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不去的恐懼/311日本福島核災一年現場直擊 【文/孫蓉萍】 前言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即將屆滿一周年,《今周刊》採訪團隊進入核災最嚴重的福島,現場直擊一年後的復原狀態。倒塌的房屋陸續重建,或許速度緩慢,仍可以等待,但,受到核災的福島居民,即使自己的家還完好如初,卻回不去了,而且在有生之年,可能永遠等不到回家的那一天……。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發生芮氏規模9.0大地震後,距離震央約120公里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共有四座機組爆炸,輻射物質外洩。 二月中旬,我從台北搭機飛往東京,再從東京搭乘東北新幹線前往福島縣的福島市春寒料峭,天空不時飄著雪花,約莫一個半小時後,車上開始廣播,即將抵達福島市。我戴起口罩,穿上據說可防輻射的光滑材質外套,準備下車。 出了車站,眼前的福島市,天空很藍,建築井然有序,空氣聞起來是新鮮的,高中女生穿著短裙開懷大笑,上班族雖神色匆匆,但他們都沒戴口罩;接近中午時分,咖啡廳裡高朋滿座,大家吃著簡餐,一切看似正常。我不禁懷疑:這是核災嚴重的福島嗎? 見到福島市殘障人士支援中心諮詢員中手聖一,我才確定,這裡就是福島。距離核災即將一年了,居民收拾了自己的心情,除非埋藏在心中的悲傷盒子不小心被打開,你才能感受到被輻射籠罩的陰影。 戶外、室內輻射量均居高不下 呼吸新鮮空氣已成奢望 三一一大地震發生兩周後,中手聖一的太太就帶二個小孩避難去了,他每天回到家中,等待他的只是一隻貓,而不是正在準備晚餐的老婆與一對正在打鬧的小男孩。人生最苦,莫過於生離或死別。 中手早在二十四年前,就開始關注核電問題,充分了解核電的危險,也參加反核團體,因此核電廠發生爆炸,他比一般人更清楚自己所處的險境。「無論如何要保護小孩!」是他當時第一個閃過的念頭。 他決定讓家人去投靠太太住岡山縣的姊姊。回想當時,中手先生表情苦澀地說:「我們打算立刻去買車票,可是孩子很想和同學好好道別。所以一直等到二十七日,六歲的小兒子參加幼稚園畢業典禮後才離開。」 九歲的大兒子因為小學正在放寒假,沒有機會和同學們說再見,成為他心中的遺憾。足足有半年的時間,他絕口不提以前的同學。「他嘴裡不說,但心裡已經有了創傷,覺得自己背叛了同學,留下他們面對苦難,自己卻逃到安全的地方。」看到孩子幼小的心靈,因為大人的決定而必須承受這麼大的壓力,中手真的非常不捨。 但是中手毫不後悔,因為福島市雖然距離核電廠六十公里,但直到一年後的現在,輻射量仍居高不下。台灣原子能委員會訂定,輻射劑量在○.二微西弗/小時以下屬正常範圍,而在中手家,中手說:「我的外國朋友到車諾比核電廠附近地區考察時,隨身帶著一個輻射測量器,所經之處,一旦超過○.三微西弗/小時,測量器就會發出警報聲,藉此提醒遊客要走在安全的路上。他們帶著這個測量器到我家,走到哪裡都一直嗶嗶作響!這是在家裡?!如果沒把小孩送走,我應該每天都會對他們感到很愧疚。」 走出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是這麼理所當然的事,竟是福島兒童的奢望。中手的一位女性朋友,已決定移居外地,她說:「我女兒現在一歲,一歲前我可以不帶她出門。