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反應遲鈍:遲鈍



從事商業活動的經營者,必須具備有根據社會變化而變化的新思維和新觀念,絕不能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產生恐懼,相反地,還應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應變計畫,以備不時之需,使自己能夠敏銳地把握住生活中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

例如不斷留意世界經濟的人,一般都會知道什麼農產品今年豐收,什麼今年減產,萬一他所經營的產品中,有以減產農產品為原料的,就應及早找出應變的方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找出可以替代該農產品作為原料的副產品,或是趕緊推出另一種新產品上市,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經營者的成功與失敗,主要在於面對困難時,採取的態度是勇於面對還是膽怯逃避。經營者的成功往往是懂得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結果。對於成功的經營者,很多人總是認為是上帝給他們提供了好運氣,卻很少看到他們在順應潮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通常情況下,社會的變化是以十年為一個觀察範圍,許多精明的經營者都是以此作為自己長遠投資的根據。但如果以天或以月作為觀察範圍,你可以發現其間的變化幅度甚微。將眼光從十年到近日逐步觀察,你將會發現有不少變化因為太小,而特別容易被人們所忽略,但在這些細小的變化積聚之下,就會發生質變。因此,經營者的成功,就在於根據環境的不斷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美國的一位百萬富翁說:「機會並不會自動地轉化為鈔票——其中還必須有其他因素。簡單地說,你必須能夠看到它,然後你必須相信自己能抓住它。」

相信自己有能力獲得成功是非常龐大的信念,它可以解釋美國經濟領域中人們的各種行為變化。同時,相信自己又直接取決於對有利機會的認識。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開業的一兩年中就失敗了呢?其中肯定有機會方面的問題:大多數做生意的人並不真地清楚成功的可能性。記住,這並不在於你學了多少,學了多久——而在於你學了什麼,所學的東西是否能很好地在做生意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知道成功的機會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冒險打賭,你的大學文憑根本幫不了你的忙;想要獲勝,也不會因你沒上過大學、不懂英語、沒出生在美國而希望落空。

一位成功的經營者指出:「強烈的欲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需要有強大的動力才能在好的工作中獲得成功。你必須在心中有非分之想,必須盡力抓住那個機會。」

要想有效地把握機會,必須克服以下障礙:

第一,一些人總想回避創造性的工作,儘管他們會斷然否認這一點。一般人有一種傾向,會選擇規律的工作,以代替創造性的活動。事實上,他們不厭其煩地去接受簡易的任務,就是為了避免在發生緊迫問題時,思考受到了壓力,或者造成情緒紊亂。

第二,固步自封,猶豫不決。不顧一切地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囿於各種固有的解決方法,結果還是束手無策。這種猶豫遲疑的思想傾向,在窮人中不難找到。

第三,海龜式的毛病。當一隻海龜受到威脅時,便將頭縮進殼內,以保護自己。因為牠不敢把脖子伸出來,所以只有維持固定狀態。同樣,許多窮人也害怕伸出脖子,他們總是儘量避免決策。

第四,過分專注、緊張,會造成停滯和固定的死狀態。當一個企業家的思想感情陷入某一問題的泥潭之中,比如他的事業正處於生死攸關的時候,他會變得遲鈍呆板。他會喪失正確觀察事物、洞察其相互關係的能力,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或根本做不出任何決策來。

第五,個人素質的障礙。有些窮人做不出決策只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決策可做。阻礙他們進展的原因是,他們智力有限、記憶貧乏、思想僵化以及自身的積極性不高等等。

經營者的成功,就在於根據環境的不斷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善於轉動腦筋才能突破現狀

從前一個年輕的英國人在他的農場裡度假休息,他仰臥在一棵蘋果樹下,思考問題,這時,一顆蘋果落到地上。

「蘋果為什麼會掉到地上呢?」他問他自己。地球會吸引蘋果嗎?蘋果會吸引地球嗎?它們會互相吸引嗎?這裡面有著什麼普遍原理呢?

