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一月三日,陳瑞仁的起訴書宛如丟下原爆震撼彈,
在台灣掀起令許多人措手不及因應的政治風暴。

然而,震撼過後,
權力禿鷹與清廉價值卻已赤裸地開始角力。
如何不讓政黨輪替、貪腐卻延續?如何讓清廉成為台灣的一種制度與文化?
這些整體的民主內涵已比陳水扁總統是否下台更為重要……。

【文/李雪莉 攝影/楊煥世】

十一月三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台灣島出現前所未有的焦躁。

高檢署舉行國務機要費結案記者會,檢察官陳瑞仁一口氣起訴總統夫人吳淑珍、前總統府副祕書長馬永成、總統辦公室出納陳鎮慧、總統府辦公室主任林德訓四人,陳水扁總統僅因元首豁免權,暫時躲過被起訴的命運。

這個起訴顯然投下原爆級的震撼。這一刻,從販夫走卒、白領階級,或是當權者,不是拿起手機競相走告這大消息,就是緊盯著網路看偵查結果。

高興得太早

一位在法律系任教多年的東吳大學教授難掩興奮地說,「這是遲來的正義,竟然一個孤單的行政檢察官膽敢質疑國家機器,而不是和權力結盟,互相分贓。」

中研院社科所副研究員錢永祥鬱卒許久的心情也稍稍消解,「台灣總算有人不在乎總統的權勢,證明在藍綠對抗外,還有對價值的渴望。」這一夜,他小酌紅酒,帶著笑意入眠。

讓社會士氣為之一振的是捉鬼檢座的陳瑞仁,他用兩萬多字的起訴書,宣告法律前總統與庶民平等。

圓滾滾身材的陳瑞仁有「小叮噹」的綽號,這次的起訴書份量就像是「多啦A夢力抗酷斯拉」,讓承受多起弊案壟罩的台灣社會,有個重建清廉與正義價值的出口。

很多人以為,未來台灣的清廉有望。平面媒體以斗大的標題寫著:「正義的勝利」。

泛藍立委在立法院放鞭炮慶賀、紅衫軍總部人人相擁而泣、國民黨北高市長選舉團隊喜不自勝的準備迎接勝利到來。高雄市長選舉場子裡,國民黨支持民眾出現「我們現在躺著選都贏」的聲音。

這些人可能高興得太早。

在這興奮與焦躁夾雜的時刻,如果冷靜觀察,會發現反撲清廉價值的力量根本從沒消失過,反而以極端的形式重新襲捲。

同樣一份起訴書,但權力禿鷹與公民社會卻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起訴兩天後,十一月五日晚間八點,陳水扁透過大螢幕公開向全民報告。他用一分鐘不到的時間說明陳瑞仁的調查結果,是台灣司法的勝利、民主的驕傲,但話鋒一轉,其餘的七十分鐘,則以「愛國家」、「清廉阿扁」、「祕密外交」、「為國犧牲」等空洞的語言,辯說自己無罪。

權力禿鷹對清廉的反噬

一位政黨高層不諱言,過去這幾天看到的實情是,每個人都在算計。「沒人從政局安定設想,民進黨領導人都在盤算阿扁留下來那塊誰繼承,而國民黨想回來執政,」電話那頭的聲音十分惆悵。

民進黨與行政院的力求護主,以及民進黨中執會做出重重舉起、輕輕放下的決議。外界期待的綠營起義恐怕不會出現。唯一發出不同聲音的只有立委林濁水,他甩著頭憤怒地說,「身為民進黨員,我感到十分丟臉。」

台灣社會對司法反挫的力量持續升高。

從今年六月開始揭露國務機要費的立委邱毅,過去幾個月因揭弊一路被抹黑;國務機要費事件,原來他是最該大肆慶祝的,結果他沒太多的笑容。

他說,「台灣是官大學問大,總統說一句話比我說十句話有用。台灣社會還處在一種嚴重的資訊不對等、權力不對等、信賴不平等的關係。有權者說謊、濫用權力的文化很難改變。」

權力禿鷹不只來自扁政府,也來自其它政黨。

上星期六,國民黨高雄舉辦的反貪污場子,一位因貪污被判決有罪的縣長也趕來,搶著消費「反貪」形象。

在一旁觀察的記者看不下去,暗自嘀咕,「你真的在反貪腐嗎?還是你只是想,民進黨下台,我又可以翻身了?」

國民黨隔日在台北舉辦的反貪腐遊行,最後則喊出「郝龍斌凍蒜」的口號。
政治人物的見獵心喜,和老百姓對清廉的期待,形成強烈對比。

陳瑞仁的起訴書會是燎原的星星之火,還是曇花一現的火光呢?
 
看透台灣政治權力運作的人認為,這場司法勝利有點像荒謬劇,是許多巧合的拼湊,也是歷史的「偶然」。

如果李慧芬沒有離婚、沒有為了打離婚官司而清查自己的發票,不會有國務機要費案;如果沒有陳瑞仁扎實辦案、苦心孤詣抓出被告的邏輯漏洞,這案子無法伸張司法。

陳瑞仁以小蝦米得以扳倒大鯨魚,司法出現一線曙光。但是,台灣的民主還有漫漫長路。

關鍵就在於台灣徒有形式民主,而民主內涵及法治卻十分空洞。

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分析,台灣從國民黨的威權經過選舉,只是走入形式民主。有權者持續利用政治權力玩弄法律。

這幾年,不論行政或立法的官場現形記像血腥的屠宰場,貪污案一件接一件,沾染台灣良善的文化。

過去半年,行政部門高階官員涉及貪污罪有八位。從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與委員林忠正、前總統府副祕書長陳哲男、內政部次長顏萬進、交通部機要祕書宋乃午等。此外,還有總統親家與女婿涉及的台開案。(見五十一頁表)