可是她慢慢長大了,我很想讓她像我小時候一樣,開心地在太陽下嬉笑玩耍。我把她生下來,卻不能給她最基本的快樂,讓我覺得自己真是失格的媽媽!想到這一點,我就覺得非離開這裡不可。」 移居外縣市 為保護小孩 部分父母決定遠離家鄉 寄人籬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一開始中手夫婦就決定寄住以一年為限。「如果是避難,小孩永遠在等待回家那一天。如果是移居,小孩才能定下心來,努力融入當地。」一家人討論後,決定移居北海道。 日本政府去年人口移動報告印證了這個現象,同樣受到震災衝擊的宮城和岩手兩縣,去年七月起已有居民回流,唯有受到核災的福島縣民仍不斷外移。福島縣去年遷出人口比遷入人口多出三萬餘人,是四十八年來首見,目前人口約一九八萬人。 自己的家鄉正在上演無數齣悲歡離合的悲劇,中手非常自責:這些年來為什麼疏於向福島人呼籲核電的危險性?為什麼沒有阻止東京電力公司在福島設核電廠?現在說這些已經太遲,但移居到北海道以後,中手一定會繼續告訴別人福島的故事,避免自己的子孫再受核災之害。 同樣也是兩個小孩的父親,上班族菅野吉廣選擇繼續留在福島市,擔任福島市渡利區守護兒童會的代表,為爭取兒童的權利奔走。「我家公寓前面的停車場,在今年初還測量到三.一微西弗/小時的輻射量!」雖然政府開始除汙,但是菅野認為這只是在作秀,因為數值根本沒降下來,任何一個兒童隨時隨地、在自己家門前都可能受到高劑量的輻射傷害。 政府除汙收效甚微 民間團體發起互助自救 為了讓小孩少受一點點的傷害也好,渡利區守護兒童會、日本地球之友(FoE Japan)等團體特別推動周末溫泉避難的計畫,讓渡利的居民到土湯溫泉地區泡溫泉,這裡車行距離僅僅三十分鐘左右,輻射量就能降到渡利的十分之一。日本地球之友理事滿田夏花說:「只有兩天也好,至少讓大人和小孩身心完全放鬆。這一周以來的疲憊,能暫時得到療癒。」 投宿的旅館還是要酌收一些費用,考量這裡居民沉重的經濟負擔,旅館對成人收費約二千日圓,兒童和孕婦免費,不足的資金由這些機構的募款填補。募款很難,但是看到孩子們在溫泉區無憂無慮的模樣,菅野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我看到台灣等地的外國人都這麼支持日本人,日本政府和企業卻隱瞞核災事實,真的覺得非常痛心,很對不起這些善心人士。」菅野說到這裡,竟流下了男兒淚。 「想出去玩的人舉手!」小羊幼稚園的園長小久保多美子一喊,所有孩子都舉起手、爭先恐後開心地回答「我!」外面積雪未退,每個孩子衝出戶外,不懼寒冷地騎單車、過山洞,天真無邪,玩得不亦樂乎。 遊戲時間結束,進入室內,他們馬上乖乖洗手、漱口,做好預防感冒的措施。但看在大人眼裡,卻多了一份心酸。因為面對輻射這個隱形的敵人,這些舉動毫無意義。人類對抗細菌有一套機制,會產生抗體,對輻射則不會。輻射物質進入體內,容易造成甲狀腺癌等癌症。根據車諾比的經驗,這些癌症將在兩年、甚至五年後才會出現。而生活在福島的人,得時時面臨罹患癌症的恐懼。 已為這所幼稚園奉獻三十年的小久保認為,幼童才是國家的希望,無論如何都要給他們一個最安全的環境,在園童家長的協助下,去年不但更換園區內所有土壤,還使用名為「DeconGel」的塗料,將這種藍色液體塗在所有遊樂器材、牆壁、陽台等處,風乾後撕下,就能有效降低輻射量。因此,小羊幼稚園雖然位於輻射量高的福島市內,小久保還是放心地讓園童出外遊玩,小久保說:「這應該是福島市最安全的地方。」園內放著輻射測量器,隨時可以看到目前的劑量,讓家長也很放心...【全文請見今周刊793期】
