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石滋宜/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我們身處於什麼樣的時代?有人說這是個被金錢吞噬的年代!當金錢蒙蔽人性時,所看到的是一群任由金錢擺佈的傀儡,忘了生命的初衷是在於付出而非擁有!

當物質社會進步、衣食無缺之際,人們的價值觀受到金錢遊戲的蠱惑,於是,崇尚金錢、崇拜物質、圖利享受的現象便接踵而至,金錢的競逐構成了一股搶錢風潮。許多人扭曲了生存的價值、生命的意義,汲汲營營於金錢的追逐戰,即使贏得了整個世界,卻終究迷失了自己。

前一陣子,從報上一則報導中看到,台灣某知名藥廠進口商的大股東,因長期景氣低迷不振,投資股市失利,再加上自認為景氣難以好轉,故而走上絕路。雖然,社會版中的自殺事件,我們已見怪不怪,但若報導中自殺原因屬實,那麼,令人訝異的是,這名往生者本身還有將近上億的財產,難道股市崩跌的一些錢財損失,竟會逼他斷送自己的一生?

最近我到大陸訪問,聽到東莞書記李近維講的一句話,印象十分深刻,他說:「人不能把錢帶進棺材,但錢可以把人帶進棺材。」,真是最好的印證!錢財本來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執著於金錢的追逐,的確可以葬送一條生命,前述的新聞,不正是個佐證。

中國人常說:捨得、捨得!也就是要懂得捨才會有所得,但我們可以發現想拿的終究比想給的多太多了,這也是為什麼會有種種的亂象產生。像在台灣,年節被送禮的多半是高層階級,也就是由來已久的「送禮文化」,但在美洲、歐洲等國家,過節時貧民、窮困者會因此而收到一份意外的好禮。亞洲文明有幾千年卻遠不如美國的兩百年!

我認為,這就是亞洲價值觀的扭曲!

事實上,真正的亞洲價值是指儒家思想,也就是「能給能捨」的價值觀,落實到企業上,也就是將所得部分,和顧客共享、回饋與社會大眾,就好像我常說的「提高顧客滿意度」就是一種利益的分享;同時,撥出預算援助需要幫助的地區、建立醫療機構等,我想這些都是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也就是這個道理!

你也許擁有很多錢,但如果不懂得「善用」它,去建立存在真正的價值,那麼,你只是個把金錢越滾越大的金錢奴隸罷了!〈盧文情整理001114〉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我做電視這行

我做電視這行



文/王偉忠

台灣社會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價值太一元化,大家都太嚴肅了,老
喜歡崇拜悲劇英雄。喜歡強調從小如何如何辛苦、悲情,好像沒有受
盡折磨,不足以突顯偉大。如果有人立志要做一個快樂英雄,人生以
每天快快樂樂生活為目的,別人會覺得你神經病。

這未免太痛苦了吧!前一陣子新新聞舉辦票選兩岸三地最有影響力的
人物,五十個上榜的人中,沒有一個運動家、冒險家、或生活家,這
其實反應了我們這個社會對人生態度的評價,大家都想著要過有錢或
有勢的人生,再透過金錢、名聲或權力的取得,獲得別人的尊敬。

我做電視這行,曾經捧紅過無數的藝人,看著他們從沒沒無聞到大紅
大紫,又從名利頂峰一下摔入谷底,藝人生涯的起起落落我看得太多
。有人一走紅以後就開始鬼迷心竅、大神附體,有人很快就一敗塗地
,祇有少數人能夠一直在高峰。做藝人,做其他行也一樣,很多時候
你一想要贏得尊敬,你就會開始有包袱,開始「大神附體」。一旦你
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就會開始出問題。

其實不要說贏得尊敬,祇要贏得喜歡就已經不錯。一個人活一輩子,
祇要能得到父母、鄰居、同事、朋友的喜歡,就已經不錯了。很多人
忙了一輩子,到頭來,可能還無法讓他周遭的人喜歡他。

