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選擇工作的標準是能力

哈佛大學蒐集了過去七萬名校友資料所整理的統計數據,其中有一則摘要詳細分析說,校友們畢業之後十年、十五年,當上主管、經理,甚至老闆的時候,在面臨產業或工作選擇上,這三個條件(技術能力、金錢和熱情)到底哪個重要?
有趣的是,統整七萬多名哈佛校友五六十年的數據顯示,在面臨工作抉擇時,應該優先考量的,是技術,也就是你的能力。所以,就算是即將畢業的企業管理碩士或 大學生,或是轉換跑道的中年人,面對五花八門的工作職務和公司選項,需要考量的最重要因素,是技術,也就是要選擇一個最符合自己技術或才能的工作,接著, 要確定自己的技術在這個職務上有發揮餘地,還能持續進步,讓技術和才能得以繼續發揮。
為什麼技術能力該成為衡量工作的標準呢?
先從熱情開始。抉擇時,對於這個工作或職務是否有熱情,並不代表是否適合擔任這個職務或進入這家公司工作。比如,我對打籃球很有興趣,這並不代表我就應該進NBA打球。對某項工作有熱情,與是否適任,能否做得好,以及是否應該進這個產業,完全沒有任何關聯。
人生中可能會對很多事物有熱情,但這並表示一定需要利用這種興趣來養家餬口或當成職業,況且,有很多熱情不一定要用工作的方式來發揮。譬如,對繪畫有興 趣,可以利用下班後、周末或休假去做,或許因為沒有工作壓力,反而可以獲得意外的收穫,若是要以繪畫維生,說不定餓了肚皮也從此失掉熱情。
其次,來討論金錢。哈佛講座那一次的數據顯示,金錢雖然重要,尤其在第一份和第二份工作上,不過就長遠而言,因為報酬而選擇某個工作,並非長久之計。假設 有三家公司同時提供工作,感到難以抉擇時,我對A工作有興趣,B工作能讓我發揮所長,C工作則是薪水特別高,那我該接受哪一項呢?假設C工作既不能讓你發 揮能力,你也沒有興趣,但是,它有非常誘人的薪水,這時,務實派和想要消解身邊各種壓力的人,就會選擇接受。但是,哈佛大學的校友數據統計顯示,這是錯誤 的決定。
想想看,如果對這個工作沒興趣,做久了,並不會產生熱情,因為沒有樂趣,所以工作得心不甘情不願。萬一沒有技術或能力的話,更糟,因為當初雖然陰錯陽差得 到這份工作,雖然薪水很高,可是因為既沒興趣,又沒有能力,於是愈做愈糟,一年半載後,同事都高升了,其他同學或同儕因為有技術或有興趣而進入不同公司, 愈做愈好,並且做出了自信,這就是重點:會做出自信,於是反而升遷卡位會比較快。雖然一開始起薪高,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我既沒有熱情又沒有技術, 於是只有我原地踏步,其他人卻加官晉爵。
如果大家都表現良好,只有你表現不好,通常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自己遲早受不了而辭職,例如,高盛銀行高薪聘用你,但是你對金融一點興趣也沒有,或甚至 不僅沒興趣,也無法增長特殊專長或技術,選擇這份工作只為了高薪,那麼,請想像一下,你可以周一到周五每天工作十八小時,甚至週末加班,整日埋首於一個你 既沒興趣也沒自信能做好的工作嗎?就算年薪幾百萬,第一年會覺得很開心,等到第二年,已經不想去上班,甚至會覺得:我寧可付錢,也不想去上班。為了金錢去 做一件事情,沒有熱情和技術這兩樣,你遲早自己掛冠求去,或是做得不好被逼退。
最後,講技術能力。哈佛的統計數據顯示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面對不同工作選擇時,技術應該是最優先的衡量標準,在感到困惑、沒有很明確的喜好或沒有明顯的 薪資(物質條件)差異時,應該選擇一個最有自信自己專長得以發揮,有自信能在這個職務上有所貢獻或表現優異,以及你的技術在這家公司、這個職務或這個產業 未來會有發展空間時,先不管這個產業是否適合你,先不管這薪資高低,先不管個人喜好,只要你不討厭或排斥工作性質──熱情和金錢,沒有技術重要。
一旦有了技術能力,在工作崗位上會愈做愈好,做得愈好就愈有自信,也因為有自信,自然容易獲得主管賞識,於是就容易升遷、加薪,也就是金錢隨之而來;同 時,很自然的,你也會因為獲得的自信和報酬,而對這份工作產生興趣,愈做愈有感覺。或許當初你對這份工作缺乏熱情,也看不到金錢所在,但是因為你有才能, 工作上的自信隨之而來,熱情和實質報酬就自然而然產生了。
以哈佛商學院每年九百名畢業生來看,其中有極少數會決定要創業,為什麼這些人敢放棄穩定的工作機會和高薪,而去追求可能不到百分之一的創業成功機會呢?顯 然,這些人對於那個行業必定有相當的熱情,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必然對自己的技術能力有百分之百的自信,因為MBA畢業生不可能沒有評估過各種風險就貿然決 定要創業,長期而言,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技術能力有信心,已經全然準備好,所以較有可能開發出好產品、建立良好的商業模式,而能創業成功。這也是技術能力優 先於金錢和熱情的例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