公告版位
- Mar 06 Tue 2012 15:28
褪不去的恐懼/311日本福島核災一年現場直擊
- Mar 06 Tue 2012 10:36
徐譽庭的寂寞編劇路
你可能不會記得我 徐譽庭的寂寞編劇路
【博客來OKAPI/文/李屏瑤】
寫過《光陰的故事》《赴宴》《大醫院小醫師》《戰神》《深情密碼》等,近期作品是備受矚目的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徐譽庭在劇本創作外,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原創小說《馬子們!》。
創 作的出發點,是因為「忠言逆耳」,徐譽庭有些話想對那些在感情上受傷的女生們說,怎麼說都會顯得太說教,於是她想改說法,「以男孩的立場,敘述生命中遇過 的女生,以及途中的學習跟成長。也讓女生可以有反思,明白那些傷害過妳的人,也許是妳生命裡的貴人!」這狀況也發生在她身上,有前男友在多年後,來跟她道 謝,謝謝她教過的事情和帶來的改變。「感傷的故事往往特別美,太圓滿的故事沒有教訓,讓人忘記珍惜。每個遺憾都是可以讓你頓悟,讓你回味無窮的。」提到傷 害和遺憾,徐譽庭有非常溫暖的角度。
在 《馬子們!》裡,偶像劇的經典角色都被徐譽庭放進現實中,「如果杉菜沒遇到道明寺?如果金三順的姐弟戀發生在周遭?也許娜娜與奈奈在愛情裡會成為敵人!」 身為編劇,在這些故事有完美結局之後,徐譽庭總想問「然後呢」,於是著手發展這個「然後」,發展寫實的故事。如同她的劇本,她喜歡寫實的故事,喜歡不完美 的角色,即使角色不完美,卻很容易讓大家投射,她說,「女生都覺得自己是程又青,男生都覺得自己是李大仁」。喜歡《收信快樂》,又跟故事內容契合,她甚至 放舞台劇、生活片段進電視劇劇本,「我想讓觀眾知道生活可以有更多選擇,可以去看畫展,可以去看舞台劇,不用只侷限在一個框框裡。」
除 此之外,她先出版小說,是想為台灣編劇的工作型態帶來改變。「台灣有個習慣,戲不好就先罵編劇,戲好就稱讚導演或演員。但其實編劇沒有主導權,常常會被製 作單位或導演操控。」甚至常常寫了故事,沒有獲得採用,過幾個月妳就發現自己的劇本已經在電視上演出,掛的還是別人的名字,這也反映出台灣編劇相對弱勢的 處境,「不過編劇也要檢討,因為太習慣被欺負了。也許可以先出小說,把版權留下來,不管要改編成什麼,可以有方法保護自己,也讓想學編劇的人有範本。」在 聽過那麼多編劇朋友的委屈後,說自己個性很獅子座的徐譽庭,決定先起而行,以小說的方式先完成這個故事。
她認為編劇是有年限的,「有些人精采五年、有些人十年,之後就再也寫不出好的作品,不知道什麼時候老天爺把你的筆抽走。」在創作之餘,她想幫台灣培育新生代的編劇。就像想成為小說家的人,可以找好小說來看,她也希望讓想成為編劇的人,有劇本可供觀摩。
寫 過這麼多好劇本,徐譽庭最怕的是自己得大頭症,因而忘記反省,她寫完的每個劇本,都至少要三個人給意見,「並且規定不能拍馬屁!」她上網看網友意見時,習 慣先看批評再看讚美,因為她看過太多一夕爆紅的人,不斷提醒自己不能忘記創作的初衷,永遠要記得其他工作人員提供的協助,「就像這部戲,如果不是依晨跟柏 霖,如果沒有瞿導,那些細膩的情感不會被傳達。」
- Mar 06 Tue 2012 09:43
你的大便會黏馬桶嗎?
