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一些人身上攜帶的基因,決定他們容易罹患心臟病; 但是,研究還發現:堅持運動和多吃生蔬菜和水果能夠「關閉」 這種基因表達,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機率!
美國有個斯特芬森家族,兄弟姐妹原本有11人, 先後已有兩人因心臟病而身亡。 還有一人12年前也差點死於心臟病。對於這個家庭來說, 每個成員都明白,不幸隨時可能降臨到自己頭上。
美國科學家研究了這個家族現存的9個兄妹以及他們的兒、 孫輩3代近百人的血樣,發現,此家族成員中,一半以上有「 基因缺失」。第一代的9個兄妹中,其中8個人有「基因缺失」, 而這8人都有心臟病史。其中只有一個幸運兒,她沒有基因缺失, 因此沒有心臟病。
美國科學家們還對愛荷華州的一個幾代人都患有心臟病的家族的基因 構成進行了分析。發現這個家族的人的體內帶有的基因, 其實是一種正常基因的變異,而其變異後, 缺少了正常基因裡很大的一個組成部分。
科學家還對伊朗的一個大家族的遺傳病進行了研究。
結果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遺傳變異所導致的基因缺陷。 這個家族中絕大多數擁有這個基因缺陷的成員, 都在50歲出頭時死於突然發作的心臟病或心力衰竭。
英國科學家則發現了6種明顯與心臟病有關的基因變異。其中, 基因Nos1ap的變異最嚴重, 一旦有人從父母那裡遺傳到Nos1ap基因變異, 他患心臟病的幾率就會高達50%。
最恐怖的是,在這六種基因變異中,歐洲人攜帶的幾率是1/4- 3/4。
儘管歐洲人有天生的遺傳缺陷,但是還得感謝祖輩的遺傳, 因為在臨床統計中,印度次大陸的人最容易為心臟病所襲擊。 那裡的人口超過15億, 其中約有6000萬人的MYBPC3基因存在缺陷。 正是此基因的突變, 使得印度心臟病患者佔了全球心臟病患者總數的60%。
王先生前兩天陪同母親去醫院複診高血壓,醫生順便給他查了一下, 結果發現他的冠狀動脈前降支已經狹窄90%,必須立刻進行手術。 王先生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才剛過40歲, 平時也就是覺得工作累些,怎麼就和「老年病」扯上關係了呢?
現已發現了幾十種與心臟病相關的基因,攜帶易感基因的人, 決定他們容易罹患心臟病。
2 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風險
易感基因對心臟病的發作,究竟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研究發現,斯特芬森家族的「基因缺失」,可使動脈壁變薄、 血小板堆積,導致患心臟病的可能性增加。
愛荷華州那個家族的問題是「基因MEF2A的變異」, 改變了動脈內側血管壁的結構,使脂肪類物質逐漸積累, 阻礙血液向心臟的流動,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伊朗那個大家族的「變異基因」導致了NPY水平的改變。 NPY是一個36個氨基酸的肽,廣泛分佈於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 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攝入。NPY水平的改變, 導致人非常年輕時就患上了代謝綜合征, 進而非常年輕時就出現動脈硬化症,患上早發性心臟病。
印度人的「MYBPC3基因突變」,會導致體內形成異常蛋白。 年輕時,人體還可以自行分解這種蛋白。年齡一大, 體內分解蛋白的能力下降,最終就會引發嚴重的高血壓和心肌病變。
科學家還發現有「10種基因突變」會干擾心臟跳動的節奏和規律, 這種心律異常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臟病,甚至引發猝死。
科學家還發現了兩種變異的基因, 可導致患心絞痛的風險分別是正常者的1.7倍和1.92倍。 兼有這兩種基因變異的人患心絞痛的風險會是正常者的2.57倍。
3 陽痿抽筋可能是發病先兆
基因變異需要儀器檢測,而有些心臟病徵兆可以事先告訴我們。 其中哪些徵兆會被我們忽視呢?
