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穿牆透視 都市變身的機會
文/楚知
全球都市更新
資訊科技在2012年的趨勢,最常被預測的就是「行動、雲端、社群」等這三個場域,以及圍繞這三組概念所發展的「載具、內容」以及「社群行銷」等商業競逐的機會戰場。
但也還有一些重要的變化正在非消費的領域裡大規模地進行,而且影響深遠。例如大量的移民從鄉村持續移居到都市。到了2050年,專家預測全球80%人口都 將居住在人造都市裡。因此我們看到全球都市都在進行不同性質與規模的更新改造,一方面要因應大量的移動人口與經濟模式的變化,一方面也吸納資訊科技與網絡 媒體及社群等所帶來的,都市建設的新工具與新思維。
這段改造過程將牽動新一代全球都市的競爭力,從整個都市全部置入的巨大作業系統,到每個在地資源轉換為雲端服務,其間充滿許多可能的創新機會與商業模式,也同步改造了我們的生活環境。
因此在這一階段的都市變身過程裡,所採用的空間美學與公共建設思維是什麼?它們如何與目前行動運算的演變合流?
不管是關心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或是切身的生活環境變化走向,我們都應該投以更多的觀察摸索。
創意與智慧的競爭
從都市規劃的領域來看,目前位居主流的美學思維就是「創意城市」的概念。
「創意城市」源於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在2001年出版的《創意城市》、(Creative City)一書。強調以開放、包容與大膽實驗等精神,運用有如藝術創作般的工作模式來進行都市規劃與建設,以面對新時代都市裡的各種複雜問題,創造新的解 決方案。另一方面也強調文化的內容經由創意工作的再生產,種種呈現帶給市民的體驗足以同步賦予都市環境獨特而豐富精神面貌。
此書影響巨大,回憶這十年來我們所體驗過的熱潮事件,如北京奧運的節慶展演,上海世博的全球聚會,城市中不斷開發的各種創意園區,以及各地舉辦的嘉年華式 的文化祭節,或如《達文西密碼》催生的巴黎導遊等等,將電影與戲劇展演融入都市的活動,都是這種「創意城市」思維的具體施展。
施政者因此一方面快速地啟動各種文化內容的產業化與慶典化,透過媒體傳播放送。一面也把文化體驗銘刻置入都市空間,薰陶滲透到日常活動元素中。把無形的文化轉變成為有形的都市建設。例如台北的艋舺社區與同名電影的關係即是近例。
而從資訊科技的領域來看,近年常被提到的就是「智慧都市」的思維,乃試著在都市空間中置入各種資訊連網設備,讓環境品質的許多面向,可以經由感應監測,導入整體的智慧作業系統,進一步地自動化管理。
有趣的是,在「智慧城市」這種提案的競爭場域裡,排名最前面的都是規模小而容易整體作業的都市,如新加坡、香港等。而「創意都市」的提案指標上領先的都市 如巴黎、紐約、巴塞隆納等等卻都未在「智慧都市」排名的前段上。看來這也是資訊工程的系統思維與文化創意的開放思維兩者取向的不同,而賦予了不同形態的都 市以不同的競爭條件。
生態與市民的價值
但除此之外,都市規劃還有一個非常珍貴的文化傳統,就是「生態都市」的概念。
自然生態的汙染危機如地球暖化等問題,這幾年透過大眾傳播的報導,已經逐漸引起大眾的注意,因此「綠能產業」與「生態建築」的觀念也被大力提倡。但「生態 城市」除了對自然天候與地球環境的變遷保持謙遜對待,不再肆意毀滅開發之外,它更包含了自然與人類和諧的生活美學,對所有生命體的尊重與寬貸。並由此延伸 到對弱勢者的社會正義。在後續的民主與社會運動等趨勢的洗禮中的融合,發展出「市民都市」這個極重要的價值核心。
「市民都市」的思維,簡言之就是以市民的日常生活歷程的舒適美學作為都市建設的核心價值,任何經濟政治的目的都不能凌駕其上。
當我們把生態與市民放在核心價值裡,而把創意與智慧作為施展的工具時,我們才能清楚看到這一段環境大改造所應進行的軌跡,而不至於迷失在煙火的慶典渲染 中,失去了文化創造的深意。也不會迷戀於系統控制的完美秩序,而忘記大自然的不可控,或壓制了市民生活中博雜多樣而無法馴服的活力。
