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觸控面板產業在歷經PDA銷售不如預期,導致3、4年前有超過半數的廠商關門大吉,今年蘋果的iPhone上市,不但挽回了觸控面板界的頹勢,更一舉將相關產業拉拔成當紅炸子雞,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產業。

撰文/林宏文、賴德剛

小婕是一位二十八歲的粉領上班族,今天早上她睡過頭,所以一手拿著早餐,另一手趕緊打開俗稱「阿福機」的宏達電智慧型手機,用大拇指翻閱整天的行程。「今天要去新竹開會」,平常都搭同事便車的小婕,今天要自己一個人開車去新竹,儘管路況不熟,但她上車後,立即從駕駛座前的液晶面板上,用手指頭寫進目的地的住址,並點選GPS的導航功能,靠著導航指引,順利抵達了目的地。

iPhone帶來新希望
觸控面板類股水漲船高


開完會,小婕跟朋友約了吃午餐,但因為身上沒有現金,所以到7-ELEVEn的提款機取款,順便利用一旁的多媒體服務機iBon預定下禮拜演唱會的票;到餐廳後,由於距離約定時間還有二十分鐘,她從包包中拿出任天堂的NDS遊戲機,用附贈的兩支小鼓棒,高興地玩起(太鼓達人)遊戲,隨著音樂節奏敲打螢幕上的指示。

其實,觸控面板早已深入你我的日常生活之中,從個人可攜帶的智慧型手機、MP3播放器,到車用的GPS、影音系統,以及大眾使用的提款機、多媒體資訊服務站(Kiosk)等機器,以及目前最新的UMPC(超級移動電腦)、筆記型電腦等,都已採用觸控面板技術,未來各項相關應用出現後,都將大大影響人類的生活。

今年六月底,蘋果iPhone手機正式上市後,由於擁有酷炫的多點觸控(multi-touch)功能,讓存在已久卻始終被忽略的觸控面板產業,瞬間又吸引許多人的目光,並成為未來各種手持式裝置的基本配備。

至於在全球電子產業扮演著舉足輕重角色的台灣,與觸控面板相關的類股股價,也因此紛紛水漲船高,觸控面板產業,儼然成了前景最被看好的明星產業…

PDA曾帶來需求
銷售不振 產業榮景熱轉冷


其實,二○○○年,台灣的觸控面板業曾因個人數位處理器(PDA)出現,而有過一番榮景,最多曾有超過四十家以上的廠商投入生產觸控面板,但沒想到○三年開始,PDA卻未如預期般造成風潮,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廠商因此關門大吉,讓許多人對觸控面板產業的看法愈來愈悲觀。

一直到○六年蘋果決定推出iPhone後,因強打多點觸控功能,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觸控面板產業在苦撐多年後,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而此次的iPhone效應,其實是帶動了全球智慧型手機、GPS等三吋左右的小尺寸觸控面板需求,因此目前國內主要觸控面板廠,例如時緯、洋華、介面以及理義等的產品,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

廣義來說,觸控面板產業大致可分為材料供應商、材料加工與觸控面板製造商三層,其中,屬中上游材料的玻璃基板、銦錫氧化物(ITO)導電玻璃與薄膜(Film),以及黏接面板所使用的膠材等廠商,幾乎都被具有關鍵技術的日系廠商所壟斷,至於下游的觸控面板製造部分則有不少來自台灣廠商,以今年電阻式觸控面板需求量一億六千萬片來看,國內廠商總產能約為六五○○萬片,已占全球產能的四○.六%。

柏德葳指出,今年國內觸控面板產業暴紅的主因,在於中游的ITO玻璃與薄膜缺貨情形嚴重,且上半年二.六吋觸控面板一直供不應求,造成後端的組裝、系統廠商忙著搶貨。

下游廠商缺貨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仁寶副總呂清雄說:「我們要跟時緯拿貨,都還不一定調得到。」目前仁寶持有時緯四成股權,是時緯最大股東,照理說集團中的仁寶、金寶、統寶應不至於出現貨源不足的情況,但時緯給這些「富爸爸」的回答,卻是:「我們不是不給,是真的趕不出來!」

由於目前全球主要ITO玻璃與薄膜大多以日系廠商為主,且大多供貨給美國3M或是日本國內等大廠,台灣廠商相對無法取得穩定且品質優良的貨源,只好尋求與國內材料廠商合作。

日商橫據上中游
台灣業者站穩下游向上衝


嵩達光電總經理方光輝表示,由於各廠商的ITO玻璃與薄膜產品特性不同,因此在觸控面板製造過程中,會直接影響面板良率,增加出貨困難度。

目前國內主要ITO玻璃製造商分別為默克光電、正太、冠華、勝華及錸德。其中,規模較大的是默克光電,勝華為自廠使用。至於股票已上櫃多年的冠華科技,過去幾年大部分都呈現虧損,並進行減資,今年初才完成二.三五億元的增資,引進包括裕隆集團及胡定華的創投資金,儘管前幾年業績不振,但在新資金進來而且觸控面板需求大增的情況下,今年前七個月營收已達三.六六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五二.八%,下半年營收應可再往上成長。