這位年輕人就是牛頓。他用思考的力量,獲得了一項極其重要的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向自己提問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任何剛開始經營的商人,要養成最有價值的習慣是,在下決心之前,可以停下片刻,迅速回顧自己的推理。這種最後的檢查,也許只需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但收穫卻非常之大。這可以讓人有一次機會來合理地整理自己的思緒,或回想自己為什麼或怎樣會有這種決定。這個簡單的過程,可以大大地增加一個人如何迅速而有效地去處理可能碰到的難題。這有點像世界上某些最佳演員所養成的習慣一樣,雖然他們可能對所扮演的角度已經熟透了,但是在開幕之前,仍會迅速地把劇本(他們自己的那一部分)過目瀏覽一遍。

一個很成功的推銷員曾這樣說:「他的成功是在經營事業的初期便養成了慣於思考的習慣,而善於思考是超越自我的前奏。」

「我甚至還想出一個秘訣來養成這個習慣。」他說,「去拜訪顧客之前,我一定要先靜下心,喝杯咖啡,擦擦皮鞋。這樣一來,在我真正踏入顧客辦公室之前,我有一個最後思索的機會——如何表現自己。所得到的效果好極了!除了能從容地應付對方所提的問題外,還推銷了很多的東西。」

不管任何人,最好養成下決心之前留下幾分鐘來冷靜地整理思緒的習慣!

善於思考是超越自我的一種前奏。

給自己一片懸崖,絕地重生

在非洲草原上,常常有這樣一種令人吃驚的畫面:當一隻幼羚羊剛剛能夠飛奔時,在獵豹和猛獅的緊緊追捕下,那些成年羚羊往往引領著小羚羊們箭似地奔出平坦的開闊地,然後引領著幼羚羊們奔向險峻的山嶺。

動物學家們驚訝地發現,羚羊們逃命的山嶺往往是附近最陡峭、懸崖最多的山嶺,尤其是那些陡峭的山崖,那裡往往是羚羊們的逃生首選之地。

每當獵豹和雄獅氣勢洶洶地追來時,帶隊的羚羊會在一瞬間一躍而起,牠果斷地引領著羚羊們的浩蕩隊伍,避開重重攔截,向距離最近的山峰奔去。

其實,一隻成年的壯羚羊如果在草原上飛奔起來,那些快如閃電的獵豹和雄獅也是很難追上牠的,牠矯健地在草原上左右盤旋,就是跑得最快的獵豹也常常對它望塵草及。

那麼,羚羊們為什麼在生命的攸關的時候卻要給自己選擇一片懸崖呢?

當一隻幼羚羊剛剛學會在大草原上飛跑時,由於奔跑的動力不大,牠的腹肌並沒有被最大化的拉開,所以,既使牠撒開四蹄拚命奔跑,奔跑的步幅也不過是三公尺左右。

但當一隻幼羚羊在獵豹和雄獅的瘋狂追逐下,被成年羚羊引領上峰頂,前無生路面對懸崖時,在後邊獵豹和雄獅的一步步虎視眈眈逼近下,在成年羚羊悲壯地捨命一躍中,那些幼羚羊也都會悲壯地攢下自己所有的力量,像一張徹底拉滿的弓,然後毀滅性地拚命一躍,讓自己從懸崖上箭一樣地射出去。

幸運的羚羊,牠們會躍過深淵,跳到對面的山坡或峰頂上,就是那些不幸的羚羊,牠們也是躍落到淵底或躍落到懸崖斷壁上,由於牠們的身體柔韌和矯健,牠們不會遭到多大的損傷。

而那些把羚羊們逼上懸崖的獵豹和雄獅,基於自己的身軀太過龐大和沉重,面對那些奮身一躍的羚羊,往往束手無策空手而歸。

最大的不同是,經過躍崖的幼羚羊們,在剛剛躍崖後,牠們的腹肌都有程度不同的拉傷,但拉傷很快恢復後,牠們飛奔的步幅明顯已經增長了,差不多可以達到近四公尺,這樣的步幅,就是在草原上飛奔起來,雄獅和獵豹們往往是望塵莫及的。

