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不生根? ──澳洲的台灣新移民(上) 文‧張瓊方 圖‧林格立 複製台灣生活的群聚效應 布里斯本和美國加州燦爛陽光一樣,都對台灣移民有強大吸引力,而台灣人無論移居澳洲、加拿大或美國,都有聚集在一起的現象。「移民將許多台灣生活模式帶進新家園,展現強勢文化地景,」徐榮崇說。 布里斯本的Sunnybank,號稱「小台北」,中文招牌的餐館、超市、商店林立,為台灣人服務的經濟供需模式展露無疑。 家鄉的「寶島」、「頂好」超市也移民來此,南北雜貨應有盡有;加上周邊台灣人經營的牙科診所、麵包店、美食小吃…,走在Sunnybank的商場裡,讓人有置身台北的錯覺。 除了複製生活環境,家鄉味更不可或缺。位於Sunnybank Plaza的隨園餐廳,就是一個讓移民重溫家鄉味與搏感情的另一個家。 老闆權衡從來自台灣來來飯店的師傅手中接下隨園6年,室內設計出身的他說,經營餐廳跟做裝潢異曲同工,「都是在一定的預算內,為客人打點出滿意的菜色。」 除夕和春節是餐廳最忙的日子,必須要做兩輪生意才能讓熟客都能圍爐過節,五點到七點半第一攤剛結束,隨即第二攤的客人進場,一個晚上下來,營業額就有3萬元澳幣(約合新台幣90萬元)。 生活上的「文化差異」 另一位移民楊挺生與妻、女4人同住200坪的房子,但移民初期失眠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鐵窗,很沒安全感!」 久居芝蘭之室不聞其香,當初被藍天碧海好天氣吸引而來的人,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身在「天堂」。在黃金海岸那一望無際的蔚藍晴空下、金光閃閃的綿密沙 灘上,鮮少看到台灣人在海上衝浪或是在沙灘上享受日光浴。許多台灣人身處「陽光之州」,卻沒有興趣享受大自然,甚至日常的植樹、除草都成了苦差事。 椰子樹葉掉落隔壁鄰居家,平日見面客氣打招呼的鄰居,竟然毫不客氣地把落葉丟回來,郭先生一氣之下把前院2棵椰子樹砍了,改以2棵香蕉樹迎賓。為了 地盡其力,也為了打發時間,圍繞著前後院種了一百多株鳳梨,此刻正輪番結果,吃都吃不完,後院還有百香果、木瓜、火龍果、梅子樹、芒果、辣椒,儼然是有機 菜園,自食有餘,還能送給好友分享。 「華人的房子很容易辨識,從後面看,只要有種菜的一定是華人,」移民澳洲6年的王妗婉,很能同理華人不願意浪費土地的心態。她也奇怪,澳洲人怎會任由自家的酪梨樹果子掉一地,然後花錢去超市買酪梨吃。 對於土地、家園的規劃,台灣移民獨樹一格;平等、守法、熱愛戶外運動、獨立自主、注重隱私、友善親切等澳洲式的價值與生活,對第一代台灣移民來說,也極為不適應。 「在澳洲人人平等,沒有貴族,沒有特權,」林松煥說,澳洲總理站著看板球,沒有隨扈為他開道、沒有貴賓席,也不會有人讓座給他,這在台灣人眼中簡直不可思議。 澳洲的法律規章非常嚴密,且執法嚴格。台灣移民把在國內的生活習慣帶過來,結果有人開快車被罰、有人乾旱限水時澆花被罰、有人庭院草太長不修被舉 報……,甚至樹也不能隨便亂砍,不但要申請,還要請專業的「樹醫生」來執行;喜歡自力造屋的同胞也有必要瞭解當地的法規,光是取得土地、通過環評,大約就 得花3年時間。「期間不得催促、不得關說,也不能耍特權。」代表林松煥說,只要不符合申請規定,就必須整棟打掉重建。 雖說「入境隨俗」,但台灣移民往往因「文化差異」一時難以改變。例如,澳洲人瘋澳式足球、賽馬和板球,這些對台灣人來說仍很陌生;澳洲人喜歡安靜,在公共場合不能喧嘩,偏偏台灣人愛熱鬧,在餐廳吃飯,把酒言歡,根本不可能靜默無聲。 後移民時代 專辦澳洲移民的澳亞投資顧問公司指出,澳洲移民規定不停的調整,今年7月將公布最新版本。