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遍天下》月刊海外旅遊版7月號 緬甸 報導
撰文∣李政曄 攝影∣蘇俊億


在前往緬甸之前,我對她的印象都來自於大學時期的一位緬甸華僑同學:佛塔林立、政治高壓封閉、民風純樸、各種民族雜處……,在他口中,緬甸猶如一個神祕到不行的國度。後來,我讀到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對這個地方的諸多描寫,尤其是他筆下的古都曼德勒(Mandalay)和充斥伊洛瓦底江上的咚咚木槳聲、棕櫚葉、風鈴聲,更為我心中的緬甸蒙上了一層奇異的面紗。

但實際上,就如同吉卜林未曾到過曼德勒,卻以這充滿遐想的名字寫出歌頌她的詩句一般,一直以來,我也是依憑著自己的想像,去嘗試理解這遙遠又讓人費解的國度。但這趟旅程,讓緬甸不再只是想像,當我著著實實的踏在這片土地上,心裡所感受到的,就如同赤腳踏在僧院佛塔炙熱大理石磚上的觸感,滾燙、但又迷人。


時間凝滯的國度

緬甸舊時官方拉丁語名稱為Burma,1989年後改為Myanmar。相傳,其祖先是西元前200年左右、由西藏進入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驃族(Pyu),他們分支成為現在緬甸的部分民族,而後又有其他如印度人、華人等外來族群的加入。過去的緬甸曾有過相當輝煌的歷史,如多次入侵交戰泰國、英緬戰爭等,而這些過往的光榮,依然有一部份深植在緬甸人的血液之中;此外,緬甸也曾締造超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紀錄,像是擁有東南亞最大的機場、具有號稱「東方花園城市」的仰光(Yangon)、具備各國留學生匯聚的仰光大學、擁有歐洲人嚮往的古都曼德勒,以及「亞洲佛國聖地」的稱號等等,即使現在與當地的耆老攀談,仍會聽到他們訴說大城市裡四、五十年前的繁華景象。

但是,讓人無法捉摸的歷史更迭,卻讓緬甸的時光停佇,在世界向前邁進的同時,伊洛瓦底江土地上的時間凝滯了,成為一個神祕無法碰觸的地帶。在政治與歷史的洪流之中,緬甸並未跟隨著現代化的腳步前進,而這裡的人民也因為虔誠的佛教信仰,在種種有形無形的限制之下,樂天知命的用自己的步調生活著,造就出特別的民族氛圍。

Longyi與人字拖

大抵上,緬甸人不管是男女都穿著沙龍,他們稱之為「Longyi」,在仰光市區一眼望去,幾乎人人都圍著Longyi、腳上搭著人字夾腳拖鞋,由於這是他們的傳統服裝,即便在正式場合也一樣,頂多上衣換成無領襯衫,或加一件西裝外套,所以,除了警察與軍人之外,各種公務員的上班制服也是如此,當然,大家幾乎也都穿著拖鞋。

為什麼拖鞋的地位會那麼重要?就地處熱帶的緬甸而言,除了涼爽外,還有其它實用的因素存在──在篤信小乘佛教的緬甸,幾乎處處都有佛塔寺院,「十步一小塔、百步一大塔」的敘述實不為過,而在進入佛塔的土地時,為表敬意,不管是誰都得赤足,加上緬甸人的生活與佛塔、宗教幾乎脫離不了關係,你能想像脫鞋穿鞋的動作重覆一整天的苦惱嗎?因此,在這裡人人都踩著拖鞋過日子。

伊洛瓦底江畔的風景

從蒲甘順著伊洛瓦底江向上游走,就可以到達曼德勒 (Mandalay)。在緬甸的雨季,約莫五到九月期間,船工們也都放暑假休息,所以通常沒有船班。但很幸運的,在曼德勒要渡河去明宮佛塔(Mingun)的路上,由於當地船公司的老闆聽說有遠地而來採訪的記者團,就很阿莎力的提供了免費的遊艇接送。我到坐上了遊艇,才發現伊洛瓦底江這條貫穿緬甸的「母親之河」有多大,過去仰光到曼德勒的交通也都仰靠它,是漿聲不斷、船潮不散的一條要道,堪稱緬甸的命脈。

