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公益之手廣開市場大門

  • 2009-06-02
  • 工商時報
  • 【邱莉玲】

     不景氣,企業做公益的腳步可停不得!

     為什麼?因為公益已經逐漸成為企業策略的一環,據麥肯錫調查,以前企業做公益主要是受到員工所影響,未來5年將由消費者主導要求企業負起社會責任。

     聯合勸募組織(UW)印度總裁Venkatesh Valluri進一步指出,有愈來愈多聲音要求現代企業的獲利必須是「乾淨獲利」(Clean Profit),人們不要買血鑽石、也不要穿童工製造的運動鞋,廠商必須設法製作出「三重營利的財務報表」(Triple bottom line report),意即兼顧經濟價值、環境、社會責任,才能獲得多數人青睞,進而永續發展。

     也許有人會懷疑,時機壞壞,企業哪有錢做公益?事實是大企業仍維持一定金額的公益投資,因為公益是企業策略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進入新市場的利器,他們的焦點已經從募款金額轉移到影響力;再來,現代公益更講究創意,從單純的捐錢擴大為物資捐輸、專業貢獻到聯合企業運作,許多創新概念在台灣甚至跑得比有些新興國家還快。以下列舉時下公益創新模式:

     創新模式1.成為前進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企業做公益不只因地制宜,近年趨勢是走向全球化戰略發展。

     全球UW總裁Brain A.Gallagher透露,包括GE、P&G、花旗、J&J嬌生等大型國際企業總部都設有公益基金會,透過有40多國網絡的UW,發展所謂全球性的公益策略,尤指他們在進入新興國家投資或營運時,透過公益活動經營社區和政府關係,有助於穩固他們的生意。據估計,光是美商每年就投資4千萬美元以上在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做公益。

     這種用公益開路的策略,近年也在亞洲企業流行起來,又以南韓的三星、現代等國際化步伐走得快的大廠最積極,藉由公益活動打入美國等市場。

     Brain表示,儘管都是做公益勸募,在歐美做又比在亞洲做來得困難,因為公益勸募在亞洲才剛開始,但在歐美已經發展成熟,目前政府、非營利組織和企業的募款關係在變,企業必須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好比,金融海嘯以來,美國有許多人失去房子、工作,今年聯勸便在美國聯合企業之力成立庇護之家基金提供協助。

     創新模式2.將企業經營管理所長導入非營利組織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積極提倡下,「服務志工」的概念可望在企業圈和產業界掀起風潮,成為公益的一股新能量,近年在台灣也有這類創新例子,好比統一超商和聯勸共同發起「把愛找回來」關注百萬身心障礙者,台灣嬌生公司和彭婉如基金會的合作等。

     統一超商自轉虧為盈後,這21年來持續推出把愛找回來公益活動,一年補助大約4個社福機構,都是由統一自行成立的基金會來主導,這也是絕 大多數本土企業的做法,一般相信,跟企業品牌形象操作有關。不過這4年情況改變,統一改與聯勸合作,兩者共同討論、命題,抓住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的趨勢,由統一超商負責商品化、市場和通路行銷,聯勸整合190個身心障礙服務團體,一起為他們建構全生涯計畫,不只募款,今年更打算透過統一超商在日本的人脈關係,帶身心障礙團體到日本觀摩。

     還有一種做法是將服務志工整合到企業各部門。台灣嬌生公司總經理張振亞表示,嬌生設有Corporate Contribution Committee,就改善婦幼健康生活、幫助特殊疾病者 教育,以及重視長期公益效應,擬定策略,在這個大策略下,台灣嬌生在企業30週年時,跟彭婉如基金會合作,從旁協助他們做市場研究了解市場服務、設計以及 人才訓練,最忙碌時期同時有7個小組分頭工作,不僅動員嬌生相關部門的企業志工,連嬌生周邊服務廠商也在張振亞邀請下被拉進來做公益。同時,台灣嬌生提供 低利貸款2百萬元,已創造出8,100萬元的效益。

     要做到這點,張振亞認為關鍵在:企業有沒有心?CEO有多少心?願意做多少事?她認為CEO鎮日忙著做生意,沒有太多時間想點子、找公益對象,所以企業做公益最好的做法,是認養一個非營利組織或社福機構,提供量身定做的協助。

     創新模式3.建立物資捐贈平台

     隨著企業公益發展愈久,許多企業的焦點已經不只看數字表現,好比募款金額、媒體曝光,轉而看重它的影響力和長期效應。2008年底開始,由台灣嬌生、聯合利華、佳格、康那香以及新竹貨運5家企業聯合,成立物資捐贈平台就是一例。

     這個創新概念的緣起很簡單,眼前的不景氣,增加募款難度,既然募款將來還是要拿來買物資,何不直接就社福機構的需求,以及製造商過剩的庫存作媒合?於是由嬌生協助聯勸成立一個網路捐贈平台,由這5家業者分別提供嬰兒、成人日用品、食品,再由新竹貨運送到善牧基金會全省10個安置中心,每季做有效配置,未來這個Web2.0公益活動將邀請其他企業加入。

