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金獎大導奧利佛史東率領【華爾街】原班人馬揭開金融界內幕秘辛。

睽違22年,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的黃金三角:金獎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製片艾德華普雷斯曼(Edward R. Pressman)、金獎影帝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再度合拍續集【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本片導演奧利佛史東曾三度拿下奧斯卡獎,是當今備受尊崇的電影工作者。對他來說,能再度回到他1987年在【華爾街】所創造的世界裡,不但時機恰到好處, 更讓他有機會探索新的可能。他說:「我覺得這部電影裡有非常多有趣的故事,很好玩。我猜如果【華爾街:金錢萬歲】不完全是原創故事的話,我可能不會拍得這 麼盡興。相隔22年讓整件事有很大的不同,我覺得很新鮮。」

史東在拍完講述越戰故事的奧斯卡得獎片【前進高棉】後,決定將他下一部電影的場景設在美國商業活動的激戰區。【華爾街】在1987年上映,主角巴德福克斯 (查理辛Charlie Sheen飾)是個年輕的股票經紀人,他想在金融界闖出一片天,這份野心最後卻被聰明的企業掠奪者蓋柯(麥克道格拉斯飾)硬生生摧毀。

史東說:「在拍【華爾街】的時候,我真的很想看到發生在家鄉的大戰,也就是紐約金融叢林裡的戰爭,因為我就是紐約人。」其實史東的父親過去正是紐約的股票經紀人,所以他在拍該片之前,早就對華爾街瞭若指掌。

貪婪才是好的?!

史東和史丹利懷瑟在【華爾街】中創造出蓋柯這個角色,由於麥克道格拉斯的蓋柯形象已經深植人心,很難想像當初安排道格拉斯來演蓋柯並不是意料中的事。史東 解釋道:「當時麥可從未演過蓋柯那類型的角色。他通常是愛情片或喜劇裡的男主角,然而他在【華爾街】中卻得詮釋一個骨子裡壞到家的角色。」

蓋柯在【華爾街】裡一場為股東辦的講座上,大力讚揚貪婪為美國資本主義所帶來的正面動力。蓋柯如此宣稱:「貪婪…抱歉我找不到更好的字,貪婪是好事。貪婪 是對的。貪婪是有用的。貪婪可以闡明一切,披荊斬棘直搗演化的精髓。貪婪存在一切的形式上—對生活貪婪,對金錢,對愛情,對知識的貪婪—貪婪激發了人類向 上的動力。」

這段演講至今仍是電影史上的名言,而且媒體在報導最近的金融危機時,常會引用「貪婪是好的」這句話。蓋柯這個角色為道格拉斯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且 蓋柯已經成為美國文化中歷久不衰的人物,也是大銀幕上最厲害的壞蛋之一。20年過後,道格拉斯在【華爾街:金錢萬歲】中重新詮釋蓋柯一角,他也為這個角色 持續不斷的影響力讚嘆不已。他說:「在我演過的眾多角色之中,人們最常跟我提到蓋柯。蓋柯讓他們印象深刻,這點讓我很驚訝,因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壞蛋! 」

道格拉斯接著解釋:「不過【華爾街】畢竟不是真實故事。大家都喜歡跟權力有關的故事,人總會受到權力誘惑。所以我想這是蓋柯以及【華爾街】這部片多年來人氣不減的原因之一。」

金融界傳奇人物重出江湖

製片艾德華普雷斯曼跟奧利佛史東合作密切,過去也是【華爾街】的製片,他說:「蓋柯在報紙跟雜誌的文章中出現太多次了,他已經變成一個指標性的角色。【華爾街】創造出那個金融中心裡的文化,其實不管在行為或是穿著上,它實際上真的有對在那裡上班的人造成一定的影響。」

蓋柯的個人魅力,他在交易時趕盡殺絕的作風,還有累積財富時毫不留情的作法,都意外讓他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英雄。華爾街的年輕人不只留起了蓋柯的招牌油亮髮型,穿起吊帶褲,更重要的是,他們打從心裡相信蓋柯的名言「貪婪是好的」。