但大體而言,「商業移民」的投資門檻可能因澳幣升值而節節 高昇;而可以投資生意或公債(購買75萬澳幣的公債,至少4年)的「投資移民」,則因人數限制加上排隊的人太多,等候期可能長達二、三年。 其次,個人「技術移民」的條件也比過去嚴苛,國際英語測試IELTS(雅思測驗)的聽說讀寫4項成績都要達到7級(共9級),職業清單也緊縮,刪除了過去最大宗的廚師、美髮師等類別。 澳洲的吸力降低,台灣則因近年政治穩定、經濟好轉,移民澳洲人數也近乎停滯。加上許多移民的下一代已經大學畢業、成長茁壯,第一代移民開始有了落葉歸根的想法,「回流」台灣的跡象明顯。 根據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徐榮崇與姜虹蘭所做的「台灣移民回流意向調查」顯示,澳洲台灣移民有意願回流者達32.3%;其中14.3%為就業,10.3%為落葉歸根。 徐榮崇稱此為「跳躍式遷移」,「這種模式阻礙了移民對移居地的認同和融合機會,但隨著直航開啟、科技工具的便利,國與國界線與距離已逐漸縮短,跨國移民已像境內遷徙般頻繁、平常。」 「資深」移民邱垂亮說,台灣人一來先買房子,享受田園生活,但這樣的生活過10年後覺得沒意思了,無聊了,錢也花得比想像中快,便開始緊張…,若再加上身體病痛,看醫生還得帶翻譯,一定認同感盡失,又會興起回台灣創業的念頭。 「坐吃山空難免緊張,」徐榮崇說,這幾年適應不良、該回來的都回來了,繼續留在澳洲的人,因為「三漲」──澳幣漲、機票漲、物價漲,都必須努力在當地就業、謀職,才是長久之計。 新國際移民的多元認同 從位處布里斯本市中心、34樓高的「駐布里斯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落地窗往下俯瞰,布里斯本河從腳下蜿蜒而過,故事橋(Story Bridge)橫亙其上,如詩如畫。在這個只有150年歷史的年輕城市裡,台灣人落腳扎根不過短短30年,就像布里斯本河上船來船去,移民也因時空等不同 因素來來去去。 如今的世界宛如地球一村,安土重遷已經不是主流想法,移民也不是只去不回的「單行道」。越來越多研究遷徙理論的學者認為,遠離原居地、斷絕家鄉的文 化臍帶,並極力融入移居地的移民型態已成過去,而結合兩地的網絡、文化與生活形態的新移民(國際移民),將會越來越普遍;跨國移民對「家」與「國」的認 同,也可以從一元變成多元。 澳洲的台灣移民走的就是這種有來有往、進退自如的「雙向道」。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1年07月號) | 在這個全球移民比例最高的國家,路上行人每5個就有一個非當地出生。因此,多元、包容是澳洲文化一大特色。 座落於南岸公園的「高雄地標」,象徵布里斯本與高雄兩市的姊妹情誼,也是「資深移民」邱垂亮教授為故鄉台灣搭橋的見證。 令人稱羨的「三夫」生活,是失去工作戰場的移民爸爸們,不得已的「閒中作樂」。 因先生常不在身邊,澳洲慈暉婦女會發揮了教育和撫慰功能,為撐起半邊天的移民媽媽加油打氣。前排左一為會長朱美紗。 有土斯有財,豪宅雖迷人,卻要付出維護、管理、麻煩不斷的代價,一旦人去樓空時,易手也困難。 河岸城市布里斯本,如詩如畫,現代移民有如水上悠遊船隻,你來我往,進退自如。 |
只是造化弄人。
Sometimes it seems that God is playing tricks on you.
◎ play tricks on someone 捉弄
Mike and Jimmy stopped playing tricks on their classmates after being punishe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