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的城市──新莊再造 文.李珊 圖.莊坤儒 「我家門前有小河」這首兒歌描述白鵝戲綠波、昂首唱輕歌的快樂畫面,在現代都市開發過程中多不復見,台灣許多大城小鎮常見的實景是,河水汙黑惡臭、行人掩鼻而過。 位於台北盆地西邊的新莊,過去也有一條橫跨市區的髒臭排水溝──中港大排,4年前台北縣府透過「總合治水」、「公民參與」的模式加以改造,如今已煥然一新。 現在河水變乾淨了,如何重拾民眾對水的情感?灰撲的新莊是否能因河廊的帶動,變身為大漢溪畔美麗的明珠? 才一開年,新莊人就喜事連連,中港大排河廊開放,捷運新莊線通車,城市氛圍正逐漸蛻變中。 元旦假期的傍晚,民眾在寬敞河廊悠閒散步,蜿蜒有緻河道中,河底鵝卵石和湯湯流水相映成趣,行人時而行走於水中央步道,時而繞行河道兩邊,香蒲、水 燭等水生植物搖曳水面,瀑布流泉和繽紛LED燈散發浪漫氛圍,河廊下游副都心段還有碼頭、划船河道。一位常去韓國的民眾表示,這個空間比首爾清溪川更活潑 多變化。 「環境變好以後,希望大家的水準也要提高,」一位市場攤商臉上難掩驕傲。在新莊長大、曾旅居國外多年的旅館業者則表示,政府願意花二十幾億元在人口稠密的老市區大興土木,造一條美麗河道,令他非常感動。 中港大排的前世今生 翻開地圖,於大漢溪畔、面積近20平方公里的新莊形似一根直立狗骨頭,以輔大為界,概分為上、下新莊,近大漢橋、昔日港埠的上新莊是最早開發,人口聚集的地區,地勢由南向北緩降。 上新莊因地勢低窪經常淹水,中港大排就是為了疏導洪水在民國70年代開闢,到了80年代,頭前工業區、五股工業區陸續開發,大批工廠和勞力進駐,接 著大漢橋通車,連接了板橋和台北,又吸引了一批新移民潮。工廠和人口的快速成長帶給中港大排不能承受之重,水質日漸惡化,終於變成臭味四溢,拿來寫毛筆都 可以的「黑龍江」。 除了水質污染,大排另一沉痾是河道平緩、無法重力排水。 出口到北邊大窠坑溪的河道經常淤塞,不利排水,不但要經常清淤,颱風大雨一來仍常淹水。面對這條都市黑水溝,地方居民也曾透過民代反映,希望政府整治,但經費是一大關卡,因此一直沒有下文。 直到台大土木系教授、水利專家李鴻源出任台北縣副縣長,事情才有了轉機。 「我到台北縣服務的6、7年前,就很想找一條排水溝來整治,」李鴻源表示,台灣幾乎所有的排水溝都有類似中港大排的問題,長期以來民眾逆來順受,不 知道其實可以透過工程手法把臭水溝變乾淨。日本、歐美的案例顯示,把污水截流後,送到汙水廠處理再打回河道的工程技術並不難,困難的是在河流變乾淨後,都 市要如何更新,如何讓市民一起參與改造。 至於淹水問題,多年來李鴻源不斷倡議台灣水患應採取「總合治水」概念:即防洪治水不能只靠工程技術,關鍵在於「土地管理」和「都市空間利用」,因此必須整合都市發展、地政、交通、經發、環保、水保等部門。 雖然中港大排的水患不似流域橫跨林地、山坡、都市的天然河川問題複雜,但原則相同,當時在縣長周錫瑋的支持下,大排整治即納入縣府「四大旗艦計畫」,開始實踐「總合治水」理念。 治水、清水、親水、透水 首先,如何利用工程手段把髒水改造成乾淨的水? 負責工程設計的前水利局局長李戎威表示,大排整治範圍從上游自立街到下游貴子坑溪匯流處,共2.3公里。工程有幾個特色,一是在大排兩邊地底挖設箱 涵,把汙水和雨水截流後導入箱涵,排入大窠坑溪,再送入八里汙水廠處理後排放入海,並在經常淤塞的大窠坑溪口擴建抽水站,好讓平時汙水和雨水能順利排放。 若遇颱風大雨,則將中央河道開放為通洪空間,共3條水道排水,滯洪量擴大為原來的1.6倍,因此近幾年都未淹過水。 