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涵亞
許多人都知道,臺灣花蓮縣的富里鄉,是有機良質米的產地,不但多次於稻米競賽上獲獎,2003年,日本更打破禁令,從花蓮進口稻米。當農民可以有一定收入時,年輕人留在鄉下的意願便大為提升,他們獻身於鄉土特色的發展,並獲得親手勞動的尊嚴。
花蓮富里的水稻成功的關鍵,不在宣傳,而是藏於那山水的田間,有趣而溫暖的心意。
一般適合水稻生長的土壤溫度,約18~35℃;但富里的春天,土壤溫度只有7℃,不適合種植水稻。1913年,日本農業專家來此教導農民進行種植水稻的試 驗,直到今日,富里各處的水稻田仍然留著傳統古典的水利工程技術,例如田間的擋水板與輸水管、磚製的跌水板、蜿蜒的跌水堰、架高的水道、穩定水壓的供水 槽,甚至沿著山壁與懸崖開鑿的水道等 。雖然歷時良久,卻沒有毀壞,甚至不曾漏水。
水稻在較低溫的土壤中生長時,發芽的時間會延長。一般種植於臺灣西部的水稻,生長時間為120天,這兒則需要160天;就算收成最好時,產量也只有西部水 稻的80%。但是,愈低的溫度,會讓水稻的穗粒連於枝幹的時間也拉長,所結成的穗粒更愈是飽滿。在夜間,寒冷的溫度使水稻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降低,使碳水 化合物的消耗減緩,留下較多的醣類儲於稻穗中,使米粒收成煮熟後,能顯得更有彈性、更具口感。低溫的逆境,從而生出了品質良好的稻米。
富里鎮的羅山村,是臺灣富有特色的有機耕種的村落。在羅山梯田丘塊的高處還有火山區,泥火山口持續噴出甲烷,節儉的農民收集這些甲烷當作炊煮的燃料,還用 含鈣的泥水製作豆腐(俗稱「火山豆腐」)。泥火山區水質的鹽分幾乎為海水的20%,這樣水會使水稻減產;但農民們沒有放棄,讓此處生長著的濱海才有的鹵 蕨,成為他們灌溉水源處的特有植物。在田裡,他們用腳將福壽螺一隻一隻踩壓入田;用豆粉製作的有機肥料施肥,並讓鳥兒們前來幫忙捕食昆蟲;每年把土壤上下 更替翻動,讓微生物分解水稻的殘株;輪替休耕的田上種植著波斯菊與油菜花,末了將這些綠肥拌入田中,更增加土壤營養的力量。水流藉由輸水道,由一個田區越 到另一個田區,肥份也隨著循環使用,是水資源的有效運用,也是有機經營的關鍵。灌排渠道中的水仍然回到河川,直到下一個田區。
最感人的一幕,便是這位謙虛敬畏的小農,在田邊留下1/20的土地,做成生物避難的水域,讓蛤、蝦、蛙、魚、螢火蟲等,可以在此避難、棲息。大地地景上的點點滴滴,再再顯示農夫的細心,是否能給我們更深的體會?
當「永續」成為普世注意的重點,人類的活動如果不考慮資源的永續,必將給人類的文明與其他的生物帶來巨大的浩劫。達到永續最主要的途徑,便是讓生態系統的功能正常發揮,包括物質與能量的最高使用效率,生物多樣性因而成為重要的指標。
過去人們總將農田的功能定位在維持固定的物種數,長期大量輸入人力與肥料,殺蟲劑與殺草劑等;到了21世紀,有機農業因為能夠讓農田發揮較完整的自然生態 功能,成為市場上高品質與高價格的標誌。農田的最佳管理,原來不是尋找最大的生產量,而是最佳的有機生產品質。在花蓮富里的羅山村,小農們以謙卑敬畏的 心,奉獻出的這道貴重的水域,是花蓮優良有機水稻背後,最溫暖的故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