檢查糞便會不會黏馬桶就是一個指標 很重要! 最近也有很多名人得到大腸癌,像李登輝,賀一航,李國修....... 你的大便會黏馬桶嗎? 經驗插一【腳】 四年前,我大哥就是很『鐵歯』,所以才在大腸癌的折磨下,撒手西歸。 他的不幸驚起我的危機意識,所以我做了大腸鏡,改變了上大號的次數, 也試驗出糞便黏馬桶的真正原因,有此情形者是身涼腸冷的現象, 我在黃帝內經裡找到了佐證,所以經過半年的調養,黏馬桶的情形已全改善。 日常生活中大魚大肉總是有,但排便若整年都在黏馬桶,請朝我的經驗試試吧! 檢查糞便會不會黏馬桶就是一個指標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宿便? 檢查糞便會不會黏馬桶就是一個指標。 我常在演講時和大家提到這個問題:「你的大便會黏馬桶嗎?」 請想想看,馬桶壁有多光滑? 糞便卻能沾黏上,而且連沖水都沖不掉,那些廢物在我們腸子裡,沾黏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糞便會黏馬桶的人,多半是因為吃了太多高油脂、高蛋白和高精製澱粉的食物。 常吃高油脂和高蛋白的食物所產生的糞便,就像是沙子加上水泥一樣, 會變得又硬又重,不易排出;積得越久,宿便就會越來越多。 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而不自覺,也有很多人不相信這個論點。 「不信的話,試試看連續三餐只吃油炸食物會變怎樣?」 我進一步向他們提出建議,相信隔天的糞便就會變得黏稠不易排出,而且會變細,像從中間硬擠出來的。 若是還無法想像以上情況的話,不妨試想一下你家的抽油煙機上所殘留的油漬, 如果是剛沾上的,很容易就擦得掉;但是如果隔了幾天不擦,就會越來越難擦掉。 當那些油脂逐漸變黏、變硬,最後就會像蠟一樣沾在牆壁上。 同樣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在我們的腸子裡,宿便就是這樣來的。 每天排便一次是不夠的! 很多人問我:「多久沒排便就算是便秘?」 一般的標準是三天,但我認為那已經是非常嚴重的便秘。 就像每天都要倒垃圾一樣,我們一天如果吃三餐,正常來說,也應該一天要排便兩到三次才能清乾淨。 很多人以為一天上一次,大號就夠了,但我會說一天只上一次,大號是輕度便秘,兩次是標準,最好的情況是一天三次。 以我自己的狀況來說,每天習慣排便兩次,一次是早上出門工作之前,另一次則是晚上洗澡前。 排便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我常說:「不管有沒有便意,時間到了,蹲都要蹲出來就對了。」 建議大家可以壓壓看自己的左下腹部,如果是硬硬脹脹的,很可能就是有宿便積在裡面。 想要正常排便、不便秘,取決於: 好水、酵素、纖維和益生菌等四大元素,這四大元素也是影響健康的重要標準。 現代人通常水分補充不足、酵素不夠、纖維素不足,肚子裡的好菌也不夠。 正常來說,我們的肚子裡應該要有 一公斤 重的菌在裡面,菌在腸道健康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這些元素的缺乏造成現代人排便不順,宿便容易累積在大腸內。 便秘造成的憩室,是大腸藏汙納垢的溫床 有些人在用力排便時,腸子因為壓力的關係,讓結腸壁較脆弱的地方,像吹氣球一樣長出一個氣囊出來,就形成了憩室。 它是一種良性的囊袋,是大腸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如果不處理,久而久之就有形成大腸癌的可能。 憩室一旦長出來就不易消除,老人家和便秘者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人,都會有憩室, 平時不痛不癢,就像盲腸一樣,如果沒有髒東西跑進去就沒事,但如果排泄物囤積其中,就容易發生感染或發炎。 因此,已經有憩室的人應以斷食、灌腸來定期清除裡面的髒東西。 毒素不清,會累積成癌 在大腸癌的發生部位和發生機率中,直腸和乙狀結腸得癌症的機率最高, 幾乎有百分之七十的腸癌都集中從肛門上來 六十公分 的這一段, 因為這裡是宿便最容易囤積的地方,毒素都累積在這裡, 這段腸子就像家裡的垃圾桶,等到垃圾積滿了才會去倒。 腸癌目前高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是有跡可循的, 證明現代人飲食中的毒素真的太嚴重,加上排泄不良,宿便的毒素都累積在大腸內。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簡暉哲
- Mar 05 Mon 2012 12:47
賺1000萬的投資練習/熟能生「財」 穩定獲利的私房術
賺1000萬的投資練習/熟能生「財」 穩定獲利的私房術
【文/周岐原、歐陽善玲】
前言
你是否曾嘗試,對自己的投資理財勤加練習?其實,從儲蓄、投資到停損,每一種財務決策都需要練習。今天就開始練習投資理財,讓你不僅做到熟能生巧,還達到熟能生「財」!
