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誇張的手勢,也沒有戲劇化的言詞,在國家音樂廳後台的練習場地,表演工作坊導演賴聲川只是坐在一旁,平靜注視著工作人員反覆賣力地練習,偶爾輕輕地提供一個手勢,一件道具,把工作人員拉出豐沛台詞的情緒中,提醒他們注意觀眾看的角度。
這是表演工作坊6月底推出的舞台劇「費加洛的婚禮」的排演場景,賴聲川不疾不徐地邊看排演、邊做筆記。他說,表演這個行業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舞台劇的票已經在賣了,而他們還在繼續創作,直到打鐘才交卷。
創造台灣劇場奇蹟
這位留著著名甜甜圈鬍子與半長頭髮的導演,1985年因為創團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而轟動整個台灣文化界;1989年的「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繼續把台灣遺忘已久的相聲藝術推到顛峰,相聲錄音帶賣出一百萬套以上,在那個劇場文化荒蕪的年代,表演工作坊是一股活水。
這股活水多年來不斷創造出奇蹟,1985年表坊另一齣大戲「暗戀桃花源」不但再度引起轟動,甚至成為華語戲劇表演中最重要一部戲,至今在中國大陸演出超過一百場以上。此外,成立已經二十二年的表演工作坊,光是它長期倚賴票房收入維生的方式就足以成為世界奇蹟。
賴聲川說,世界上大概沒有像表坊這種做法,其他的表演團體必須靠企業贊助至少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以上,但是表坊的贊助卻只有百分之十幾,甚至還有餘力去做不是為討好觀眾喜好的創作,1999年的作品「如夢之夢」長達八小時的演出,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這是賴聲川獨特的自信,他可以輕鬆自如地把精緻表演與大眾文化做完美的結合,無論觀眾欣賞表坊的戲劇表演動機為何,「好看」絕對是讓人掏腰包的關鍵因素,至於賴聲川在劇本上的創意,也絕對是廣大觀眾繼續支持的原因。
能夠兼顧營生與創作,對賴聲川很重要。不過,他卻有些黯然地指出,做自己想做的東西,未來只會愈來愈難維持下去。劇場對他來說或許曾經有娛樂的因子,但絕對不是娛樂,可是現在的觀眾看待劇場表演,卻把它當成娛樂的選項之一。只要娛樂性質不高,觀眾興趣就大減,難怪賴聲川在被問到最近台灣無論在社會或是政壇上話題連連,是否考慮推出新的相聲表演時,他無奈笑說:「政治風暴那麼精彩時,我們就多餘了。」
創意是人人都有的潛能
賴聲川身上最引人好奇之處就是他的創意來源,總是在別人想不到與不可能的地方綻放出新的方向。驚人的是,他源源不絕的創意常在他談笑風生中,一個又一個地冒出來,剛過世不久的舞蹈家羅曼菲對賴聲川深刻的合作印象,就是優雅而不拚命。在指導劇團排演時,他像放風箏一般,讓每個演員自由翱翔在他的創意天空,偶爾拉拉線,適時引導方向而已。
這種從容的創意究竟是如何來的?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給他的禮物,賴聲川最近出的一本新書,談的主題正是他的創意從何而來。
「對我來說,創意是一種潛能。」談到這個主題,他非常願意分享。在他認為,創意的學習應該在兩個領域,一是藝術,二是生活,這兩個領域賴聲川從不缺席,也熱烈參與。他可以手上同時進行表演工作、寫書、翻譯,也懂得暫時放下手邊一切,到印度旅行體驗,或是追逐足球熱。
賴聲川說,每個人都有創意,每個人身上也都藏有一具神秘電腦,重點是你是不是一直在累積你的人生經驗、你的人生素材。這種不斷累積存檔的效果就是創意的來源,一旦需要靈感,體內的神秘電腦就能從不同類別的檔案中抓取。檔案類別愈多、愈清楚,就愈能獲得好的靈感。可惜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創意能力,總是吸入無用的資訊垃圾。
台灣缺乏創意環境
談到台灣的創意環境,「我們甚至連說故事都說不好。」賴聲川說。就像前幾年許多廣告都讓他很感冒,連看五、六次還看不懂,「連基本的表達都說不清楚。」談到這裡他覺得這又是環境使然。「看看我們的小孩吧!再看看巴黎的小孩,他們每天上學看到的是什麼?而我們小孩每天上學看到的街道景象又是什麼?」 台灣的城市缺乏理性的結構,讓小孩也失去對比例、結構、秩序的觀察,而這些都是培養創意的基礎。
少了這些基本觀察,創意在台灣變成人云亦云,別人說好就一窩蜂追逐,只在包裝上爭奇鬥豔,對這些假創意之名,實則標新立異的亂象,賴聲川說:「你不覺得我們現在的流行歌曲都是唱給12歲以下的人聽的?」老實說,還真的是如此,就連幼稚園小朋友都愛唱流行歌曲,因為它的押韻方式跟兒歌頗像,讓小朋友容易琅琅上口。
忠於自己內心的聲音
對於創意的話題,賴聲川雖然有一籮筐的觀察心得,不過,他又認為台灣還是有很多創意人喜歡的地方,因為還有很多尚未開發,所以擁有更多可能。當年29歲的賴聲川就是看到這個契機,所以即使他在柏克萊大學念博士時是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即使他留在美國絕對會有燦爛的前景,但是他選擇回台灣開墾劇場工業的土壤。
賴聲川說,這個決定需要一點勇氣,但是他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這個聲音告訴他應該要做的事,而不是想要的東西。後來的發展當然出乎他意料之外,但是這些年來他還是繼續忠於自己內心的聲音,忠於 自己想表達的創作。
無論是對創意或是對生命,賴聲川都有很深刻的看法,他認為:「一個人如果過了30歲之後還沒有自己的看法,他在這個世界上會吃很多虧,也不知道生活該如何過。」看似隨性的賴聲川其實是懂得過日子的,可以承擔,也可以放下;可以很入世,也可以很出世地看待生命。如此悠遊往返,是他的際遇,也是他自己促成的因緣。
賴聲川
1954年生,戲劇工作者
現任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創辦所長
美國柏克萊大學戲劇藝術博士,
輔仁大學外文系畢業
from http://www.30.com.tw/spot/trend/trend.asp?ser=12187&Pg=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