很重要的是,一個人要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即使不確定
自己最適合做什麼,起碼要知道自己不適合做什麼。很多演藝圈的朋
友,在事業順利的階段,想要急流勇退,在別的行業開創一片天,但
並不是每個人都合適改行。演藝界前輩高凌風是我的好朋友,我喊他
大哥,他為人極隨和,當年我還是節目小助理,他是唯一會讓我們跟
他同桌吃飯的大牌。他最近因為模仿行政院長張俊雄又受到相當注目。

高凌風的演藝生涯起起伏伏好幾次。我曾經問過他,平均每隔多久會
反省一次自己的處境,他告訴我大概半年;遭逢不順時也曾求神問卜
,在不同的演藝事業期中間,也做過很多別的事業,但最後還是走回
來,因為他內心深處就是喜歡表演,他是為舞台和掌聲而生的人,即
使真正靠表演賺的錢並不那麼多,可是他就是適合吃這行飯的人。

再舉我自己的例子。我小時候的人生志向,是長大要開一家雜貨店,
因為在一起玩的玩伴中,有家裡開雜貨店的,吃冰球、放大龍炮都不
要錢,所以覺得開雜貨店是人生最幸福的事。在文化新聞系唸書的時
候,大二開始到電視台打工,才十九歲,就進了這個圈子。

我的個性就是喜歡嚐新,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或位置,就會害怕嚐
試新的事物,堅持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去「贏得尊敬」。在這點上我比
較不一樣,我對各種新鮮的東西還是充滿好奇,願意不斷嚐試。所以
我合適做「ideal man」,搞創意。我以前做過的像「連環炮」、「嘎
嘎烏拉拉」台灣有很多綜藝節目的類型,都是從我開始,像連環炮中
「老實樹」單元的手法,現在很多綜藝節目也都還在用。

做一個「ideal man」,你的創意一出去就是大家的了,從某個角度或
許是idealmen的悲哀,但看開了也就沒什麼,因為永遠有新的型態等
待開發,我總會去找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電視節目的內容必須和
社會現況呼應,觀眾看了才會有感覺、有共鳴,問題是你要有一套不
同於以往的表現方式。

好比目前嚴重的失業問題,但你需要一套不同的方法在電視節目中去
表現它;我構想做一個「哈業族貧窮男的故事」,其中一個單元,教
你「如何在都市中以最便宜的方式求生」。另外,大陸熱現在已經遍
及全台灣,我正在研究像上海這種遍佈台商的大都市,想用「類戲劇
」的手法,來表現台商在大陸所遭遇的各種問題,再提供教大家解決
問題的辦法。

社會現象是一樣的,但表現的方法卻可以有很多,我的工作就是不斷
去開發新的表現方式,這就是我的專長。找到自己的「元神」、自己
的「克里斯瑪」(Charisma)領袖魅力所在,這點非常重要。

再回到台灣社會太一元化的問題。連電視節目也不能容許多元,大家
一窩蜂做同樣的東西,好像祇有收視率第一名的才是好東西,為什麼
不能取前三名或前五名呢?為什麼不能建立起一種多元並進,百家共
榮的環境?這或許是中國人老喜歡定於一尊的毛病。我常想,如果不
是漢朝開始獨尊儒術,中國文化會更精彩。像莊子,思之無限、言之
滑稽,大家認為是瘋瘋癲癲,但是精彩啊!