從這個架構來觀察,網際網絡可能是常被忽略的一項都市建設工具。這種建設並不僅僅是強調足量的頻寬架構與連網的便利,也不是只強調建設各種智慧連網的街 道、大樓、下水道與消防栓等等,而是運用網絡建構一套市民可以參與、累積的公共建設,讓上述的文化創意工程除了菁英化之外還能多元化與草根化的性格。使都 市空間在被賦予文化故事的過程中具有市民的足跡與想像,而不是少數人創造之後再使用各種施政工具,上對下地滲透到市民生活的各種元素裡。
例如因應行動運算而生的擴增實境(AR)工具,很可能是值得大力施展的都市建設。
無邊的世界
倫敦博物館2011年11月推出一個名為「街頭博物館」(StreetMuseum)的行動軟體,可以讓智慧手機在街頭環視周圍景觀時,在適當的地點上浮 現歷史的照片,疊影在眼前的真實場景上。因此我們在倫敦街頭的地鐵入口對話時,既可以討論眼前最先進的綠能建築設計,也可以談論它在工業革命初期的煤鐵時 代裡的舊日景觀。此時人體對環境似乎有一種的跨越時間的透視能力。
這種「擴增實境」(AR)的工具在行動運算的啟動階段就已經大受注目,英國的BBC電視台就曾報導擴增實境視為一重要的生活形態變化,而不是一個資訊界的趣味應用而已。
例如在客廳裡看到報紙上的某張照片時,可以透過「Aurasma」來搜索啟動它,瞬間變成為一段動態影片,或是使用「TwittAround」在飯店大廳 裡用手機環視四周,可以透視到某位持著手機把玩的客人正在微博上說一則關於小貓的事,因此對於眼前的人物得到更豐富的解讀。而當我們在大屯山腳的海芋花市 閒逛時,用「Wintitude」或「SeikaiCamera」仰視到山腰的話,會看到正有一群年輕學生登山,並正在亭子歇腳慶生,而我可以寄送賀卡到 亭子區位呈現出來。再回神到現場,則看見眼前的花店門口浮現出多則顧客評價資料,使我的消費觀察力大為增強。
若這些行動運算功能進一步無縫整合,在新生代人類所體驗的新型都市中,將無人會把牆壁甚至山脈當成活動的區隔,因此對於空間的邊界感將會不斷地穿透蔓延。 屆時也無人會把網絡當成與真實世界有別的虛擬世界,因為網絡媒體與社群同儕隨時可以在環境裡的一張紙或一個杯子或一棵樹的身上冒出來。
虛實相互引導
如果這樣的網絡媒體正在改造我們的實體空間,我們進行中的都市建設除了處理街道建築等硬體之外,自然應該同步建設這一層覆蓋整個都市的媒體網絡。讓這種公 共媒體成為像街道與公園般的公共建設,一方面使市民可以在網絡生活中體驗都市的文化歷史,並參與文創與都市的新建設,或經營在地雲端服務的事業。另一方面 也可以掙脫以硬體裝置軟體的舊思維,使虛擬與真實世界相互引導,逐漸浮現它應該浮現的革命性的面貌。
這就是未來數十年全世界的都市改造所面臨的挑戰與開創的機會。
作者簡介:
大學念建築,研究所念城鄉設計,在紐約進修多媒體設計。
曾執行建築、都市設計與多種網絡媒體專案
目前為 IVRLAB 執行長
文/楚知
全球都市更新
資訊科技在2012年的趨勢,最常被預測的就是「行動、雲端、社群」等這三個場域,以及圍繞這三組概念所發展的「載具、內容」以及「社群行銷」等商業競逐的機會戰場。
但也還有一些重要的變化正在非消費的領域裡大規模地進行,而且影響深遠。例如大量的移民從鄉村持續移居到都市。到了2050年,專家預測全球80%人口都 將居住在人造都市裡。因此我們看到全球都市都在進行不同性質與規模的更新改造,一方面要因應大量的移動人口與經濟模式的變化,一方面也吸納資訊科技與網絡 媒體及社群等所帶來的,都市建設的新工具與新思維。
這段改造過程將牽動新一代全球都市的競爭力,從整個都市全部置入的巨大作業系統,到每個在地資源轉換為雲端服務,其間充滿許多可能的創新機會與商業模式,也同步改造了我們的生活環境。
因此在這一階段的都市變身過程裡,所採用的空間美學與公共建設思維是什麼?它們如何與目前行動運算的演變合流?