至於台灣的ITO薄膜廠,則只有勝華、卓韋、聯享等能達到量產規模,其中,勝華為自廠使用,聯享的規模較小,至於擁有「富爸爸」的卓韋則值得特別注意。目前聯電集團旗下的欣興電子,分別透過聯致科技與欣揚投資,共同取得卓韋近四成的股份,已成為欣興電子旗下的一隻小金雞。

卓韋光電過去幾年業績普通,去年營收才明顯增加至一.五億元,不過今年前五月營收已超過一億元,EPS約一元,而且國內觸控面板廠商在無法取得日本ITO薄膜廠原料情況下,紛紛轉而向卓韋下訂單,下半年業績將呈現倍數成長。許多廠商表示,雖然卓韋的品質還無法與日廠相比,但價格卻相當具有競爭力,有機會在台灣取代一部分日商的市占率。

相較於中、上游產業由日系廠商獨占,下游的觸控面板製造產業則因台商的加入,而呈現激烈廝殺狀態,尤其現在以四線式電阻面板市場的競爭最為血腥。

目前全球觸控面板技術大致可分為電阻式、電容式、表面聲波式(SAW)與紅外線式四種,由於各種技術都有不同特性,因此最後的終端產品製造商會依需求性來選擇適合的技術,例如iPhone就採用電容式技術,但大多數產品還是採取較為便宜的電阻式技術。

現今全球主流的電阻式技術,又可分為四線式與五線式,兩者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價格與耐用度,四線式因技術與製程最為成熟,因此價格較為便宜,可大量生產,適合用於小尺寸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目前全球電阻式觸控面板有超過五成採用四線式技術。而五線式的面板價格則高於四線式三到四成,但因耐用度較四線式高出十餘倍,較適合用於中大型尺寸的工業電腦(IPC)、提款機(ATM)及Kiosk等應用。

智慧型手機暴紅
小尺寸觸控面板供不應求


至於小尺寸觸控面板大多應用於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在目前需求量大增的情況下,幾乎只有與電子大廠有合作關係的廠商,才能拿到大量且價格不錯的產品,缺乏奧援的廠商只能往中大尺寸面板發展。

方光輝指出,由於四線式小尺寸面板每片的單價大約在二美元,但獲利卻只有約○.七美元,若無一定產量根本無法生存,因此其他廠商必須在大廠夾擊中找尋生路,例如主攻中大尺寸的五線電阻式面板。

以嵩達光電為例,目前接單狀況大多為小量與測試訂單,以及其他觸控面板廠的五線式電阻面板OEM與ODM訂單,但每個月卻能維持六至八萬片的中大尺寸面板產能,從一月正式量產至今營收已突破一億元,方光輝表示,年底將可達損益兩平目標,預估明年產能將可擴張至現在的三倍。他說:「未來嵩達將會跨足小尺寸面板產品中的中高階產品,例如車載螢幕與GPS。」

雖說國內觸控面板廠商的上游材料,仍須依賴日商支援,但國內也有廠商擁有垂直整合能力,一年內買下彩晶兩座三代廠的勝華,除可製造觸控面板外,還擁有ITO玻璃量產能力與ITO薄膜技術,也因所有的材料與技術都可在自家完成,因此勝華可說是目前國內最具競爭力的觸控面板廠。

大廠掌握小尺寸面板
其他廠商轉攻中大尺寸


不過勝華過去大部分的主要營收來源還是來自於低階液晶顯示器(STN),約占整體營收的四成,但在購入彩晶兩座廠房後,TFT面板也將成為主要的營收來源,勝華執行副總許振昌表示,今年TFT面板營收將上看三○%。

外界盛傳勝華很可能將成為iPhone二代的供應商之一,勝華卻始終不願對此發表意見,但其實勝華從蘋果手中得到的,可能是iPod Video二代的訂單。

研華產業應用電腦事業群協理李孟後說:「短短一年多來,觸控面板的應用發展遠超乎想像。」過去工業電腦與觸控面板一直處於相輔相成的態勢,尤其近年來博弈用機台與醫療電腦兩大商機更將觸控面板列為必備功能,證明觸控面板應用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不過,儘管台灣的觸控面板產業正當紅,卻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足夠的技術與資金,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尤其未來在電子五哥甚至十哥,以及面板大廠紛紛投入此領域後,觸控面板產業勢必將重新洗牌,且法人與分析師也認為目前國內觸控面板市場似乎有過熱傾向,加上大部分觸控面板廠商皆為未上市公司,因此冷靜找出穩健且具有潛力的廠商,才是最正確的作法。

 

(節錄自《今周刊》第558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