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城市,我的未來

台灣有2300萬人,大約1500萬人住在都會區。以我們這些台北俗為例,每天被鬧鐘叫起床,便利商店買了早餐,匆忙搭捷運去上班;忙了一天回到家,打開 冷氣、看看電視,再好好洗個澡。我們愉快而自在地過著文明生活,有電、有自來水,享有專門處理垃圾、污水的服務,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方便從何而來?有人可能 會覺得城市擁擠而吵雜、總是塞車,生活品質很差,又可曾想過為什麼情況會這麼糟?

最近欣賞建築美學蔚為風潮,許多人忙著追逐國外建築大師,但是台灣人對於整體生活環境的關心並未提升。內政部營建署前署長黃南淵說:「我們的民眾、政府, 並沒有意識到怎樣才是舒適的居住環境,觀念落後日本20年!」近年媒體競相進行城市評比、幫市長打分數,市長們也大談施政理念,我們這些小市民是否看懂了 城市管理背後的大道理?就這樣把城市的未來交給市長了?

在拜訪了都市設計、建築、工程與城鄉研究的多位專家之後,我們發現台灣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必須從根本解決。在我們這個民主國家、自由經濟的社會,土地 是財富的象徵,被當做炒作的標的、致富的利器,都市建設與房地產交易劃上等號,黃南淵不諱言指出,「為了獎勵都市更新,政府用提高容積率來做為手段。」結 果就是城市房價高得離譜。

面對全球暖化,我們理應節能減碳、省水省電,綠建築卻推行不起來,因為台灣的水價、電價太低,綠建築沒有市場誘因,建築法規也不加以要求。每日進出城市的無數小汽車、摩托車,交通碳足跡高得驚人,但是我們馬路開得四通八達,便於人們繼續開車、騎摩托車,反正油價便宜!

城市是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方法之一,然而「城市化聚集了人群,本來就會產生問題,只是看我們要不要積極面對、解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林建元 說道。《科學人》從盤根錯節的城市現象中挑選了四個小題目,點出台灣目前在法規、都市更新、節能減碳、社會公平正義等問題可能的癥結,請讀者一起思索;並 就水資源、防災與永續城市議題,訪問了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

「台灣正在從製造業轉型到服務業、知識產業,城市的發展需要策略性思考。」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林盛豐語重心長地指出。城市發展攸關我們每個人的未 來,不能老用台灣地狹人稠來自我推托,如何打造永續城市,同時也是整個台灣國土規劃的大格局議題。我們只想問:你想要什麼樣的未來?
—《科學人》雜誌編輯部

用容積換空氣
繁榮的都市,造就了更高的大樓、更密集的建築物,卻給人更大的壓迫感。一座必須容納數百萬人工作與居住的城市,如何給人不擁擠的感覺?

為了使都市人口密度能夠均衡發展、維護環境品質,並塑造美好的都市景觀,利用建築法規來限制樓高與建築密度是必要的。實施建築容積率管制是一種辦法,也就 是在進行都市計畫的時候,先把土地劃分成不同的使用區域,再針對不同的區域設定不同的建築容積率,例如台北市第四種住宅區的容積率是400%,即表示一個 基地面積為一萬平方公尺的建築用地,可以興建的建築樓地板面積總共為四萬平方公尺。

此外,限制建築物的鄰棟間隔、前後院深度與建蔽率等,則可以讓建築物擁有良好的通風與採光,居住者的陽光和視野不會被鄰棟擋住,家家戶戶可以打開窗戶享受自然風,在悶熱的夏天不必開著冷氣過日子。

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是先進行完善的都市規劃後,才允許人們居住的,以台北市為例,屋齡超過30年的老舊建築,佔全市的34%,這些老舊建築物現存的容積率 比法定容積率高,若依照都市更新條例進行重建,反而會換得比現有建築還低的使用面積,成為都市更新的瓶頸。為此台北市政府在2010年8月以放寬容積率做 為獎勵(最高可達法定容積率的兩倍),希望加速拆除老舊建築,以增加公共空間,並在新住宅配置停車位,減少路邊停車。

要打造一座適宜人居又符合經濟發展需求的城市,需要完備的建築法規來落實,才能讓出更多呼吸的空間,為城市注入活力。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6期10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