陽痿:
意大利研究人員對有勃起機能障礙和動脈阻塞的男子進行了調查, 發現其中93%在出現心絞痛症狀前的1-3年期間, 無法進行正常房事。
為什麼有些陽痿的人,遲早會發作心臟病?原因是, 動脈阻塞將會影響陰莖血液的流通,而導致陽痿。 又因為陰莖的動脈直徑比冠狀動脈的直徑小,所以, 陽痿患者會先有性功能障礙,過後才會有心臟病。
抽筋:
一位朋友說:我今年52歲,近幾個月來經常半夜腿抽筋, 白天有時候也會感到下肢酸痛。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 造成肌肉痙攣的原因很多,其中較普遍的原因是缺鈣。但是, 請注意:部分中老年人腿抽筋也可能是患了「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
動脈硬化患者由於體內血液循環不暢,代謝物不能被血液及時帶走, 累積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而引起疼痛。 動脈硬化還會使腿部血液供給減少,到了夜間血流更緩慢, 很容易導致腿部肌肉缺血而引起抽筋。
如果,腿抽筋或間歇性的跛行, 都說明下肢動脈硬化已經導致供血不足了。
脖子粗:
正常男性頸圍是40.5厘米,女性為34.2厘米。 測量結果發現,頸圍每增加3厘米, 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糖就會隨之改變。
腰腹肥胖:
一般,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2尺7),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 2尺4),罹患心臟病等代謝疾病的幾率就會增大70%。 即使是飲食清淡的日本,內臟肥胖者也佔人口總數的1/3。
心臟病發作前有哪些信號呢?有4大信號
胸痛:是最典型的跡象。胸口有難受的壓迫感、擠壓感或者痛感, 並持續2分鐘以上,有如「一頭大象踩在胸口」, 胸口的疼痛可擴散到左臂或上腹部、頸部。
當然,在因心臟病死亡的人群中,60%並沒有出現這一典型症狀。
胃痛:心臟病引起的胃痛是一種憋悶、胃脹的感覺,有時伴有鈍痛、 灼熱感、劇痛及噁心的感覺,還可能出冷汗, 嚴重者會持續一刻鐘以上。
呼吸急促:有的還會出現呼吸急促,或一呼一吸拉長或喘不過氣來。 靜坐幾分鐘後,呼吸似乎恢復正常,但是當患者重新開始走動時, 喘息又立刻開始。
過度疲勞感:正常的活動過後,卻感覺到渾身疲憊, 甚至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現。
有心臟病史的人只要出現15分鐘以上的胸部急性疼痛或呼吸不暢, 就應立刻前往醫院檢查,症狀嚴重者應立刻向120急救中心求助。
4 生活方式可以關閉風險「基因」
既然基因天定,那我們就無所作為了嗎?
美國斯特芬森家族中的37歲的馬克·斯特芬森, 當得知自己從父親那裡遺傳了心臟病基因時,準備積極和命運抗爭, 他說:「我對我的基因無能為力,但我可以控制放在嘴裡的東西, 我能控制自己的身體,為了增強體質,我決定加強鍛煉。」
運動:
運動訓練所產生的中心效應,主要表現為心臟側支循環的形成, 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高,還可引起更多的冠脈側支吻合、 微血管的基底膜變薄, 從而有更多的血流量和氧的細胞交換使心肌獲得更多的氧。
美國的一些著名心臟病專家,已將「運動」 列入冠心病的常規的治療方法之一。
但是,科學家還稱,預防心臟病復發,關鍵是「持之以恆運動」, 因為「一些人在停止運動一個月後,原先取得的效益也跟著消失了。 」
飲食:
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人員發現, 一些人身上攜帶的基因決定他們容易罹患心臟病, 多吃蔬菜和水果能夠「關閉」高風險基因的表達, 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幾率。
其他健康飲食包括:適當進食粗糧、堅果、魚類及家禽, 最大限度地減少動物脂肪,減低總熱卡攝入以保持理想體重。
研究人員說:「目前尚不清楚食物如何戰勝遺傳因素的力量, 但我們不妨假設,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 以及其中包含的所有好元素,以某種方式調節這一特定基因的表達」 。
吃多少呢?每天要食用五份以上的水果或蔬菜!
朋友,人的命運,絕非僅僅天定,權威研究證實: 簡便易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煙限酒、持之以恆的體育鍛煉、 多吃水果和蔬菜、控制超重和肥胖能推遲,甚至可以避免3/ 4以上的心臟病的發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