觀眾對蓋柯的熱愛,一開始曾讓史東驚訝不已,他補充說:「過去這幾年,這部片越來越受歡迎。我把【華爾街】當成一個道德上的寓言故事來拍,結果很多人都誤 解它了。不過多年來不斷有人跑來跟我說『我到華爾街工作都是因為看了你的電影』,這真的很神奇。很多人現在都已經3、40歲了,而且在華爾街做得不錯,不 過我應該補充一下,他們都是很正直的交易員。」

不過就算是史東也無法預料到,之後一連串的問題將造成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海嘯,讓蓋柯這樣的人看起來微不足道。史東拍完【華爾街】後,又拍了好幾 部片,像是 【七月四日誕生】、【閃靈殺手】、【誰殺了甘迺迪】,還有最近的【W】,這段期間金融大亨也變得越來越有錢。史東說:「我覺得最誇張的就是這些財富累積的 速度,從90年代到現在,這些數字不斷飆漲,所以好幾百萬就變成了好幾十億,而貪婪的蓋柯也被貪婪的銀行徹底擊垮。」

他接著說:「到了2008年的時候,蓋柯這樣的人已經沒辦法生存了。那種海盜般的人物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過去曾經謹守本份的金融機構。過去銀行是銀 行,保險公司是保險公司,不過這一切都在2008年變了。80年代跟90年代金融開放,這些不同功能之間的防火牆一一垮下。」

真實世界中的華爾街不斷演變,新的【華爾街】劇本也正在進行,要讓蓋柯跟上時代的腳步。當時史東並沒有參與這部片子的任何計劃,直到他在2009年讀了編 劇阿倫勒布(Allen Loeb)為【華爾街:金錢萬歲】所寫的劇本之後,他才開始有了拍攝新【華爾街】,讓劇中人物捲土重來的想法。

製片艾德華普雷斯曼說:「阿倫勒布有金融界的經驗,他把去年的華爾街跟全球經濟濃縮在劇本裡,然後這份劇本讓史東決定重新接掌這部片的拍攝計劃,因為他看得出來這部片有多切合時事,多麼令人興奮。」

史東解釋說:「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瞬間讓整件事變得很有趣,因為你可以看出這個體制裡所存在的缺陷。【華爾街:金錢萬歲】就是在清算這些過去發生的事。」

重回金融遊戲

阿倫勒布是個有執照的經紀人/交易員,自稱「金融宅男」。普雷斯曼在2008年底找他來寫【華爾街:金錢萬歲】,所以他正好就是在那年經濟跌到谷底時,為 寫劇本而做功課。勒布除了跟避險基金還有各大銀行的高層碰面以外,還花了很長的時間跟一位過去在美國大型公司工作過的交易員深談。不過最讓勒布擔心的,是 如何為「蓋柯」定調,寫出讓他本人—也就是麥克道格拉斯—點頭的劇本。當時道格拉斯已經表達重新演出蓋柯的意願,但是前提是劇本要好。

勒布跟雪福為【華爾街:金錢萬歲】所寫的劇本不只描述了2008年年底美國金融界發生的事,裡面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蓋柯在獄中多年後不但改頭換面,也變成了離華爾街遠遠的局外人。道格拉斯很喜歡這個劇本,於是點頭答應演出。

故事一開始,蓋柯坐了8年的牢後,在2001年從聯邦監獄中出來。這段期間太太跟他離婚,兒子過世,他唯一的家人,也就是女兒薇妮,不願意跟他說話。她認為全家分崩離析都是蓋柯的錯。麥克道格拉斯說:「蓋柯在前一部電影裡意氣風發,現在他在這部片一開始卻如此慘淡。」

