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採訪.曹以斌、林雅惠 整理.林雅惠

一年一度的鴻海股東會,往往是外資分析師「朝聖」董事長郭台銘的年度重頭大戲,無奈今年鴻海股東會不開放給媒體以及法人,郭董反而「暢所欲言」,提出「工業銀行」以及「靠專利賺錢」等願景,並且對於「2008年交棒」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理財周刊》特別獨家專訪匯豐台股研究部主管王萬里、花旗環球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兩位重量級外資分析師,針對郭董提出的願景一一解析;兩人一致看好鴻海的長線投資,卻也同時擔心2008年郭台銘交棒後的鴻海發展;另外,對於鴻海要進軍工業銀行以及靠專利賺錢則意見分歧,以下是楊應超與王萬里的專訪紀要:

明年交棒 接班人40歲以下

匯豐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王萬里:希望這種事情不要立刻發生,因為老闆只有一個,現在大家搶破頭,有可能選出來後,其他優秀的人就走了。最怕就是像台積電一樣,一人(蔡力行)當道,其他優秀的人就離開了;在國外,也有這樣的例子,像GE(奇異),在還沒宣布接班人選之前,每個人都抱著一個希望,有點像買樂透的心情,等到結果出來,希望破滅之後,剛好有別家給我更好的生涯規畫,我就會過去,就會產生一波離職潮。

我倒是覺得像英特爾找接班人的方法還不錯,它們會先指定一位出來,做個兩三年,等到這個人升為CEO(執行長),所有的決策交由他定奪,原來的領導者就變成董事長,專門在幕後看看CEO做的決策對不對。所以,鴻海不如趕快把接班人選定下來,然後不服的人就走,再搭配董事會運作、公司治理等機制,這樣這個被指定的接班人,就不會出太多的錯,反而提早有機會表現。

花旗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楊應超:這是我最擔心的問題(郭台銘2008年交棒),我不同意這樣的模式(郭台銘退居幕後);因為,很多重大決策還是得靠郭台銘拍板,確定最後方向,比如投資一家工廠,都是要老闆說了算,連客戶訂單少一塊錢,也要郭台銘同意;在這種情況下,說郭台銘2008年要交棒,我覺得理想上可以,現實還是沒辦法;老闆這個角色,仍是很重要。

老實說,郭台銘講接班是老調重彈。去年,就講過同樣的事(由40歲的人接棒),要老臣們一起退,這些和郭台銘一起打拚的老臣,每個人有錢到真的想退休;但是,想退又不好意思退。我認為,郭台銘說2008年要交棒、退居幕後,但是,實際上,到哪裡去找和郭台銘一樣強的人?

40歲以下的人接班?目前,在鴻海,我想不到有誰既年輕又能讓大家心服口服的人。我想,郭台銘不會那麼快退休,以郭台銘的健康來看,再做10年也不是問題,希望他像王永慶一樣,可以撐到90歲。

做工銀 生兒子也要養兒子

楊應超:鴻海說要做工業銀行也不是什麼新的構想,他從去年就在進行了;群創就是以這樣的模式創立出來的;現在,在股東會內再提出,只是把舊有的概念重新包裝罷了。

我倒認為,這部分鴻海已經做得不錯了,畢竟,他掌握訂單,所以可以養很多子公司,而且是賺錢的子公司。這在國際間,早已有人如此操作了,如英特爾與聯想,就專門成立一個部門進行投資,公司有錢,就會拿去投資公司,有點像私募基金,重點不在於投資獲利,而是著眼於策略性布局。

王萬里:郭台銘說要做工業銀行,對鴻海而言,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出路;但是,我不一定會偏正面解讀,只能說等著看;因為,還得看做出來的成績如何;不是郭台銘說要做就可以做好,必須進一步觀察。

再者,鴻海說要扮演工業銀行的角色,與他的核心事業沒有關係,我們不會列入重點考量;因為,鴻海不是專門從事創投,所以,經營工業銀行不無風險,這些都必須列入考量。

靠專利 在新興市場找商機

楊應超:這部分我覺得鴻海可以做得起來,它的專利很多,要靠專利賺錢不難。而且,我認為鴻海要靠專利賺錢這件事,無形中,也形成一道產業門檻,讓其他的同業無法跨進這個領域;所以,打專利戰這部分是有效益的。

王萬里:鴻海靠專利找商機,我並沒有那麼看好;因為,要靠專利賺錢,必須視市場需求如何。我舉例,以創意這家公司為例說明,在某種程度上,它就是靠智慧財產權獲利,創意有兩個重要客戶──聯電與台積電;但是,對鴻海來說,會有個問題,你設計的東西到底符不符合客戶的需要?

畢竟,鴻海只是做代工,產品設計最初的concept(概念)不是鴻海可以掌握的,像iPhone,是Apple(蘋果)決定關鍵零組件,鴻海純粹是代工的角色,想要掌握關鍵零組件、並且先取得零組件專利,我認為並不容易,除非鴻海的專利已經健全到不管客戶怎麼設計,都逃不出我的專利網,如此,才有可能靠專利賺錢?這部分,我認為鴻海現階段還做不到,這應該是更長遠的一條路。

營收續航力 鴻海最大挑戰

楊應超:今年的訂單,我們都看到了,而且,鴻海還不斷地在進行擴廠,因此,對今年鴻海的營收成長我們給予肯定;可是,2到3年後,鴻海的市占率超過5成後,就可能會面臨一道關卡,因為市場已經很飽和了,鴻海要如何再去突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

現階段我們只能說,鴻海是一家值得長期持有的公司,可是,股價幾乎已經在高點,反倒是鴻海旗下的子公司,較具有爆發力。

王萬里:我認為,現階段鴻海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沒有什麼問題;可是,5到10年後呢,誰能保證可以持續下去?鴻海喊出年營收要成長3成,但是,下一個營收來源在哪裡?拿戴爾來說,以前,也沒有人看好一家電腦廠做direct market sale(直接銷售)會成功,但是,它做到了,只是,這兩年又出狀況,所以一家公司能不能永續經營,沒人可以保證。

因此,我覺得鴻海一定要跳出「以模具當核心」的策略,因為如果繼續下去,有時候就看不到別的東西。最好是能夠從服務的角度出發,客戶需要什麼就去做,要製造就製造,要做ODM design(設計製造)我就幫你做,從設計、生產、製造、運籌到售後服務,滿足客戶全方位的需求。

如此,才能不斷地在新的領域中尋找商機,才有可能讓營收持續成長。
看好鴻海長線投資 擔心交棒危機
郭台銘勾勒願景 外資多空解讀

對於郭董暢談的「工業銀行」和「靠專利賺錢」,他們持保留態度,
至於2008交棒後的「富兒子」效應,則提出國外的經驗……;
但看好鴻海的長線發展,兩位外資代表卻有相當的共識。

 

from 理則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