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位時代雙週》撰文=龐文真

二○○六年九月十二日,迪士尼(Disney)集團執行長艾格(Robert Iger)在蘋果電腦的產品發表會上宣布,在最新的iTunes上,網友可購買並下載迪士尼的新、舊電影,迪士尼的產品可以從網路、手機發送給目標顧客,繼續在數位時代發揮影響力。

這家全球第二大媒體集團(第一大為時代華納),即使擁有電視、廣播、有線電視、電影製片、主題樂園……,仍然懂得隨著消費者習性來改變自己,也難怪在二○○六年八月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和品牌顧問公司Interbrand所合作公布的「全球品牌一百大」(Best Global Brands)中,迪士尼排名第八,品牌價值高達二百七十八億美元,Interbrand集團總裁菲普頓(Jez Frampton)認為,「媒體巨人迪士尼行動愈來愈敏捷,全面強化和進攻,保障迪士尼家族產品的品牌價值。」

摩托羅拉致力成為消費者品牌

不只是八十多歲的迪士尼行動敏捷,七十八歲的摩托羅拉(Motorola)也快速改頭換面。一支全球賣翻天的超薄時尚手機RAZR成功之後,摩托羅拉在內部耳提面命地要求員工,要把摩托羅拉從技術產品形象改變成「消費者品牌」。

去年才從蘋果電腦轉到摩托羅拉擔任全球行銷大將的尼爾(George Neil)說,品牌要提供美好經驗給消費者,而不是一個冰冷硬體,「只要消費者拿著我們的手機,不論是音樂、影像,還是網路……我們要給消費者最想要的。」

一轉彎,摩托羅拉定出不一樣的品牌策略,菲普頓說:「這重新定義了人們在生活中使用摩托羅拉的品牌經驗。」而今年「全球品牌一百大」的名單裡,摩托羅拉的品牌價值成長了一八%,排名從去年的七十三上升到六十九。

每個公司都想讓自己的品牌無限擴大,但是經營品牌時,最困難的恐怕就是想像「品牌現狀」和「品牌未來」之間的差異。「如果企業做了件品牌本身不該做的事情,公司和品牌會馬上受到影響」,菲普頓表示。

雖然二○○六年《商業週刊》所公布的「全球品牌一百大」的名單裡,前十大幾乎沒有變動。但是如果細究這些大品牌近年來的作為可發現,消費者對大品牌相對忠誠度高,利用這些忠誠度,大品牌更大膽地嘗試許多新的擴張,不斷推陳出新。

Google挾品牌優勢推各種產品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Google。隨著去年營收成長一○五%,Google今年的品牌價值也水漲船高,成長高達四六%,是一百大裡成長率最高的公司。美國《商業週刊》認為就是因為Google的營收仍不斷成長,才讓Google有膽不斷推出新產品,賭一睹網友的喜好。

Google的新產品推手——搜尋產品暨使用者經驗部門副總裁梅爾(Marissa Mayer)表示,「如果新推出的五個產品裡,能有一到兩個受到歡迎,就算是成功的創新了。」無虞的關鍵字廣告營收,讓Google有能力花一點點人力投資,推出一些不成熟的小產品,一方面讓網友提供價值連城的使用經驗,一方面又讓對手微軟總是處在追趕的緊張之中。

Google一詞早已從公司名,變成人人朗朗上口的動詞,但也並不表示Google做什麼事、推出什麼產品都會讓網友喜愛,若操作過多,出現太多失敗的產品,不免對Google的品牌價值造成傷害。Google品牌價值並沒有像營收般百分之百成長,就是證明。

麥當勞推健康套餐刷亮名聲

自從美國《商業週刊》和Interbrand在二○○一年推出「全球品牌一百大」排名以來,麥當勞(McDonald's)的名次一直都落在七、八、九名之間,但是二○○三年,麥當勞發現公司的市值跌落了一百二十二億美元。

在全球市場裡,麥當勞擁有幾乎百分之百的品牌知名度,但是知名度不見得等於好感度。人們愈來愈重視健康議題之時,麥當勞的餐飲總和垃圾食物、肥胖劃上等號。

麥當勞發現,在迪士尼做廣告或贊助奧運活動,的確讓小孩對麥當勞標誌印象深刻,但是會帶小孩去麥當勞消費的是媽媽,如果媽媽對麥當勞印象不好,廣告預算花再多也沒用。

經過不斷實地走訪媽媽團體,麥當勞推出讓媽媽放心的餐飲,也致力改善用餐環境。過去三年來,全球上萬家麥當勞餐廳三分之一都重新裝潢,也推出高單價的沙拉或健康餐。水果餐(如生鮮蘋果切片)非常受到大眾歡迎,甚至改變了麥當勞的形象。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的報導,目前麥當勞已成為全美最大的蘋果購買商,同時麥當勞今年的品牌價值也成長六%,市值升了二十億美元。麥當勞從今年二月開始,更在全球各地找奧運選手(台灣如朱木炎)來拍廣告,傳遞飲食、營養、運動等健康訊息。

「一定要了解消費者的需要和發掘消費者的慾望,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來自消費者,」麥當勞全球行銷總監迪蘭(Mary Dillon)強調。麥當勞的全球奧運行銷活動從電視廣告、包裝到網路,都在告訴孩童要吃得健康,高單價的健康食品也讓麥當勞創下店營收紀錄,高達一千九百萬美元。迪蘭表示,「我們從消費者身上學如何擴張我們的品牌。」

只有大品牌才有實力嘗試,也有足夠燃料(營收)燃起擴張之火,這是成為品牌公司最棒的好處之一,所以誰不想成為全球大品牌呢?


載自10月1日出刊《數位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