最後我要勸所有一心汲汲於事業成功的現代人,其實你的人生有四分
之三是要和家人一起渡過的,但很多人花在家人身上的時間不到四分
之一。不要自己天天在外面衝事業,還讓太太天天在家為你唸經除孽
;應該要好好愛你的家人,明白他們才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很多
演藝圈的朋友,像高凌風、胡瓜,在事業頓挫的時後,都虧有一個好
老婆,才能渡過難關。我的人生觀如果還算積極、正面,性格如果還
算開朗,也得自於我從小生長於一個父母感情融洽,物質不算充沛卻
充滿溫暖的家庭。

現在我會做很多過去絕對不屑做的事,戒煙、少酒、到醫院健康檢查
、像松鼠一樣在跑步機上運動,因為少年得志養出來的火爆脾氣也改
了很多。或許是因為結了婚、有了孩子,知道自己手底下的年輕人在
家裡也都是父母的寶貝,知道很多事情用「與人為善」的方式也可以
做得很好。

 

物以類聚--相似相親(行為通性之五)


文/游伯龍/美國堪薩斯大學及國立交通大學講座教授

紐康(Newcomb)1961年做過一個實驗觀察。他選了一組條件相似的男大學生住在同一個大屋裡,又選了一組不相似的男大學生住在另一個大屋裡。實驗結果:條件相似的那個房間的人,關係很密切,成了好朋友;而條件不相似的那個人房間的人,關係很平常,難成為朋友。

如果你的公司裡,每一個人都穿西裝打領帶,偏偏有一個人便裝上班,你很可能會認為那個人「非我族類」。相反地,如果你穿一套款式老舊的深灰色西裝到設計公司去面試,接見你的人卻是一身T恤牛仔褲的裝扮,他們很可能會認為你正經刻板、沒有創意,不是他們需要的那類人,因此未經面試已把你的名字刪去。

上述的行為是一種直接而原始的本能,如毛蟲找毛蟲,猴子找猴子;小孩子往往喜歡和小孩子玩,老人則往往喜歡和老人在一起;黑人找黑人,白人找白人是很正常的行為。

另外,興趣相同的人會找興趣相同的人,如喜歡跳舞的人常聚集在一起跳舞;喜歡唱歌的人常聚在一起唱歌;喜歡上教堂的人,就喜歡一起去聽佈道……,這都是相似相親的行為。

我們有這「相似相親」(Similarity Effect)的行為,是因為我們皆有一強有力的相似相親的電網:「人們普遍認為,相似的人要比不相似的人,彼此更互相喜歡和親近」。

在應用相似相親時,以下幾點我們應該特別注意:
1. 誰是主要影響你事業的人?你知道他們的目標、理想、個性嗎?善用我們實際領域的靈活轉化,多重視相似的地方,但珍惜不相似之點。
2. 你知道你的主管、顧客喜歡什麼嗎?不喜歡什麼嗎?你如果知道他們的想法,就比較容易創造共同的感情,打開彼此共同相似有趣的觀點。
3. 當你與人交談時,多談對方有興趣的話題。如此,你能與人相似相同,而受到對方的喜歡。
4. 多注重良好的溝通,使彼此能產生共識,而互相尊重彼此的不同。另外,在組織上若大家有共識,能志同道合地邁向共識的目標,這個組織就會很堅強而有力量。現在一般公司經常用的教育訓練、座談,並由有關的人互相透過公開、坦誠的討論來找一個共識的價值觀與策略。有了共識的價值觀與策略之後,這群人的目標、經營理念就比較接近、也會因此而成為好朋友、好的經營者或工作的團隊。

所有動物皆有相似相親的行為通性,但唯有能將此行為昇華的人,才能欣賞、珍惜不相似的人。因此,如果我們除了相似相親之外,若又能培養出欣賞、珍惜不相似的人或生物的電網,並使它強而有力,便可以打開自己的領域,容納那些跟我們不相似人之看法和行為,並且繼續不斷地充實擴張自己的領域;相似的人可以與我們相親,不相似的人也可以與我們相親。

如果我們能由「欣賞和珍惜不相似的人」擴張到「欣賞和珍惜不相似的生物」,那麼我們不就是邁進「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偉大境界嗎?(取自 HD習慣領域 游伯龍著 時報出版)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凡事做給別人看,容易傷了自己

凡事做給別人看,容易傷了自己


我很喜歡畫畫,但我就是不能畫!高中時,我的一位同學向我訴苦,為什麼?我好奇的問,他心情沉重地說著...因為我媽媽說畫圖會沒出息!

