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移民創造的消費力與生產力
工商時報/工商經營報/經營知識/D3版 吳心怡
2007/6/7
【字體】放大 | 正常 | 縮小
移民商機其實是額外利潤、過度期利潤,最終目的是廣納資源創造生產力,再向外擴張創造更大經濟力。

上周我們淺談了觀光客帶來的商機,以及開發觀光產業可以既發揚在地文化又促進國際視野與地位,這周我們來談另一個也是同樣是「外來」者帶給當地的移民商機。

這真是個任何火爆場面都會一觸即發,但根本無從知道那「一觸」在哪的時代。所以我們要談移民商機,這種牽涉到種族議題的部分,必須先撇開法國大選的熱門議題之一「移民」以及美國發生的移民兇案。

其實,移民應該是個極度正面受到歡迎的舉動,他們不像觀光客是短期利潤,移民者(我說過,既然「移民」便不是「客」了,便有義務責任。)他們是會留下來一起協助國家生產的新力量,他們在製造利潤與力量上,理當比觀光客更多。原因就在於移民者帶來的利潤是分階段的。

一般而言,以一個「正常」且「正經」的移民者來說,剛移民到一個新地方的第一階段帶來的利潤通常是消費型利潤。也就是他會先以「類觀光客」的型態在新移民地消費,不論是購物型的消費(除了一時的必需品,還有長期的消費日常用品)、學習型的消費(可能是語言,可能是其他花時間累積錯誤的適應)以及食衣住行娛樂等等,都是因應需要而觸及的基本消費,尤其是房地產業。

移民者第二階段帶來的利潤就是生產力了,不僅包括他所就業的那個產業,可能因他的加入促進了該國家的某些產能(高科技人才與製造業工人都有可能),還包括不同思想文化融入而帶來的生產力(這是比較長期的累積,比較不被看在當下這個世代的眼裏)。

當然,移民商機的問題在於一個國家對於「他國人民加入成為該國人民」的看法,這牽涉到移民的條件開放與否。有趣的是,「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這句老諺語早就揭示了移民問題的根本,一個想離開自己國家移民到他國的人,必定是認為他國優於自己的國家。

那麼一個國家為什麼要接受一個來自於比自己國家表現差的人民呢?這讓我想到春秋戰國時代各個有抱負的「行家」隨時都在進行「移民」,只求找到伯樂,不想懷才不遇,每個時代都可見到離家尋找新樂土的經濟目的移民。

移民的商機其實只是額外利潤、過度期利潤(雖然利潤不小),最終目的是廣納資源,然後創造生產力,再向外擴張以創造更大的經濟力。

要創造移民商機的首要條件,還是在於該國或該地實質的具備吸引他人移民的條件。

說到這兒,讓我忍不住想一提,這個時代最多量的人除了觀光客與移民之外,還有難民。你一定跟我一樣時時刻刻都希望世界和平,處處充滿商機。

文章刊登於工商時報2007/05/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