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理財專員、各大媒體都在告訴你要買哪些金融商品﹔市場上瞬間冒出數百檔基金,名稱讓人看得眼花撩亂。想靠投資賺錢,資訊又多又雜令人焦慮。 《天下雜誌》特別歸納出五件「減壓理財法寶」, 綜合整理全球四大市場景氣預測, 邀請「理財達人」分享他們的致富祕訣, 還有安心生活不可或缺的四大保險, 讓您輕鬆佈局國際,今年理財不再有壓力。 文/張翔一 攝影/邱劍英 二○○七是悲觀的一年。 物價不斷攀高,薪資遲遲不漲,銀行利率低得可憐。金融弊案接二連三,政經局勢紛擾不斷。亞洲新興國家經濟起飛的同時,台灣則在原地踏步。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持續了十三年的國際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今年亞太地區衝破歷史新高,台灣卻是倒數第二。對於未來半年的「生活品質」和「固定收入」,台灣人信心尤其低落。(見表一、 二) 二○○七卻也是樂觀的一年。 油價回跌,美國經濟軟著陸,歐洲、新興亞洲發展穩健,投資分析機構普遍看好全球景氣。 國內外投資標的增加,金融商品也更多元。全世界的成長市場,許多機會都在向投資人招手。 與萬事達卡消費者信心指數同一天公布,摩根富林明台灣投資人信心調查,較去年十一月大幅上升十五個基準點,直逼歷史高點。六成以上曾經從事國內外投資的台灣人,表示去年賺到錢。海外投資獲利者,更高達七成。 兩個乍看之下相反的調查結果,其實講的是同一件事:全民理財國際化。 理財已經成為全民運動。消費者深刻體認單靠加薪和銀行利息抵抗通膨,不再是生活品質和固定收入的保障,成為台灣人把錢拿出來投資的推力。另一方面,全世界和國內不少值得注意的成長產業與景氣看好,則成為國人投資的拉力。 一推一拉之間的二○○七年,正是台灣邁向「全民投資時代」的開始。 另外台灣人理財的顯著變化就是「投資國際化」。根據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統計,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台灣人投資海外基金總額在短短不到半年間,已達一兆兩千九百億台幣(見表三),達到境內基金總規模的六五%以上。若再加上境內發行、投資海外的基金總額,說是「外優於內」,也不為過。 別讓投資成為壓力 正因為這股全民投資的趨勢,個人理財成為顯學,投資標的國際化,卻也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 書店的暢銷排行榜上,理財工具書霸佔前十名的一半以上;銀行花重金打造的富人專屬貴賓室內,財富管理市場正蓬勃發展。一般人也一樣,辦張信用卡,可能過不久就會有「卡服人員」來推銷投資型保單;去銀行開個戶,則可能要接受「理財專員」的循循善誘。 報紙、雜誌、廣播、甚至有線電視頻道,更是日以繼夜、全年無休地,都在告訴你,要怎麼投資賺錢,要如何理財致富。 「台灣地小人稠,投資資訊幾乎是免費的。但現在資訊太多太雜,反而讓人感覺壓力很大,」一位外商私人銀行的總經理說,「如果沒有Sense,會完全沒有方向感,害怕自己跟不上。」 想靠投資「賺錢」的壓力,也造成風險承受度較低的一般投資大眾,容易追高殺低,產生短線炒賣股票、基金的風氣。更有甚者,在政府的法規限制下,為了分享中國大陸和香港股市的高度成長,遊走法律灰色地帶,複委託買紅籌股,甚至跨國違法交易如用人頭戶炒A股等事件,也時有所聞。 「盲目投資這類不公開透明的市場,一旦權益受損,投資人完全求助無門,」證期局局長吳當傑說。 減壓理財的方法如下: 法寶一: 深思投資理財的真正目的 理財所追求的,當然包括財富的增長。不過,財務自由、使得生活更為美好,才應該是最終目的。 但台灣投資人往往不這麼想,認為錢當然是愈多愈好,「結果像喝海水,愈喝愈渴,」摩根富林明證券總經理高桂卿精闢形容投資人無止盡的金錢慾望。 「我之前在炒美股,晚上不睡覺,每天會去注意美國股市的動向,」一位金融圈的資深分析師說,「第二天還要上班,這樣錢是變多了,生活品質卻沒有提升。」 投資經驗超過十三年的德盛安聯投信總經理許慶雲認為,理財要成功,得先認清楚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可以投注的心血和時間有多少?能承受的風險多高?更別影響到自己的正業,「我的大原則是,不讓理財影響我的生活和工作,」許慶雲說。 「美林等機構的調查都顯示,其實全球新貴的財富來源,絕大多數是來自專業表現和創業成功,而非僅止於理財,」聯博投顧董事長兼總經理翁振國也表示,「投資人不應該本末倒置。」 法寶二: 克制物慾,增加投資籌碼 減壓理財的第二法寶是減少消費,增加投資籌碼。「現在看到很多人,收入跟不上消費的成長,」?豐銀行副總裁蔡季霖說,但這樣超能消費的結果,不但有可能導致信用喪失,也減少了讓自己財富增值的機會。「晚吃棉花糖,把投資放長,才能用時間換取金錢,」復華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呂忠萍說,「台灣很多富人,也都是從辛苦存的第一筆財富開始。」 蔡季霖認為,財富管理不應僅以報酬率為訴求,還包括財務規劃、生活管理、消費控管等。「而只要降低物質慾望,其實壓力就先少了一半。」 法寶三: 涉獵國際財經資訊 面對愈來愈國際化的投資環境,投資人不可能再以台股和定存為唯二選擇。此時一方面需慎選通路,信任專業之餘,自己平日也要利用時間,長期涉獵國際財經資訊,培養自己的判斷力和對市場敏感度。「慢慢地,你就會發現,自己更有能力判斷市場上的資訊是真是假,不會再感到焦慮,」一位資深國際私人銀行總經理說。 法寶四: 依據自己風險屬性做資產配置 過去認為將財富分配到不同區域的股票或不同基金公司,就可以避免風險。 「現在市場的連動性很高,很可能會各家一起跌、甚至各國一起跌,」高桂卿指出,避免受到景氣波動牽連,最好的資產配置方式是,先評估自己可承受的風險,再依據「股、債和投資工具」的風險屬性,來加以分散。「這樣就算有的部份跌、有的部份漲,若分配得宜,並且長期投資,通常都能跟隨整體經濟的成長,獲得一○%以上的年化報酬率。」 法寶五: 規劃正確的保險配置 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統計,台灣二○○六全年度保費佔GDP的比例高居全球第二,很多人都有一張以上的保單,但是基本的保險觀念,仍然缺乏。許多人買了但求心安的「萬年保單」,就不再檢視自己的保險需求是否已經變更。我們將綜合產官學界專家的建議,為讀者重新規劃建議不可或缺的四大保險。 有了五大概念,今年理財不再有壓力。 本文出自 天下雜誌366期 封面故事:8:5黃金律 擁抱健康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