- Mar 05 Mon 2012 12:40
春日果香農庄樂 卓蘭、通霄玩透透
渡過了寒冬,春天的腳步慢慢來臨,出遊的時節也到了。卓蘭、通霄兩處苗栗南端的鄉鎮,也以水果、香草和鮮 奶,喚醒靈魂中樂活慢遊的渴望。一起卓蘭壢西坪休閒農業區採水果、做精油,用好精神迎接春日的降臨;再到通霄的福興南和休閒農業區,品嚐有機低碳蔬食、與 動物開心迎春,宣誓為大地保留生機的生活品味。這個春天,就讓苗栗陪你繽紛起來!
壢西坪休閒農業區
- Mar 05 Mon 2012 12:34
The Witch Doctor Will See You Now 有請巫醫
|
- Mar 05 Mon 2012 12:31
愛與勇氣的冒險:《納尼亞傳奇:黎明行者號》
【別看字幕】 愛與勇氣的冒險:《納尼亞傳奇:黎明行者號》 |
導演:Michael Apted 出品:美/2010 延伸閱讀:http://www.imdb.com/title/tt0980970/ |
文 / Lydia |
Lucy: Do you really believe there’s such a place? (Aslan’s country)
Reepicheep: Well, we have nothing if not belief. ----- Reepicheep: As effervescent as ever, I see. Find your sea legs? |
- Mar 02 Fri 2012 10:27
10部金穗獎入圍影片推薦
金穗獎是台灣鼓勵短片獨立、製作歷史最悠久的獎項,也是沃養未來重要影像創作者的搖籃。第34屆金穗獎已公佈入圍名單,裡面有不少已在其他獎項大放異彩或 到處南北征戰的強手。這期先為大家介紹其中10部入圍作品。影展屆時還有巡迴免費放映,值得關心獨立短片的影迷好好把握。
1.下落村的來電
導演:王威人
- Mar 02 Fri 2012 09:48
琉璃工房執行長張毅
不凡堅毅 真領袖/琉璃工房執行長張毅
【text/Sylvie Wang;photo/Hedy Chang】
張 毅的人生幕幕流轉,像轉動的膠捲佧擦佧擦連貫表演,飾演文人、導演到文化藝術創造者,在大時代的洪流中優雅且激進地穿越,進行一場追夢的戰爭。領袖之路的 真義:「退縮了就是結束,往前就是希望」。曾經歷一無所有到面對生死關頭,張毅用堅持拍出屬於他的人生電影,高潮迭起,未完待續。
停下來,就死了
心的演化成為時間河的主軸,一部《我這樣過一生》勇奪金馬多項大獎,卻成為張毅急流退影進入琉璃世界的開端。「不斷地上台,不斷地致詞,站在高台上,我卻好像看見了當導演的終點,就真的這樣過一生嗎?不,停下來就死了。」
張毅並不眷戀做一個掌聲下的享受者,反而樂當舉步艱辛的苦行僧。當文人時,自己領導自我意識;做導演,領導團隊;再當個藝術工作者時,他領導的是華人藝術文化的提升。
「對 我而言,本質上都差不多,都只是出於本心想完成一個目標。前兩項算是目標完成了,這時候就該懂得躲避與退讓。」躲避眾人對你的讚美與崇拜,退讓所有成就不 該一人獨享。「人非聖賢,過久了盛名生活,或許動機、步調都會有所改變。但一段路上最美的風景,應該是想做什麼而紮實完成的過程。」這樣的信念和態度,在 張毅的每段歷程中盡皆清明可鑑,他總為「想做什麼」而拼命向前,而非著眼於「做完後可以得到什麼」。無形的堅持,讓心的演化更為完整,每一步,都讓他朝領 袖之路更靠近一些。
因為受苦 淬鍊出非凡人生
- Mar 01 Thu 2012 12:07
莫凡彼餐飲事業董事長方子雄》用心做,把平凡事變不平凡!