民主空有形式,國家空轉

立法院在明年即將推出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前夕,更是亂成一團。第四會期從九月份開議至今,只有罷免陳水扁案送入大會表決。

整個立法院形同停擺。許多立委不務正業,不是透過站台,為下次選舉暖身,就是開無關緊要的爆料記者會、衝高知名度。

今年立法院預算為四三.八億元,等於立法院兩個月開張要花費七.三億元,這筆擲地無聲的費用可以支持九萬名學童一年的營養午餐費。

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副研究員林繼文嘲諷說,「席次減半,很多立委認為沒前途、難連任,連架都不打了;有些則是成天為上媒體,你看倒扁宣傳車上站了一大堆立委。」

司法機關長期的緘默、行政與立法的威信盡失,連主要政黨都嚴重失職。

錢永祥就批評各政黨太被動,沒有作為。他說,「政黨的責任是對國家前途的投射,各黨應該有國家發展的計劃,但他們卻是應付眼前的事情,思考怎麼掌握現有的資源?」

上行下效的歪風,使得台灣老百姓這一年來的情緒低盪到谷底。

一位四十幾歲白手起家的中小企業主深深感慨,「以前的台灣很可愛,即使沒有什麼法的概念,靠著純樸的道德觀凝聚社會,現在呢?」不久前他起了移民念頭。

不甘心要移民的人,開始自己站出來。

面對國家機器與政黨積弱不振,九月間,施明德號召的百萬人民倒扁,推動憤怒群眾上街頭。

東吳政治系教授、倒扁總部國際發言人盛治仁就是一例。

盛治仁有兩個小孩、一份好的教職,原本在自己的小天地過得很舒適,從未參與街頭運動。卻因為「看不慣貪腐」的念頭投入倒扁。白面書生的他在十一月四日凌晨,紅衫軍被台北市警察驅離時,頭一次跟警方嚴重拉扯。

盛治仁認為,當國家機器敗壞,人民只好上街。雖然紅衫軍的力量很難量化,但他相信人民強化清廉價值的渴求。

他分析,「如果沒有紅衫軍的社會壓力,陳瑞仁可能沒有對抗行政體系負面施壓的能量;台大醫院對趙建銘重回醫院一案,也可能不會出現五十七比一的比數。」

不論是揭弊者李慧芬與邱毅、審計長蘇振平、高檢署檢察長謝文定、檢察官陳瑞仁,也都是公民力量的展現。

政黨輪替,貪腐無輪替

陳水扁會不會因而下台?各方觀察顯示機會渺茫。一方面要有二十席綠營立委支持罷免案機會不大,而陳水扁五日晚間的公開說明,也顯示他要絕地大反攻。

陳水扁的去留,短期內是關鍵點。但若把歷史的軸線拉長,台灣如何力用民氣,把對清廉的價值化為制度、深入文化,反而更具意義。現實是:政黨會輪替,而貪腐不會輪替;因為,舊有文化不破除,骨子裡依舊是貪腐。

台灣亟需建立清廉與法治的文化。但台灣有沒有機會?

這個答案有人樂觀,也有人悲觀。

政治學者對目前的翻轉感到樂觀。他們普遍認為民主不是吃快餐,不是很快吃完填飽肚子,就會達到多少民主;而公民參與意識的崛起、司法獨立的曙光,使得法治不再輕易服膺政治力。

「這會促使台灣從形式民主走向實質民主,」楊永明說。

但對現況不樂觀的,卻是深處政治核心的行政官員與民代。

一位黨政高層表示,府院像是「缺乏領導力」的火車頭,沒有經營現代政府的知識與能力;即使國民黨上台也很難解決問題。

更大的災難來自立法院。

原本立法院應是國家制度的催生者,現在反而成了最大的利益集團。

立法院第四會期,目前雖把四個與監督政治人物有關的陽光法案送進二讀。但一些專業立委私底下非常悲觀,不會通過。

一名立委就直言,「立法院會拖的,反正民氣只是一時的。」

以《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為例,原本是要用高額罰鍰及《刑法》來約束資訊與權力的優勢者。卻遭不少立委反對,退回委員會審查。

由於立法院是合議制,運作上由黨團決定一切,大家共同承擔污名,個別立委不用面對社會壓力。

「如果沒有確立制度,資訊的不對稱會使大家玩弄權力,要查根本是天方夜譚,」立委邱毅表示。

法律不只要制定,而且要訂得細緻。中研院副研究員林繼文以SOGO禮券為例,吳淑珍雖拿到禮券,但最後沒被起訴,原因就是法律訂得不清楚。「因為《貪污治罪條例》中根本沒把公務員親屬收賄放進來,你如何叫檢察官做違反人權的事,起訴吳淑珍?」他認為,司法規定不清的問題,最後要回歸立法解決。

另外,則是對公務人員唯一有調查權的監察院,因為藍綠對決、立法院反對總統提名人選並砍掉預算,兩年來形同虛設。

國務機要費的起訴案,是台灣司法的一大步、民主的一小步。

陳水扁雖然表示,只要司法在一審判決貪污有罪,立刻下台。但這將是檢方與他之間的漫長攻防。

短期內,政治風暴會隨著民進黨的墮落、反對黨持續抗爭、各黨派的暗盤運作,持續升高。但,這都澆熄不了人民對清廉的渴望。

清廉要變成一種文化,台灣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奮鬥。
(汪文豪協助採訪)


本文出自 天下雜誌359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