動物學家終於明白羚羊們給自己一片懸崖的目的了。

給自己一片懸崖,給自己的命運一片懸崖,絕地往往可讓你重生,絕境才會給生命創造出神話和奇跡。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對別人好,就是快樂…

想要得到什麼,就得先付出什麼。
對別人好,就是快樂…

某天,小張要去相親,因為沒有看過對方,擔心她長得太醜,於是交代朋友,十分鐘後call他的手機,這樣他就可以藉機遁逃。

到了約會地點之後,小張發現女方驚為天人,於是心想,等一下手機響不要回就好了。

沒想到,美女的手機這時候響了起來,美女聽了兩秒後,對小張說:『對不起,朋友有急事找我,我要先走了……』

有一個男人在派對上對男主人說:
『今天的美女真多,要是待會兒我泡上一個,你可不可以把樓上的房間借我一用。』

主人說:『那你老婆怎麼辦?』
這人說:『放心,她不會想念我的,我只失縱一下而已。』

主人說:『我不是說這個,我是說十五分鐘前,她才向我借了樓上的房間。』

*****************************************************
有一個老光棍,他並沒有什麼嗜好,只是喜歡在睡覺前喝一點葡萄酒自娛。

然而,他發現這幾天有人偷了他的酒。
他便懷疑偷酒的是他的佣人,於是就把酒倒出來,再裝入他的小便。但裝小便的酒,仍然每天減少。

他很不高興的把佣人叫來,責備一番。
『不,我並沒有偷喝!』佣人說:
『我是想做味道更香更可口的菜給您吃,所以我每天燒菜時,都加了一點在裡面。』

*****************************************************
從這三則短文中各位有沒有發現什麼共通之處呢?

沒錯,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怎麼對你;你給別人什麼,別人就回報你什麼。

說得更白一點就是,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
就像我在前面說過的,不管你丟出去什麼,或是…想了、說了、做了什麼,最後都會回到你身上,不是嗎?

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
自食惡果的事說都說不完,讓我們再聽下面的故事:

在一家簡陋的酒館裡,正在喝大杯啤酒的李先生,突然覺得內急,他匆匆忙忙站了起來,又想到上廁所時,酒可能被別人偷喝,猶豫一會後,他找到一張紙,寫上:《我吐口水在這裡!》,把它放在杯子下面,然後才放心的去上廁所。

過了幾分鐘後,李先生回來時,他看到另一張紙寫道:
《我也吐了一口在這裡!》。

*****************************************************
哈!哈!哈!

我聽說從前有個人,他很不喜歡喝咖啡,但是他太太並不知道,他從來沒告訴過她。

她非常喜歡喝咖啡,所以,每天早上都會順便為他…
準備一個熱水瓶的咖啡,跟他的便當擺在一起。

他一直都帶著那個便當和熱水瓶去工作,但是因為他很節儉,所以每天晚上都會把那個熱水瓶帶回家,裡面的咖啡完全沒有被動到。

他知道太太很喜歡喝咖啡,為了要省錢,所以當她沒看到的時候,他會將沒有喝的咖啡倒回咖啡壺裡。

晚上的時候他會用喝咖啡使他睡不著的理由把它推掉。
就這樣他每天都重複這麼做。

有一天,她的太太認識了另一個男人,他們計劃好要毒害他,以獲取巨額的保險金,於是她每天早上都放少量的砒霜在他的熱水瓶裡,日復一日,直到最後她毒死了她自己。

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
你說是不是呢?