     這是一個對企業和非營利組織雙贏的公益策略。台灣聯勸副會長也是南僑企業團副會長陳飛鵬指出,大企業由於產品線廣,經常面臨更改配方、包 裝,或是產品效期短被通路要求回收的情況,以前這些存貨只得銷毀,每年銷毀成本動輒千萬元,現在透過這個物資平台有效捐贈,大可省去銷毀成本,也可物盡其 用。

     創新模式4.把公益納入經營模式

     愈不景氣,民眾生活愈苦,他們對公益的需求愈高,據麥肯錫調查,有5成消費者在未來5年將影響企業在ESG(Environment、Society&Governance)的投資和行動。影響所及,公益將變成企業塑造品牌差異化的一個區隔利器。

     電電公會近日推廣的FreeShare福利社商店街,第一波行銷活動即選定其他網購平台較少著墨的公益出招,在競爭激烈的網購市場做區隔,首創公益網路購物平台,讓公益團體免上架費開店,消費大眾也可透過這個福利社平台,勾選站內商品送給想要支助的公益團體,開幕期間與鬍鬚張餐飲集團合作,捐出2%營利所得給喜憨兒基金會,如此做品牌也促進人氣買氣。



網購商戰公益揭幕

  • 2009-06-02
  • 工商時報
  • 【邱莉玲】

     用公益做區隔,全台最大公會電電公會與仁文資訊科技合作的「FreeShare 福利社商店街」,將首創公益專區、打出最低上架費等優勢,投入競爭激烈的網購市場,挑戰Yahoo!奇摩、PChome等大型網路商店系統商。

     身為後發者, FreeShare 這麼做主要有2個考量,一是本著成立初衷、一是基於市場競爭,背後目的都是企圖在短時間裡衝高開店數和流量。

     FreeShare總經理藍志文表示,福利社商店街的前身是TEEMA Mall,主要跟3C商品通路商良興合作,提供電電公會會員廠商和員工購物優惠,只不過由於商品不夠多元,少了女性、旅遊商品,影響網站流量,之前每日流量僅2、3千人,單月業績約2百多萬元。

     對許多會員廠商從事銷售業務的電電公會來說,希望可以衝高這個交易平台的流量,以便帶動公會其他B2B、展覽、教育訓練等平台,讓會員廠商可以發展多元商機。

     於是電電公會決定擴大推出FreeShare,從原來一個單店轉型為一條商店街,自4月底重新招商、開站至今,已有40、50家廠商進駐,主打美容美食和居家,每日流量增加至8千到1萬,營業額單月也有80至100萬元。未來3C賣場部份,可望改為跟來自中部的三井資訊合作,這3個月每月還將投注30、40萬元報紙廣告,企圖在半年內把廠家數衝高至千家。

     由此不難看出FreeShare積極競逐網購市場,但這可是有一場硬仗要打!

     因為據調查,2008年台灣網友最常到訪10大購物網站中,前3名分別為Yahoo!奇摩購物中心、PChome線上購物、博客來,其次為Yahoo!奇摩購物通、PayEasy、PChome商店街,顯示網友經常到訪的購物網站有朝向集團化購物網站聚集的趨勢。

     不過FreeShare也非省油的燈,藍志文指出,FreeShare除了有電電公會背書,還祭出最低通路費(單項商品上架費99元)、最快開店術(30秒即可開店)、最強行銷團隊(行銷費用皆由商店街吸收),網路商家若要辦說明會或記者會,可免費使用電電公會的場地,加上將來會員廠家的尾牙、福委會等採購衍生的經濟效益,都是招徠網路商店的釣餌。

     目前電電公會有5千多個會員廠商,員工總數達10萬人以上,這些人都將是FreeShare的基本盤,以往在TEEMA Mall時期,30歲一代購物者占大宗,跟 Yahoo!奇摩購物中心以20歲至29歲網友最多,PChome線上購物是40歲以上網友最多,博客來則是10歲到19歲的網友最常到訪,恰好形成區 隔。

     行銷面也是FreeShare區隔的關鍵,第一波即選定其他網購平台較少著墨的公益出招,打出公益網路購物平台,公益團體可以免上架費開店,消費大眾也可透過福利社平台,勾選站內商品送給想要支助的公益團體,開幕期間尚會捐出2%營利所得給喜憨兒基金會,如此一來做品牌形象也促進人氣買氣。

     據了解,既有成熟的網購平台每月營業額少說有2、3億元,FreeShare還有一大段路要追趕,但由於有電電公會撐腰,不僅省下許多費用,還可獲得專案申請補助,估計每月營業額達2千萬元以上就可站穩腳步開始賺錢

     不僅如此,據傳電電公會已開發出一套軟體,可以將FreeShare導入電視,屆時網路購物、電視購物雙管齊下,會更積極開發目前火紅的宅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