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port 陳衍翰 交大輟學創業家
四個月前,當加州的沙漠也感受到初春降臨,來自台灣的陳衍翰,第一次站在DEMO的舞台上,面對 四百個媒體、創投家與其他網路創業團隊,介紹他創立的旅遊社群網站Citiport時,網站才剛剛launch不滿一個月,功能也尚未齊備。但即使如此, 當時網站上已有來自世界八十多個城市上傳的旅遊資訊與圖片,從Day one開始,Citiport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全球網站。
在 DEMO亮相,對陳衍翰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經驗。下台之後,有不少創投前來詢問,表示興趣,並且在隨後的兩天之中,在組織帶團的資策會安排下,陳衍翰有機會 親自向一些美國與在美華人創投報告他的構想。他很高興的發現,有不少創投希望安排進一步的會面,了解他的產品,但是他也同時發現,創投家提出的許多問題, 他並未仔細考慮過。
從美國返台後,陳衍翰開始思考Citiport的下一步。不但在產品方向上,需要重新調整,同時他也要開始籌募資金。 就產品而言,Citiport 雖然一開始可以在全球得到認同,在每個單一城市,可以找到相當豐富的內容,但會員之間的關聯度卻不高,如何增加社會聯繫的向度,成為新的課題。
同時,原來Citiport使用人力極為精簡,工程的部份都由陳衍翰自己處理,沒有專業的視覺設計,也使得網站看起來相對陽春。要增加團隊,擴大規模,勢 必須要募集資金。他在Citiport之前曾經創過兩個網站,但是從來沒有募集創投資金的經驗。從美國回來後,他第一次覺得需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交大輟學,三度創業
陳衍翰,到今天還沒有從交通大學資工系畢業。2002年時,大學二年級的他休學一年,創了一個叫「樂浪島」的線上KTV網站。當時他對於音樂版權還沒有很 清楚的概念,所以只是很單純地把音樂放到網站上,讓使用者在線上唱歌。後來唱片公司以版權為由提出抗議,寄來存證信函,樂浪島只好關站。陳衍翰於是回到學 校繼續當學生。
復學之後,陳衍翰體認到只會寫程式是不夠的,除了資工的課,還去修管理、科法、甚至應用藝術系的課,增進自己在技術之外的 能力。2005年,他創立了第二個網站「Meworks」。Meworks是一個網站建置平台,提供學校與中小企業架網站的服務,業績成長很穩定。陳衍翰 將這個公司催生出來後,認為自己創辦與開發的任務已告一段落,就找了一位執行長進來經營。「我很不適合當CEO,所以這種經營面的事,還是交給別人好 了!」陳衍翰認為創業者應該要了解自己適合的角色,做適合自己的事。
問陳衍翰為什麼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完成學業。他說:「我復學後就到處修 課,不只修資工的課,其他科系的課都去修,然後又忙做Meworks,課業就很難兼顧。結果念到大六還念不完,學校就不讓我念了。」他說自己有點惋惜, 「其實我很想念完的。」即使現在陳衍翰的事業發展很受矚目,他的同學遇到他,第一句話還會問:「大學念完沒?」
Citiport:化問題為機會
陳衍翰是個熱愛旅行的人,他最愛的旅行方式,是像背包客一樣的自助旅行。但是他發現,每次在網路上蒐集資料時,所有的旅遊資訊,幾乎都被旅行社或廣告內容 佔據,只有觀光客觀點,沒有在地觀點。每每跟著網站上的推薦資訊造訪當地,所見所遇都是觀光客,在旅遊景點猛拍照。想查詢在地的真實體驗,只能從個人部落 格的文章找到。陳衍翰認為,一般旅遊網站的泛泛資訊,無法讓遊客看到城市的精華,街頭巷尾的生活趣味,唯有當地人才會熟知,因此,他決定創造一個讓遊客與 當地人相互溝通的平台,建立一個新型態的旅遊網站。
