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孫 毅
出處/管理雜誌第387期(2006年9月)

也許你不相信,現在的工業機器人也趕流行,不僅會上網,還會傳手機簡訊。

當工廠工程師的手機響起,他所收到的簡訊,是由機器人在工廠的另一端所發送的,通知工程師自我檢測的結果:第一軸減速齒輪需要換新。

工廠工程師看到簡訊之後,立刻傳送電子郵件給機器人製造商,說明狀況與需求,並核准機器人通過工廠網路防火牆,直接連接網際網路和總公司聯絡。

製造商的機器人工程師則在收到電子郵件後,根據郵件的詳細內容找出問題所在;如果有需要的話,機器人工程師還可以直接透過網際網路和機器人連接,取得必要的數據。

這種機器人的預防性維護(Preventive Maintenance),看似只存在於電影中;但事實上,以現在機器人科技的進步,加上網路的普及,也是可以做得到。

由於工廠自動化之後,任何機器人不預期的損壞,或是功能上的衰減,都會造成比傳統人工更長時間的停工(downtime)。為了解決日益重要的維修問題,早在數年前,由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等共同成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智慧型維修系統(Intelligent Maintenance System,IMS)研究中心,便整合自我檢測(Self-diagnosis)與通訊網路,為此一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之道。

在一切講求e化的今天,智慧型維修系統研究中心也以「e製造」(eManufacturing)或「e維修」(eMaintenance)為目標,標榜結合網路來解決以往窒礙難行的問題。

其實就像員工生病或是身體不適,暫時無法勝任日常工作一樣,工作的臨時調整或人員的調配,大家都習以為常,機器人維修也是同樣的狀況;但是機器人必須適時反應內部機件的問題,給工程師或維修技師足夠的時間去訂購零件,並確認問題所在,然後在不影響(或影響最小)整體生產的原則,安排零件更換。

正因為機器人維修所需準備時間較長,再加上統計結果指出,60%的維修費用支付在機器的突然故障,現在工業界所強調的,已經超越檢測(Diagnosis)而朝向預測(Prognosis)的方向要求。

試想如果可以事前準確找出即將損壞的機件,或是功能開始衰減的部份,那麼IMS所提出的「幾乎無停工」(near-zero downtime)境地,將不再遙不可及。

為了達成有效的預測,最近新興的M2M(Machine to Machine)無線網路,或許更令人振奮。

這種利用IEEE 802.15通訊協定來建立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的無線網路,可讓機器人利用工作量少或休息時間,去和附近同一類型、同一時間裝配的機器人比較性能資料,如果某一台機器人的某些數據和其他數台不大相同,極可能代表這台機器人在「健康」上出了問題,一些簡單的訊息就可以馬上經由網路傳給工程師或維修技師,增加可以處理的時間,也減少不必要的停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