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富的 14堂理財課
同樣是努力工作、認真賺錢,多數人庸庸碌碌一生,巴菲特卻在26 歲就存到足夠退休的錢,但他沒有選擇退休, 而是每天繼續快樂的從事他喜歡的工作,「一不小心」, 居然累積成傲世鉅富。還在癡癡等待行大運、發大財? 你真正需要的是:從今天開始,學會巴菲特怎麼想!
當你7歲時,曾向聖誕老人要過什麼禮物?是玩具小汽車, 還是漫畫書?全球首富巴菲特在7歲那年,向聖誕老人要了《 債券推銷術》(Bond Salesmanship),這是他最喜歡的一本關於債券的書。 11歲那年,他就買了人生的第一支股票,還因為太早賣出、 賺太少,而怨悔不已。
從小,巴菲特就喜歡賺錢,而且樂在其中。一般人工作, 是為了賺錢,而且經常覺得不管如何努力工作,錢總是不夠用, 巴菲特賺錢卻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他說:「錢可以讓我獨立, 然後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自己當老闆, 我不要別人指使我做事;每天都能做我想做的事,這對我很重要。」
同樣是努力工作、認真賺錢,多數人庸庸碌碌一生,巴菲特卻在26 歲就存到足夠退休的錢,但他沒有選擇退休, 而是每天繼續快樂的從事他喜歡的工作,「一不小心」, 居然累積成傲世鉅富。還在癡癡等待行大運、發大財? 你真正需要的是:從今天開始,學會巴菲特怎麼想!
1.當你9歲的時候,是不是很習慣伸手向大人要錢買零食?
《巴菲特這麼想》
從6歲開始,巴菲特就學習「賺錢」,他在家打雜、 到鄰居家蒐集舊報紙和雜誌,或在爺爺開設的雜貨店裡幫忙。9歲時 ,他開始學習買賣,他向爺爺批來口香糖,利用下了課傍晚時分, 挨家挨戶的賣。
成交很誘人,但巴菲特賣口香糖卻很有原則。口香糖一包5片, 他卻絕不拆開零售,附近的老太太曾經只想要一片口香糖, 巴菲特卻堅決說:「不,口香糖只能賣整包。」 能賣出一片給老太太很開心,但他並不想承擔另外4片賣不掉的風險 。
這個9歲的孩子,當時賺錢並不是為了買什麼喜愛的東西, 而是喜歡愈來愈多的感覺。他從小喜歡蒐集東西,最初是瓶蓋、 郵票,後來是現金,他喜歡把銅板握在手裡,感覺沉甸甸的, 很實在。
2.當你讀小學三年級時,父親答應帶你到大都市旅遊, 你會希望去哪裡?遊樂園?電影院?還是百貨公司?
巴菲特這麼想》
巴菲特家族住在美國中西部鄉下地方,10歲那年, 父親準備帶他到紐約開開眼界。父親問巴菲特想到什麼地方參觀, 他挑了3處:史考特郵票硬幣公司、里昂諾玩具火車公司、 紐約證交所。
參觀紐約證交所時,他見到大名鼎鼎的韋柏格(Sidney Weinberg),他是高盛公司的資深合夥人。 巴菲特一眼就認出這位金融界的名人,但一心向政治發展的父親, 卻不認識此人。
當天更震撼巴菲特的,並不是見到偶像, 而是證交所聘請專人負責捲雪茄。這位服務生捧著各式菸葉, 供證交所的名流們挑選,選定後,服務生立刻現場捲雪茄。
巴菲特一生都不抽菸,對雪茄更是沒興趣,但是他當場想到, 如果可以雇用一個人專門來做這件小事, 那這位雇主一定賺了很多錢。換言之, 從證券交易所流出的錢一定很多,像河水、噴泉、瀑布一樣多, 多到足以雇用人來捲雪茄。
3.你11歲時,會把辛苦存下的積蓄,拿來買什麼? 一個棒球手套?一個芭比娃娃?還是一雙酷炫的球鞋?