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如果,你對人冷淡,別人也會回以冷漠;
如果,你經常批評別人,你也會接收到許多的批評;
如果,你總是擺一張臭臉,沒錯,別人也不會給你好臉色。

所有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套句詩人奧登(W.H.Auden)的話:『人受惡意之作弄,必作惡以回報。』
如果你陷害別人,哪天你也會遭人陷害。

同樣的道理……
當你帶給別人歡樂,你就會得到歡樂;
帶給別人祝福,你就會得到別人的祝福;
如果你經常讚美別人,不久你也會聽到有人在讚美你,
《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

你讓他人經歷什麼,有一天你也將自己經歷;
你怎麼對待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

我想許多人一定聽過,格林童話中有一則關於一位老人和兒子住在一起的故事。

老人的耳力已經不行了,眼睛也看不見,顫抖的雙手經常把飯菜洒得滿地,碗也常打破,兒子夫婦倆感到非常厭煩,給老爸爸一付木製碗筷,把他趕到廚房幽暗的角落,不准和大家一起用餐。

有一天,兒子看到自己的兒子用刀片消木頭,他好奇的問孩子要做什麼。

結果孩子回答:『我在替你準備將來要用的木碗、木筷。』

從此以後,年老的父親又回到餐桌上吃飯,家人也都非常孝順他。

農夫的哲理

地球是圓的,整個世界都在繞著圈子,不論你傷害誰,就長遠來看,你都是傷害到你自己,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但它一定會繞回來。

所以,如果你佔了別人什麼便宜,先別得意,很快你就會為此付出代價;反過來,若是別人對你做了什麼,你也無需氣憤,不必去報復,任何他們所做的,他們都將自食惡果。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
這是歷來最偉大的教誨。

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真正接收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同理,當你給予他人,當你為別人付出,那個真正獲利的也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有一個農夫的玉米品種,每年都榮獲最佳產品獎,而他也總是將自己的冠軍種籽,毫不吝惜地分贈給其他農友。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大方?
他說:『我對別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風吹著花粉四處飛散,如果鄰家播種的是次等的種籽,在傳粉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我的玉米品質。因此,我很樂意其他農友都播種同一優良品種。』

他的話看似簡單卻深富哲理,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

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別人得到。

保證有效的秘方

就像那個農夫一樣,如果你想要得到冠軍的品種,就要給別人冠軍的種籽。

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你想要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這是一個保證有效的秘方,可以適用在任何情況。

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然後你會發現朋友也開始對你真心;如果你希望快樂,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不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快樂。

明白了嗎?
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為他人多做點好事。

《己所欲,施於人。》
凡你想給予自己的經驗,就給予別人;想別人怎麼對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感恩過去…把握當下…創造未來…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壓力就是甜點,只要你能逆向觀看

記住 anger(發怒)與 danger(危險)只差一個字,別看少這一個字,它會影響我們這份職業、甚至人際關係正所謂「禍從口出。」

專家講:「人,面對外人時,總是可以表現得雍容大肚、心平氣和; 但面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卻往往一點小事就足以皺起眉頭,甚至出言相傷。」

正如你永遠只對你最愛、最親的人生氣你會對住你上司、老板生氣嗎?

如果形容人類是一種「出門高EQ,回家低EQ」的動物,我想一點兒也不誇張,多拿出一點耐心與包容給家人吧!否則您自己也不會快樂,不是嗎?

曾在報上看過英文中的 stressed(壓力),與 desserts(甜點)兩字,有很微妙的相關。什麼相關呢?仔細一瞧,好像沒什麼關係嘛!可是,再看一下,咦?stressed 這個字從後面倒過來拼寫,不就是 desserts嗎?

所以,「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壓力就是甜點,只要你能逆向觀看。)
這真是有趣的妙論呀!

人生之中,有許多「壓力、挫折」,但只要轉個念、換個角度看,它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甜點」呀!