不管是關心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或是切身的生活環境變化走向,我們都應該投以更多的觀察摸索。
創意與智慧的競爭
從都市規劃的領域來看,目前位居主流的美學思維就是「創意城市」的概念。
「創意城市」源於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在2001年出版的《創意城市》、(Creative City)一書。強調以開放、包容與大膽實驗等精神,運用有如藝術創作般的工作模式來進行都市規劃與建設,以面對新時代都市裡的各種複雜問題,創造新的解 決方案。另一方面也強調文化的內容經由創意工作的再生產,種種呈現帶給市民的體驗足以同步賦予都市環境獨特而豐富精神面貌。
此書影響巨大,回憶這十年來我們所體驗過的熱潮事件,如北京奧運的節慶展演,上海世博的全球聚會,城市中不斷開發的各種創意園區,以及各地舉辦的嘉年華式 的文化祭節,或如《達文西密碼》催生的巴黎導遊等等,將電影與戲劇展演融入都市的活動,都是這種「創意城市」思維的具體施展。
施政者因此一方面快速地啟動各種文化內容的產業化與慶典化,透過媒體傳播放送。一面也把文化體驗銘刻置入都市空間,薰陶滲透到日常活動元素中。把無形的文化轉變成為有形的都市建設。例如台北的艋舺社區與同名電影的關係即是近例。
而從資訊科技的領域來看,近年常被提到的就是「智慧都市」的思維,乃試著在都市空間中置入各種資訊連網設備,讓環境品質的許多面向,可以經由感應監測,導入整體的智慧作業系統,進一步地自動化管理。
有趣的是,在「智慧城市」這種提案的競爭場域裡,排名最前面的都是規模小而容易整體作業的都市,如新加坡、香港等。而「創意都市」的提案指標上領先的都市 如巴黎、紐約、巴塞隆納等等卻都未在「智慧都市」排名的前段上。看來這也是資訊工程的系統思維與文化創意的開放思維兩者取向的不同,而賦予了不同形態的都 市以不同的競爭條件。
生態與市民的價值
但除此之外,都市規劃還有一個非常珍貴的文化傳統,就是「生態都市」的概念。
自然生態的汙染危機如地球暖化等問題,這幾年透過大眾傳播的報導,已經逐漸引起大眾的注意,因此「綠能產業」與「生態建築」的觀念也被大力提倡。但「生態 城市」除了對自然天候與地球環境的變遷保持謙遜對待,不再肆意毀滅開發之外,它更包含了自然與人類和諧的生活美學,對所有生命體的尊重與寬貸。並由此延伸 到對弱勢者的社會正義。在後續的民主與社會運動等趨勢的洗禮中的融合,發展出「市民都市」這個極重要的價值核心。
「市民都市」的思維,簡言之就是以市民的日常生活歷程的舒適美學作為都市建設的核心價值,任何經濟政治的目的都不能凌駕其上。
當我們把生態與市民放在核心價值裡,而把創意與智慧作為施展的工具時,我們才能清楚看到這一段環境大改造所應進行的軌跡,而不至於迷失在煙火的慶典渲染 中,失去了文化創造的深意。也不會迷戀於系統控制的完美秩序,而忘記大自然的不可控,或壓制了市民生活中博雜多樣而無法馴服的活力。
