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黃漢華 攝影:陳宗怡 出處:2007年3月號 /向古人學習 |
|
步入高齡社會的趨勢下,有「幫幫家族」之名的台中縣龍井鄉龍西村,是台灣第一個實施互助券的社區,其「時間貨幣」的幣值意義, 提升了長者的生命價值與民眾的愛心力道。
|
曾經,位於大肚溪畔的台中縣龍井鄉龍西村活動中心,堆滿廢車、雜物,環境髒亂,人人敬而遠之。
這兩年,在50名志工的改造下,這裡變成了保健據點,鄉民陸續前來學習防癌體操,連行動不便的中風長者,都要坐輪椅、柱著枴杖到來。
每天早上9點不到,88歲的陳月姿奶奶打開活動中心的大門,等候其他長者,共同展開一天的生活。76歲的陳粉阿媽扶著中風的陳招走進來,「一、二、三、四,」陳粉的女兒,也就是台中縣議員劉淑蘭,喊著口號,十多名銀髮長者圍坐一起,高舉毛巾,伸展雙臂做起毛巾操。
這一個上午,陳月姿、陳粉、劉淑蘭因為擔任志工,奉獻時間助人,各自拿到30分鐘互助券。陳月姿打算用這張票券,叫人教她做體操,劉淑蘭則要鄰居幫她做飯。
時間貨幣真諦:你幫我我幫你 一張互助券讓龍井鄉民不必花錢、請託,就能大方開口,找到志工幫忙。互助券活絡了人際交流,在助人與被助之間,建立信任。
「龍西村是台灣第一個實施互助券的社區,」志工站長劉束很驕傲地說,60坪不到的活動中心是互助券的發源地。2006年9月以來,在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的策劃下,設計了10分鐘、30分鐘、60分鐘三種互助券,供民眾用來交換互助服務,為社區經營立下新典範。
|
from 遠見雜誌網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