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 陳曼儂】 平價的精緻商務旅館在都會興起,台北車站附近四年內開了四個品牌的旅館:喜瑞、新驛、新尚和丹迪,平均每晚價格在1200元到3000元之間。這四家旅館的風格不同,共同特點是老闆—都是被稱為「平價旅館天王」的台北旅店集團創辦人戴彰紀的旗下品牌。 「金融海嘯再大,晚上還是要睡覺。」戴彰紀說,當旅行的預算被刪減了,影響最大的是五星級、四星級的飯店,反而會讓平價旅店的需求大增,他計畫今年再開兩家平價旅館。 在旅館業強調奢華、高級的時候,戴彰紀走相反的路,精緻、有藝術感,但是價格平實:「我無法告訴你這個椅子花多少錢,因為實在不高」;本土磁磚不會輸進口貨,甚至有些家具是設計師們去「撿垃圾」作出來的「手工貨」。「我們努力走別人不敢走的路,因為中規中矩不會留下印象。我們在培養下一個村上隆!」 他的藝術總監洪伽瑜是個30歲的型男,旗下的設計師平均年紀26歲,有服裝設計師、CD封面設計師、工業設計師、動畫師,甚至還有戴彰紀跑去看展覽,現場驚艷點名聘請的的大學生。 設計師都是7年級生 「新尚旅店」就是這些七年級生設計師的揮灑天地,每個房間都是一個作品,73年次劉齡遠在603房做出「窗景」,認為旅行是心境的轉換途徑,窗外可帶來不同的心境;70年次的鄭宗信在605室「漫游」,整間被魚占滿的房間,他覺得旅人就像魚,從這個空間穿梭到另一個空間,逍遙又自在。 網友相傳住房率達9成 新尚飯店房間不大,6到8坪 的空間擺一張雙人床就差不多了,房內提供完整配備,免費礦泉水、冰箱、吹風機、液晶電視、無線及有線免費上網。這幾間房的小飯店,在都會車站地帶的熱鬧中,提供了安靜的休息環境,大大打動部落客們的心,光靠網友口耳相傳,住房率就高達9成。 擺一頭牛宣傳台灣精神 戴彰紀說,他一開始就將旅館定位為一個平台,會傳播、表達台灣人的生活態度和創作。他把剛花70萬從台北奔牛節藝術品拍賣中標下「紅火牛Ben」,放在喜瑞飯店的大廳,除了這是捐給八八風災的慈善募款外,也是支持文化創意產業,「我去標一頭牛,就是為了擺在這邊去宣傳台灣精神」。 要成功達成住房率九成的佳績,光是新鮮感還不夠,戴彰紀幫一些老舊旅館拉皮、提昇服務,以他逛過世界各地的旅館得到的經驗協助飯店改變形象,「飯店本身若沒有獨特的靈魂和風格,旅客也不會因為便宜就去住」。 便宜貼心免費服務未減 免費的網路、洗衣機,飲料和點心,是「便宜但到位」的貼心服務,「我們不一定是最貴最好的旅館、但一定是最用心的。」客人越看不到的地方就要越徹底,譬如頂樓的機房、地下室的停車場都乾乾淨淨,每個月各家店還要互相打分數比賽,「搞到最後,連消防設備都打蠟的亮晶晶」,戴彰紀笑著說。 旅行重點就是住宿安全,他說,台北淹水時,飯店絕對不會淹水,台北缺水時,飯店也不會沒水喝,這是「看不見的百分之五」,卻是最重要的基本盤。 這些服務和執著沒書教,都是戴彰紀自己想出來的。有大陸業者邀請他到大陸發展,他卻只想專注在台灣就好,「有人說保守就是生根在地,而積極就是在傳統產業作出革命家的精神,我就是保守中帶點積極!」 大病頓悟:工作狂是自私的 38歲以前,戴彰紀一路順遂,過著賺大錢的人生。但38歲後,他的肝功能失調,肝指數飆高到一千,被死亡陰影籠罩的他,頓時領悟:「當工作狂是一種自私,對家人自私、也對自己的身體自私。」 他在澳洲休養十年,帶著妻兒旅行全球,足跡遍及五大洲,去過五十多個國家,最近剛從摩洛哥、突尼西亞回來,他看著照片,街頭的小販、充滿異國風情的市場,「我隨時都在旅遊,這可以得到很多思考的時間,看著他們的古蹟、想像他們的輝煌王朝,以及如何把一個帝國敗掉,然後檢視自己的一言一行。」 戴彰紀對挪威的峽灣印象深刻,坐著渡輪,每天看到的都是乾淨透徹;其次是西藏,「哇!一下飛機就是海拔3600公尺 ,行動的時候超痛苦的。」 克服極限、挑戰窮山惡水,是最近戴彰紀迷上的「瘋」。去年8月,他與旅遊認識的同伴開始挑戰騎單車,原本只想應付一下,沒想到一周往大屯山、風櫃嘴、擎天崗騎三次,真的愛上了單車!「發現我回到小時候的夢想,帶著我的『戰具』去挑戰,騎到會靈魂出竅。」 他興奮的說,騎車時每天的氣候、體能不一樣,不能預估今天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就是騎車的魅力、一切靠體力。平常總是在動腦,現在讓體力和腦袋平衡一下。 戴彰紀現在不會在乎對手作得多大,重點是「自己做的精不精湛」,以及每天的當下都要過得很實在,「比錢重要的東西太多了」。開始享受人生的戴彰紀,有空就剪下雜誌或報紙上的美食介紹資訊,帶著妻子到處去「尋寶」。他很快樂,有好的團隊,做了正確的商業模式,還在旅遊中認識許多好友。 【2010/01/03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