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間樂園:大溪地﹝一﹞航向快樂之島

幾千年前,人類航行萬里,在大溪地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樂園;幾千年後,西方航海家 在發現新大陸的同時,創造了大溪地的人間天堂神話,從此大溪地就成了一切美麗事物的代名詞…。


距今六千年前,一個操著南島語(Austronesian)的海上民族,憑藉著高超的航海本領,駕駛獨木舟,帶著稻穀、雞、豬、狗以及自己全部的文化,遠 離家鄉,從一個島遷到另一個島,直到找到一個快樂之島,然後將那些文化擴展開來。

他們彷彿有一種天賦,預知島嶼的出現,透過海浪的結構、海鳥的移動、海龜的巡游、星空的方位,以及光線的變化,穿越浩瀚大洋,直到發現一座新的島嶼。而這 條島嶼的遷徙路線一路從台灣往南穿越菲律賓海域,經印尼群島朝東深入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美拉尼西亞(Melanesia), 最終抵達波里尼西亞(Polynesia)。就像一張繁複的航海圖,直到西元1000年為止,他們大約花了五千年的時間,逐步在這片占地球面積三分之一以 上的茫茫海域開枝散葉,把大大小小的島嶼形塑成人間樂園。


在新的樂園裡,島嶼是終極的避難所,一個神奇,不會下沉的世界。波里尼西亞是地球上人類最後到達的一片疆界,這塊以夏威夷、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紐西蘭為三角頂點的遼闊海域,火山島、環礁、大陸型島嶼構成了這個西方人稱呼的「多島」世界。大三角的頂點之間,至少都相隔了八千公里, 所覆蓋的面積甚至超過歐亞大陸的總和。而大三角的中心點正是今天的法屬波里尼西亞(大溪地),南島人落腳的時間大約是西元前200年,也就是二千二百年 前。


西元1768年4月2日,法國皇家海軍軍官布干維爾(Louis-Antoine de Bougainvelle)領著40公尺長的三桅戰艦「馬車號」(La Boudeuse)和「星辰號」(L’Etoile)駛抵大溪地,此時一個裸胸大溪地女孩從獨木舟爬上法國船,朝船尾的水手們走去,旋即拉開圍在臀部的腰 布,全身赤裸地對著船上四百多位已經半年沒見過任何女人的法國海軍微笑。就在這一刻,大溪地的浪漫神話在西方世界誕生了。

布干維爾寫道:「我以為我被帶到了伊甸園,處處充滿熱情、安逸、歡愉和幸福…她獨木舟上載滿了女人,他們的面貌姣好,不亞於歐洲女人,而豐腴的身材卻是歐 洲女人所不及的們在獨木舟上頻頻向我們獻媚,模樣天真,又帶點羞澀……」一年後船隊回到巴黎,布干維爾寫成《環球航行》(Voyage Around the World)一書,而這個消息就像野火般蔓延開來:這個樂園遍地是香花、果樹、棕色乳房,以及刊著裸照的春宮畫冊,這情景就像是愛和美的女神維納斯從海浪 誕生一樣,認為大溪地正是維納斯的居所島希塞里亞(Cytherea)。


布干維爾以為自己是第一個發現大溪地的西方人,因而宣布此地為法國屬地,事實上早在10個月之前,英國船長威利斯(Samuel Wallis)已經駕著他的「海豚號」(Dolphin)來到大溪地,只是他乏味的航海報告終究不敵布干維爾《環球航行》的強大渲染力。而就在布干維爾走 後一年,大航海時代最偉大的航海家之一庫克(James Cook)也領著他的「奮進號」(HMS Endeavour)來到大溪地,完成他的首航任務。

當大溪地天堂的神話在歐洲不脛而走,成為一切美麗事物的代名詞,為不少作家、畫家、詩人、哲學家、藝術家提供了靈感的泉源,不論去過或沒去過,都不約而同 地以作品加以讚美。《白鯨記》作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就這樣描述大溪地:「從海上來看,景色真是太壯麗了。這種魅力瀰漫著全境,像一個神仙世界,一切都顯得欣欣向榮,彷彿造物主剛剛創造出 來一般。」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Paul Gauguin)更是受到激勵,於1891年出走家園來到大溪地,直至終老在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的希瓦歐亞(Hiva Oa)。他擅長用有情的眼光看待周遭環境,觀察大溪地那些琥珀膚色的裸體人。「在大溪地,島上的每一刻都妙不可言,猶如一塊光彩奪目的調色盤,而高更看到 的,正是這樣一塊調色盤。」法國作家謝格藍(Victor S縵alen)在《向高更致敬》中提到:「他仔細觀察大溪地人,畫出大溪地人形象中的神秘性,在生動多變的外表下,凸顯大溪地人的永恆面貌。」

