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

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

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

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

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

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

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

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

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剷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

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

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

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裡,

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 A

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

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

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

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

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

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

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

實際上卻幫助了牠,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

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

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

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

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

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請牢記以下五個快樂的小秘訣:

1. 不要存有憎恨的念頭。

2. 不要讓憂慮沾染你的心。

3. 簡單地生活。

4. 多分享。

5. 少欲求。

~~~~~~~~~~~~~~~~~~~~~

最豐滿的稻穗,最貼近地面

稻穗總在榖子豐滿時彎身垂頭,那是稻子謙卑的心,

何嘗不也告知我們在功成名就時,更要謙卑,

一切只因謙受益滿招損的哲學。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思考的價值

思考的價值


有位富商在退休之前,將三個兒子叫到跟前,對他們說:「我要在你們三個人之中,找一個最有生意頭腦的人,來繼承我的事業。現在我各給你們一萬塊錢,誰能拿這筆錢把一間空屋填滿,誰就能贏得我全部的財產。」

大兒子買了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拖回空屋裡,把屋子占了大半空間。二兒子買了一大堆草,也將空屋填了大半。小兒子只花了二十五元,買回來一根蠟燭。

等到天黑了,他把父親請到空屋來,點燃了那支蠟燭說:「爸爸,您看看這屋子還有哪個角落沒有被這支蠟燭的光照到?」

富商看了非常滿意,遂讓小兒子繼承了事業。

******************************************************

一個餐廳生意好,門庭若市,餐廳的老闆年紀大了,想要退休,就找了三位經理過來。

老闆問第一位經理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一位經理想了想,答道:「先有雞。」

老闆接著問第二位經理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二位經理胸有成竹的答著:「先有蛋。」

老闆又叫來第三位經理,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第三位經理認真的說:「客人先點雞,就先有雞;客人先點蛋,就先有蛋。」

老闆笑了,於是擢昇第三位經理為總經理。

當我們執著於表相,習慣於舊有的思考模式而無法跳脫,走不出一條新路來時,何不換個角度來看,為自己的慣性思考加些創意?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你嘛幫幫忙

你嘛幫幫忙

念二專時,都騎機車上下課。有一天下了課,和三兩個同學往老地方準備各自騎車,當我的手住口袋一掏,發現鑰匙不見,同學關心地要幫忙找鑰匙,我隨口說:「不用啦!你們先去吃飯,我隨後就到,鑰匙應該掉在教室。」