此外,也有人說:
「人生就像一碗飯,一半是甜的,一半是苦的,你不知道會先吃到哪一邊,但終究必須把飯吃完。」

是呀,生命有甜、有苦、有酸、也有辣;但都必須去經歷它、走過它呀!


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里教書,這天,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問班上的小朋友:「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

小朋友們想了想,有的未作聲,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

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現在大家想想看,過去這一週,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想到後,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把他的名字給用小紙條貼在石頭上如果他實在很過份,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如果他的錯是小錯,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

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放學後,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興高采烈地討論著。

一天過去,兩天過去,三天過去了…,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幾乎成了負擔。

終於,有人提出了抗議:「老師,好累喔!」

老師笑了笑沒說話,立刻又有人接著喊:
「對啊!每天背著這些石頭來上課,好累喔!」

這時,老師終於開口了,她笑著說:
「那就放下這些代表著別人過犯的石頭吧!」

孩子們有些訝異,老師又接著講:
「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時間久了,任誰也受不了…」

這個星期,這班的同學上到了人生中極寶貴的一課。

袋裡裝入越多、越大的「石頭」,心中存留越多、越深的仇恨,所造成的負擔就越重。

相愛容易相處難,婚姻與戀愛最大的不同,就是「戀愛看的是對方的優點」,而「婚姻卻是要包容對方的缺點」。

緣份是找到包容你的人。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潛移默化的生命教育 --- 文/洪蘭

﹝文/洪蘭 2004.01.14 中國時報﹞

上周末,我帶一位外國教授去花東旅遊,一路他指著各種花木問我名字,我都不知道,後來在一條產業道路上突然看到一條蛇過馬路,司機本能地加重油門,但是外國教授卻大叫「停車、停車」,等蛇過了,他才說「可以走了!」他回過頭笑著跟我說:「這是一條美麗的蛇。」我慚愧的低下頭。

動物對我們來說只分可吃、不可吃而已,從來不曾想過牠是否美麗,尤其是蛇,我們最先想起來的是負面概念,很少想到牠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會吃老鼠等有害的動物,殺牠會破壞生態的平衡。我們也很少教孩子尊重別人生存的權利,我母親常說「一枝草一點露」,每個生物在宇宙間都有它生存的權利。

有時想想現在政壇上如此混亂,是否也是因為從小沒有教他們尊重別人生存的權利呢?

我的孩子在美國念五年級時,有一次帶回來一本「Education of Little Tree」(少年小樹之歌),這本書讓我很感動,大意是說一個印地安孩子跟著他祖父長大,每天隨著祖父去打獵、捕魚過日子。祖父並不多言,但是每一句話都是人生的歷練。他們上山去獵野火雞時,祖父只取他們所需的,雖然有六隻火雞都掉到陷阱裡,祖父說取兩隻,放走四隻,年年都有火雞吃,取六隻,四隻放在冰凍庫,你長大就沒有火雞吃了。

簡單一句話,把殺雞取卵的短視與嚴重後果馬上教給孩子,使孩子得以從先人的經驗中學取他生活的智慧。

我們現在都是小家庭,父母忙著賺錢謀生,孩子缺乏有人生經驗的老人來教導,如果孩子自己又不讀書,不能從書本中把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那麼這個孩子很有可能長大會成為自私冷漠的人,因為他無法設身處地去感受別人的感覺。

目前我們看到孩子都進到國中了,還沒有同理心,會開一些很殘酷的玩笑,不了解玩笑應有分寸,傷人不可傷到心,例如有國中生脫同學褲子作樂,大家拍手取笑,無視同學的屈辱;又如學生把剪刀放在椅子上,讓坐下去的同學直腸被刺破,以後一輩子要用人工肛門;把椅子拿開,讓一屁股跌下去的同學腰椎受傷,終身殘障;用柳丁從二樓扔下打中同學的眼睛,一眼失明。這些都是從小沒有教、沒有鼓勵他們去閱讀,又無法從別人的痛苦中去產生同理心之故。