高更曾自言:「文明正一點一滴從我的身上消失,我開始簡單的思考,這裡的人教會我生活和快樂,最重要的是他們讓我更瞭解自己。」而他畫筆下的棕色皮膚、耳 際戴著一朵花的大溪地美女神韻,讓「大溪地」的「人間樂園」印象,更加深植人心。


一般人所熟知的大溪地,以今天現代國家的界定,應該是法屬波里尼西亞(French Polynesia),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終於把大溪地納為屬地,共由五個群島組成,分別是社會群島(Society Archipelago)、圖阿莫圖群島(Tuamotu Archipelago)、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 Archipelago)、甘比亞群島(Gambier Archipelago)和澳斯亞群島(Austral Archipelago)。其中以社會群島的大溪地島島嶼面積最大、人口也最多,故常以「大溪地」統稱。

人間樂園:大溪地﹝二﹞渾然天成的天堂祕境

兩個多世紀以來,航海家、捕鯨人、貿易商人在波里尼西亞諸島來來去去,先是西方殖 民者以槍砲彈藥強勢占領,各自據地為王;後來又帶來太平洋島民幾千年沒遭遇過的細菌和病毒,讓島嶼原住民人口驟減、甚至滅族;最終傳教士又讓島民皈依基 督,徹底改變了大溪地人傳統的提基(Tiki)信仰。


今天的大溪地人採椰子、捕魚、養珍珠;星期天上教堂,唱所有的彌撒曲;吃麵包果、芋頭、香蕉等傳統澱粉性食物,也不忌西方的垃圾食物,更喜歡法國麵包,因 而身形越來越胖;島民對古老的提基文化非常自豪,驕傲地談論著叢林裡的神廟遺跡和石像雕刻,卻同時是虔誠的天主和基督教徒,也沒有強烈地維護那些古蹟遺 址;喜歡在身上刺青,那是他們古老的傳統,過去象徵著社會地位以及極致的藝術,只是舊社會制度崩解後,現代的刺青純粹只為了愛美;他們嘴裡說不喜歡法國 人,卻也甘於讓法國人管裡這裡的一切…。


長達兩百年的殖民讓夾處在殖民和傳統之間的島民處處充滿矛盾,也許聽起來顯得有些悲涼,然而大溪地人天生樂天知命,加上熱帶島嶼的催化,使得大溪地在西方 人眼裡,始終是他們一心嚮往的人間樂園。


純淨的海水,霓虹般的藍色礁湖,綿長白色沙灘堆積的環礁,自在悠游的熱帶魚群,空氣中總是瀰漫著熱帶花香,還有一座座彷若海上仙山的火山島,這般天造地設 的美景,促成了大溪地的觀光業,因而成為當地的最大企業,也是最主要的經濟支柱,舉凡遊客住的、吃的、玩的,無一不朝著天堂的極致靠攏,就連物價,也比天 還高。


尤其那一落落置身在水中央的頂級水上屋,從白色沙灘逶迤伸向藍色礁湖,房間裡盡是高檔的柚木家具、名牌寢具,同時裝飾著波里尼西亞傳統藝術畫作;挑高的天 花板上、搭著露兜樹葉編織的蓬頂,透過腳底的玻璃地板,可以觀賞礁湖悠游的五彩魚群;斜臥在露台的躺椅,可以飽覽礁湖美景,順著露台階梯,可以直接走入海 水裡,與魚群共游…,幾乎每座水上木屋都享有私密的尊貴和視野。



人間樂園:大溪地﹝三﹞太平洋珍珠波拉波拉島

法屬波里尼西亞島嶼雖多,但一般遊客多半都只待在社會群島的大溪地島、茉莉亞島 (Mo’orea)、波拉波拉島(Bora Bora),其中又以波拉波拉最是耀眼。


從大溪地島朝著西北方向飛行,大約50分鐘過後,當小飛機抵達波拉波拉上空,坐在飛機左側靠窗的遊客不約而同一致向下望,只見一條環狀的堡礁繞著一座粗獷 雄偉的火山島,圍出一大片平靜礁湖水域,海水如霓虹一般,依深淺呈現出十餘種不同的嫩綠、翠綠、黛綠、碧藍、瓦藍、靛藍、墨黑…眾人不禁驚呼:「就是這裡 了,和明信片與宣傳照一樣地美。」