誰知我在教室與停車處之間來回找了又找,連樓梯間也沒放過,卻始終沒有鑰匙的影子;這時我開始急了,畢竟那串鑰匙掌握了我的住、行兩大民生需求,令我不得不慌張呀!

再次確定身上沒有鑰匙的存在,決定冷靜下來,仔細回想鑰匙究竟掉在哪?不死心地再度彎下腰尋找鑰匙之際,赫然發現有張字條在安全帽裡,喔,天啊!眾裡尋它千百度的鑰匙居然在這裡。

只見字條上寫著:「同學!你嘛幫幫忙。鑰匙下次記得拔,不然車子很容易被幹走的。」看完,不禁讓我會心一笑,也由衷感謝留字條的人,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我謝謝你。

轉貼~聯合報90.05.15

 

郵差

唸小學時,每一個人必定都寫過「我的志願」的作文題目。記得大多數的同學都寫科學家、飛行員、企業家等,沒有人為要當司機、清潔工、郵差等平凡人物。

然而,有位日本人清水龜之助,三十歲進入郵局當郵差,樂在工作,到了五十五歲創下二十五年全勤的空前紀錄,被尊為可敬之士,並於一九六三年榮獲日本天皇召見嘉獎。

清水原來是一名橡膠廠工人,因志趣不合而轉任郵差。他只知本本分分送信,從未抱任何大志。 幹滿一年之後,由於郵差的工作單調死板,他感到厭倦,又想換工作。清水自言自語道:「每天就是送信,不但工作乏味,實在也沒什麼前途可言。」 他望了望腳踏車上的信袋,發現只剩一封信還沒送。他嘆了口氣道:「唉!把這最後一封信送完之後,立刻提出辭呈。」清水開始按址送信。然而這封信的地址被雨水浸淫而模糊不清,因此他找了好幾個小時,仍然摸不到頭緒。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由於這是他郵差生涯最後一封信,他發誓必定要送到收信人手上,東問西問,好不容易在黃昏時送達目的地。清水如釋重擔,輕鬆地敲門並叫道:「快來收信哦!」

屋內跑出一個年輕人,接信後向清水打躬作揖,並感激地說:「郵差先生,真是太謝謝您了。地址不清楚,有勞您送到了,辛苦您囉。」年輕人拆開信,立刻喜出望外地叫道:「爸!媽!我考取了。」接著一家人跑出來,興奮地抱在一起。

那一幕動人的景象,使清水深深體驗到郵差這一份工作的意義。他心想:「這份工作的意義非凡,即使明信片上的幾行字,可能給收信人帶來莫大的安慰或喜悅。我不能辭職,我要繼續幹下去。」從此,他不再覺得乏味與厭倦,他體會出工作的意義,也深悟職業的尊嚴,一幹就是二十五年。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勇於創新,掌握機會

勇於創新,掌握機會


一些今天人人稱羨的發明家、企業家,和一般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勇於用創新的角度思考,並且積極掌握機會,讓他們的人生和事業,獲得跳躍式的成長。

一九七二年,美國民主黨大會提名麥高文(George Mc Govern)競選總統,對手是尼克森(Richard Nixon)。但是在這次大會中,麥高文宣佈放棄他的競選夥伴參議員伊高頓(Senator Eagleton)。

一個十六歲的年輕人看到了這個機會,立刻以五美分的成本,買下全場五千個已經沒用的,麥高文及伊高頓的競選徽章及貼紙。然後,他以稀有的政治紀念品為名,馬上又以每個二十五美分的價格,出售這些產品。

這個年輕人成功的因素,在於他對於機會非常敏銳,迅速掌握。這次行動雖然沒有造成產業的突破性發展,然而,就是這樣的精神,使得這個年輕人日後能看到其他人沒有看到的機會。這個年輕人,就是今天全球的首富,創立微軟的比爾蓋茲。

事實上,除了比爾蓋茲之外,還有很多影響人類生活的發明,例如微波爐、鋼珠筆等產品,都不是專業人士的傑作,而是一些「普通人」的神來之筆。這些發明使得人類的生活發生極大的改變,更使發明者成為人人羨慕的創業家。這些人與一般人不同之處在於,他們能從創新的角度思考,在自己的人生以及事業上追求突破,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

要達到創新的思考,並不需要像愛因斯坦或是其他偉人一般,摒棄一切傳統的看法。亞伯拉罕(Jay Abraham)在新書「突破現狀,創新思考」(Getting Everything You Can Out of ALL You've Got)一書中指出,要在事業或生涯上創造突破,祕訣是更聰明地做事,而不是更努力工作。要更聰明的做事,就要學會創造性地思考,並且努力落實這些想法,才能創造突破。

很多人以為成功是一小步小步慢慢累積來的,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但大多數人深受這個觀念的影響,將它應用在生活和工作上,為了每天一點點的改進而感到高興。事實上,它很可能是扼殺你成功的因素。

這個觀念讓你為了工作不斷努力,總以為自己做得還不夠。然而,你有沒有想到,如果只是循著前人的模式前進,那些偉大的產業領導人怎麼可能成為領先者?一小步一小步地做,或許是最安全的方式,但反過來想,為什麼不跳過那些階梯,創造跳躍式的突破?

一般人總以為跳躍是危險的,但事實上,跳躍也可以安全而快速。要創造跳躍式的突破,首先要捨棄目前慣有的商業模式,找尋周遭被忽略的機會,並且學習其他產業創新的經營模式及想法。觀察其他產業的經營模式之後,或許你會很驚訝的發現,很多原則應用到你的產業,也同樣適合。最後,你將發現,花同樣的時間、人力及資本,卻可以達到更好的結果。

例如,大多數人都對麥當勞的創立人科羅克(Ray Kroc)的名字耳熟能詳,但實際上,科羅克並不是最先創立麥當勞的人。麥當勞最先由麥當勞兄弟(Richard and Maurice McDonald)所創立,但是他們未能預見麥當勞的發展潛力,因此他們將麥當勞的觀念、品牌以及漢堡等產品,賣給從事銷售工作的科羅克,讓他繼續經營。

科羅克以獨特的行銷策略,將麥當勞發揚光大,變成今天規模數十億美元的龐大企業。科羅克抓住了麥當勞兄弟原先忽略的機會,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因而創造自己事業生涯上的突破。

