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人物-簡永彬保存老照片 找回台灣記憶
甫結束的台北國際書展,今年特別推出「100xFrance:法國攝 影回顧至今日發展」,一百餘幅精挑細選的作品,把法國一八二六年出現第一張影像至今的軌跡爬梳一遍。同時讓人不禁反思,台灣攝影至今也有近百年歷史,但我 們多數人對先人留下的影像面貌依舊模糊,為了搶救台灣失落的影像記憶,攝影界不乏有心者竭盡心力,簡永彬就是其中一位。
數位化典藏 搶救影像史料
二○○三年簡永彬在自家發現兩千多張前輩攝影家鄧南光的底片尚未歸還,於是就和鄧南光家屬取得聯繫。聯繫後得知,由於氣候潮溼,鄧南光留下的許多底片膠黏情況嚴重,因此家屬希望交予簡永彬協助數位掃描以利保存。
簡永彬熱心地接受委託,二○○七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鄧南光百歲紀念展」中,這批照片即時派上用場。此一因緣促使簡永彬開始思索,該為台灣老攝影家、老照片做點事。
近兩年,簡永彬的「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就承接了客委會主持的「廿世紀(一九七五年前)台灣客籍攝影家調查暨數位典藏計畫」,負責客籍攝影家檔案建立、照片蒐羅與數位化工程。
處 理照片的過程相當繁瑣,但簡永彬卻樂在其中,因為在文獻蒐集的過程裡,也有驚奇的意外發現,如台灣攝影先驅彭瑞麟曾嘗試以十九世紀古典技法中的「三原色天 然寫真印畫法」製作彩色照片,被視為台灣第一人,而以此法製作的彩色照片,過去只知有三張傳世,簡永彬卻在彭家的相框裡,找到被彭瑞麟認為失敗之作的第四 張。此外,他在攝影家林有力開設的照相館價目表上,發現其中竟也列出類似「三原色寫真法」的價格,以此推測,當年不只彭瑞麟擁有這項技術,林有力也可能是 另一人。
未曝光的影像史料陸續現身,經過彙整和考究,都能為台灣攝影史做補遺甚至改寫,「老照片不只用來緬懷,它們保有時代的特質,是公共 的文化財」,「對美的認知、涵養以及文化的厚度,都需要倚賴細膩的過程累積、建立,你手上有鄧南光的五百張照片,跟有一萬五千張,這兩種條件下所建立的論 述廣度、力度和完整度當然不同。」
公共文化財 看見時代特質
簡永彬工作室有成堆的照片和底片急待整理,談起這項得和時間賽跑 的巨大工程,五十一歲的他彷如是個滿懷理想的熱血青年,「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六百萬張照片,台灣現在起步還來得及,倘若現在不做,百年之後這些影像消失 了,時代的共同記憶都會化為烏有,我們的子孫將來拿什麼去和世界對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