陳衍翰又想到,每個人都是所住城市的在地人,也是另一個城市的旅人。他於是融合這兩個 角色,讓使用者以在地人的角度,記錄所居城市的吃喝玩樂資訊,同時也以旅行者的角度,寫下在其它城市的旅遊經驗。有趣的是,A城市的在地人,到了B城市旅 行時,其看法與感受,必然與B城市的當地人有所不同,於是,下一個造訪B城市的人,不但可看到在地觀點,也可看到其它旅行者的觀點。因此,他開始強化「在 地的你」與「旅行的你」,讓每個人的雙重角色扮演不同功能,創造新型態的旅遊社群網站。
Citiport初上線時的網站版面,功能雖然陽 春,但已大致能看出陳衍翰的概念。Citiport是以「城市」為分類原則,每個會員登錄完畢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自己的所在城市,代表自己是該城市的 「在地人」。之後,會員可在不同的城市進行資料的查詢、新增與編輯。無論是自己的在地城市,或是旅行造訪的城市,會員可在不同城市中,建立「熱點推 薦」(Hot spot),在此,Citiport提供基本類別選單,讓會員依吃喝、玩樂、購物、文化、活動等類別區分,供使用者填入推薦的地點名稱、聯絡方式、介紹、 照片、以及評分,每個會員也可針對其它人所張貼的推薦留言。因此愈熱門的景點或地方就會有愈多會員貢獻內容、進而產生互動。
然 而,Citiport的魅力還不僅如此。由於Citiport講求的是在地人與遊客的結合,因此,不只是熱門旅遊區受歡迎,一些我們平時沒聽過的城市,也 會因在地人的推薦,一一出現在Citiport上,例如土耳其的Bursa、奈及利亞的Warri。陳衍翰說,把每個城市裡的在地人觀點,加上遊客的觀 點,就能構成一個城市的真正面向,想去旅行的人,也才能找到「真實」的資訊。
改版
雖然 陳衍翰是第三度創立網站,但樂浪網並沒有真正以公司型態營運,而MeWorks則是找親朋好友出資,就成立公司開始運作,以自行募資開始創業而 言,Citiport才是陳衍翰的第一次。在前往美國DEMO之前,DEMO的創辦人ChrisShipley、以及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的成員,每 週都緊密地與陳衍翰討論上台的投影片,協助他修改上台展示的內容、為演說準備腳本與練習。有了這些專業輔導,陳衍翰終於穩健的走完Demo的舞台秀,然 而,真正的考驗才要開始。
陳衍翰的策略,是先改進網站缺點,「現在最重要的事,應該是先把Citiport產品開發好,再來考慮設立公司 與募資。」為了讓Citiport成為社交功能的網站,陳衍翰決定先增加Citiport的個人化頁面功能,再為會員之間,開發出相互認識、溝通的方式。 今年二月農曆年前他從美國回台,將重心放在Citiport的改版上,自己寫程式、規劃網站架構與功能,向前輩與同儕求教,在不眠不休的趕工後,新版 Citiport終於在上個月五月一日正式上線。改版後的Citiport,有以下特色:
1. 新增城市首頁:新版Citiport為每個城市提供城市首頁,這個城市首頁包含了每個人的收藏與推薦。以及每個人所貢獻的照片、熱門景點、最新消息的整 合。使用者可以在城市頁面內,一次查詢「在地人」、「旅遊者」對該城市的記錄,比較在地人與旅遊者的喜好,還有不同景點的創新玩法。
2. 新增My Citiport:My Citiport是個人化的城市收藏頁,使用者可以加入自己以及朋友所收藏的城市記錄。在My Citiport的概念下,每位使用者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城市,以舊金山為例,陳衍翰的舊金山與自己的舊金山,必然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建立屬於自己的 城市」的概念,就是為了打破廣泛的城市介紹而建立。