巴菲特這麼想》
1941年,巴菲特11歲,正值全球景氣低迷, 但他對未來卻充滿信心,拿出120美元積蓄中的114.75美元 ,幫自己、姊姊買進3股城市服務公司的特別股。
這支股票一開始一路下挫,讓他甚早就體會到套牢的痛苦, 但最令他難過的不是自己賠錢,而是這位11歲的「基金經理人」 的第一位客戶——姊姊,對於不斷下跌的股價感到不安, 每天在上學途中一直提醒他,她的股票一直跌。所幸最後這3股小賺 5元(在40元價位)出場,後來還漲到202元,令巴菲特扼腕。
這一年,他拿到《1,000種賺進1,000美元的方法》 這本書,他想著,如果1,000種都學會,就能賺到100萬美元 。這本書教會他利上滾利的道理,假如1元以後會變成10元, 那麼,現在的1元跟以後的10元,價值是相同的。
10歲那年,有一次巴菲特坐在好友家前的台階,談著未來志願。 許多美國孩子的夢想是總統、消防隊員或警察這類英雄角色, 巴菲特卻宣布他要在35歲成為百萬富翁,甚至已經開始盤算,距離 35歲,還有25年,他必須盡早開始。存愈多錢, 這些錢就有愈多時間以利滾利,達成目標的機率就愈高。
4.你幾歲懂得要繳稅?20歲?30歲?還是從來沒繳過稅?
巴菲特這麼想》
14歲那年,巴菲特第一次申報所得稅, 送報是當時主要的收入來源,腳踏車與手錶則是他的生財工具。 他當時已經懂得將這兩項生財工具,列為營業費用,從所得中扣除。 第一次繳稅,他只繳了7美元,這一年,他已存了1,000美元。 他每天去送報,聖誕節也不例外,聖誕節早上, 家人必須等他送完報紙,才能開始慶祝活動。
5.念中學的時候,你如何介紹自己的興趣?談最喜愛的球隊? 還是最崇拜的明星?
巴菲特這麼想》
15歲時,小富翁巴菲特已經懂得買進生財資產的道理。他花了1, 200美元,買了一塊40畝的農地,並租給一名佃農, 收穫所得兩人均分。這件事讓他非常得意, 在學校向同學自我介紹時,會大方的說:「 我是來自內布拉斯加的華倫.巴菲特,在中西部擁有一塊農地。」
巴菲特是當時全校唯一的生意人,他每天花1小時到2小時送報, 一個月可以賺175美元,年收入超過2,000美元, 比老師賺得還多。當年,年薪3,000美元,已經算是高收入。
若有好友到巴菲特家,他不像一般美國孩子拿出一整疊的棒球卡, 而是拉開抽屜,讓好友看裡面滿滿的鈔票。一位好友回憶,那是整整 700美元,一大疊的小鈔。
6.走入賽馬場,你想到什麼?今天鴻運當頭,賭中一匹馬, 就可以找朋友去吃大餐,一起狂歡?
巴菲特這麼想》
巴菲特喜歡看賽馬,在賽馬場學會分析技巧。當時他才16歲,自己 賭馬有輸有贏,但見到這麼多人沉迷於賽馬, 直覺一定有穩賺不賠的生意可做,索性找了朋友合作開辦投注小報《 馬童精選報》。在自家地下室,他們用一台老舊的皇家牌打字機, 把小報打出來,再拿到賽馬場銷售。
為了精進對賭馬的分析,當父親選上國會議員搬到華盛頓後, 鮮少請父親幫忙的巴菲特, 要求父親從國會圖書館借回所有分析賽馬的相關書籍。 父親本來覺得新科議員剛進國會就大借賽馬書,似乎不太體面, 但巴菲特是談判高手,他對父親說:「是誰幫你助選? 而且兩年後你又要選了,一定需要我幫忙, 現在是你回報我的時候了!」後來, 父親真的幫他借了數百本關於賽馬的書。
7.你總是覺得賺錢需要一個詳細的計畫,所以在公司裡上班, 靠自己苦幹實幹?
