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泌尿哪裡有問題?

  【文/黃晶晶】

頻尿、尿急、血尿、解尿困難、小便灼熱感、解尿疼痛等典型泌尿症狀,或是感覺不出症狀,僅尿液顏色變深、尿尿有泡泡、尿液混濁、尿有異味等情況發生。當典 型或不典型的泌尿症狀發生,可能是哪些疾病?需要透過哪些檢查?又該如何治療?


明明天氣很悶熱,卻有人不愛喝水,水分攝取量太少,排尿頻率相對減少,會增加細菌停留在膀胱或是尿道內的時間,因而滋生細菌;或者是明明有尿意,卻還是長 時間或習慣性憋尿,使得尿液在膀胱停留時間較久,同樣容易增加感染機率。

炎炎夏天的確是泌尿系統感染的隱形殺手之一,而且無論男女都容易面臨威脅,尤其當出現飲水量過少、長時間或習慣憋尿、衛生習慣不良三大毛病時,就容易導致 泌尿系統感染疾病上身,而出現頻尿、尿急、血尿、解尿困難、小便灼熱感、解尿疼痛,甚至有寒顫、發燒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出現噁心、嘔吐,以及腰部、腹部或 下背疼痛等症狀。

像是司機、護士、店員等,因為工作關係,無法有尿意就上廁所而經常憋尿,都是泌尿感染的高危險群。另外,有些愛美人士為了美觀,內褲若穿得太緊,磨擦到尿 道口,也會使細菌沿著尿道進行,因而引發尿道炎。

血尿、頻尿、尿急→尿道炎、膀胱炎

署立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佳璋表示,尿道炎如果不治療,細菌會繼續往膀胱跑,引發急性膀胱炎,此時一般會產生血尿情況,嚴重者甚至會解出血塊來。膀胱 發炎時亦會有下腹部的疼痛、頻尿及急尿感,有些患者甚至會出現急迫性尿失禁的情況。

這時如果仍無適當的治療,細菌則有可能繼續進入輸尿管逆行向上而感染腎臟,引發急性腎盂腎炎,造成畏寒、發燒、劇烈腰痛及全身不適等症狀。此時就需要盡快 就醫,或是至急診處求治,以避免侵犯腎臟的細菌,再經由血液循環至全身,引起菌血症甚至敗血症的情形,導致生命危險。

有高達90%的尿道發炎與膀胱發炎患者,經由口服抗生素藥物7至10天後,通常都可以治癒,所以,在細菌尚未感染至腎臟之前,就先以藥物將細菌殺死,是避 免急性腎盂腎炎的最佳方法。

尿量減少、尿液混濁或惡臭、單側腰痛→急性腎盂腎炎

吳佳璋指出,急性腎盂腎炎是最常見的上泌尿道感染,是腎臟實質及腎盂因為細菌感染,而產生的急性發炎,通常都是發生於單側,但有時兩側都會受到感染。這時 病患會有發燒、畏寒、單側或雙側腰部疼痛、尿液量減少等症狀;但有些免疫力不良的患者,不會發燒,只會表現出全身倦怠、無力及下泌尿道感染的症狀,例如頻 尿、急尿、血尿、小便疼痛、排尿困難、尿液混濁、惡臭;而有些患者亦會有腹部陣痛、噁心或嘔吐等腸胃道症狀。

根據統計,急性腎盂腎炎有30%到40%的患者會合併菌血症,如果未經妥善治療,或有其他危險致病因素存在,特別是糖尿病的患者,腎臟可能進一步化膿產 氣,形成氣腫性腎盂腎炎。若更惡化,細菌更可能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引起敗血症甚至敗血性休克,死亡率高達50%,千萬不可不慎。

泡泡尿、尿液混濁→腎臟發炎、蛋白尿

吳佳璋進一步說明,頻尿、排尿疼痛、排尿有燒灼感,是泌尿道感染的三大基本症狀,但如果不會疼痛,而是有久聚不散的泡泡尿或是尿液混濁,那就要注意是否有 腎臟生病或蛋白尿產生。

一般說來,像是發燒、激烈運動之後或是懷孕,即有可能出現偶發性蛋白尿的情況,這是沒有關係的。而如果是水喝太少,流汗較多或吃富含磷酸鹽的菠菜等,也會 出現泡泡尿的情況,但不需過度擔心,只要進行尿液檢查,即可輕易辨別是否真正有蛋白尿的情形。

久聚不散的泡泡尿的確是腎臟出問題的警訊之一,如果尿中的蛋白質愈多,泡泡尿的情況也會愈嚴重,另外,糖尿病患也會因尿糖的存在,而有泡泡尿的狀況。

排尿不順或燒灼感、頻尿→急慢性攝護腺炎

下泌尿系統的感染常因治療不全而反覆發作,女性多為無症狀的膀胱炎,男性則多因尿道炎治療不全,細菌潛入攝護腺,而成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臨床表現為尿道 略有不適、排尿不順暢或燒灼感,也會有頻尿、尿急、會陰部悶熱及疼痛、下腹隱痛不適、性功能減退等現象。

