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乾爽的室內空間,快適的健康住家

戶外春雨落個不停,屋內處處濕又黏。空氣中密結的水氣,悶住了毛細孔,也讓人打從心底覺得煩悶。高溼遇上低溫,容易使地板反潮、讓牆壁與窗戶結上一層水霧、衣服與棉被摸起來一股冰冷。冷溼也容易引發春季哮喘。如果溫度回升、天氣仍陰雨不止,引起的健康問題則會多!黴菌、細菌與塵蹣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之下會快速增殖,進而引發各種疾病。

室內的溫度與溼度都是讓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指標。18℃~22℃是最宜人的室溫,相對溼度30%~60%則有利人體健康。想在春季營造出舒適又健康的住家環境?就先從防潮抗濕做起吧!


撰文/Chris 諮詢/室內設計師吳心迪、土木技師何建樟

營造乾爽室內的要點
 
從建築的角度來看,足夠的通風與良好的防漏工程絕對是打造乾爽住家的第一要件。若要更講究空間品質,妥善地應用各種調濕建材,往往也有助於打造健康的居家環境。由於台灣位處地震帶,即使是施作良好的鋼筋水泥房屋,經年累月也難免會出現一些縫隙。再加上多雨的氣候,雨水往往就從屋頂或外牆的裂縫滲入室內。漏水不但會滋生黴菌,甚至還會引發壁癌,導致空氣充斥著黴菌與雜物,進而破壞環境衛生。

策略1 抓漏防滲治壁癌

癌症人人聞之色變,房屋也怕遇上「癌」――壁癌!這不但導致油漆剝落,形成室內的污染源、破壞空間美觀;而且,剝落的油漆還可能散播鉛毒,透過呼吸道或皮膚來侵入人體,破壞健康。

壁癌是如何發生的呢?成因很複雜,砂石與水泥攪拌比例不對、牆壁滲入水氣……,都很容易導致壁癌。簡言之,就是水泥裡的鈣離子與水分起了化學作用,導致水泥老化。由於目前通用的水泥成分裡有80%以上為石灰石(碳酸鈣);因此,想要防治壁癌,先得從「防水」著手!

*從建築外表防漏

防水,是避免壁癌的徹底做法!最常見的就是抓漏。找出漏水的水管並修補好,或用環氧樹脂(EPOXY)、聚氨脂(PU)發泡來填補牆壁、天花的裂縫。

此外,提高外牆或屋頂的抗水能力,也是避免讓水氣再度侵入牆壁引發壁癌的有效之道。比如,在屋頂鋪設防水布或塗敷防水瀝青等都是常見手法。

*從牆壁內側防水

若不方便從建築外表下手,也可從室內補強。可利用矽酸質滲透結晶等等化學藥劑來阻止水氣與水泥裡面的鈣、鎂、鉀等離子進行結合。此外,在室內牆面刷上一、兩層加入樹脂等成分的防水底漆,也能減輕水分滲入牆內的程度。

以上防治壁癌的方式,都可委託您家的室內設計師或專門抓漏的工程公司來幫忙。目前,市面上可買到一些治理壁癌的材料,自行動手DIY亦可。

策略2 會呼吸的調濕壁材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終年多雨高溼。與其只靠冷暖空調與除濕機來驅趕濕氣,不如從裝潢著手,用一些能調節溼度的建材來幫忙維持更平穩的室內溼度!

