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靜心中的幽默智慧

愉快的人格是成功的靈魂。──馬西斯

「寧靜心」是喜悅的和自己在一起,如果連和自己相處都有問題,那又如何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所 以,我特別強調寧靜的心的重要性。當你和自己獨處時,不害怕、不恐懼,只有一份自在、喜悅的感覺,此刻,寧靜的心靈會讓你看見明白,開啟智慧,因此才能創 造良好的命運;人類最大的幸福,唯有寧靜的心。

「靜心→智慧→自信→言語→態度→習慣→人格→命運。」我們的生活就在這八卦裡旋轉,要培養靜心,開啟智慧,觀照我們態度的對與錯,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減少犯錯的次數,且更清楚觀察到,別人的感受與需求。「給別人他所需要的」,別人需要讚美、欣賞、鼓勵、歡笑、愛……,當你提供給他,你自然會有和諧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說「滿足別人的需求,等於滿足自己的需求」。永遠把別人擺在第一,放下人類的自私自利,而別人同樣地也會把你擺在第一,這就是前面提到的,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要別人怎樣對待你,自己先怎樣對待別人。」

幽默笑道,新人生觀

人是從苦難中滋長來的,唯有樂觀奮鬥,才能不斷茁壯,

反之則易埋沒,默默終生。──拿破崙


在歐美,一位大學畢業生告訴父母說:「我想到馬戲團當小丑。」他的雙親語帶肯定的鼓勵他,好好做。若同樣的情況搬到中國,中國人的父母會說:「書唸到哪裡 去了?當小丑搞笑,沒出息。」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價值觀,逗趣的小丑帶給別人歡笑,又會取笑自己,卻也有生活嚴肅的一面。假使,我們的社會常藉著幽默感的運用,製造快樂氣氛,消除憂煩不安,化解劍拔弩張的尖銳衝突或尷尬緊張,就可以發揮人類會笑的本能與潛力。從今天起,我們一起來提倡「笑道」,並將「幽默感」視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是一種突破中國人傳統觀念的「新人生觀」。畢竟,一個幽默、常笑的民族,總比常哭的民族富強康樂!

一位男士因為結婚多年仍膝下無子,因而到醫院看泌尿科做檢查,醫生告訴他檢查的結果是:他根本沒有精蟲。

他一聽面色一改,神情中卻又帶點懊悔的說:「真可惜,早知道我就不會浪費這麼多的保險套。」

當一個人在面對惡劣的狀況或環境下,都還有自我解嘲的幽默,不僅可以讓身旁的親友卸下沉重的擔心,自己也會因坦然面對的健康心態,增強了免疫能力,這時扭 轉乾坤、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筆者認為:有時生活中出現不可理解的「奇蹟」,其實那並非是神蹟,而是因正向、積極的觀念、想 法,催化奇蹟的發生。有句話這麼說:「世上只有想像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因此,讓你的思想、觀念更遼闊、更正面、更積極,這種「新人生觀」才是幫助你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致勝利器。

美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海倫凱勒,又聾、又啞、又瞎,在一般人看來,會認為她過著灰暗、痛苦、很不快樂的日子。

但是,海倫凱勒在她的自傳中提到:人生中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喜悅,希望身旁所有的人都能跟他一樣,心情是面對亮麗的陽光,忘記痛苦的陰霾。

而法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拿破崙,在他的自傳中說:「我不是個子矮,只是腿比較短。」

一日,拿破崙在皇宮圖書館書架上,正要拿取一本書,但卻拿不到,身旁的侍尉官看到了便對拿破崙說:「將軍,我個子比較高,我來幫你拿。」拿破崙回答說:「你哪裡比我高,你只是比我長。」

能力、財富、權勢、地位都追求到手的拿破崙,「高」和「長」他都要斤斤計較,然而觀看他一生,卻只有做皇帝的那六天是快樂的;海倫凱勒連健康的身體都沒有,但心靈的富足與喜悅,遠遠超過物質生活的享受。兩種截然不同的際遇及生活素質,全來自於人生價值觀的迥異。

【幽默點心集】

坐四望五的女人,因青春不再,而對自己愈來愈沒有信心。結婚已二十年的莉惠,即是如此,每天都懷疑她的老公可能有外遇。最近,莉惠總在老公回家後立刻到車上看看,有沒有其他女人留下的蛛絲馬跡。

第一天,找到一根髮質柔細、烏黑的頭髮,她生氣的對老公說:「我早就知道你不愛我了,今天你一定是跟這位年輕的女孩在一起。」

「老婆,妳太多心了。」老公無奈的解釋。

第二天,發現一根泛白的捲髮,她更加激動的對老公說:「你存心氣死我,找了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女人。」