前一陣子,遇見一位老朋友,看他年紀輕輕,就已經繼承家中事業,當上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我不禁連聲恭賀他.怎知三天後他打電話來訴苦,說他根本對作生意沒興趣,雖然身為總經理,但是不論大小事都要向他爸爸和大姊報備,公司一些老幹部意見也特別多,讓他越做越難過,正準備離家出走和女朋友私奔..

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為別人而活,或是凡事做給別人看的人,內傷的痛,只有自己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能順著自己的心意,不管你長的帥或不帥,不管妳是千金小姐或家庭主婦,每個人都有一些人生義務和人生課題要去完成.或許你有高齡父母要扶養,或許你有另一半和小孩要照顧,或許你必須賺錢去買一棟房子,或許你有親人生病要靠你協助,但是,你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這些事,不需要凡事都做給別人看.即使是自己的工作,興趣和生涯,甚至感情和婚姻,也都不要放棄自己的自主權,因為人生有限,扣掉一些義務和工作的時間,你能有的生命真的不多,你應該珍惜這些生命,讓自己活得快樂!!

我想,不得不上班,養家,交會錢,付貸款的你,心中多少有一些壓力.如果可以,想辦法讓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現實不允許,請你每天給自己一些時間.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做一些讓你覺得有成就感,讓你快樂的事吧!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執著的藝術家

執著的藝術家


日昨,我與國內一位著名的老畫家會面,聊到他一生從事創作的艱辛。

 

他微抬右手,讓我看其手腕上的疤痕,並解釋說,十幾年前,他因長期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的作畫,造成手腕筋骨斷裂的嚴重運動傷害,在國內外前後兩次住院開刀治療,才倖免殘障。

 

老畫家最擅壁畫與鑲嵌畫,在台灣多處重要公共建築物內,都能欣賞到他的巨幅傑作。下個月,他將前往法國「閉關」數月,利用暑假潛心作畫,為再度參加巴黎的秋季「沙龍」全力衝刺。他說,自己雖已年近七十,但心中仍有一些人生未竟的目標,有待他繼續「搏命」。

 

老畫家一席話說得「雲淡風輕」,毫不激動,但我卻可充分感受到那種「志在千里」的湖海豪情,這也連帶使我回想起與另一位畫家「結緣」的插曲。

 

記得,那是多年前的一個中午,利用午休時間,我出外購書,無意間踏入一個畫展會場,立即被一幅幅布局精妙、色彩斑斕的水彩畫所吸引。

 

畫展主人也曾享譽台北,後應聘赴美任教,偶爾回國舉辦展覽。他剛好也在會場坐鎮,見到我駐足賞畫,狀甚投入,就過來打招呼。雙方自我介紹後,我直率的詢問,若有所中意,可否給予優待?

 

這位中年畫家笑答道:「朋友購畫,一律八折;親戚來買,照價七折。你無法比照後者,但算是我新交的朋友如何?」

 

當時我把身上所有的錢掏光,精選了兩幅小畫。告辭時,畫家很開心的拍拍我的肩膀說:「我做畫家以來,一直想打破一些我個人的紀錄,例如,賣畫給公務員,以及賣畫給美國的黑人。今天,總算如願以償,破了一項紀錄,我還要繼續努力,希望有一天,也能讓黑人購藏我的作品!」

 

前述兩位藝術家,一位作畫作到手腕筋骨斷裂,仍然創作不輟,追求世界藝壇的肯定;另一位畫家念茲在茲的,則是希望最不可能買畫的公務員與美國黑人也能成為他的「知音」。他們都執著於理想,為人生設定了具體目標。

 

