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6年獲利總和超越聯電,為股東賺錢的能力是台積電的5倍。
現在,手上還握有一隻股價狂飆的金雞母。
下一步,它要拿下全中國,直探印度,再前進美國股市掛牌……
文.曹以斌
5月24日大清早,許多剛進辦公室的基金經理人們,習慣性地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看著剛收到的電子郵件。幾乎所有人,一看到這封來自巴黎證券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的電子郵件,不但眼睛為之一亮,還紛紛拿起手邊的電話,吩咐負責下單的營業員,9點鐘股市一開盤,馬上買進聯發科。
外資調目標價上看700元
這封郵件標題上正寫著:「聯發科:買進;目標價:700元」。靠著這封電子郵件,聯發科的股價在短短的一周之內,從497元,一路飆漲到531元,創下5年以來的新高價位,不少外資分析師更樂觀地預言:聯發科已經擁有挑戰台股股王的實力了。
其實,早在陳慧明調高評等之前,包括了美林、摩根士丹利與德意志證券,也都先後調升了聯發科的投資評等,目標價都在510到550元之間。但為何陳慧明要把聯發科一舉調升到700元?「因為聯發科的獲利能力,不但已經超越了母公司聯電,未來更有機會向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挑戰。」陳慧明言簡意賅的說。
雖然,公司的股價創下5年來新高,但位於竹科的聯發科總部裡,卻一點都嗅不到員工們興奮的味道;晚上10點鐘,聯發科的研發大樓裡,依舊燈火通明,不少工程師仍然在崗位上加班,希望能夠在12點鐘之前,達成自己訂定的晶片設計進度。
和加班的聯發科同仁一樣,董事長蔡明介關上了辦公室的燈,緩緩地走出辦公室,搭上了自己的公務車,準備回家;距離他進辦公室的時間,已經超過了10個鐘頭,如同當年創業一樣,從未懈怠。
然而,創造第一,卻是蔡明介的最大本事。10年前,離開聯電,創立聯發科,投入光儲存晶片市場,雖然眾人都不看好,但是他卻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擊敗眾多美日晶片大廠,奪下光儲存晶片的王座,隨後又率先設計出全球第一顆DVD單晶片,稱霸全球DVD播放器市場。
5年前,為了讓聯發科打破一代拳王的魔咒,蔡明介大舉切入手機晶片,成功地運用中國大陸的黑手機勢力,讓聯發科的手機晶片出貨量,從最早每月的一萬多顆,飆上到現在超過九百萬顆的出貨量,奪下全球一成的市占率,準備挑戰德州儀器、高通(Qualcomm)與Broadcom等手機晶片大廠,企圖創造下一個世界第一。
獲利超越聯電 直追台積電
不單如此,6年前聯發科的稅後盈餘只有67億元;6年後,盈餘已經暴增到225億元,成長率高達235%;而且,幾乎盈餘年年成長(除2004年以外),6年來的獲利總和達906億元,竟然已經超越母公司聯電的893億元。
雖然聯發科與台積電6年賺3960億元,仍有一段距離;但是,以聯發科股本只有96.83億元,員工人數2200多人,與台積電股本2582億元,員工人數2萬人比較起來,不管在資本利用率,或是員工生產力,聯發科都已經遠遠超過台積電,如果以每股獲利(EPS)計算,聯發科連續6年來,都是台積電的4倍以上。
「這些數據,正代表著以腦力、知識密集的聯發科,正在超越以資金、設備密集的台積電,成為台灣新世代的獲利模式」,去年才接任竹科管理局長,正積極推動科技業質量成長的黃得瑞說。
看著包括威盛、矽統等同業,紛紛走入IC設計業的一代拳王宿命,聯發科卻能在蔡明介的領導之下,不但從最早的光儲存晶片,一路轉進數位影音播放機(DVD Player)晶片、手機晶片到目前的數位電視控制晶片,讓產品線鼎足而立,逐步擺脫一代拳王的宿命;更在2002年突破了營收「10億美元天險」,現在更進一步地往「50億美元天險」的目標邁進。根據巴黎證券的預估,明年聯發科的營收將可挑戰880億元,稅後淨利則將上看360億元。「我相信兩年後,聯發科的營收可以順利超越千億元大關、獲利上看400億元。」陳慧明說。