巴菲特這麼想》
認真工作很重要,但借力使力的賺錢好點子,更是俯拾皆是。 巴菲特在中學生時期,就已經充分掌握這個道理, 他曾經做過低風險高利潤的高爾夫球生意。 方法是將二手高爾夫球打包成一打, 裡面包含各式各樣的名牌高爾夫球,販賣給需要便宜球來練習的人, 特別是新手,容易把球打丟,買新球並不划算。
巴菲特牌高爾夫球以每打6美元出售, 多數人以為是他去球場的池塘裡撿來的,其實他是以一打3.5美元 買來的。賣他球的人,就真的是去池塘撿球。 撿球的人要頂著寒風與冷水,靠體力賺錢;從小就是銷售高手的巴菲 特,了解專業分工的道理,他輕輕鬆鬆靠智力賺錢, 而且利潤居然相當於辛苦撿球者的7成。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巴菲特17歲時,他以25美元買了一台二手彈珠 台,當時可沒有寄放彈珠台這種業務模式,但巴菲特想到了。 他跑去理髮店,說服老闆,將彈珠台擺在理髮店的角落,平分利潤。 老闆試著擺擺看,反正一定不吃虧,第一天居然就進帳4美元。
為什麼理髮店老闆不自己花25美元買彈珠台呢? 原來巴菲特早就料到這點,所以故意搞神祕,讓老闆以為「 只有高智商的聰明人,才會修彈珠台」。
8.當你是學生時,拿起報紙總是先看什麼?體育版或明星八卦版?
巴菲特這麼想》
從學生時代起,巴菲特看報紙,不管是當地最大報或是校園小報, 都非常仔細蒐集跟自己利益相關的事, 上課時會把股票行情表帶到學校。有一天他在學校刊物《 內布拉斯加報》上看到一則獎學金訊息,上面寫著申請者於下午3點 到某教室,一般人看到這類訊息,通常認為輪不到自己, 但巴菲特就是會堅持到現場去看。
結果他是唯一到場的,負責審 查的教授本來還要繼續等別的申請人,巴菲特卻堅持不行,強調已經 3點了。在完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已經很有錢的他, 不費吹灰之力,又拿到500美元獎學金。
9.你求學時如何決定未來的志向? 一窩蜂跟著大部分的人選擇同樣的路,因為這樣比較「安全」?
巴菲特這麼想》
巴菲特認為,只有與眾不同,才能出類拔萃。當時大學畢業生多立刻 投入職場,他卻選擇念研究所。他申請哈佛失利, 因為哈佛要的是未來領導人,他卻表現出投資家氣質。後來, 他發現著名的價值投資人葛拉漢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雖然申請入學時間已過,他還是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信, 強調是發自內心的請求,若被錄取,一定會去念,最後真的被錄取。
巴菲特10歲就讀過葛拉漢以一個散戶投資人, 打敗北方油管公司高層,迫使經營者把每股110美元現金跟股票分 給股東的故事,他一讀再讀,奉為經典。雖然有機會跟著葛拉漢學習 ,大部分同學卻對股票跟債券沒興趣, 只有巴菲特總是注意一些沒沒無聞的小公司,像泰爾橡膠、 製鎖的沙堅公司等。他也發現葛拉漢持有一家保險公司GEICO的 55%股權,並擔任董事長,他很好奇, 親自到華盛頓去拜訪這家公司,毫不畏懼的見了該公司財務副總裁。 副總裁看在他是葛拉漢學生的面子上,只準備給他5分鐘, 結果他進行了近20分鐘的專業諮詢,贏得副總裁的尊敬。GEIC O後來成為巴菲特創富過程中,非常賺錢的一筆重要投資。巴菲特特 別喜歡買進保險公司,因為免費拿別人的錢來用,是他最有興趣的事 。
10.你第一次向銀行借錢,是什麼原因?刷了太多卡債, 沒能力繳清?
