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行 如何對應五臟?

  企畫/陳淑卿 文/王一昕
中醫把人的臟腑器官依照五行做分類,五行是相生相剋的關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只要其中某一關係出問題,對應的器官就會生病,因 此,可透過五色食物來保養。

古人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生、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之中維持著 協調平衡。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指出,在中醫來說,五行的屬性,聯繫著人體的臟腑器官,並通過五臟為中心:

金 → 肺
金屬都是有聲音的,而人的語言聲音,都是由肺氣鼓動而成;同時肺可說是嬌貴的臟器,害怕火氣來薰蒸,所以用「金」來代表「肺」。

木 → 肝
木的性能是向上、向四旁舒展的,它的性格是剛勁的,這與臟腑器官中可謂「將軍之官」的肝,具有善疏洩等特性是雷同的,所以用「木」來代表「肝」。

水 → 腎
水的特點與火恰恰相反,水都是向下行的,而人體每天喝進去的水分,通過「三焦」下行,最後由膀胱排泄出去。古人認為這種排泄水分的功能,是由腎臟領導,腎 臟正常則小便通利,一旦腎臟發生病變,則小便跟著失常,所以稱腎臟為「水臟」,所以用「水」來代表腎。

火 → 心
一切火燄都是向上生的,而「心」在生理上,是向上開竅於舌,因此,當有病變時,如果發生舌尖發紅且痛、臉部紅赤等現象,都認為是心火上炎,所以用「火」來 代表「心」。

土 → 脾
土是萬物之母,沒有土就不能生長萬物,而人之所以能夠生存,全靠飲食營養,沒有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人也就得不到營養而不能存活,所以用「土」來代表 「脾」。
由於中國人一向講究養生之道,尤其對於食的效果,自有一套獨特的理論,「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因而深入人心。將食物依「青、赤、黃、白、黑」等五色分類, 可歸納出不同的補償作用,而這五種顏色可對應到「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學說,再進一步對應到人體的「肝、心、脾、肺、腎」等五臟。這種推演方式衍生 出來之後,漸漸被套用在藥物和食物的區分方法上,成為一套獨特的飲食養生法。



五色食物精心挑
白色食物 →金→肺
青色食物 →木→肝
黑色食物 →水→腎
紅色食物 →火→心
黃色食物 →土→脾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25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