其次,是在凹灣碼頭地底設置雨水儲留槽,可儲存733噸雨水,雨水和地下水是河廊清水補注的來源,若水量不足,則加入部分五股工業區經過「高級處理」(經紫外線、活性碳過濾,水質僅次於自來水)的水。 第三,上河岸後的兩邊沿線,全程開闢自行車道和人行道,並以透水鋪面增加都市排洪量和地下水補注量。 「我們也希望改變人們使用河岸空間的習慣,」李戎威說,早年都市規劃習慣把排水溝當成是邊緣地帶,多半在岸邊劃設停車場,公園則在停車場外圈,新的觀念河廊才是中心,因此縣府把河廊沿線二座停車場往後移,公園挪到河廊邊,擴增河廊綠意美感和活動空間。 困難:穿著西裝改西裝 為了實踐「公民參與」目標,李鴻源特別成立了「縣政推動小組」,招募6~8位專職人員,做為溝通平台。 前縣政推動小組組長梁世興表示,改造這種流經鬧區大排的工程,彷彿「穿著西裝改西裝」般困難,例如大排前段有一座台北縣規模最大的宏泰傳統市場,每 天數百攤商、上千民眾在此進出,要處理停車和攤商營業動線等問題相當棘手。尤其菜市場前面的河道原本為加蓋的停車場,當民眾知道要敲掉後群情譁然,還好縣 府以極大耐心誠意溝通,終於和居民取得共識,在步行距離10分鐘遠處興建立體停車場,容納原來的四百多輛車。 解決工程問題的同時,跨部門的整合也需積極推動。 縣政推動小組每月舉辦一次「跨26局處的協調會報」,處理各種難題。李鴻源舉例,光工程改造就牽涉5、6個局:交通局負責施工期間路線重新規劃,希 望儘量縮短交通黑暗期,但水利局不希望因時間壓縮而影響施工品質;為了打通一處轉彎河道,水利局希望遷走座落其上的消防隊,需尋求消防局支持;為了提高通 洪斷面,水利局需協調工務局打掉十幾座橋重建,各種大小的結都需要一一解開。 打通各局處「對話」關節 李鴻源強調,中港大排的改造只是一個火車頭,目的在帶動新莊發展,剛開始大家不了解為何整治一條排水溝竟然也牽涉經發局、教育局、文化局,這麼複雜,但二年培養下來,「對話精神」已改變了縣府文化。 「如何營造一個更優質、健康的新莊?」李鴻源不斷在協調會報拋出議題,並請各局處回去發想,他再把一片片拼圖兜起來。結果經發局提出「商圈形象改造 規劃案」,希望透過輔導和民間組織運作,把中港大排周邊汽車修理廠、日常雜貨等商業形態逐漸轉型,以配合河廊觀光休閒氛圍;城鄉局提案把河廊前段老舊建 築、違章做整建拉皮;文化局則以「新莊文化地景調查研究」為基礎,期望將工程建設融入在地特色。 教育局的「幸福6校綠校園規劃」,則希望把中港大排東、西兩岸各3所小學校園和中港大排綠帶結合,拆除學校圍牆以綠圍籬代替、營造街角溫馨空間,把綠化種子播撒在校園中。 然而,種種規劃都需要民眾支持,為此,縣府舉辦一百多場工作坊,找來都市改革組織擔任「社區規劃師」,發行《中港大排社區報》。可惜,最後的規劃案,除了綠校園因為校地為公有地,有具體成果外,其他計畫並未實現。 「民眾或許對河廊願景有想像,但卻不知道自己也要付出代價!」從海山高中借調到縣政推動小組的蔡文華說,以城鄉局要推的老舊街屋立面改建為例,宏泰 市場外有近三百公尺的老屋,違建鐵皮屋處處,縣府曾提供全額補助修繕的誘因,但由於民國85年以前的違建已就地合法,86年以後興建的,必須有民眾舉發才 能拆除,城鄉局努力了一年仍不得要領,最後只好作罷。 都市改造挑戰重重 其他不盡完美之處,例如商圈改造,二年來除了調查河廊周邊商家的類型,輔導商家成立「中港河廊商圈發展協會」外,並無其他具體進展,因為工程未完成,商家多在觀望。 其次,老街改造也踢到鐵板。「談新莊特色,老街是不能忽略的一塊,」社區規劃師專案經理陳德君表示,因應新莊捷運通車,將帶來人潮,他們希望把老街連接到河廊,並改造老街廟埕空間,做解說、旅遊等服務,但當時廟方擔心五都改制後經費可能沒有著落而作罷。 