3. 語言自動偵測、翻譯工具:由於Citiport的使用者散佈全球,因此新版裡,Citiport增加了多國語言轉檔工具。使用者一旦上傳了不同城市的資 訊,其他國家的網友也能透過自動翻譯的工具,輕鬆閱讀在地人和各國旅行者的不同觀點。為了呈現更好的翻譯品質,Citiport也提供進階共同撰寫、編輯 工具,如果使用者覺得系統翻譯出來的內容不夠「道地」,也可以利用編輯工具,提高翻譯文章的閱讀性。
接觸創投的第一次
但是網站製作終究還算是陳衍翰的專業,向創投募資這件事卻不折不扣是毫無經驗。在Demo舞台說明完之後,「一些創投以及Microsoft、Adobe 這類公司的投資部門,都很有興趣要和我進一步接觸。」但陳衍翰卻並沒有十足的心理準備,對什麼是創投也幾乎一無所知,更談不上專業的募資簡報。在Palo Alto與Angels Forum的創投會面時,陳衍翰不太能順利說明Citiport的商業模式、競爭條件、與募資的目的,甚至忘了提及自己有過創業經驗。Angels Forum的創辦人Carol Sands告訴他,有創業經驗對創業家而言,是很好的加分條件,往後在面對創投時,第一件事就要介紹自己是個「連續創業家」。簡報結束後,他對自己的表現 感到十分沮喪。
有了與創投的第一次接觸,陳衍翰開始認真思考網站的商業模式。他仔細分析Citiport的市場與利基,也與主動來接觸的 潛在投資人保持聯絡,隨著與創投接觸頻率愈來愈高,他對Citiport的發展計畫也愈來愈清楚。「雖然Citiport是網路服務,但未來會結合實體店 家,讓Citiport的會員,在旅行時享有實體的折扣與優惠。」陳衍翰對未來的合作模式勾勒藍圖,「長遠來看,我打算在某些城市推商家資訊。每個城市都 找當地商家合作,把他們的資訊貼在我們網站上,給使用者當地的商家訊息,同時把Citiport的海報貼紙貼在他們的店裡,代表他們是Citiport認 證的商家,可以達到相互促銷的效應。」北京、台北、香港、與舊金山,是他心中的首選城市,尤其是中國。陳衍翰認為,中國是旅遊市場的一塊大餅,北京奧運之 後,必然會吸引更多人前往中國旅遊。
北京募資
五月一日,新版Citiport甫上線, 一夜未閤眼的陳衍翰便飛到北京進行募資,認真考慮引進中國資金的可能性,「這次見面的對象,有天使投資人,我想好好向他們請教,也與潛在投資者談談,搞定 資金的事再回台灣。」陳衍翰承認自己不太喜歡過度包裝,做募資計畫書的原則就是真實,「我們團隊的人力,現在還沒完全安排好,所以有些是暫時來協助的人 員。我覺得現在這樣的狀況,還是應該真實呈現給投資人看,我比較喜歡真實一點。」
漢鼎創投的廖文宏副總就對Citiport印象深刻, 「我很驚訝他的網站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這麼多不同國家的網友上傳資料,顯見他很有國際化的潛力。」雖然相對於創投一般的投資規模,陳衍翰的資金需求 似乎太小,但是廖文宏認為Citiport仍然是一個值得觀察的公司。對於Citiport的募資的目標,資金規模,股權分配,以及用途,陳衍翰心中早有 主見:「我們要拿這筆錢撐一年,除了建立完整的團隊,這一年的工作就是把Citiport的所有功能開發出來。」
四處了解旅遊市場以及旅 行者的需求,也是今年Citiport的工作重點之一,「Citiport一開始就是個global site,我們要考慮的,是來自全世界使用者的需要。」習慣以產品開發角度看事情的陳衍翰,還不大適應進入募資、寫商業計畫書的領域,「一方面要耽心某個 程式還沒寫好,又要做簡報,還要算財務數字,有時候一急,難免覺得募資真是麻煩!」
話雖如此,他已列好Citiport未來三年的計畫,準備募資完成後,一展身手。看起來,藉Skype在北京與台灣保持聯繫的陳衍翰,正在一個充滿機會的城市裡,挑戰他的創業之旅。
from http://ideas.org.tw/magazine/article.php?AKEY=57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