在治療方面,仍然以適當抗生素加上緩解疼痛的消炎止痛藥物為主,50歲以上的男性如患攝護腺肥大者,則可佐以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來增進排尿順暢度以加速 復原。

至於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多見於青壯年及中年男性,多由革蘭氏陰性桿菌所引致,患者有會陰部腫脹熱痛感、全身發熱、畏寒、厭食、乏力、尿急、頻尿、尿痛、排 尿困難,血尿等現象。

治療時最少需服用2週的口服抗生素,並應臥床休息,多喝水,軟化大便,鹼化尿液等。如口服抗生素無法壓制發炎反應或高燒持續不退,則需住院施打經靜脈的抗 生素,來治療急性攝護腺發炎,倘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而造成膿瘍形成,則應進行攝護腺穿刺引流,排出膿液,才能痊癒。

預防急性或慢性攝護腺炎,仍然以多喝水,不憋尿、注意局部衛生、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增加抵抗力以減低受細菌感染的機會為主。

想尿尿不出來、頻尿、無法排空尿液→攝護腺肥大

將近60歲的的王老先生,經常急急忙忙跑到廁所,因為小便快來不及了,但是到了廁所,站半天卻又解不出來,不想漏尿,卻偏會漏,想要尿,卻又尿不出來的窘 境,是典型的攝護腺肥大。

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愈來愈多的中老年人受到攝護腺肥大的困擾。由臨床上的經驗,隨著年紀愈大,症狀就更明顯,50歲以上的男性慢慢會有 這方面的問題。典型症狀是頻尿、夜尿、尿急、排尿困難、上廁所時間很久卻無法順利排空尿液、排尿時有中斷的現象,以及需以腹壓幫助解尿。

攝護腺肥大的檢查方式包括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IPSS)、尿液常規檢查、肛門指診、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尿流動力學檢查等。治療方式則包括藥物、經尿 道電刀攝護腺刮除術(TURP)、開腹手術或是目前最新且較安全的雷射光攝護腺汽化併切除手術等。

藥物治療有不必動刀、無麻醉風險的優點,主要分為兩類,分別為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與5α還原“磻蹌砥]5-alpha reductase inhibitors)。作用方式分別為舒張攝護腺尿道的肌肉以使小便順暢,及抑制男性荷爾蒙的代謝,以減少攝護腺組織增生。這兩者用藥通常需長期服用, 且需要定期追蹤檢查。

漏尿、頻尿→尿失禁

咳嗽、大笑、跳躍,尿液就滴滴答答滲漏出來,走在路上突然憋不住就尿濕一褲子,還有的人彎下腰提起重物,也感到有急迫性尿意,這一些頻尿,甚至尿失禁的症 狀,是女性最頭痛的泌尿系統疾病,生產後及停經後骨盆肌肉容易鬆弛,因此發生尿失禁的機率就大為增加。

婦女因為老化或其他因素,引起骨盆鬆弛及機能障礙者,更有60~80%合併有應力性尿失禁。這是因為婦女生產造成的骨盆會陰部肌肉傷害,或是停經後荷爾蒙 的改變及骨盆腔相關手術,均有可能導致骨盆底肌肉與陰道壁肌肉筋膜的鬆弛或損傷,無法發揮應有的支撐作用,因而在腹內壓力增加,如大笑、搬重物或跑跳等活 動時,骨盆肌肉無法承受其壓力,而發生尿液不自主漏出的情形。

還好目前透過藥物以及手術的治療,輕微者甚至可透過簡易的運動體操,都可以解決尿失禁的困擾。

尿液檢查揪出毛病

為了找出泌尿系統是否感染,顯微鏡的尿液檢查分析是目前最有效的利器,可以從尿液中看出有無細菌感染、發炎、血尿,尿糖、蛋白尿或腎臟功能受損等情形,比 起一般試紙檢查,可以提供更多的資訊。

就血尿而言,除了泌尿系統感染之外,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泌尿道結石,在較具規模的醫療院所如果有X光機,也可以透過腹部X光,觀察是否有泌尿道結石;另外, 也可利用超音波機器,偵測腎臟是否有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所造成的腎臟水腫。

服用抗生素治療,切勿自行停藥

一般治療泌尿道的細菌感染,只要依照醫囑完成整個抗生素治療療程,大約7至10天,並且多加喝水,就能夠控制症狀,完成治療。

但是許多人感覺症狀消失了,就停止吃藥。吳佳璋指出,若僅服用3天的抗生素,雖然短期內症狀可以暫時被壓制住,但是因為細菌其實沒有完全被殺死,所以很容 易在1至2個月內復發,因此,治療途中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應依照醫師指示,以免復發及造成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如果排尿的時候有灼熱疼痛感,可以利用消炎止痛劑緩解,若有頻尿的情況發生,則可服用膀胱收縮抑制劑,減少頻尿的症狀。

10大泌尿道感染高危險群

1.排尿後不注重衛生習慣的人。
2.性行為頻繁及性行為後清潔不當的人。
3.懷孕婦女。
4.老年人。
5.糖尿病病人。
6.抵抗力下降的人。
7.泌尿系統結石者。
8.攝護腺肥大的人。
9.泌尿道導尿管留置的人。
10.泌尿道內存在異物的人。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27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