團隊執行力強 產品後發先至
大家都會好奇,為何聯發科能夠有如此驚人的獲利成長動力呢?「執行力強是聯發科的核心競爭力」,曾與蔡明介在工研院電子所共事,後來代表交大擔任聯發科董事,今年初才接任交大校長的吳重雨觀察。
其實,在聯發科所切入的市場,不管是光儲存、DVD、手機或是數位電視晶片,通通都不是領先者(Pioneer),但是卻能夠後發先至,所憑藉著就是強大的執行能力。
就以光儲存晶片來說,當時,聯發科切入市場時,大部分的業者都把心力放在16倍速身上;較晚切入市場的蔡明介,卻要求團隊直接開發32倍速,甚至是36倍速的產品,並且訂定明確的目標,要在3個月之內就要完成。
為了達到目標,蔡明介訂下了每個進度查核時間點(check point),從一線主管開始,到基層的工程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查核重點;每天一大早開會,查核每個人的進度,只要超前,主管就會有所獎勵;一旦落後,上層主管就會跳下來支援第一線人員,就是不能有差池。「最後,每個人都會自我鞭策,不要當那顆拖延團隊的老鼠屎」,一位當初參與開發的工程師說。
靠著領先一個世代的產品,加上聯電集團的晶圓廠支援,使得聯發科的產品在技術與成本的領先下,得以在市場上翻盤,超越當時最大對手東芝,成為全球最大的光儲存晶片供應商。「就像武林高手一樣,雖然武功比對手晚學,但是最後卻能夠後發先至」,與聯發科做了8年生意,建興電子光儲存事業群總經理龔仁武表示。
龔仁武就以最近開始熱門的藍光DVD為例,去年以前,聯發科在藍光光碟機控制晶片的進度一直落後飛利浦;但看到市場逐漸成熟,短短的半年之內,聯發科就端出了自己的藍光DVD晶片,而且性能與價格都超越了對手,讓建興電最後不得不又採用聯發科的產品。
整合功力高 廢客戶研發武功
廢去客戶武功,是蔡明介另一強項;聯發科正是靠此席捲DVD播放機晶片市場。
當所有的DVD播放機廠商仍以2-3顆晶片進行產品設計時,聯發科就已經開始設計只要用一顆單晶片就能做出DVD播放機;而且,使用聯發科提供的參考設計,也就是所謂的「公板」,廠商就能做出一台DVD播放機。
這對於本身具有研發實力的大廠來說,聯發科的作法似乎沒有太大用處;但是,對於欠缺研發團隊的小廠商來說,卻是一個相當大的福音。2002年,一家來自於大陸深圳的小公司APEX,就是用了聯發科的晶片,以不到新力(SONY)、松下(Panasonic)一半的價格,在美國的威名百貨裡創下一秒鐘賣出兩台DVD播放機的紀錄,短短一年內就奪下美國市場的冠軍寶座。
靠著DVD播放機價格快速崩跌的破壞力道,聯發科一方面扶植了這些欠缺研發實力的小廠商們;同時,也讓過去喜好自己開發產品的大廠們,不得不轉向採用聯發科價廉物美的晶片。「這就像金庸小說裡的吸星大法一樣,如果你有絕世武功,就讓你半殘;如果,你只會一招半式,聯發科就能夠讓你的研發功力全失,最後不得不靠他生存」,多年來觀察聯發科的美林證券半導體分析師程正樺比喻。
目標 征服一線手機廠
現在,同樣的成功模式,聯發科也快速複製到手機晶片,以及數位電視晶片身上,像是大陸的手機市場,目前有超過5成以上的國產手機,都是採用聯發科的手機晶片。原因很簡單,就是用了聯發科的晶片與平台,開發的速度比用德州儀器、NXP、高通等國際大廠,省下了至少一半的時間。
像是在深圳一個地方,就至少有200家以上的手機設計公司,採用了聯發科的手機晶片;這群設計公司,都是2、3個年輕人,自己籌了點錢,拆解了國際大廠像是諾基亞、三星的最新手機,利用聯發科手機的設計平台,在短短的45天之內,就能做好一支外型與諾基亞、三星一模一樣的手機。
它們不但價格低廉,而且各個輕薄短小、功能強悍-內建高畫素相機,還附上只有高檔手機才看得到的MP3音樂播放功能。只要一設計好,這些公司馬上就可以找廠商代工,送到市場上銷售,價格卻只要名牌手機的十分之一,而這種被大陸民眾稱為「黑手機」的仿冒手機,早就占了中國手機市場的兩成市占率。
看著這群黑手機廠商吃掉生意大餅,讓原本占有大陸市場五成江山的大陸手機品牌業者,包括聯想、TCL與波導等廠商,也不得不趕緊找上聯發科合作;過去一年之內,聯發科席捲了中國手機市場,使得德州儀器、NXP等業者不得不趕緊推出低價的手機晶片,來對付聯發科。「其實,現在聯發科的手機晶片並不比德州儀器來得便宜」,台灣最早採用聯發科的手機代工廠華冠副總經理洪一峰說。