*木板

當溼度變高時,天然木頭的毛細孔能吸附空氣裡的水氣;在乾燥的日子裡,則又會主動釋放水氣。因此,壁面用木料裝潢的住宅,早晚的溼度變化會較穩定。有研究發現,用夾版裝修的住家,溼度可維持在舒適的50%左右。

然而,在終年高溼的縣市則不是用這種裝潢材質。木夾板或裝飾版如果長年吸滿水氣,反而會形成黴菌滋生的溫床。

*灰泥(石灰)

近年來很流行南歐風格的空間裝潢,充滿個性與質感變化的灰泥牆可說是必備的風格要素。灰泥是許多國家傳統建築的牆壁塗料。這種以硝石灰(氫氧化鈣)為主原料所提煉的材質,不僅耐燃、防火,也能調節溼度。在日本與台灣,許多傳統建築也利用石灰牆來進行防潮。

*矽土(矽藻土)

日本的傳統住宅最愛用的牆壁塗料,除了石灰之外,還有矽土(日文「珪藻土」)。

矽土來自億萬年前古代海洋中的矽藻的軀殼,主成分為二氧化矽(SiO2),約佔了89%。這種多孔性的材質,表面的細孔大小以毫微米 ( 1m m 100萬分之1)為單位,已經達到奈米級的標準。所以,矽土擁有極佳的調濕與除臭的功能,加上無毒的特性,因而被廣泛地應用在水質的濾水或是食品乾燥劑。

此外,他的隔音、防火能力也很優秀,是絕佳的健康建材。

矽土可以單用,直接在牆面用鏝刀把珪藻泥抹出各種花紋與凹凸質感;也可加入其他材質,如石粉、水泥或石灰一起攪拌。近年來也有廠商將矽土加入油漆裡(如,硅藻土健康漆),或是塗在合板表面(耐燃版),成為一種新的健康建材。

※其他能夠自動調濕的天然壁材,尚有水鋁英石( Allophane )、磁鐵礦與陶瓷等材質

策略3 防止水氣從門窗滲入

在雨季,水氣也可能經由門框與窗框與建築結構之間的縫隙滲入室內。

台灣四季多雨。春天有梅雨,夏秋有颱風,有些縣市一到冬天更是陰雨不已。然而,台灣大部分的建築卻都忽略了應在外牆的開窗處設置雨披來遮雨。

當大雨澆灌在建築外牆之際,若再加上窗框的坎縫不夠精確的話,雨水就會滲入屋內,進而提高室內溼度。

只要填補縫隙就能有效補救!

*填補窗框與建築之間的縫隙

填補縫隙應儘量避免使用會伸縮的材質。像是不會伸縮的水泥或低伸縮性質的矽利康、PU等防水材質,都是填補窗縫的好材料。目前還有一種發泡式的填縫劑,很適合懶人。藥劑噴出後會形成泡沫,乾燥後的化學泡沫兼具了防水、隔熱與防音的效果。

此外,使用門底封條也能避免雨水從門片下方的縫隙噴入室內。

*在窗框週遭塗敷防水材質

在建築外側於窗框的週遭外牆噴塗防水劑或撥水劑可達到防水的目的。常見的防水劑多為矽利康的成分,目前有防水噴劑、防水膠等各色產品。

避免濕滑廚浴篇

衛浴間與廚房,這兩處因為用水、排水頻繁,是住家空間裡最容易潮濕的區域。我們每天都會在衛浴間洗澡,無論是淋浴或泡澡,浴室都會因此變得十分潮濕。而廚房,也因為洗滌食材與餐盤的關係,導致水槽前方的地板很容易濕滑。

潮濕的浴廁或廚房非常不衛生,因此,地面應做出利於排水的坡度。因為,只要地面有積水,大部分的黴菌種類在24小時之內就會出現。而且,當相對溼度高於60%的時候,含有濕氣的牆壁或地面,也都會變成黴菌的溫床。

策略1 通風,讓浴室保持乾爽

也許是基於隱私考量,也可能是因為坪數不足或是規劃不蕩,台灣住家的衛浴間往往沒有開窗或是開窗不夠,進而導致空間既陰暗又不通風。

其實,衛浴間應該要有朝向戶外開設的窗戶。因為,淋浴或泡澡帶來的濕氣、上廁所產生的穢氣,全都得及時排出。否則,它們就會悶在室內,形成另一種空氣污染。

*用窗戶與抽風機來加強通風

通風,是保持室內乾爽的王道。在洗完澡之後,應該立刻打開窗戶,以利於水氣的排出。如果家中的浴廁無法對外開窗,也應該加裝抽風機。

策略2 壁面用防水材料來打底、填縫

除了復古磚等表面含有毛細孔的特殊瓷磚,目前常用的瓷磚多半具有防水作用。大部分的石材,也會在表面做好防水處理。因此,牆壁與地面鋪設這兩種建材確實能夠達到某種防水抗濕的效用――但是,效果卻並非100%。

