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一個人都會在天堂裡遇見五個人
聽他們說出你的五個功課,你才能了解自己的生命

內容簡介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的最新力作,獻給所有認為自己來到人間並沒有什麼意義的人。
◎故事描寫一個在遊樂園裡的老工人艾迪,自從退伍以後就困在家鄉,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他認為自己被命運綁住,他認為自己的人生是被沈默卻又暴躁的父親害了。他待在這個海灘小鎮,孤單一人。他只剩下回憶。
◎在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了命,進了天堂。在天堂裡,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裡的人。這五個人逐一對他說出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們是什麼時候在人間與艾迪相遇。艾迪逐漸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生命裡一直都有別人的生命;而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會在最無法預料的時空,產生交集。
◎本書要告訴讀者:每一個生命都會碰觸到另一個生命;你所付出的愛,絕對不會白費。你所遇到的人,都會以某種方式再回到生命裡。
◎假如你認為自己微不足道,讀過這本書後你會明白: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我們來到人間,是為了與別人相遇。

作者簡介
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  著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暢銷全球數百萬冊。為報紙撰寫專欄,主持廣播節目,並且在許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
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內容轉載

本書謹獻給艾德華‧拜許曼(Edward Beitchman),他是我摯愛的舅舅,是他給了我天堂的最初概念。每年感恩節聚餐的時候,他總會說起某天夜裡他在醫院裡醒來,看見那些死去的親人摯友的靈魂坐在他病床邊,等待著他。我從來沒有忘記這個故事。也從來沒有忘記他。

關於什麼是天堂,人人有一套見解,多數的宗教也都有一套說法;而所有的想法都應當受到尊重。本書所呈現的天堂,只是我的一種推測和一份心願;願我的舅舅和其他與舅舅相似的人們——這些自認為在世間微不足道的人們,最終可以領悟到自己是如此重要,自己是如此被別人愛著。

結局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個名叫艾迪的男人。故事的開始就是結局:艾迪在光天化日之下死去。一個故事從結局開始說起,可能有些奇怪;不過,所有的結局也都是開始。只是在發生的當下我們不曉得。

艾迪渡過人生最後一個鐘頭的地方,也是他渡過這輩子大多數時光的地方。那是在「露比碼頭」,一座傍著灰暗大海的遊樂園。遊樂園裡的設施很常見,有木板步道、摩天輪、雲霄飛車、碰碰車、賣太妃糖的攤子,還有一段商店街,在那裡可以往小丑的嘴巴裡噴水柱。這裡另有一項新的設施,叫做「佛萊迪自由落體」,此處將會是艾迪送命的地點,他將會死於一樁登上全國報紙版面的意外。

艾迪去世的時候是個矮胖的白髮老人,脖子短短,胸膛胖胖,胳臂厚實,右肩上並且有一塊褪色的軍隊刺青。如今他的雙腿細瘦而佈滿青筋,昔日在戰爭中受過傷的左膝,現在因為關節炎而報廢了。他走路時拄著手杖。這老人有一張寬闊的臉,被太陽曬得粗礪而風霜。尖尖的鬍渣與微微戽斗的下巴,使得他看起來比實際上驕傲一點。他老是在左耳上放著一根香菸,在腰間皮帶掛著一串鑰匙。他穿膠底鞋,戴一頂老舊的麻質小圓帽。他身上的淺棕色制服暗示了他是個工人,事實上他就是個工人。

艾迪的職務是「維修」,主要工作是維護遊樂設施的安全。每天下午,他會巡一趟遊樂園,從「旋轉升降車」到「水管俯衝車」,一項一項察看。他檢查有沒有木板裂開,有沒有螺絲鬆脫,有沒有鋼片磨損。他有時候會停下腳步,眼神呆滯,路過的人以為出了什麼事;其實他只是在全神貫注聆聽罷了。這麼些年下來,他憑耳朵就聽得出有沒有問題,從器械的嘰軋嘰軋聲和空隆空隆聲中聽出端倪。

在人世的最後五十分鐘,艾迪最後一次巡視「露比碼頭」。 

 他經過一對年老的夫婦身邊。「兩位好。」他含糊打了招呼,輕輕碰了碰帽子示意。  

對方基於禮貌,點了點頭。遊客都認識艾迪。至少常客認得他。每年夏天,大家都會看到他,那是一張讓人連想起某個地方的臉孔。他的工作衫的胸口部位縫了一塊貼布,布上寫著「艾迪」,名字下方則是「維修」二字。有時候大家會

說:「嗨,艾迪‧維修先生,你好呀。」不過艾迪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好笑。  

今天是艾迪的生日,八十三歲生日。上個星期醫生告訴他,他身上長了帶狀泡疹。帶狀泡疹?艾迪根本不知道那是啥玩意兒。曾經,他身強力壯,兩隻手臂可以各拎起一匹旋轉木馬上的馬匹。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載自博客來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