勒布說:「蓋柯從雲端跌到谷底。他失去家庭,而且他在事業顛峰入監服刑。他曾是市場上的主要人物,不可一世。他入獄時擁有5千萬美金,結果他在2001年出獄時世界已經變了,而他一無所有。蓋柯已經不在這場金融遊戲裡面,一切與他無關。對他來說那是讓他最丟臉的事。」

道格拉斯說,蓋柯在獄中學到不少教訓:「他有很多時間可以去思考。他看得更清楚了。他對金融界所發生的事抱持悲觀的看法。蓋柯有辦法客觀地觀察這一切,所以他知道我們有多慘。」

道格拉斯解釋道:「蓋柯出獄的時候,下定決心要以超級操盤手的身份重建他在華爾街的地位。不過他想要的不只是重新賺回一大筆錢,他想要得到大家的認同。這也是他寫書的原因之一。」

此外,蓋柯也想讓當初因他而支離破碎的家庭團圓,贏回女兒薇妮的愛,這股決心一樣堅定。蓋柯重回華爾街的野心跟他想和女兒重修舊好的決心,交織出本片最高潮迭起,最感人的時刻。

蓋柯為了達成這兩個目標跟薇妮的未婚夫雅各合作。雅各代表了那些2008年之前未滿30歲,卻已經荷包滿滿,通曉技術層面的人。蓋柯利用雅各接近薇妮,雅各則企圖藉由蓋柯提供的情報讓他在金融界出頭。

年輕新生代加入

奧利佛史東找了西亞李畢夫(Shia LaBeouf【變形金剛】系列)來演出雅各一角。李畢夫受到雅各一角的吸引有幾個不同的理由,其中包括了他對史東作品的推崇:「我愛【華爾街】。身為一 個影迷,我在看史東的電影時學到很多東西。不但學到很多真實存在的事,也得到不少樂趣。」

對他來說,演出奧利佛史東的電影也是步調上的轉變。他解釋說:「我已經拍了好一陣子的奇幻電影,我想要來點不一樣的,而奧利佛史東的電影都很犀利。」

在新的華爾街裡,在全球各地狂賺好幾億的銀行家,取代了80年代蓋柯般的企業掠奪者。劇中知名投資銀行Churchill Schwartz的合夥人布列登詹姆斯,就是這類致富型態的代表。史東找了最近在【W】中合作過的喬許布洛林(James Brolin)來演詹姆斯。史東說:「喬許所演的布列登,是劇中主要的對照角色。他是新一代的人,40幾歲,是金字塔頂端前途無量的銀行家。 他很有錢也很傲慢,因為他是知名大型投資銀行少數的合夥人之一。」

布洛林過去曾當過短線經紀人,他很高興能和【W】的導演奧利佛史東再度合作。他說:「我曾經有幾年都在經營交易事業,所以我覺得我好像已經做完功課了。 金融界真的很迷人。」

詹姆斯的自信跟才能讓他跟公司都非常成功,其中包括了併購Keller Zabel一案。詹姆斯在別家投資銀行出現問題時,巧妙地趁虛而入,手到擒來。詹姆斯過去曾跟蓋柯聯手合作過,所以雅各想從蓋柯那裡得知有力的情報,找出 詹姆斯的弱點,替雅各的老闆兼良師報仇,因為他的公司就是被詹姆斯的陰謀搞垮的。不過要找蓋柯幫忙得付出代價:他要雅各幫他跟女兒薇妮重修舊好,因為雅各 正是她的未婚夫。西亞李畢夫:「雅各明知薇妮不喜歡這樣,還是跟蓋柯合作。雅各知道蓋柯很想有所作為,請他幫忙風險很高。 但雅各還是幫蓋柯修補跟薇妮的關係。」

史東找了銀幕新鮮人凱莉莫里根(Carey Mulligan)來演薇妮,她在【名媛教育】(An Education)精湛的演技令史東印象深刻。史東回憶道:「我打給凱莉跟她說『我很希望妳能讀一下這個劇本,我覺得妳非常適合薇妮這個角色。』她很驚 訝她連試鏡都不用就得到這個角色了。」

