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6/05/15
國科會展望系列演講,由台大海洋所教授戴昌鳳主講「何去何從?從氣候變遷看海洋生物的未來」
 
國科會展望系列演講,由台大海洋所教授戴昌鳳主講「何去何從?從氣候變遷看海洋生物的未來」
海洋是生命之母,但人為破壞、氣候變遷,已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威脅;到底海洋生物的未來如何?人類可以做些什麼,來和海洋生物和諧共存?
由國科會與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中廣公司、News98合辦、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2007展望演講春季系列:明天過後—從環境變遷看地球生物的未來」,第四場由台灣大學海洋所教授戴昌鳳主講「何去何從?從氣候變遷看海洋生物的未來」,吸引滿室聽眾,聽得津津有味。

戴昌鳳指出,地球能適合生物生存,是因為有海洋調節氣候;所以海洋性氣候城市不論日溫、年溫,變化都比較小,最適合人類居住。

洋流也是地球傳送熱量的重要動力,像北太平洋的北赤道暖流會經過菲律賓成為「黑潮」,北上到北緯45度往東到美國再轉回來,所以日本緯度雖高,仍可種稻米。

戴昌鳳說,二氧化碳看不到、摸不到,但它的增加卻影響全球,例如讓海水變酸,鈣化生物如珊瑚、貝類的鈣化作用降低,讓珊瑚礁難以形成;另外海溫升高造成珊瑚白化,海面上升對生態系產生衝擊,颱風頻率、強度也增加,撒哈拉沙漠的沙塵暴還吹到加勒比海使珊瑚生病。

生物演化能否適應環境變遷,要看世代長不長,浮游植物一天就兩世代,所以容易調適,但像珊瑚調適能力就很差;而且所謂「適應」的意思是,耐溫的留下來、不耐溫的死掉,所以下一代基因庫已改變。

海洋也對地球碳循環中扮演重要角色,戴昌鳳說,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占全球一半,海洋占地球表面積71%,海中光合作用若旺盛,可大大減低溫室效應,但海裡的營養鹽如氮和磷若缺乏,將造成光合作用大量減少的限制。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海洋的「基礎生產力」,曾有學者統計,海洋表層水溫升高,會造成基礎生產力下降,也就是浮游植物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使暖化更嚴重;這也會影響人類從海洋取得食物量,因為基礎生產力與浮游動物量成正比,浮游動物量又與魚類產量成正比。

全球暖化也造成生物群聚改變,美國加州曾有一項調查,發現溫暖地區來的生物增加,而當地原有生物減少,例如貽貝,從1979年到2004年,生存範圍向北擴展500公里。又如烏魚,每年冬天追著寒流南下,到台灣海峽產卵,但氣候變暖,就不來了。

暖化也使沿海濕地消失,戴昌鳳表示,紅樹林、海草床和珊瑚礁是重要生態系,很多海洋生物在此繁衍下一代;海水上升使海岸侵蝕增加,海岸後退,結果濕地消失,衝擊當地生物資源。

珊瑚礁被稱為「海裡的熱帶雨林」,海溫升高會造成珊瑚白化、死亡,因為珊瑚的大部分能量來自共生藻,暖化會使共生藻離開;人類已知珊瑚白化與聖嬰現象海溫升高有關,1998年的強烈聖嬰現象,造成全世界很多海域的珊瑚白化。

戴昌鳳說,若人類努力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100年全球海溫將升高1.1到2.9℃,若繼續排放,將升高2.4到6.4℃;若暖化繼續,墾丁的珊瑚在2050年就可能面臨生存危機。

 

from http://web.nsc.gov.tw/kp.asp?url=http://www.nsc.gov.tw/_newfiles/head.asp--add_year=2007__tid=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