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年理財教育列入九年國教 2014年實施基測/讓你的孩子更懂錢

  【文/歐陽善玲、蔣士棋】

前言

根據《今周刊》連續第三年所做的「大學生理財素養大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多具備理財基本觀念,但相關知識及常識仍嫌不足。為因應2011年理財教育將列 入九年國教、2014年實施基測,各銀行、大學及其他民間機構傾全力發展相關產品;在政府政策主導下,理財教育成了新全民運動。

寒假才開始,元大銀行已著手準備即將登場的兒童理財營。過去這樣的活動多在暑假進行,今年元大首度在寒假舉辦。特地選在農曆年前,就是看準了小孩接下來有紅包收入,趁著這個機會進行理財教育,小朋友會「比較有感覺」。

業界聞到商機/學測也要考理財教育

不止是元大銀行,世新大學也將在寒假期間舉辦兒童理財研習營;而台灣師範大學更與創星科技,共同研發「金融明日之星」線上親子理財教材,瞄準商機。從兒童 理財營、理財繪本、到線上親子理財軟體,五花八門的兒童理財工具,其實都是為了二○一一年理財教育將列入九年國教、一四年實施基測而鋪路;在政府政策主導 下,理財教育成了新全民運動。

元大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吳鴻麟說,坊間有不少銀行針對兒童理財舉辦各項活動,主要內容在教小朋友如何使用金錢,及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

而根據《今周刊》所做的第三年「大學生理財素養大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具有一定理財觀念,包括有八成以上的人具有儲蓄習慣,七八%的大學生在購物前會貨 比三家,計算CP值(性能價格比);另外,有超過五成的人,會制定財務預算並嚴格遵守,已有理財行為的大學生則占五四%。

但,今年理財題部分平均分數為五十六.三分,也凸顯理財常識及知識的不足。未來,在金管會推動理財教育下,學校也將扮演關鍵角色,提高學生的理財IQ。

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陳琬惠表示,不同階段,學校對於理財教育的重點其實都不一樣。

她舉例,像是小學階段的分科還不明顯,班級級任老師對於課程的主導性高,可以自由統合,但教授內容多半是最基本的觀念;進入國、高中後,科目別開始分化, 而理財教育則被歸類在公民與社會當中。但老實說,國、高中的課程大多是考科,這些內容很容易被當作考試題目,而非生活素養;進入大學後,更因為選課自由的 關係,反而難以接受到相關知識。

也就是說,一旦理財教育列入九年一貫教材,家庭教育還必須充分搭配才行。 《百萬理財教室繪本》作者陳若雲指出,學校的專業在把基本觀念以條理化方式傳授給學生;父母的責任,則是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簡單講,所有的理財知識, 都要在生活中重複練習及實際應用,才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因此,理財教育的關鍵仍在家庭教育,包括父母如何以身作則,透過基本價值觀建立,培養正確的理財習慣。陳若雲強調,學校老師可以啟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並灌輸專業知識,但執行紀律須父母一同合作,才能將所學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理財作家夏韻芬就很反對父母以鴕鳥心態,將小孩送到兒童理財營。「我發現,講到理財教育,不少父母就出現冷感症及恐慌症。」夏韻芬形容,這些父母不是推說 「我不懂這些複雜的金融知識」,就是認為「自己不會教」。其實,理財教育是全生涯教育,只要平常多用心、多溝通,自然就能給小孩一個方向。

「像我很愛花錢買東西,錢在我身上留不住,我媽看了覺得不行,就告訴我:你賺了十元、就要先存五元下來,剩下的才能花。」夏韻芬說,這句話一直影響著她,所以現在就算再怎麼花錢,也會養成固定儲蓄的習慣。

夏韻芬深信,理財必須從生活中學起;例如,她會跟兒子一同逛超市,在各式各樣商品中,藉機教兒子分辨價格與價值的不同,並要他做選擇,從中訓練他如何取 捨。「像鮮奶有好幾種品牌,有的比較貴,但也比較好喝;有的雖然便宜,但喝起來卻比較稀。想要比較好喝的鮮奶,就要負擔較高的價格。」...

《今周刊》683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