國外的孩子每學期有一天要戴毛玻璃眼鏡在學校中體驗盲人看不見的感覺,另一天戴耳塞,體驗聾人聽不見的痛苦。這樣之後,孩子們深切體會到這兩個感官的重要性,不但好好保護他們,而且會成為殘障車位的捍衛勇士。在美國每次有人霸占殘障車位時,最勇敢上前去勸告的便是小朋友。

孩子天性是善良的,但是仍然需要教化,我們需要及早教育他們,不要因為無知而使他們作出後悔一輩子的事來。

看到外國人如此尊重生命,我們是否也該加強我們對孩子的生命教育呢?



--------------------------------------------------------------------------------

- - - - - - - - - t o p >- - - - - - - - -

 
我 是 誰 ???

古時候,有一位公差奉命押解犯人到案,人犯是和尚。不甘心淪為階下囚的和尚,

一直在尋找逃跑的時機。他盡力與公差拉關係,百般討好,做出一副恭順合作的樣子。

漸漸地,公差的戒備心鬆懈了,甚至晚上住宿時還與和尚同桌吃飯。

一天晚上,兩人投宿一家客棧。因押解的目的地馬上就到了,公差心裏非常高興,

就與和尚開懷暢飲起來。和尚見有機可乘,內心狂喜不已,但仍不動聲色與公差划拳飲酒。

酒過數十巡,不勝酒力的公差醉得一塌胡塗癱在床上,和尚乘機從公差身上模出鑰匙,打開了自己手上的鐐銬,再把鐐銬銬在公差的身上。仍難消心中忿恨,又找來一把鋒利的刀子,將公差的頭髮剃光,趁著夜色逃之夭夭。

第二天,公差醒來,看不到和尚,心慌了起來,不覺用手摸了摸腦袋,卻摸著一個光頭,心裏頓時鬆了口氣:
「原來和尚在這裏!」

接著他又檢查了隨身的衣物、盤纏,一切都原封不動。他又愣了半晌,自言自語:
「和尚在,衣物、盤纏也都在,那麼,我呢?我到哪兒去了?」

這是一個博君一笑的荒謬笑話。可憐的公差連自己與和尚都分不清,自然難逃丟飯碗的厄運了。

「我是誰?」
這個看似簡單卻又令人無法明確回答的問題,相信你時常會遇到。我們可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有許多人像公差一般,不明瞭「自己」到底為何?

換句話說,就是渾渾噩噩的活著,為了生活而生活,從來沒有仔細想自己到底是什麼?

有什麼長處?有什麼缺點?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個性。
所以,也就常出現許多尷尬的事情。

比如,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主張、見解,安於被他人操縱。又如,盲目的追趕潮流、崇拜偶像,穿衣、說話、舉止都力圖模仿偶像,這些人,都陷入了失去自我的迷思中而不自知。

話又說回來,如果真讓你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相信你也不一定能很準確地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牽涉你能否正確認識「自己」的存在。我們生活在一個紛擾複雜的社會,各式各樣的干擾模糊了我們的視聽,所以有「認知」和「實際」上的差異。

再加上潛意識中與人一較長短的競爭心,所以,我們對自己內在真實的「我」的認知是既模糊又不正確的。對自己表面的認知,許多人都是很清楚的。

如自己的身高、體重、美醜、結交了多少朋友、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等。

而對自己更深層的認知,許多人可能就不太清楚了。如自己的能力、氣質、性格、優缺點、對人對事的態度等。

全面且正確地認識自己,是身處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的你必須做一項功課。

一個對自己的能力、特質都不清楚的人,是無法集中火力專注前進的,就如同一個旱鴨子偏要去參加游泳比賽一般,失敗是意料中事。

所以,你必得先認識自己,找到一個真實的「我」。
這樣,當人們還在迷惘地面對「我是誰」這個問題時,你可以非常沉著而冷靜地回答:
「我是我!」

from inter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