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朱宗慶:創業之路的啟發

廿 六年前創辦樂團,憑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傻勁和對音樂的熱忱,亟欲將音樂的美好分享給更多人,就走上了「創業」這條路。當時觀眾對打擊樂還很陌生,樂團 的經營和發展在幾乎沒有前例可循的情形下,主要以歐美知名打擊樂團為學習標竿,期許在演奏專業水準上能與他們齊頭並進。

除 了音樂的專業自我惕勵,建立樂團特色、尋求演出素材、委託創作、人才培育,乃至觀眾的培養和拓展,都是重點。當時打擊樂是新興樂種,觀眾的培養須從頭做 起。樂團一方面追求登上國內外一流表演廳以及參與國際知名藝術節,同時為了讓台灣民眾認識打擊樂,也經常扛著樂器上山下海,到禮堂、廟口、操場、公園、古 蹟到處做推廣,希望吸引更多觀眾和深耕累積更多忠誠樂迷。

去年樂團成立廿五周年,回顧一路走來,赫然發現,許多曾被視為效法對象的知名樂團,竟已紛紛消失或淡出舞台,令人頗為震撼,感觸良多。

分析原因,主要是長期過度倚賴政府、人才培育斷層、缺乏觀眾培養。隨著政府支持減少,觀眾也跟著流失;或隨創團團員年紀漸長、出現疲態而後繼無人時,樂團能量消散,容易就此崩解。這些現象的啟發,讓我更篤定地繼續堅持創團時的理念,深耕基層、追求創新,且義無反顧。

 

在 歐美出現所謂過度依賴政府的問題,在台灣不曾出現。在國內,藝文團體要能維持運作與發展,政府的支持,雖只是少部分,但對團隊的生存,卻有關鍵性影響。這 幾年,台灣社會對藝文的重視漸增,但政府在文化事務投入上,對其屬性、需求、困境的瞭解,健全創作環境的營造,以及多元文化的發展,甚至補助政策和評審機 制的格局與專業度,都有探討空間。因而,建立一個具公信力、且能有計畫培植團隊永續卓越的機制,令人多所期待。

 

基 於現況,藝文團隊應厚植實力、培育人才、設法爭取更多忠誠觀眾的支持,才能達到目標與夢想。有人認為,愈資深的團隊,經驗豐富就好做事。雖然經驗寶貴,但 想做更好、更多的事,困難就越多。如果要追求永續,絕不可能憑藉經驗就此安逸,反而必須企思突破框架,不斷面對永無終點的自我挑戰。雖樂團演出足跡踏遍世 界四大洲、廿餘國,場次已達二千多場,觀眾破百萬,但每一天仍都有新的挑戰要面對、新的困難要解決,同時還要逼著自己走與過去不一樣的路,設法開拓新局 面。

 

今年樂團決定到一個有上萬座位的場地演出,等於給自己一個非常艱難的功課。除須改造非為表演藝術設計的硬體設備外,節目內容和票房都是沉重的壓力與課題。要克服這些困難並不容易,但只要完成這項功課,我們將會走上一條不同且更為開闊的道路,會更無懼地面對未來。

 

創業雖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創業後也絕無法鬆懈,必須一直努力找出生存之道。越來越多文創世代的年輕人,走向創業這條路,這是個讓人欣喜的現象——更多人擁有創業的夢想,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富趣味,也更具備活力。然而最有價值的,則是創業路上的種種辛苦與挫折,會「逼迫」懷有夢想的人,找到更有創意的答案。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2012/02/28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