文/楊育浩、蔡睿縈 攝影/許文星
Movenpick冰淇淋這些年在台灣市場深得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它像是在傳遞一種幸福的感覺和滋味,而傳遞這幸福產品的推手就是行銷傳播界的老手方子 雄。非餐飲體系出身的他,剛開始經營時,經歷許多摸索,甚至曾帶了冰淇淋準備推銷,但到現場竟發現冰淇淋融化了。他的事業體還有許多本來別人經營不起來, 轉手換他做竟成功的例子。他憑著一股信念,相信只要認真做,把每天把握住,心想就能事成……
- Mar 01 Thu 2012 11:50
具有附加價值的生技通路股:康富生技
具有附加價值的生技通路股:康富生技
【撰文/陳怡婷】
台灣大學管理商學院EM B A99碩士班、上海復旦大學碩士班的林秦葦,87年和他目前擔任總營養師的太太林庭安,以15萬元創立康富生技(4140),殊不知營養保健將成為他往後發展事業的關鍵。創業之初,林秦葦和林庭安夫妻倆,每週平均出差5天,在外面跑客戶3天,然後趕回家出貨,這樣日以繼夜的工作,第一個月DDS-1的業績卻只有14打。 但在總營養師林庭安以專業知識在全台馬不停蹄的進行巡迴演講,透過專業的教育演講,重新建構藥師和消費者對營養保健的框架,不再只是奢侈的非必需品,而是 日常生活必備的保健食品。在持續的推廣下,康富終於拿下有機店家的行銷通路,嘗試建立與店家及消費者之間的緊密且信賴的關係。
深耕藥局通路 建立專業形象
在 供過於求、微利的時空背景下,「通路」因能接觸終端顧客、掌握最新消費趨勢,進而推出加值服務,並以量制價提供更為低價的商品,甚至向上游供應商整合推出 自有品牌。因而在商業的運作上,「通路商」相對於供應鏈上的其他角色,有更高的議價能力與競爭優勢。林秦葦董事長和林庭安總營養師透過綿密的巡迴教育演 講,從最基本的教育宣導開始,結合藥學、營養學的概念作演講,引起熱烈回響,並且藉著藥師專業形象,成功打進藥局通路,這也是康富生技與一般營養保健食品 通路商最大的不同,而藥局、有機食品店也成為康富全台3285個據點中的主要通路。
貼近消費者的每一寸神經
回顧各產業的通路發展歷程,不難發現一個共通點:成功的通路商幾乎都處於一個健全、成熟的產業。以貿易起家的康富生技,多年來靠著在通路的運作,對於通路的運作自有一番心得。面對中國市場的快速崛起,林秦葦表示,今年大陸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將成長至146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市場,尤其兩岸已將生技醫療保健列入下一波降稅討論範圍,因此康富已成立大陸市場開發部,全力搶攻。此外,康富也與大陸上千家藥局連鎖通路及醫療美容業者洽談合作計畫,董事會也通過將設立海外投資公司,作為進軍大陸保健食品市場營運控股總部。
打入大陸市場最為困難一向都是通路,林董找連鎖通路商合作,但大陸35個省份、一個省份就有1千多家藥局,曾有藥局店長問林秦葦:我幫你上4千家據點都沒問題,但要怎麼讓顧客來買?賣的人該怎麼賣?因此,過去在台灣地毯式巡迴教育的模式勢必要有所調整,林董適時導入品牌,並與通路議定以樹枝狀的層層教育方式來解決教育的困難。
- Mar 01 Thu 2012 10:27
真心讚美6話術,說對話、不說客套話
真心讚美6話術,說對話、不說客套話
缺乏感情,表示那不是你真正認同的事情。因此,只要稱讚你認為對方值得讚美的地方就好,傳達出自己真誠的感受,對方必然感受得到。
【整理/張玉琦】
有時候你明明想稱讚對方,卻被認為「說話很客套」「只是在奉承吧」。面對這種尷尬場面,森下裕道在《5秒鐘讓人對你超有好感》一書中,列出6種可以立即派上用場的稱讚技巧。
