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冒別亂補 先看體質虛或實

中秋過後,天氣也開始轉變,白天熱、入夜有涼意,一不小心孩子就很容易感冒,如果正值感冒階段或感冒尚未痊癒,可別急著為孩子進補,應請教醫師何時才是恰當時機,以免愈補愈糟。

文.蔣文宜

中秋節剛過,中國節氣也正式進入「秋分」,秋分代表秋天過了一半,此時是西南季風與東北季風轉換之際,天氣也慢慢轉涼,距離開學即將邁入第4周,不少新生 入學的幼童,在適應新環境同時,也在適應「新朋友」——各種外來的病菌,就連醫院的病號,也有增多的趨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中醫兒科主治醫師 申一中表示,秋意已濃,感冒病毒開始流竄,如果要學童能好好讀書、增進學習能力,除了大人、孩童們平常秉持勤洗手的好習慣,可藉由中藥的調理,來增強抵抗 力達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尤其秋季到來,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而中秋過後通常會是白天熱、入夜涼意上心頭,身體的抵抗力未養足,很容易引發傷風感冒,若是過去曾有舊疾,也很容易於此時發作。

■分兩大類——風熱、風寒型
每當天氣一轉涼,家長又開始擔心學童的身體健康,所謂「預防重於治療」,在疾病尚未入侵之前,能將門戶都做好防護措施,就能盡量避免病毒上身。不過,許多 家長常誤將感冒的「治療」與「預防」混為一談,申一中強調,預防時可以依照體質決定補帖,若已罹患感冒,則必須服用藥方,待疾病治療好,才能開始進補。中 醫認為感冒是「外邪入侵」,會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會用清熱解毒的藥方來「祛邪」,另一方面則會顧及身體本身的虛實程度,協助固本、增強免疫以「扶正」。
申一中說,感冒通常分成「風寒」與「風熱」兩大類型,前者通常會出現的症狀是,無汗、沒有發燒或流鼻水、咽喉未痛、痰白稀。後者的症狀正好與風寒感冒相 反,發燒、喉會痛、流濃鼻涕、痰濃稠黃。一般治療常用藥方,多以銀翹散、荊防敗毒散、麻杏甘石湯、葛根湯、桂枝加厚朴杏仁湯、小青龍湯等方加減辨證治之, 至於實際病情狀況,必須經由醫師個別診斷,才能確實辨證論治。中醫尤其強調人體五臟六腑的陰陽氣血必須調和,如此一來,人體才有足夠抵禦外來病菌的能力, 使身體處於健康狀態。

■不是人人能補 虛補實瀉
進補雖然能增強抵抗力,不過,可不是人人皆適合進補!申一中指出,「中醫對於虛症體質者,會利用補氣血的藥來增強抵抗力,助邪氣『扶正』。」中醫認為虛損 勞傷,是由陰陽失調、臟腑不足、氣血虛虧引起,若要細分,又可分為氣虛、血虛、氣血兩虛、肝血虛、陰虛、陽虛型等,分別有不同的藥方以對症下藥。 對於「補」這件事,很多人常有錯誤觀念,往往產生中藥調理體質只要「提升免疫力」的健康迷思,其實中醫師認為,提升免疫力必須依照個人體質而論,若是體質 太虛,自然可藉由進補方式來增強抵抗力,但如果體質屬實,就無法再透過進補方式;反之,應該要採取「瀉」,才能降實證,換言之,以調節免疫的觀念為出發 點,才是正確的作法。
申一中解釋,「很多茶方平時用於固本培元,如黃耆、茯苓、薏仁、芡實、大棗、黨參、山藥、甘草等組合成的茶飲,雖然具有增強抵抗力之效,但主要是針對平日預防之用,一旦病菌入侵,就必須先服用醫師藥方,待病癒之後,才能再飲用這些茶方。」
他進一步舉例,實證體質者不可使用補藥,否則可能會火上加油,反而補過頭。若是小朋友患有過敏性鼻炎,可能常常都處於感冒狀態,或是一感冒之後就很難痊 癒,常會拖上好一陣子,但也許孩子此時正罹患上呼吸道感染,已經出現發燒、喉嚨痛及咳黃痰症狀,而心急的家長卻忙著為孩子進補,反而「呷緊弄破碗」,不僅 燒不退、喉痛劇痛,還會因為上火導致口腔潰瘍、聲啞,出現所謂「束緊」的現象。

■多食滋陰潤燥食物
感冒之際,正表示身體不健康,而感冒又是因為病毒引起,申一中強調,所謂「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當務之急必須先將病毒壓下去,才能再按部就班的採取進補 策略,運用中藥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預防下一次感冒的發生。如果家長不確定何時是感冒痊癒,又可以開始進補,建議最好還是交給醫師判斷。 秋屬金,中醫認為「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容易因為燥邪之氣侵犯人體,傷津耗液,出現眼乾、舌燥、口乾、鼻燥、皮膚也乾燥粗糙等現象,因此,建議飲食 應以滋潤其燥為原則,如蓮藕、芝麻、蜂蜜、梨、柿子、枇杷、杏仁等,皆具滋陰潤燥的效果,酸食如烏梅、生楂等,亦具有生津解渴之效,或者食用生辛料,如 薑、蒜及蔥等調味食材,亦有行氣活血之用。
申一中提醒,若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者,對於進補任何食材都必須謹慎,以免引起副作用。一般人想增強抵抗力,最簡單的方法不外乎均衡飲食、睡眠正常、適度運動,掌握最基本的養生原則,疾病自然不會輕易上身。……【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 527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