世界上被稱為「╳╳之珠」的地方何其多,卻未必能名實相副。如果說諸多太平洋島嶼是珠寶盒裡的一串串珍珠,波拉波拉無疑就是最明亮的一顆,那無可匹敵的礁 湖,就是為波拉波拉加冕所在,因而獨享有「太平洋之珠」的美譽。


也因為大自然給的條件實在太優厚,後來人們在開發建設上都顯得特別小心翼翼,極力塑造成「人間天堂」的模樣,超過700座水上屋錯落在環礁上每個最美麗的 角落,從房間的窗戶、露台望出去,都是無敵的海景與山景。只是享受人間天堂的同時,也得付出昂貴的代價,一座海上屋平均一個晚上都要二、三萬台幣以上。

波拉波拉的精華,全在那清澈見底的礁湖了,搭船巡遊整片礁湖,夢幻七彩的水上、水下生態,總是讓遊客回味再三。一整天的礁湖巡遊,光是水上風光,就讓人目 不暇給。隨著船行到不同水域,波拉波拉主島縱看成嶺,橫看成峰,有時又攔截天空水氣,製造出潑墨效果的山嵐,搭配水色與光影變化,以及環礁上的高檔水上 屋,變化出千姿百態的構圖組合。


六月適逢南半球冬天,位於赤道偏南的大溪地雖是驕陽如熾,卻乾爽而不濕熱,帶領遊客上山下海的嚮導兼船長,各個身懷絕技,Maohi Nui Tours的馬雷托(Taheiura Mareto)就是其中之一。頂著一頭蜷曲長髮的馬雷托雙眸深邃,膚色黝黑中透著緋紅,他駕著舷外浮桿獨木舟,時而甩頭、時而擺尾,有時乘風、有時破浪, 奔馳在波拉波拉廣袤的礁湖,掌舵、拋繩、下錨、躍水、推舟、起錨,動作俐落、毫不羈滯,這一身好本領,或許正是承襲自代代奔流在波里尼西亞人血液裡的航海 基因。

而幾千年前,波里西亞人就是滑著這種舷外浮桿獨木舟,從一座島航向另一座島。只不過當年的人力槳,改成了今日的馬達引擎。



人間樂園:大溪地﹝四﹞繽紛的水底世界

馬雷托的絕技更展現在波拉波拉那澄澈無比的水底世界,從帶著遊客觀賞鯊魚、與魟魚 共游,到珊瑚礁花園浮潛,都像是一條徜徉在海洋裡的大魚。鯊魚、鮪魚、劍魚、梭魚等大型魚類經常巡游在較深水域,這裡湧浪較大,水色呈透亮的靛藍。


馬雷托停妥獨木舟,取出備好的鮮魚和尖刀,縱身躍入水面,當利刃割開魚肚,鮮血染紅了海水,立刻招來嗅覺靈敏的鯊魚,檸檬鯊(Lemon Shark)、黑鰭鯊(Blacktip Reef Shark)、白鰭鯊(White Reef Shark)等棲息珊瑚礁的鯊種不疾不徐地自在擺尾,這些都是不具攻擊性的鯊魚,遊客可以下水與鯊魚一同游泳。


與魟魚共游又是另一種有趣的體驗,所謂的「魟魚通道」(Ray Avenue)正是魟魚經常出沒的地方,水域較淺,水色呈粉綠。馬雷托照例又以小魚餌誘食,豹斑魟魚(Leopard Ray)、鞭尾魟魚(Whip-tailed Stingray)成群結隊而來,爭先恐後地搶著遊客手上的魚餌,有時候魟魚滑溜軟嫩的鰭身灑嬌似地貼在遊客身上,有時又擺動粗糙的尾刺,揚起水底細沙, 輕刮過遊客雙腳;當魚餌順著魟魚鼻上的「吸食器」迅速滑進其腹腔,眾人又是一陣驚奇。


不論鯊魚還是魟魚,遊客的餵食動作多多少少都干擾牠們野外求生的本能,對於要發展觀光,又要力求環保,的確是兩難,若非魟魚尾巴的毒刺曾造成人們傷亡記 錄,若非鯊魚給人的凶猛形象,遊客也許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搶著餵食。


一整天的礁湖巡遊活動還包括一頓在無人小島上享用午餐,四下無人的小島上不僅可以享受片刻靜謐,餐桌、餐椅就擺放在海灘邊,頭頂大陽傘,腳浸清涼海水,魚 群就在雙腳間自在游動,吃的是燒烤大餐,其中還包括個頭肥大的龍蝦。行程結束之際,馬雷托拿起了四弦琴烏克里里(Uklele),一腳掌舵,兩手播弄琴 弦,以嘶啞的嗓音迎風歌詠,燦爛的夕陽照射在他胸膛、臂膀上的波里泥西亞式刺青,發出油亮的黑光。