如果你以為,那些成功創新的人,一定都是絕頂聰明的人,那你就錯了。事實上,大部分的事業突破,都是一般人在現有心智模式下產生的。關鍵不在你夠不夠聰明,而在於你的態度:你是否願意抓住機會,善加利用?

突破可能來自常識(commonsense)。一些看起來很普通的東西,只要敞開心胸去看,找尋更簡單、更容易、更有效率的做事方法,就可以創造突破。

聖地牙哥的的E1 Cortez旅館是個很好的例子。該旅館是將電梯建在飯店外的首創者。由於旅館內只有一個電梯,已經不敷使用,因此旅館決定再建一個電梯,並召集工程師與建築師討論解決方法。討論的結論是,他們決定將旅館由底部到頂樓開一個洞。當這些專家在大廳熱烈討論這些問題時,旅館的一位警衛加入他們的對話。

「你們準備要做什麼?」警衛問那些專家。其中一個專家回答了他的問題。

「這樣會讓整個旅館一團混亂,到處都充滿灰塵、石灰、磚塊等。」警衛質疑。

專家回答:「這不是問題,因為施工期間會關閉旅館,不會有人受到干擾。」

「這會花費旅館很多成本,而且很多人在施工期間會失去工作。」警衛說。

「難道你有其他更好的想法嗎?」一位工程師反問。

警衛稍微想了一下,說道:「為什麼不在旅館外建電梯?」

這就是E1 Cortez建築特色的起源,它從此成為今天全球非常受歡迎的建築形式。

創新的範圍不一定要很大,只要找到做事情的新方法,就是一種創新。例如,只要在你的產業找出新的營運方式、或增加以前沒有的服務,就是一種創新;用新方法做舊的事情、將舊方式應用到新市場,都可能是一種創新。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人要懂得惜福

人要懂得惜福


人要懂得惜福,惜得身邊握拄的福氣,就是惜了最可貴的生命,因為人的一世,得付出許多寶貴的東西,當時也許捨不得,但必須換取,過後也許不在意,但是已然失號去,得到了也許看不起,得不到又覺得不甘心,總是在反反覆覆中失去了本心待到全不在乎時,已然錯過了一切,無從拾取。

有的人窮其一世,只為一份名,從來不去細想這份名是不是該屬於自己,追尋啊追尋只落得事如春夢了無痕,有些人汲汲營營只為利,要弄錢不惜傷天害理,更多的人勘不被情關,貧求一個不在軌道上的感情,失去了準頭,久久喚不回自己,最是傷情,為什麼不回頭想想家中已有了曾經患難與共一起走過許多好或壞日子的相知伴侶,為什麼不抬頭望望,天外有天,何處才萛登峰造極,為什麼不能淡然於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饜無日無己,為什麼不懂得知足就是快樂。

惜福、惜緣、惜物、惜字,每一份心,都是一份心,那份心會懂得什麼風光可以捨棄「心」就在每個人方寸之間,小小的一方,變化萬千,是好或是難過,全看你自己怎麼過,你怎麼栽就怎麼收,聰明的你,告訴自己,該選擇多大的空間給自己容,給自己夢。

或者,珍惜已經擁有的,你就有可以對自己大聲的唱:「你快樂嗎?我很快樂。」在忙忙碌碌的生命,可曾有過真正的滿足?可曾有過真正的感恩?可曾享受真正的淡泊自適?那不是一種離群而索居的孤寂,而是一種更入世的付出,而因為有了真心的付出,以致於心中有一種富足和平靜的淡淡感應,那份感應,會使得自己覺好。

至於什麼是好的感應呢?我想唯有真正有過這種感受的人才懂得去品味,那種感覺,不是狂,不是得意,不萛快意,也稱不上有多欣然,但你就是知道,有一種平靜的,有味的,溫柔的,舒坦的感覺在心裡:奉獻大愛之後的踏實感。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對自己負責

對自己負責


「對自己負責」是許多為人父母、為人師長,在希望你獨立作業時最常說的一句話。然而,許多人往往聽過就算了,深不知「對自己負責」這句話是多麼地重要;它,就像是一種魔法,一種讓聽者感覺自己可以獨當一面的語言魔法;它,使人擁有自信心,告訴你「你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

對自己負責,這是多麼重大的責任!就像是長輩賦與你至高無上的權力去操控、掌握這個屬於你的世界。但是它並不是說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而是告訴你,做任何事前要審慎地思考開始、過程、目的、結果…且對決定的事負完全的責任。「對自己負責」就好像法律上所說的「完全的行為能力,負完全的責任與義務」類似,很慎重。

社會上,存在著許多無法對自己負責的人,舉個例子,飆車族、小偷、強盜…他們在做這些危險、犯法的事之前,想必未曾想過從事這行為的後果,所以當東窗事發後,他們往往後悔不已…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他不僅沒有對自己負責,也對社會、父母無法交代…如果是你,你絕對不會想讓自己也和他們一樣後悔吧?

即使到現在,我也無法界定「為自己負責」的界線到底在哪裡…也許我還太年輕;也許我的經驗並不豐富到可以完全負責的境地;也許…還有更多的也許…但目前身為老師的一位學生、父母的一個兒女、世界上的一份子,我想,我最大的責任~就是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做我自己!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原諒別人不難

原諒別人不難

黃媽媽是辦公室裡人緣最好的同事,做人尤其成功,因為她不但對人沒有成見,就算有人做錯事。她都用最大的度量原諒別人,並主動和他人示好。我忍不住問她:「為什麼妳這麼寬宏大量?」

黃媽媽年過五十,她說,這跟自己當媽媽有關。

辦公室的同事在她眼裡大部分是孩子,如果有人犯錯,她就想,我的孩子在外面也可能犯錯,也一定希望別人原諒他,於是她很快原諒別人。

「別太在意別人的錯,就當他們是自己家人。」黃媽媽經常這麼提醒我們。久而久之,我也漸漸釋懷了。她說得對,如果那一天你犯錯了,一定希望別人原諒你,那麼,何不先原諒別人!

摘自~聯合報89年1月4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