雖然,聯發科的產品規格與效能跟德州儀器、高通比起來不遑多讓,但是目前依舊無法打進諾基亞、摩托羅拉等一線手機大廠的供應鏈之中。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除了不信任亞洲晶片廠商的種族情緒之外,這些手機大廠能夠獲利的關鍵,就在於手機產品的差異化;一旦使用聯發科的標準化晶片與開發平台之後,就會像個人電腦用了英特爾的微處理器跟微軟的作業系統一樣,完全喪失自主性。「簡單地說,這些大廠就是怕被聯發科廢了武功」,程正樺分析。
不過,聯發科發言人喻銘鐸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聯發科在手機晶片市場是個新進者,推出的產品一定要有特色,客戶才會採用;這幾年來,聯發科因為接近亞洲客戶,加上產品的效能不錯,所以才能夠有今天的成績。
但是,聯發科也清楚,像諾基亞、摩托羅拉等世界級的客戶,需要自己獨特的設計,聯發科不斷地對外收購同業與技術,就是要滿足這些客戶的需求,「只要有一天他們要我們幫忙,我們爬都要爬過去做」,喻銘鐸說。
從DVD播放機、手機到液晶電視晶片,蔡明介成功地利用中國市場的低價革命,顛覆了市場秩序,讓聯發科成功地擴張版圖,並擠進全球前6大無晶圓廠(Fabless)IC設計公司之林,僅次於Broadcom、高通、NVIDIA、LSI Logic與智霖;同時,蔡明介也開始積極布局印度市場。
另外,也已經有近4款韓國LG的低價手機,開始採用聯發科的手機晶片,讓股價前景看好,「只要能夠吃下印度這塊大市場,相信聯發科的股價飆上千元,絕對不是夢」,程正樺非常肯定地說。
蔡明介的3C用人學:員工是公司最大資產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常說:「每天下班後,員工把燈關了回家,公司的資產就走光了。」對於每年營收、獲利不斷成長的聯發科來說,人才絕對是最大的資產,為了讓聯發科能夠擁有最好的人才,蔡明介在留住人才的努力可真是業界之冠。
除了找來台大、清大、交大與成大等國內4大名校的教授擔任董監事,蔡明介本人更是勤於到各個知名學府去演講,讓這些優秀學子以聯發科為第一志願。
就連公司的停車位,蔡明介也都要讓員工們滿意。為了不讓工程師每天來上班,因為停車位的問題而影響心情,聯發科特別在新蓋的研發大樓裡準備了1千8百多個車位,讓每個人不會因為停車問題而傷腦筋,「就連總機小妹都可以有個車位」,一位工程師說。
不單如此,蔡明介所創的3C留人術,更是讓聯發科的工程師們津津樂道。所謂的3C,分別是報酬(compensation)、照顧(care)與挑戰(challenge),就以報酬來說,聯發科在過去幾年之內,絕對是台灣科技業中,發放股票紅利與薪酬給員工最高的公司;去年平均聯發科員工們每個人所拿到的股票分紅就超過530萬元。而且,聯發科在各部門之中,設立了各項獎勵措施,像是只要能準時達到開發進度,蔡明介就會發放開發獎金,而一些新開發的產品如果銷售達到百萬套,也會發放銷售獎金給工程師們。
至於照顧方面,則是表現在教育訓練與福利之上,像是人人都有停車位、每年都有補助旅遊費用之外,所有的員工要提升專業知識,願意花時間去多學點新東西,蔡明介都會願意出錢補助。並且,每一季都召開員工座談會,由蔡明介等高層主管親自參與,只要員工提出的意見,蔡明介都會列表控管,定期給員工滿意的答覆。
最後,則是挑戰。在聯發科上班,幾乎身邊的人都是台、清、交等一流大學的學生,這些好員工就是要挑戰一流的技術,因此,絕對不會給他們做低階(Low end)的工作;而且,蔡明介習慣由員工自己提出考評標準,主管每年按照員工提出的考評標準來打考績,讓所有的遊戲規則公開化,就不會有因主管主觀好惡影響升遷與考評,讓每個有貢獻的人都有機會出頭,成為公司的重要幹部。
from 理財周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