「老婆,這是不可能的事,妳不要誤會我。」老公連忙澄清。

第三天,莉惠氣得要離婚,老公不解的問:「今天妳沒有找到任何一根頭髮,卻為何生更大的氣呢?」

老婆回答:「我實在難以置信,你居然墮落到跟『禿頭』的女人在一起。」



幸福的長、寬、高

計算一個長方體的體積,要分別量出長、寬、高,然後相乘。

由此想到人生的幸福,也可以用長、寬、高去衡量。
  
  人的一生,最長也就活個百十來歲,不長也不短。

有的人“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對一切事物都看得很重,

哪里還有心思享受幸福?有的人則對一切事情都漠然處之,

“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人的一生雖然不長,

但我們可以儘量用自己的學識、勤奮,去奮鬥、去爭取幸福,

讓自己的一生充滿追求的快樂,從精神上延長了自己的人生。

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這就是所謂的“長”。
  
  所謂“寬”,就是必須知道什麽是自己可得的幸福,

才能準確地把握到幸福的寬度,找到幸福感。

作家卡夫卡在給他的未婚妻的一封信中說,

他平生只想待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窖的盡頭,每天足不出窖,

這樣他就會寫出令自己滿意的小說,爲自己製造出純淨的氧氣。

卡夫卡很明瞭自己幸福的寬度,也就是那個地窖的寬度。

作爲一個性情中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應該自己得到的,

得到了也就心安理得;如果是通過歪門邪道或不正當手段得到的,

即使是滿屋的金銀財寶,我想也不會幸福起來。
  
  所謂“高”,應當是你的能力所能達到的高度,而這個高度,

又恰恰可以滿足你的欲望。

這裏邊應包含了更多的精神因素。

就是要對自己的能力有個正確的評價。

自己本來在教師崗位上更能發揮自己的才智,

偏偏看到別人下海掙了大錢而導致自己心裏不平衡;

但若有更高的能力却弃之不用,也是一種遺憾。
  
  每個人都渴望幸福,

但這種渴望應當建立在自己的追求和自己伸手能及的長度之上。

否則,由這種渴望所引發的對美好生活的想象,

往往會變成對幸福的奢望:即覺得一種生活不可忍受,

而另一種生活又不可企及,這種狀態必然導致幸福體積的失准。

明白了這些,就應當追求自己應得的幸福,

而想方設法克制瘋長的欲望,找到更適合于自己幸福的尺寸。





書香台灣

台灣現在出版物非常發達,據聞每個月有數千種新書出版上市,可是銷路都不是很好,因為台灣民眾還沒有普遍養成讀書的習慣。
  讀書,應該像國民義務教育一樣,要提昇社會的力量,必須養成人人讀書的習慣。義務教育有時候要強制執行,讀書也應該要勉強地讓他養成習慣。
  世界上一些強權的國家,發展武力,向世界挑釁衝擊;我們社會出版圖書,為了給民眾讀書,讓書聲洋溢於世界,書聲可以成為台灣的動力。過去有書香府第,現在我們要造成書香台灣。
  我們看古今中外國家的力量,就看他們讀書的風氣。日本全國上下不但在學校裏讀書、在家庭裏書,甚至在火車上、電車裏都人手一冊;你到歐美有些國家,青少年也寧可把買漢堡的錢買一本書來閱讀。
中國古代自從文武周公、孔子提倡學術、詩書、禮樂,改變了社會的風氣;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都為中國社會提倡了文化建國的偉大力量。
   我們舉看歷史上的朝代,從唐宋以後,出版物興起,尤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的《四庫全書》,以及佛教的多種藏經,尤以大部的《龍藏》,浩浩蕩蕩湧現到 社會民間。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社會流行著「債多不愁、蝨多不癢、書多不讀」的習慣,致使我中華民族人民的氣質沒有書香來培養,人人粗俗不堪。
  當年古老的中國,政府雖然沒有到處設立學校,但是民間的書院、私塾,佛教的叢林寺院,都提供了全民讀書的環境,青年學子十載寒窗苦讀,總希望將來能出人頭地,為鄉梓服務。
  現在政府設立學校,當初大學、小學都不准私立,全由官辦,這種挫傷讀書的元氣,致使教育成為樣板化,連讀書都不能盡興、自由,違反了孔老夫子「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
  所幸,近年來政府成立了教改會,教育部提倡兒童讀書年,文建會、文化局鼓勵各地的讀書會,以及由公家倡導的全民閱讀、終身學習等,都風行一時,只可惜也只是依樣畫葫蘆,不能確切落實。
   現在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人間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光會、人間福報社等,聯合設立的「人間佛光讀書會」,以發展遍及世界萬千個讀書會為目標。現在由香海文 化公司、佛光出版社、人間福報社提供教材,期使讀書會不斷成長,終能普及在世界和台灣社會的各個階層裏,讓校園的一角、家庭的客廳、寺院的殿堂、公園的樹 下,甚至山林水邊、咖啡小店、滴水坊等,都能成為讀書會的教室,讓全體的民眾不但有床頭書、有車間書,乃至行住坐臥都能人手一冊。讓書聲代替吵聲,讓書籍 代替鈔票,讓書香洋溢在社會各個階層及大街小巷裏,讓台灣不僅只是發展經濟,更能成為一個書香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