者專家公認的主因。 園方曾因找不到合適的土方傷透腦筋,還好縣市政府和民間廠商再度伸出援手,將阿公店水庫疏浚的肥沃底泥與中鋼擴建廠房的工程廢土統統載到園區,成為植物養 分的生力軍。

此外,由於掩埋場的土質易偏酸性,不利植物成長,園方除嘗試使用石灰,也採取生態堆肥的作法,將園區的落葉、枯枝等腐植質製成肥料後再還諸大地,成為最環保自然的土質改良解方。

從地獄到天堂

歷經十幾年的休養生息與悉心照顧後,如今的高雄都會公園,已變身為複合草原、溼地與森林聚落的生態公園,不但林木樹量超過12萬棵,連鳥類都多達137種,更不乏戴勝、野鵐、綬帶鳥、彩鷸及八色鳥等珍稀鳥種。

「就像是從『地獄』來到『天堂』!」講起都會公園的轉變,吳秀珠掩不住笑意。現在的都會公園早成為當地居民最棒的休憩空間,公園也帶動房價上漲,如今此區已成為建商搶灘的重點,每坪房價上看25萬元。

在缺乏大型綠地的高雄市,都會公園的存在彌足珍貴,例如前幾年頗為吸睛的世運跳傘比賽,以及年初的「建國100」元旦升旗,都選在這裡舉辦,往昔的灰暗過去,反而成為國際宣傳的重點。

從地獄到天堂,高雄都會公園開創了我國環境改造利用的新典範,它的成功也印證了「貼近自然、解決問題與符合民眾需求,」才是最有價值的公共建設。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1年12月號)

秉持「還諸自然」的理念,高雄都會公園被草原包圍的滯洪池,溼地景觀渾然天成,吸引白鷺鷥等水鳥進駐。
園中盛開的豔紫荊。
從「鄰避」到「鄰近」,高雄都會公園現已成為周邊住民的最佳休憩地。

  1. 西青埔的綠色奇蹟,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Xiqingpu's green rebirth is nothing short of miraculous.
    ◎ nothing short of 簡直可說是
    The jazz musician is nothing short of amazing in his latest album.


  2. 規劃成當時高雄縣市的唯一綠洲——「高雄都會公園」。
    The green oasis—"Kaohsiung Metropolitan Park"-would be the only one of its kind in Greater Kaohsiung.
    ◎ the only one of its kind 獨一無二
    Her singing voice is truly the only one of its ki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