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雲端運算起飛踢進臨門一腳

或許是巧合,也更可能是在「網路」大趨勢下的必然匯流,擺脫運算效能軍備競賽的小筆電,竟然與現在當紅的雲端運算產生了緊密的連結,成為相輔相成的兩方。

更輕、更小、更便宜,小筆電出現最初的出發點,就是環繞在這樣的概念架構下,讓電腦可以更簡單。但是在追求輕薄短小的同時,小筆電省去了什麼?在追求「剛剛好」的效能同時,又如何滿足臨時的運算需求?或許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就是這諸多問題的答案。

從技術的角度出發,雲端運算指的是一種分散式運算技術,將使用者的運算需求,用運算程序拆分成無數的小程序,透過網路交由分散在各處的伺服器進行運算後,再回傳給終端使用者。

然而運用雲端運算服務的使用者,並不見得需要了解這背後複雜的運算程序。從消費者的使用面向出發,說穿了,雲端運算就是經由網路,將龐大的運算能力提供給 使用者運用的服務。此外,使用者的資料也不需儲存在終端硬體上,而是存至遠端以伺服器或資料中心架構出來的「雲」中。同樣的,對使用者來說,到底這些資料 被儲存在何處也不是重點了,重要的是,使用者只要透過任何可以連上網路的設備,這些資料就可隨時隨地存取使用。

在完整而快速的網路架構下,靠著雲端運算的輔助,那些小筆電省掉的「運算能力」,反而可以成為終端使用者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隨叫隨到的額外效能。

「雲端運算對小筆電來說,會是正面的助益,」在全球大力鼓吹雲端運算的Google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峰,便是如此看待雲端運算與小筆電間的關係。不約而 同,華碩易電腦事業處總經理胡書賓也以「完美結合」(perfect match),來形容雲端運算與小筆電這兩個不期而遇,但卻十分登對的科技潮流。

雲端運算與小筆電力量拉鋸

從硬體設計源頭出發,簡立峰分析,小筆電最初應該來自於「一個兒童一個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 OLPC)計畫的啟發。而這種筆電的設計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以「網路」來取代筆電的硬碟,將製造的成本壓低。所以在這樣的淵源精神下,小筆電自然是與網路 脫不了關係。

從硬體設計、製造這端出發,胡書賓也同樣強調了小筆電與網路的深刻聯繫。他表示當初Eee PC在設計時,就考量到「網路」這個時代趨勢,「Internet上網本來就被當成了一個必要(must),」他說。在網路的前提下,強調龐大運算效能的 雲端運算,及追求「剛剛好」(just enough)運算能力的小筆電,也就成了「完美的結合」。

只不過從網路服務與硬體兩端出發,因為「網路」而結緣的雲端運算與小筆電之間,也存在著有趣的力量拔河。很明顯的,以Google為首的網路服務,志在透 過雲端運算效益的提升,將使用者對其網路服務的使用及依賴度極大化。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簡立峰認為,「雲端運算所帶來的驚人改變,就是讓人們對硬體的依靠 度下降,網路比硬體設備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然而硬體製造這端豈能看著雲端運算硬生生地把硬體商品打回過往的「笨終端」(dumb terminal,過去在大主機時代,所有的運算都在主機端運作,用戶端只是笨終端機)?即使了解雲端運算的能力,他們追求的仍然是如何讓小筆電在沒有網 路的時候,也能負荷使用者的基本使用需求,並巧妙地將雲端運算作為小筆電的輔助工具。

胡書賓便認為,由於雲端運算所提供的服務多元性和普及度,現在仍有未盡之處,因此目前仍未看到雲端運算對小筆電銷售的實際刺激,但是未來若雲端運算能夠持續發展,「我們是可以好好借重(leverage)雲端運算,」他說。

事實上,小筆電製造商也十分清楚雲端運算的未來發展性,與其交給網路公司切入,他們或許更想自己主導這場雲端運算的戲碼。

製造商以儲存切入雲端運算

包括華碩及戴爾都已經在銷售小筆電的同時,藉著網路儲存服務,提供給消費者廣義的雲端運算服務。另外,微星科技大中華區業務總監程惠正也同樣表示,正在思考未來提供相關雲端運算服務的可能性。

對於硬體廠商的積極態度,簡立峰也表達支持。他指出,Google對於雲端運算一直都是堅持著「推廣」的態度,早已把雲端運算的基本架構釋出,開放給外界使用。

不過他也提醒,「成本對推廣雲端運算很重要,如果不便宜,那麼就沒有意義。」除了從雲端切入外,他更期許硬體商能更加積極地投入雲端上的應用服務,畢竟雲 端運算說到底只是個技術架構,還是要有出色的應用服務,才能凸顯雲端運算的價值,也才能成為嘉惠使用者、刺激產業成長的原動力。


from 數位時代電子報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