過了河、從對岸往北走,就是明宮佛塔,它其實是一座還沒完成就被地震震裂的超級大佛塔,猛然一瞥,簡直像座小山一般,塔前還有兩塊原本要造成石獅的巨石,勉強還看得出許些獅身的造型。雖然廟沒完成,但因為這裡以能眺望伊洛瓦底江的景色而聞名,所以,往來的人潮還是絡繹不絕。

歷史王城曼德勒

英緬戰爭期間,緬甸被劃分為上下兩部份,英國佔領地的下緬甸以仰光為首都,緬甸人控制的上緬甸則以曼德勒為王都,與英軍分庭抗禮。緬甸華人稱曼德勒為「瓦城」,這個在緬甸文中意為「多寶之城」的城市,名氣比緬甸其他地方都大,除了西方人對它充滿東方味的名字充滿浪漫遐想之外,它更是緬甸的文化歷史重鎮,代表著千年的民族情感與十九世紀抵禦英軍的盛時記憶。

曼德勒一邊傍著伊洛瓦底江,一邊偎著曼德勒山,市區內街道筆直,人潮熙熙攘攘,附近除了著名的敏宮市、柚木橋等景點,市區內還有舊皇宮遺址。舊皇宮遺址在二次大戰被日本所轟炸後,只留下護城河與城牆,現在的建築則是仿古重建而成,宮內有部分為軍營;登上曼德勒山,可以眺望皇宮及市區全景,遠山與伊洛瓦底江銜接構成的夕景,也是來曼德勒必賞之處。相傳佛祖曾於曼德勒山上指著山下預言,兩千四百年後,將會有大城市出現,而曼德勒城也果真於1857年建立,或許也正如此,曼德勒佛風鼎盛,是緬甸僧侶、佛寺、學校最多的地方。

鎮國之寶大金塔

在參觀仰光最著名的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之前,我入境隨俗的換上了拖鞋在市區漫步了一會,只見路上行人的步調都相當緩慢,人人都隨性、溫吞的走著,路邊奶茶攤簡陋的小桌椅上,還有許多人一派輕鬆的聊天、抽菸。導遊說,那是因為緬甸人篤信佛教,慾望不強烈,不會汲汲於物質的追求,因此大家都很滿足於自己的生活,只要溫飽就很快樂了。所謂「樂以忘憂」,這種說法在台灣或許顯得牽強,但在這裡,我選擇相信。

大金塔的周圍都是宗教用地,由於政府規定在宗教用地上只能蓋佛塔住僧侶、或開設販賣佛器的店面或攤子,不能住一般人,因此,大金塔前成為一條佛器街,終日穿梭著許多僧侶或準備進塔參拜的民眾,人群之多,令人嘆為觀止。據說,緬甸人一生至少都會出家一次,但以三次(小孩、中年、老年)為最圓滿,每個人也都一定會到大金塔來朝聖一趟;而如果一生終能蓋一座佛塔,那更將是至高無上的功德與榮耀。我在想,在大街小巷都看得到僧侶、四處又都有佛塔,世界上除了緬甸,在物質與精神層面上堪稱「佛國」者,大概無處能出其右了吧。

平原上的佛塔群

緬甸一般人的交通工具以巴士為主,各城市間的來往以飛機最快,巴士最為頻繁,浪漫的歐美遊客則喜歡搭船,而這裡的火車可說是慢到一個極點,當它緩緩駛過你面前時,總讓人覺得有那麼一點太過於愜意的感覺,還好,到蒲甘(Bagan)我們坐飛機。

蒲甘的歷史始於西元849年左右,是古代蒲甘王朝的所在地,西元1057年後小乘佛教傳入,成為國教,也讓這裡留下了數千座的古佛塔。到底佛塔共有幾座?說法眾說紛紜,當地人只確定第一個開頭數字是「四」,但究竟是四十萬?四萬?還是四千?沒人知道。

儘管有關於佛塔數量的古詩流傳,但由於語法文謅謅的、不太能讓現代人理解,所以說法不一,但經過大略的考據,四千佛塔該是比較可信的數字,只是經過時間歲月的摧殘,目前平原上存留的大約只在兩千多座左右。這些佛塔是在近千年的歷史裡不斷增建而成的,由於星羅棋布,所以曾有許多居民住進被廢棄或是沒有所屬的佛塔中,直到政府決定開始大力保存整修佛塔群,才將所有居民遷至新蒲甘區,而這一區也才完完全全成為佛塔的領土,佛塔的世界。

from 行遍天下海外旅遊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