1.投入感情:
缺乏感情,表示那不是你真正認同的事情。因此,只要稱讚你認為對方值得讚美的地方就好,傳達出自己真誠的感受,對方必然感受得到。
2.具體稱讚:
講出具體內容,比起籠統的稱讚,更能讓人覺得你是真心的。比如具體地說出「這件襯衫袖子的設計真好看」,就比只稱讚對方「衣服很好看」來得好。此外,稱讚之後向對方提問,更可以增加真實感,比如「貴公司的開發能力真是優秀,請問你們是如何產生這些構想的呢?」
- Mar 01 Thu 2012 10:22
朱宗慶:創業之路的啟發
朱宗慶:創業之路的啟發
廿 六年前創辦樂團,憑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傻勁和對音樂的熱忱,亟欲將音樂的美好分享給更多人,就走上了「創業」這條路。當時觀眾對打擊樂還很陌生,樂團 的經營和發展在幾乎沒有前例可循的情形下,主要以歐美知名打擊樂團為學習標竿,期許在演奏專業水準上能與他們齊頭並進。
除 了音樂的專業自我惕勵,建立樂團特色、尋求演出素材、委託創作、人才培育,乃至觀眾的培養和拓展,都是重點。當時打擊樂是新興樂種,觀眾的培養須從頭做 起。樂團一方面追求登上國內外一流表演廳以及參與國際知名藝術節,同時為了讓台灣民眾認識打擊樂,也經常扛著樂器上山下海,到禮堂、廟口、操場、公園、古 蹟…到處做推廣,希望吸引更多觀眾和深耕累積更多忠誠樂迷。
去年樂團成立廿五周年,回顧一路走來,赫然發現,許多曾被視為效法對象的知名樂團,竟已紛紛消失或淡出舞台,令人頗為震撼,感觸良多。
分析原因,主要是長期過度倚賴政府、人才培育斷層、缺乏觀眾培養。隨著政府支持減少,觀眾也跟著流失;或隨創團團員年紀漸長、出現疲態而後繼無人時,樂團能量消散,容易就此崩解。這些現象的啟發,讓我更篤定地繼續堅持創團時的理念,深耕基層、追求創新,且義無反顧。
在 歐美出現所謂過度依賴政府的問題,在台灣不曾出現。在國內,藝文團體要能維持運作與發展,政府的支持,雖只是少部分,但對團隊的生存,卻有關鍵性影響。這 幾年,台灣社會對藝文的重視漸增,但政府在文化事務投入上,對其屬性、需求、困境的瞭解,健全創作環境的營造,以及多元文化的發展,甚至補助政策和評審機 制的格局與專業度,都有探討空間。因而,建立一個具公信力、且能有計畫培植團隊永續卓越的機制,令人多所期待。
- Feb 29 Wed 2012 15:26
寶島科董蔡國洲:每天被笑一點,就每天進步一點
寶島科董蔡國洲:每天被笑一點,就每天進步一點!/鞋匠之子用50萬拚出200億身價
【文/方沛晶】
前言
蔡國洲,一位來自彰化鹿港小鎮的鞋匠之子,如何靠50萬元起家,變成身價超過200億元的眼鏡大王?海昌隱形眼鏡,又如何從幾乎退出市場的美國品牌,最後在他的手裡起死回生,變成打敗嬌生、博士倫的中國第一?
- Feb 29 Wed 2012 10:32
Classified 高度機密
|
- Feb 29 Wed 2012 10:29
你老了嗎?──未老先衰VS.成功老化
你老了嗎?──未老先衰VS.成功老化
文•張瓊方 圖•林格立
歲月催人老,但你可知何時「老之將至」?頂上冒出第一根白髮?皺紋爬上臉時?還是手上報紙越拿越遠之際?其實,早在你還春風滿面、青春洋溢的那些年,老化已經無聲無息開始…… 唐代文學家韓愈在〈祭十二郎文〉裡哀嘆:「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不惑之年也正是步入老化「門檻」之始。原因是,多數人在此刻或多或少已感受到眼前的視茫茫和頂上的髮蒼蒼了。 不許人間見白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