官員的本位主義,似乎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破除。縣政推動小組曾舉辦二次「願景工作坊」,邀請民眾、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利害關係人、民間團體參加2~3天的深度對談,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工作坊曾針對交通動線複雜的思賢和昌隆國小通學步道做討論,希望能改善孩童穿越擁擠菜市場、在窄小馬路上閃避機車或通過騎樓時障礙重重的狀況。 結果,騎樓店家紛紛表示,「我們只是做小本生意,如果移開了騎樓上的生財設備,要怎麼生活?」通學步道最後無疾而終,不是因為店家反對,而是當民眾提議取締占用道路的汽機車、某些路段鋪設人行步道,縣政府主事單位卻以優先順序不在此而婉拒。 由下而上的濕地經營 都市更新期待「由下而上」的參與,雖然遭遇不少阻力,但3年間也開出幾朵美麗的花兒。其中「公兒二公園」(後改名為「塭仔底公園」)中滯洪生態池的設立、維護,就是由新莊社區大學從無到有一手完成。 當時河廊副都心段岸邊的「公兒二公園」已經接近完工,李鴻源希望在其中闢建一滯洪池,做一個「有生命」的濕地公園,原本工務局相當遲疑,後來李鴻源承諾不影響工期,才達成共識。 可惜,附近民眾、里長對池子的安全和管理有疑慮,經多方拉鋸,最後滯洪池面積縮小到僅0.4公頃、滯洪量有限。 滯洪池拍板後,以培養公民素養為宗旨的社大慨然同意接下日後的認養工作。在荒野保護協會人工濕地專家陳德鴻協助下,經過3年營造,植物、鳥類和昆蟲物種已十分豐富。 「池裡的人工浮島有小鷿鵜、紅冠水雞築巢產卵,還可以看到母鳥帶著幼雛優遊池面的畫面,」新莊社大主任秘書廖秀春說,社大97年底就成立「新莊濕地志工服務隊」,進行公園的動植物普查、生態池棲地維護和導覽解說,3年來平均每月有30人次投入,才能有今天的模樣。 「社大站在公民的立場,不只是參與,還要監督,」廖秀春指出,針對日後的維護,社大提出包括河廊清水從哪來、水質怎樣才符合皮膚接觸無安全疑慮的標準,以及河廊用電有何節能策略,持續要求縣政府改善。 社大更曾強烈抗議工務局使用除草劑清除滯洪池附近雜草,以及提供改善濕地公園的意見:包括滯洪池生態環境的改造、植栽的多層次、多樣性配置,和設置環保廁所等。 「但值得拍手的是,縣府採納了我們在滯洪池旁設置『自然生態演化區』的提案,」廖秀春說,這片看似荒地的區域要在寸土寸金的副都心段留下來,對公部門來說是一大突破,也顯示政策「由下而上」形成的可能性。 搶救二百棵樟樹 新莊社大努力留下一方濕地,河廊前中段二百多棵30年樟樹被完整保留,也是公民參與成功的故事。 前水利局長李戎威表示,由於河道兩岸要埋設箱涵,而樟樹根系茂密,若保留必須把箱涵向道路外移四、五公尺,造成設計、施工的複雜度大增,交通黑暗期至少將延宕半年。李鴻源也同意先將樟樹移往他處,等工程竣工再種回來。 「樹木是環境的常數,而不是變數,」前輔大景觀系教授趙家麟說,樹木移植前,要先砍除樹枝,讓水份、養分消耗降到最低,才能保命,即使種得回來,也活得很難看了! 他感嘆,台灣的行道樹只要遇到道路拓寬永遠先被犧牲,因此除了台北市仁愛路、敦化南路外,很難在都市中看到綠蔭大樹;反觀倫敦,許多行道樹經歷了兩 次世界大戰,房子塌了,但大樹屹立不搖。趙家麟在得知李鴻源決定移樹後,發起輔大師生連署做最後一搏,最後縣府終於點頭同意,不做移植! 「現在回頭看,留下樹木是正確的決定,」李戎威走在河廊上綠意盎然的人行步道上有感而發地說。 