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日漸蕭條的出版困局,日本出版商以寫字、讀詩為號召,重新點燃讀者的閱讀興趣


賴東明

台灣的郵函平均一年減少一點五億件,函件的減少,顯現出來的是台灣郵政公司的營收減少。據報載,台灣郵政公司認為信函的降低是因為手寫信件的降低,而其原因是台灣的寫信人銳減。

台灣郵政公司自改為民營後,銳意革新,常有嶄新創意湧現。其對策就是發起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為「寫信日」、「寫信周」。也將與學校合作舉辦寫信活動,從小朋友樂於寫「信」開始,進而帶動全民書寫信函,以訴情懷。

台灣郵政公司面對寫信人銳減之社會現象深為憂慮,而有力挽頹勢之魄力,令人佩服這家公營企業有民營企業「成敗自負」的營業精神。至於能否面對前途多艱的局面,振衰起敝,則要看台灣郵政公司之員工如何自覺、自勵、自勉了。

自從有了電子郵函後,手寫郵信就少為眾人所利用。電子郵函方便、整齊,人人樂而用之。然電子郵函的嶄新性,卻帶走了手寫郵信的傳統原味,即是少掉了寫信人透過文所表達的情感,透過字所表露的個性。

日本有家鋼筆製造商,也面對手寫現象之減少,而感歎時不我與,且憂前程多年。如寫信函、日記、筆記、文章等之減少,會直接影響其鋼筆之產量、銷售金額。惡象已出現,且原因既經查明,則唯有提出對策以處理,明知前途艱辛,卻需勇於前進。

這家百樂鋼筆公司所提出的創意,是利用報紙刊登連續性廣告,呼籲大家來用手寫字、文。

廣告的主角是父親、母親、女兒。父親是八百萬眾的「團塊世代」之一,將於今年四月起退休。

其連續性廣告的第一張,是父親志得意滿的笑臉照片,標題是:退休當天早上,一向怕羞的父親,給了我們感謝的情懷。內文是:父親以短信傳達其感謝情懷給家人,讓女兒感受到父親頑固與溫柔的面面混合,且其手寫文字猶如親口聲音。

第二張廣告,是母親撿回失物的得意照片,標題是:父親退休的當天早上,母親站在原位置,默默傳達了感謝之情意。內文是:母親給晚歸早出的父親便條,及一句怨言不說地目送父親出門之母親姿態,讓女兒感受到母親情意已達。手寫的便條,貴在能以心傳心。

第三張廣告,是女兒正在寫日記的照片。該廣告的標題是:對父親的退休想大聲恭賀又覺難為情。內文是:只好將內心想法寫在日記簿上,而欲以日記簿呈交父親。

這系列廣告以手寫之短信、便條、日記來表達人與人的情感交流是多麼重要且溫馨。

手寫信函較電子信函更富感情,更有人情味,也更具印象,或許這是很多人所具有的共同感受。要不日本出版社怎麼會出版像《以鉛筆書寫且賞味漢詩》這類書籍呢?

日本人常以筆書寫《般若心經》,來恢復病後體力、訓練精神集中、償還往昔心願等。如今有出版社規勸日本人以鉛筆來書寫漢詩,而與古代中國的聖賢豪傑神交。

出版的理由是漢詩由漢字構成,為了能欣賞漢詩,必須能喜愛漢字。日本人能讀、寫漢字,只是不懂寫漢字的筆順,即便寫出來也不能有平衡的美感。為解決此一感歎,乃有筆寫訓練的解決對策之本書產生。

本書以鉛筆來書寫且欣賞漢詩,是首首有注釋、背景說明,且有書寫方法的注意點。一首詩占對開兩頁,右頁上方是手書部分,下方是書寫的注意點,左頁上方是詩的原文,下方是該詩的意義、解說等。這種對開的結構,實在對讀者夠親切,而且使用鉛筆來臨摹漢詩,易使讀者進入詩境而感興趣。

這本《以鉛筆書寫且賞味漢詩》,共收錄五十首漢詩。其中大部分是中國詩,另有七首是包括菅原道真、一休宗純、上杉謙信、賴山陽、西鄉南洲、福澤諭吉、夏目?石等七位日本人所寫的漢詩。

漢詩傳至日本,影響日本文化甚大。不僅影響其文學,也影響日本人的思考法、價值觀。日本人讀漢詩,是以日本人的心態解釋之,並將其解釋投射在日本的物事上,於是日本人的獨自欣賞法由此而生。

這本書之出版目的,主在改善日本人書寫漢字的筆順與平衡,進而使其喜愛漢詩。問題抓得準,對策下得實。至於成果,著實令人期待,筆寫漢詩猶如筆寫《般若心經》,但願能成為日本人修身養性之另一新法。

筆寫漢字來賞味漢詩是日本出版社的創意,此一創意易引人注目。日本出版社有鑑於讀書市場漸漸下沈,乃有各種神奇招式,以挽回蕭條之趨勢。市場有問題發生,就必須面對它,且想創意解決它。本書之出現只是其中一例而已。

出版社在這四、五十年來,市場衰退且前景艱困,為免出版書籍產生虧損,乃有代為他人出版書籍之新創。這對想留下人生紀念的個人而言,是個大好消息。出版社一向出版專家的著作,如今卻撥出新空間,讓非專業作家亦可出書流傳。雖然要將個人想法、看法集成書刊需自費負擔編輯費、印刷費、流通費,所費不貲,但當成人生旅程的自我實現之經費支出,亦可滿足慾望之達成。

