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獅子王」票房十年不墜的秘密

直擊紐約舞台,逾百工作者精密的分工組合

文/張世欣

即使演到第四千二百四十八場,「獅子王」歷久不衰的關鍵,就是不論幕前或幕後,工作人員都能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讓大人或小孩,永遠都可以在劇中找到令他們快樂和滿足的元素。

在紐約最繁華的時代廣場Minskoff劇院裡,燈光一如往常的在晚上八點轉暗,彷彿沉睡的夜幕,降臨在寬廣的非洲曠野上。

這是「獅子王」音樂劇在紐約百老匯的第四千二百四十八場的演出,這齣音樂劇今年八月也將來台首演。從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上演至今,「獅子王」一直是百老匯前五大賣座音樂劇,票房累計已達高達五億四千六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六億元)。

舞台上,具有先知能力的狒狒拉飛奇,用充滿原始野性的呼喚歌聲,劃破沉寂的天際。緩慢踩著高蹺、姿態唯妙唯肖的長頸鹿,從觀眾席通道走向舞台,大象和小象、以離心力盤旋的飛鳥群、舞者以木偶操作的花豹、齒輪原理推動的羚羊群……等,在榮耀之岩的壯闊景致之下,三、四十隻鳥獸齊聚在舞台上,向萬獸之王木法沙俯首朝拜。每一種動物的表演形態,都在考驗著觀眾想像力的極限。

下午四點,就在上演前的兩小時,「獅子王」的製作總監索席安(Doc Zorthian),到達Minskoff劇院,開始和全劇的一百四十三位演員、樂手、服裝、化妝造型師、戲偶操作員、木工師、電工技師、創意、道具和音響工程師一起工作,一年中有三百一十二天他們都是這樣拉開序幕。

一個人扮演十六個角色 花費一萬七千小時製作道具

從一九九七年「獅子王」首演時擔任助理舞台監督,到現在身為製作總監的索席安形容,舞台前的輝煌看似輕而易舉,「當你來到演出時的後台,才會發現幕後複雜宛如戰場。」

這裡有七百盞燈光,全劇使用的戲偶超過兩百個,包括仗偶、影偶和真實尺寸的人偶,呈現了二十五種不同的動物、鳥類、魚類和昆蟲,光是製作戲偶和面具就花了一萬七千個小時。

令人驚嘆的是,有的舞者全場必須飾演十六個角色之多,從羚羊、母獅、土狼、蝴蝶,到活動的「草人」,每一個場景不僅要穿戴不同的服裝道具,因應角色的不同,還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化上不同的妝。一百四十三位幕前幕後的人員來回交錯,索席安說:「舞者們不僅在舞台上模仿動物不停的奔跑跳躍,即使到了後台,大家更要快速變裝,重新進行下一個角色。」

布景、音效人員更是得時時刻刻保持高度警戒,準確無誤操作複雜精密的機械,搭配台前正在上演的劇情,更換不同的景片、布景和道具。索席安說,舞台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在每場演出的過程中,確保沒有演員或是舞者因為在後台奔跑換裝,誤觸布景的機關而受傷。

「在後台,大家是有固定行動路線的,」索席安說。包括演員在內的所有劇組工作人員,在加入「獅子王」之後,首先就是摸熟布景活動時的軌道,以及可以行走的路線,要保證整場戲順利演出安全無虞,「就是每個人都要知道在對的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他說。

融入全球表演形式 傳達沒有煩惱的哲學

究竟是人演戲?還是戲演人?和一般戲劇演出不同的是,「獅子王」劇中的面具並不是罩在演員的臉上,而是戴在頭頂上,每個演員的臉部表情都可以清楚被看到。「獅子王」想傳達的是,一種「人性的動物」全新創作概念。

索席安認為,「獅子王」音樂劇與眾不同,來自於其原創要素的豐富和多樣化,「更珍貴的是,融入了各個地域文化的表演形式,包括來自非洲的音樂、演員和面具,來自日本的人形淨琉璃(Bunraku puppetry),具有中國概念的皮影戲等,」他說。

劇中不但運用了一百零七種非洲傳統的打擊樂,渲染出濃郁的非洲大地自然雄渾的氣勢與氛圍,更運用了日本的人形淨琉璃概念。這種在十六世紀始於日本劇場的表演形式,觀眾可以看到主要的操縱師控制大型玩偶,同時有旁白敘述故事。較大的人形淨琉璃最高有五呎高(約一百五十公分),由三人小組來控制,由於木偶顯然易見,觀眾既能專注於故事,或是木偶師的技巧,這就是舞台表演「雙重事件」(double event)的功效。

另外,劇中也大量運用中國及印尼的皮影戲概念。當小獅子辛巴,展開找尋自我和真愛的冒險歷程時,多位燈光師,就利用透過光反映在銀幕上的影子,傳達小獅王的摩拳擦掌。當然不得不提戲中的「哈庫拉‧馬塔塔」,這句話由丁滿、彭彭(劇中角色)唱出,代表了往後的日子不要感到煩惱的精典名句,「這就是『獅子王』沒有煩惱的哲學,」索席安說。

表演者來自四面八方 關切心理需求才能方便管理

製作過程中最困難的工作,就是如何找到可以又唱、又演、又跳舞,還要懂得操縱布偶的多元表演者。

劇中演唱非洲歌曲的角色,製作單位也堅持只從非洲選角。但隨之而來的是,如何管理來自不同國家的演員或是舞者,以及他們每天演出當中必須承擔的高度壓力。索席安說,隨時關切每個人的感受和心理需要,找出彼此可以對話的共同點,是他多年來帶著「獅子王」在世界各地巡演的經驗當中,體會出的不二法則。

無論是音樂劇本身的創意發想內容、得獎紀錄或是票房數字,「獅子王」在近代百老匯音樂劇史上獲得的成就,不容置疑。但不可否認的挑戰是,幾乎每個季節都有好幾齣新劇上演的百老匯,「獅子王」同樣面臨後浪不斷逼近的激烈競爭。而且前往不同的國家演出,適應各個國家不同的國情和法律,是「獅子王」劇組一直在面臨的新挑戰。

即使演到第四千二百四十八場,「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讓這齣戲永遠保證最佳演出品質,」索席安說。他認為「獅子王」能歷久不衰的關鍵,就是「無論大人或小孩,永遠都可以在劇中找到令他們快樂和滿足的元素。」
from 商業周刊 ( HTML 圖文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