人間樂園:大溪地﹝五﹞茉莉亞島山海之戀

波拉波拉滿足了人們對天堂的所有想像,然而畢竟路途遙遠,茉莉亞島距離大溪地本島 不過幾分鐘的飛行航程、就算搭乘渡輪也只要30分鐘,可以說是前進天堂最便利的一座島。


茉莉亞就像是一座置身在淺綠礁湖的繁茂花園,從空中俯瞰,島嶼呈完美的心形,庫克灣(Cook’s Bay)與歐普諾胡灣(Opunohu Bay)分別位於島嶼中央的兩側,海拔899公尺的Rotui山聳立其間,隔開兩座海灣,蒼翠的山脈和晶藍的海水恰成鮮明對比。由於和大溪地本島近在咫 尺,又能立即遠離都會塵囂,因此吸引不少畫家、作家、藝術家避居於此。儘管夢幻程度不及波拉波拉,然而其山林內陸的文化和生態豐富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茉莉亞島不僅擁有美麗的海灣,她的山勢與山形更是奇景,乘坐四輪傳動車深入內陸,既近看山,也遠眺海,最能深刻感受這座島的奇麗。當車繞行在崎嶇的山坳 間,鳳梨田、鮮花田連壟接陌,長勢喜人;老木翳天的熱帶叢林裡,隱藏著一座座火山岩搭建的祭壇(Marae),那是西方人來到太平洋之前,古大溪地人宗教 祭祀、社交活動的神聖之地;隨著車子鑽行在山林之間,幾座大山忽左忽右,不時變換奇特的山形,與農田、雨林、海景交織出完美的構圖組合。


車子一路蜿蜒向上,最後抵達制高點貝爾維得雷(Belvédère),從景觀眺望點往前望,呈不規則火山椎狀的Rotui山高聳矗立眼前,隔開茉莉亞島最 知名的兩座海灣——右手邊是庫克灣,左手邊是歐普諾胡灣,一眼便能覽盡雙灣。


茉莉亞島上還有一座波里尼西亞最大的大溪地文化秀場——提基文化村劇場(Tiki Village),以大溪地的神靈提基為名,保護日趨嚴峻的大溪地傳統文化。椰林樹叢間,錯落著一座座大溪地傳統民居,前庭、後院間則是麵包果樹、諾利果 樹(Nori)、芒果樹、香蕉樹、芋頭田、地瓜田,那些都是大溪地人重要傳統食物來源。在這樣的環境下,手工藝師傅親身示範製作各種大溪地傳統工藝和藝 術,包括提基雕像、獨木舟模型、樂器、刺青、花環。


提基文化村劇場的招牌就是一天兩場的大溪地傳統歌舞秀,餐廳就面對礁湖畔,白天可以邊吃大溪地傳統菜餚,邊欣賞美麗礁湖風光,晚上則可邊數著繁星,邊聆聽 海水拍岸聲。酒足飯飽之後,好戲上場,60位舞者、歌者精銳盡出。一個多小時的演出,花環、草裙隨著女舞者身軀擺動,搖曳生姿,伴唱的歌者口中唱著古老歌 謠傳說,時而彈奏烏克里里、吉他,時而敲擊椰子樹、響鼓,曲音裊裊。

Otea(大溪地經典舞蹈,女舞者快速擺臀,男舞者則是雙腿呈有力的剪刀狀移動)、Aparima(伴著歌唱、說故事的優美舞蹈)、Hivinau(手水 起錨揚帆舞)、Paoa(男舞者獨坐敘事,女舞者圍著半圓合唱)、馬克薩斯舞(Marquesan Dance,模仿鳥、豬等動物的舞蹈)各種大溪地傳統舞蹈輪番上陣,並在伴隨著疾速鼓點的火焰舞(Fire Dance)達到最高潮。


入夜後的大溪地,天空湛青無雲,一天星斗燦爛,平靜的礁湖映著星光閃閃發亮,水上屋、椰林、山陵躍出海平面形成美麗的剪影;微風穿林而過,棕櫚搖曳作響, 岸外淺礁浪濤簌簌滾轉,螃蟹唰唰爬過銀色沙灘,偶爾傳來清脆的烏克里里撥弦聲。人們嚮往的人間天堂並不複雜,一切只是自然、美麗與單純。







from MOOK 旅遊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