她談到自己的角色時說:「她過去過得並不順利。她爸惡名昭彰,大家都知道他幹的好事跟他的下場。所以她整個成長的過程都籠罩在法院跟支離破碎的家庭這兩個陰影之下。」

面對這樣的情況,薇妮決定不再跟她爸爸有任何往來,而她自己也變成了積極推動政治的網站記者。莫里根解釋:「她走上跟蓋柯完全相反的路,過著為他人服務的日子,她有蓋柯所沒有的價值觀。但她還是得打蓋柯所打的仗,即使她一樣不想要對那個世界有任何興趣。」

莫里根本片的真實度十分讚賞,它不只精準描繪出最近發生在華爾街的事件,對於各個角色的私生活也有很寫實的詮釋。她說:「它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你會看到 一個人開完大型會議後回到家裡所發生的事。我覺得我們拍出他們人性的一面,展現出他們的情緒是很棒的事,就是那麼真實。」

雅各生命中的另一個女人,就是他的媽媽席薇亞莫爾─她在這股短線投資中被套牢了。史東說:「她跟很多90年代的人一樣,變成房產經紀人。但她最後玩太大 了,超過她能處理的範圍,只好請她兒子出馬救她。」一開始席薇亞試圖把一棟房子賣給雅各跟薇妮,後來她手上的房產價格下跌,不得不跟雅各借錢。

史東找來奧斯卡得獎女星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飾演席薇亞。他說:「我一直都很想跟她合作。我過去一直遠遠地仰慕著她,從來沒有機會真的認識她。但是這次她很快就答應了,而且她懂得怎麼樂在其中。」

真實的華爾街現況

史東自己做功課是出了名地勤奮。製片普雷斯曼說:「第一部電影對華爾街老鳥來說也逼真到不行。我想奧利佛希望能把這部片拍得很寫實。

編劇阿倫勒布補充說:「奧利佛對電影的真實性要求很高。他對逼真度的堅持為本片加分不少,也提升了劇本的層次。所以你看到這部片的時候會想說,這就是華爾街,而且是現在的華爾街。」

史東為了做背景研究,帶領製作團隊訪問多家投資銀行跟避險基金公司,還見到了商業界的龍頭老大。他說:「我們盡可能跟所有能見到的人談,其中包括了幾位當今最有名的商界大老跟政治人物。」

科佩洛夫回憶說:「我們看完紐約時報跟華爾街日報後,列出一些我們想見的人。最棒的是,不管有沒有留下紀錄,大部份的人都非常樂意坐下來跟我們聊天,告訴我們華爾街現況。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毫無保留,是因為他們喜愛原版的【華爾街】跟蓋柯。」

奧利佛史東介紹許多華爾街的高階跟金融專家給演員們認識,協助他們為本片做功課,其中包括兩年前就預測經濟走下坡,人稱末日博士(Dr. Doom)的紐約大學教授/作家羅布尼(Nouriel Roubini)、傳奇投資大師索羅斯(George Soros) 、英克隆公司(ImClone)創辦人瓦克薩(Sam Waksal) 、財產上億的避險基金經理人查諾斯(James Chanos) 、索萊證券(Soleil Securities)首席投資策略顧問兼現場顧問文森法雷爾二世(Vincent Farrell, Jr.)。很多當今最紅的股票分析師也在片中軋一角,出現在裡面的「報導」跟「評論節目」裡。

史東說:「【華爾街:金錢萬歲】談的不只是貪婪這件事,還有羨慕別人跟不知節制這兩個人性面。羨慕這個字很重要。當你有5千萬美金的時候,你已經很有錢 了,心中的貪念應該已經得到滿足。不過如果你看到其他人賺了好幾億美金,然後覺得5千萬不夠,那就不是貪婪了,那叫羨慕。」

史東總結本片:「我覺得貪婪成為人類動力的這件事跟聖經一樣老,它是與生俱來的。現在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已經被合法化了,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份。」▓--節錄自世界電影http://www.worldscreen.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