*選用防水材質填縫

理由之一就是:不管再大片的瓷磚或石材,塊面與塊面之間仍得留些縫隙,以避免材質熱脹冷縮產生破裂。因此,當匠師在貼完瓷磚或當貼覆之後,得用水泥或是其他材質來填縫。如果填縫的材料不防水,可能會出現防潮防霉的漏洞。因此,在施工的時候就得選用防水防霉的填縫材料。像是在抹縫的水泥裡面加入防水的乳膠、樹脂等材質,都有助於加強牆壁與地面抗潮、防霉的能力。

*在牆內做出防水層

不僅要在表面這一層做好防水的功夫,如能在牆壁與地板的內部做出防水層,更可避免濕氣揮之不去的夢靨。由於加裝防水層得敲掉原有牆面與地板的瓷磚、建材,所以,不妨趁著裝修空間的機會,請室內設計公司來規劃、施工。

策略3 廚櫃膺選用防水版

除了牆壁與地面的建材,家具類的材質也在居家防潮的保衛戰當中佔了很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廚房這個空間,廚櫃幾乎可說是構成空間的主要元素。因此,廚櫃的材質是否抗濕防潮,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櫃身採用防潮板

大部分的廚櫃,櫃身都是由各式各樣的板材所構成,尤其是由碎木加工製成的夾板。前面提過,木頭的毛細孔會吸附濕氣,因此,廚櫃最好避免用吸水系數高的板材,若能用防潮板會更妥。

所謂的防潮板,也就是在製造板材的過程中加入三聚氰胺板的防潮粒子,或在板材內外的表面塗敷一層防水層,使得板材吸水膨脹的係數變低。隨著加工技術的進步,防水板材的選擇也越來越多。甚至連軟木塞這種多孔性的材質,也能製成達到防水標準的防水板材。

毫無防水抗濕效果的板材,不僅會吸附濕氣,成為空間裡的濕氣來源。最重要的是,充滿濕氣的廚櫃內部往往會發霉,或由於潮濕的微環境而成為蟑螂聚集的死角。

控制溼度起居篇

客廳、和室或起居間,往往是室內裝修的重點區域。不過,由於台灣的室內設計界很流行施作大量的木作,無論電視櫃、酒櫃、書櫃或天花,甚至是木地板,如果選材不當,往往就會形成貯存濕氣的容器。

易吸水的建材,通常也意味它的膨脹係數較高,用久了就容易變形。譬如石膏天花板、實木地板,全都是很會吸水又易膨脹、變形的建材。吸水率低於11%或12%的板材,則可以避免出現這種問題。此外,在屋內角落或是廚櫃內部放置各種除濕成分,也有助於平衡室內的溼氣。

策略1 地板內外做好防水措施

濕氣除了來自上方與外牆的漏水,也可能源自地面的反潮。尤其在鋪設木質地板的時候,最怕來自地板內部的水氣縮短木地板的使用壽命。

*避免使用實木材質

實木地板的觸感跟質感雖好,但它的膨脹係數也大,在台灣高溫多雨的天候催化下,用久就很容易變形、翹起。在台灣,較適用的木地板為海島型木地板。這種木地板多半混合了多種材料,低膨脹係數的構造也包含了抗潮成分。

*木地板下方加上防水層

以前,在鋪設木地板之前最好敲掉原有的地板,重新舖上防水層。現在,施工方式可以更簡單,不需要破壞原有地面,直接加上防潮布、防潮墊,隔絕水氣從地面往上滲入木地板。最後再舖設木地板即可。