未來:親河的城市 耗資25億、歷經4年、兩任縣市長打造的中港大排河廊工程已近完工,施工後期雖招致「配合首長任期倉促趕工」、「施工品質和設計有相當落差」批評,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 對於未來河廊維護、水質安全的問題,水利局副局長宋德仁表示,前3年已委由原施工廠商負責。估計河廊水量共需15,000噸,以儲留雨水、地下水、 五股工業區回收水為主,扣除每日蒸散的幾百噸外,絕大多數用水以循環使用為原則,每天2次送到下游的高級處理廠過濾後再打回上游往下流。 「以前是30分,改造後是60分,但她還有90分的潛力,」趙家麟、廖秀春等民間人士都認為,未來河廊的軟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需要眾人繼續努力。 廖秀春建議未來河廊可結合在地文化特色,例如舉辦新莊特有的布袋戲、鼓藝節節慶,中小學的管弦樂團可在週末舉行音樂會等。 台灣城市河川整治成功的例子首推高雄愛河,如今船舶往來穿梭、民眾漫步河岸賞景的浪漫風情,已成高雄地標。中港大排會不會讓新莊也躍登觀光焦點舞台,新莊人還有更多期待。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2年02月號) | 夜色中煥發迷離燈影的新莊中港大排,與3年前髒臭的排水溝大相逕庭,整治過後煥然一新。 中港大排整治前的模樣,這也是全台灣排水溝的縮影。(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流經上新莊繁華鬧區和新莊副都心的中港大排,原本排水不力,淹水頻仍,整治為美麗綠廊後,滯洪量擴增1.6倍。 中港大排前段周邊房舍的雜亂形象,和新河廊形象格格不入。事實上,縣府3年前曾提供全額補助,推動街屋立面改造,然因民眾意見紛呈,難以竟功。 河廊前段的宏泰市場攤商雲集、人潮洶湧,未來應朝改造環境、動線,重塑市場形象多著力。 新莊社大認養位於副都心段的塭仔底公園滯洪生態池,經3年棲地維護,如今物種多元,生機盎然。圖為新莊社大培訓志工一景。(林格立攝) 中港大排周邊6所小學,費時一年完成綠校園改造。拆除水泥圍牆的校園和社區關係日益拉近。圖為昌隆國小樹屋。 今年元旦開放民眾使用後,隨時可見人們在河廊悠閒散步。 擁有近在咫池的親水、戲水的空間,新莊人的生活環境令人欣羨。 |
- 台北縣規模最大的宏泰傳統市場,每天數百攤商、上千民眾在此進出。
With hundreds of stalls and over a thousand customers milling about at any one time, problems with parking and traffic were nettlesome in the extreme.
◎ mill about 閒逛
Who is the man that is milling about in the park? - 菜市場前面的河道原本為加蓋的停車場,當民眾知道要敲掉後群情譁然。
People were up in arms when they learned that the cleanup project included a plan to get rid of the parking lot.
◎ up in arms 憤怒
The employees were up in arms when they learned that their boss wouldn't give them a pay rais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