從這個架構來觀察,網際網絡可能是常被忽略的一項都市建設工具。這種建設並不僅僅是強調足量的頻寬架構與連網的便利,也不是只強調建設各種智慧連網的街 道、大樓、下水道與消防栓等等,而是運用網絡建構一套市民可以參與、累積的公共建設,讓上述的文化創意工程除了菁英化之外還能多元化與草根化的性格。使都 市空間在被賦予文化故事的過程中具有市民的足跡與想像,而不是少數人創造之後再使用各種施政工具,上對下地滲透到市民生活的各種元素裡。
例如因應行動運算而生的擴增實境(AR)工具,很可能是值得大力施展的都市建設。
無邊的世界
倫敦博物館2011年11月推出一個名為「街頭博物館」(StreetMuseum)的行動軟體,可以讓智慧手機在街頭環視周圍景觀時,在適當的地點上浮 現歷史的照片,疊影在眼前的真實場景上。因此我們在倫敦街頭的地鐵入口對話時,既可以討論眼前最先進的綠能建築設計,也可以談論它在工業革命初期的煤鐵時 代裡的舊日景觀。此時人體對環境似乎有一種的跨越時間的透視能力。
這種「擴增實境」(AR)的工具在行動運算的啟動階段就已經大受注目,英國的BBC電視台就曾報導擴增實境視為一重要的生活形態變化,而不是一個資訊界的趣味應用而已。
例如在客廳裡看到報紙上的某張照片時,可以透過「Aurasma」來搜索啟動它,瞬間變成為一段動態影片,或是使用「TwittAround」在飯店大廳 裡用手機環視四周,可以透視到某位持著手機把玩的客人正在微博上說一則關於小貓的事,因此對於眼前的人物得到更豐富的解讀。而當我們在大屯山腳的海芋花市 閒逛時,用「Wintitude」或「SeikaiCamera」仰視到山腰的話,會看到正有一群年輕學生登山,並正在亭子歇腳慶生,而我可以寄送賀卡到 亭子區位呈現出來。再回神到現場,則看見眼前的花店門口浮現出多則顧客評價資料,使我的消費觀察力大為增強。
若這些行動運算功能進一步無縫整合,在新生代人類所體驗的新型都市中,將無人會把牆壁甚至山脈當成活動的區隔,因此對於空間的邊界感將會不斷地穿透蔓延。 屆時也無人會把網絡當成與真實世界有別的虛擬世界,因為網絡媒體與社群同儕隨時可以在環境裡的一張紙或一個杯子或一棵樹的身上冒出來。
虛實相互引導
如果這樣的網絡媒體正在改造我們的實體空間,我們進行中的都市建設除了處理街道建築等硬體之外,自然應該同步建設這一層覆蓋整個都市的媒體網絡。讓這種公 共媒體成為像街道與公園般的公共建設,一方面使市民可以在網絡生活中體驗都市的文化歷史,並參與文創與都市的新建設,或經營在地雲端服務的事業。另一方面 也可以掙脫以硬體裝置軟體的舊思維,使虛擬與真實世界相互引導,逐漸浮現它應該浮現的革命性的面貌。
這就是未來數十年全世界的都市改造所面臨的挑戰與開創的機會。
作者簡介:
大學念建築,研究所念城鄉設計,在紐約進修多媒體設計。
曾執行建築、都市設計與多種網絡媒體專案
目前為 IVRLAB 執行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