畫家的故事,讓我憶起胡適之先生曾寫過的一篇文章,文中他贈言大學畢業生,強調年輕人不管走哪條道路,都不能墮落,而墮落的原因可歸納有二:一是拋棄求知的欲望,二是放棄人生理想的追求。

 

然而,環顧今日政府部門,有理想與抱負、不斷汲取新知的公務員,固然也有,但有更多所謂的「官場中人」,眼裡除了功名職位外,再無他物,而這正是官僚文化中,最應正視與反省的一部分。我們能從這兩位畫家身上,得到一些啟示嗎?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捨得

捨得

有三個大兵成為戰俘,在逃亡的過程,從敵軍陣營搶奪了熱氣球。



坐上熱氣球升空後,強風將熱氣球從高山吹向峽谷,不知道還能夠在空中維持多久,三十分鐘後,越來越接近地面,也沒有任何加熱升高的方法。

後來,大兵開始減輕重量,把武器、背包都往地上丟去,熱氣球似乎有升高一點,過不久,連糧食、所有衣物配備都丟棄了。



從遠方,可以看到壯闊的晶藍海洋,但是依照這個高度繼續飛行,一定會在到海洋以前就墜落了,大兵又著手把熱氣球的座籃拆除,雙手緊緊的拉住熱氣球的繩索。
熱氣球一接近海洋,大兵立刻跳進海裡,很幸運的,大兵掉落的地點距離海岸很近,於是,大兵趕緊游泳回到陸地上。



大兵的得救並不完全是熱氣球的功勞,因為大兵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需要的是什麼,如果一昧的捨不得,相信大兵最後什麼也沒有。

人生也是這樣的吧,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與目標,可是人往往盲目的跟著別人走,以為人潮多的地方必定有利可圖,這樣只能暫時獲得心靈的抒解而已,醒來以後又是一場面對現實的挑戰。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遲早會墜落的。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尋找人生的關鍵字

尋找人生的關鍵字

游千慧 【2001/04/21 聯合報】

浸淫在網路產業至今已達兩年多,目睹近月來全球網路公司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企業應聲而倒或裁員者,有如過江之鯽,感慨茫茫網海裡,芸芸眾生何去何從之際,網路的使用經驗,卻又重新啟發了我新的人生觀。

一天,我在上網時,突然心血來潮,忍不住在國內入口網站的搜尋列上,打了自己的名字,好奇的想知道自己的名字,究竟會查到什麼有趣的網站。



搜尋結果一出來,有研究所任職人員、中獎名單、報名參加研習的、成績被當的、採訪報導者,更好玩的,還有一位是急著要賺錢打工的小妹妹。這些跟我同名同姓的分身,在網站上秀出來,事實上只是網路搜尋技術的一種有趣現象。

透過網路搜尋引擎的技術,選擇同音搜尋或是全文檢索的功能,搜尋出來的結果,有時候資料會出乎意料的多,有時候則會一筆也找不到,重點在於:你想要找的是什麼樣的關鍵字?如果使用者沒有打入適當的關鍵字,或是關鍵字本身並不存在,甚至根本沒有人登錄在網站上,你的搜尋結果自然落空。

「尋找生命中的關鍵字」的想法,是我在使用搜尋引擎時,用自己的名字搜尋之後的靈感啟發,因為其實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生涯規畫,除了生老病死是必經道路外,包括「愛」、「婚姻」、「快樂」、「生活」、「就業」、「幸福」、「健康」這些關鍵字,有時候卻是靠自己去搜尋、去定義的。

如果你的生涯資料庫中,尚查無此筆資料,那就先想想看,目前何者對你是最重要、最想查的關鍵字?例如,查詢自己的名字,可反問自己「我是誰?」藉由查詢「健康」、「愛情」、「就業」,來看看別人的答案,提供你意見。

當你在心中所建立的關鍵字愈來愈多,也愈來愈豐富時,你將會發現,你的生命觀就是一個網際網路的脈絡,供人查詢的同時,也提供別人訊息,生命將會有另一番意義與詮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