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w.yimg.com/i/tw/nl/pic/rg2.gif&width=22/&height=34) |
六十支寶特瓶可編織出一條美麗又舒適的毛毯!慈濟基金會環保志工將回收的寶特瓶粉碎、抽絲、再製,研發出具吸濕、排汗和保暖功能的毛毯,去年生產七千條,分贈國內貧戶並送到菲律賓救災。
慈濟基金會今日展開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廿二個國家、八百餘名學員參加交流,該會並公開台灣五萬餘名環保志工將回收寶特瓶經特殊技術處理,研發製造的賑災毛毯。
慈濟委員、經營紡織廠的黃華德表示,證嚴上人開示要讓「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變清流、清流到全球」,更在兩年前成立研發小組,整合上中下游發揮研發功能。黃華德說,寶特瓶經抽絲處理後,即成為目前成衣用的人造纖維,去年一月,他想若運用廢寶特瓶製造衣物,豈非一舉兩得?
環保志工將回收的寶特瓶拿掉瓶蓋、剪掉瓶環,並清洗乾淨後踩扁裝袋,分送塑膠加工廠後製,先切片再加工成為透明粒子,再送到紡紗廠紡成比頭髮還細的紗,最後由紡織工廠織成布。
黃華德說,歷經十個月才製成第一條毛毯,總計七千支六百西西容量的寶特瓶,製造出七百條毛毯,冬季時分送貧窮家庭,並送到菲律賓救災。
「寶特瓶毛毯」比一般棉質衣物輕柔,具吸濕排汗、保暖功能,兼顧環保和品質。黃華德說,今年預計總共處理兩百萬支寶特瓶,其中三分之二製成毛毯,另三分之一織成衛生衣等衣物。
from 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