巴菲特這麼想》
時下年輕人第一次借錢,多數是為了消費購物或者繳學費,巴菲特一 生都不喜歡借錢,更從來沒有為了消費而借錢, 求學期間也不曾為學費發愁,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時,已有近1萬美元 財富。只有面對重大投資機會時,他會適度舉債。
巴菲特第一次向銀行貸款5,000美元, 就是因為想買進更多的投資。當時他未滿21歲, 必須由父親陪同簽署,銀行主管對巴菲特訓話半小時, 教他要懂得負起責任,借錢要還錢,一旁的父親既驕傲又好笑, 因為這孩子做生意已經超過10年以上。
11.你是否總是依自己的財富多寡,來決定花錢的方式?
巴菲特這麼想》
巴菲特的一生幾乎不曾窮過,但只要認為不需要,一毛錢也不肯多花 。年輕時,他不許妻子送洗他的襯衫、向舊書攤買過期折扣雜誌、 借用鄰居的車從來不加滿油, 甚至他曾經因為在華盛頓短期居住的房間太小, 而把襁褓中的小孩放在抽屜裡。
1956年,巴菲特管理的資金已超過50萬美元,仍然親自打信、 整理所有檔案、記帳、報稅。記帳牽涉到精確數字, 也可用來評估成果,他特別喜歡這項工作, 總是巨細靡遺記錄每筆費用。
當巴菲特成為億萬富豪後, 有一次妻子堅持幫他把座車升級為凱迪拉克, 疼愛妻子的巴菲特拗不過勸說,但仍堅持只要基本款, 並要求必須打電話給方圓幾哩內的車商,一一比價後, 用最低價買進。
巴菲特的精打細算,更經典的故事莫過於父親的喪禮。他深愛父親, 父親辭世讓他悲痛莫名,甚至在喪禮後的幾周, 因為情緒惡劣而掉髮,頭上出現光禿禿的兩小塊;不過, 他還是認為妻子在父親的棺木上花了太多錢,而嘮叨了幾句。
12.如果別人欠你錢,或者推銷員賣給你一個你不喜歡的產品, 你是不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開口把錢要回來?
巴菲特這麼想》
只要是不應該花費的錢,就算只是一塊錢,也要拚命討回來。 巴菲特自孩提時送報賺錢,就不樂見應收帳款累積太多, 曾經有一位婦人老是賴帳,他甚至在清晨6點直接去敲婦人的門收錢 。
巴菲特有次不在家,雜誌推銷員說服他太太花17美元訂了雜誌, 他認為合約不利,要求退款,雜誌社當然不肯。 不料巴菲特居然為了這筆小錢,拜訪附近住戶, 找到其他人一起控告這家雜誌社,而且由他代表出庭。 巴菲特本來志得意滿,要讓雜誌社付出高額的律師費,但在出庭前, 他就收到雜誌社寄來的支票,要求和解。
13.有人以慈善捐款理由找你捐錢,你怎麼辦?總是礙於面子, 或多或少捐一點?
巴菲特這麼想》
在巴菲特把畢生財富一次捐出,做為公益用途之前, 他其實不太直接捐錢。因為巴菲特認定自己的專長是思考與賺錢, 一旦被要求捐獻時,第一個選擇是捐出「點子」,包括「 讓別人捐錢的點子」。而且他從來不直接為公益行動效力, 因為這會消耗他的時間, 而他覺得用那些時間來想好點子和賺更多錢,會比較有效率。
14.你是否不免擔心,老是談錢會俗氣不堪, 或者因此得罪所有親朋好友?
巴菲特這麼想》
有錢人愛錢,不是死要錢。巴菲特1968年給合夥人的信寫著:「 當我和我欣賞的朋友有生意往來而感到激勵振奮, 投入的資金也獲得相當高的整體收益(約10%~12%), 還為了想多賺幾個百分點而汲汲營營,似乎很愚蠢。 如果只為了可能有更高報酬率,去換取可能令人不悅、 惱怒或更糟的情況,對我來說並不明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