在日本,自費出版之風氣始於五、六年前,在出版市場景氣不佳當中,創出此個人出書風氣者是名不見經傳的新風舍,而後擴及文藝社等小型出版社,如今蔚成風氣後,大型出版社也相繼加入自費出版市場,除擴大市場規模外,亦想分一杯羹。根據財團法人社會經濟生產性本部的「休閒白皮書」,二○○三年一年內曾自費出版的人數有三十萬人,市場規模是一百二十億日圓(約新台幣三十三億元)。該本部預估潛在市場規模可達六百三十億日圓(約新台幣一百七十五億元),其成長性可觀。可見事在人為,市場由人創造。

至於個人為何熱中於自費出版?因為可為個人或家族留下紀錄,更可將個人小史或觀點說理訴情給親朋。在川崎市的一位醫師,則在其母親米壽(八十八歲)時,將其創作的短歌集成一冊而自費出版。出版的歌集包含文字與照片,該醫師自滿地表示「家族之寶」於焉完成。創風氣之新風舍公關人員稱:以中高年為中心,想自費出版自己的小史、詩集、散文集等的人,在低迷的出版市場中有增加趨勢。單以五十歲左右之人而言,委託新風舍自費出版的件數,二○○二年為四十冊左右,二○○六年則進展到二百八十件,成長七倍。寒冬的出版市場吹進了春風。

個人自費出版要花多少金錢?以出版五百冊而言,約在一百萬至兩百萬日圓(約新台幣二十八萬至五十六萬元)之間。個人願花此大錢以出版個人書冊,恐係為達成自我實現之慾望。

因想自費出版的人數年年激增,出版社乃樂於為之舉辦說明會,並大登廣告以招引之。說明會之內容為:文章不限內容,編輯由出版社負責,如欲銷售則由出版社協助鋪貨,費用由個人負擔。

自費出版者會趨之若鶩,是在滿足自我表現之慾望,而出版社處在低迷市場中有一利可圖,於是設立出版獎,來獎勵自費出版之優秀作品,其獎項有二:一是出版大獎壹名,獎金一百萬日圓(約新台幣二十八萬元);二是最優秀獎肆名,獎金各三十萬日圓(約新台幣八萬元)。大獎之下找勇夫。

自費出版者之原意,是在為自己留史或展志,而不在獎金之有無,然出版社此舉,會促使眾人躍躍欲試。如此一方為利,一方為名,會形成自費出版市場之蓬勃發展,而有利於全體市場之振衰起敝。

在這種自費出版形成風氣當中,由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推舉至日本愛心輪基金會接受亞太身心障礙者領導人才培養的吳真儀小姐,也在今年年初自費出版了《心才是寶》一書。她在書中訴說其成長的艱辛過程、異國文化體驗、國際結婚等經驗與心得。她有一雙肢障的腳,但她自認這雙腳給她帶來人生價值,所以她非常感謝,且心平氣和地說神不會不公平。

吳真儀的身體是有缺陷的,但心靈是無障礙的。《心才是寶》提到在生活裏遭遇過許多狀況,但她均以幽默的角度、正面的態度處理它,令人感受不幸的肢障具有幸福的心態,實是了不起的女性青年。

如果說出版界以門外漢來自費出版其個人書籍,當成開拓新市場,則與出版界近親的報社向其閱報讀者徵求個人見解,則可當是深耕舊市場。

二○○六年,台灣報業有六家退出市場,至於日本的報業,也面臨廣告投資市場所占比例年年降低之困境。如二○○○年所占比例尚有二○.四%,二○○二年則降至一八.八%,而二○○四年則又降至一八%。不僅廣告收入年年下降,其發行收入也日日減少。報業經營艱困異常,無冕之王面臨斷炊之憂。

面對此慘景,日本報業意欲振作,於是推出向讀者徵文的創意,以顧客關係行銷拉攏讀者之歡心,使其不致脫離。以產經新聞報社為例,去年底至今年初就推動多項向讀者徵文之活動,其活動有自辦與合辦,包括:

一、「六十歲的情書」──徵文對象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二、「承諾」、「我的人生、我的歌曲」──徵文對象無限制。
三、「重要的事、重要的人」、「忘不了的那一冊」、「給二十歲的自己一封短信」──徵文對象是高級中學與職校的學生。
四、「學校可自傲的環境保護活動」──徵文對象是小學與中學的學生。
五、「我家餐桌」──徵文對象是小學與中學的學生。
六、「有關醬油感想」──徵文對象是小學生(三年級至六年級)。
七、「火車之旅」──徵文對象不拘。
八、「幸福的新聞」──徵文對象有成年人、高校生、中學生及小學生等區隔。

從以上徵文題目,可見偏向個人的人生者多,從其徵文對象而言,是偏向學生者多。因為學生將會是今後長期的讀者。報社透過徵文活動掌握其讀者,以免衰退中的市場上顧客減少。讀者則以作文方式,表達對徵文題目之個人觀點,這是一種慾望之最高層次的表現,最可滿足自己。

總之,用筆(鉛筆、鋼筆、毛筆)寫字,在求字意之了解,而用筆作文(短信、報告、詩詞),則在明情理。所以用筆寫字、作文,真可使人對事對理說清楚講明白,而免去無謂紛爭。台中市五美文教基金會成立十四年來,一直針對北屯區三個國民小學的四、五、六年級生,推展用鉛筆寫短信之活動,期使小學生能培養工整的字體、明白的講話、組合的能力及完整的表達。

日本企業界、出版界、報業界,著實在其泡沫景氣破滅後面臨前途艱辛之生死關頭,而在此關頭時能面對之,想出種種創意來存活,實可供吾人借鏡。在市場衰退艱困下,想創意有如破殼而出,但行創意卻似如履薄冰上。敢於面對是有勇氣的,勇於處理是需創意的。

 

from 講義堂幸福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