策略2 架高的木地板下方做好防潮

和室這種空間因為機能多變,在地狹人稠的都會區特別受青睞。和室未必要鋪設榻榻米,架高的木地板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大多數的人很難想像,架高的木地板下方往往也是影響室內溼度的一大關鍵。

*架高木地板下方放木炭

和室的架高木地板,下方通常是密閉的空間。密閉空間最怕悶著濕氣。悶久了,這個地方就成了黴菌與細菌的溫床,平常的日子裡則會成為室內溼氣的來源之一。

以往的做法,是在架高地板的下方放入木炭,利用木炭超強的吸濕力來達到除濕的效果。像是高溫燒製的備長炭或是台灣出產的竹炭都有吸濕、除臭、散發遠紅外線與改善磁場的效果。通常,一坪的空間需要擺入48〜80公斤木炭,除濕效果會比較好。

不過,倘若擺在木地板下方的木炭經年累月不更換,飽吸濕氣的木炭也可能反過來變成居家濕氣的來源。所以,在架高地板下方放木炭除濕,記得每隔三、五月就應取出更新或放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個半天。

*木地板下方做好通風

如果,和室下方的空間不密封起來,不但方便經常更新除濕材質(比如木炭或各種乾燥劑),也有助於排除內部濕氣。

策略3 櫃子內部適度放入乾燥器具

在潮濕的雨季,關起門窗,開啟一台除濕機,就能幫空間除濕。除濕機的除濕原理:風扇將潮濕空氣抽入機內,通過熱交換器把空氣裡的水氣冷凝成水珠,最後,再送出乾燥的空氣。在空氣的循環過程中,室內的溼度就一點一滴地被轉化為除濕機水箱內的水液。但是,很多的櫃子裡面卻容不下一台除濕機。這時,我們不妨善用各種除濕器具。

*插電式的除濕棒

較大的衣櫃的鞋櫃特別適用這種單管或雙管式的除濕棒。這種小道具的除濕原理很簡單,利用發熱的方式讓水氣蒸發、排出櫃子之外。由於這種工具會提高櫃子內部的溫度,使得衣物鞋襪穿上身的時候特別溫暖舒服。

*各種化學除濕劑

小型的廚櫃,則可擺放各種化學藥劑來除濕。常見的種類如下。

――水溶性除濕盒:

除濕盒的除濕劑的成份可分為兩大類:氯化鈣或矽膠粒。

最好避免使用氯化鈣藥劑的除濕盒。因為,氯化鈣在吸濕過程中會釋出氯氣,不但會產生難聞的異味,毒氣還會刺激呼吸系統、引發氣喘。而且,藥劑在吸濕之後會溶化為鹼性液體,這種廢水會傷害到肌膚、污染環境。每次用完即廢棄的塑膠盒子也等於又幫地球製造了垃圾。

――長效型除濕劑:

無論是插電式或無線式的除濕機,或號稱永久型的除濕劑,都是利用俗稱「水玻璃」)的「矽晶」(SiO2,二氧化矽)。「矽晶」顆粒的表面有數以萬計的毛細管,強大的吸附力可吸除空氣中的水氣,吸濕力是傳統「水溶性除濕盒」的三到五倍。

矽晶除了無毒性,可避免傳統式除濕盒引發毒害的問題,能夠長期使用的優點也讓它變得非常環保。

主成分為矽晶的永久型除濕袋(包),只要日晒半天或放入微波爐加熱3〜5分鐘,即可重覆使用。

*木炭或竹炭等天然多孔材質

不管是日本備長炭或台灣自產的竹炭、相思炭,全都能夠不斷地反覆吸濕、脫濕,因此也是非常環保的廚櫃除濕材質。不過,由於炭的除濕效果不如電子除濕棒或除濕藥劑,每隔三到六個月,擺入櫃子里的除濕炭最好更新一次。當然,只要經過曬乾之後,這些木炭仍可繼續使用。
from 健康100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