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做、做完、做對、做好  

                      

/何飛鵬

在每個月都要做的檢討會中,有一個雜誌團隊營運出現了問題,我仔細檢視了他們的產品,我直覺的感受到,他們並沒有真正瞭解讀者的需要,產品因而也就沒能真正滿足讀者。於是我嘗試建議:定位應如何調整,內容選題應如何修正。沒想到這個單位主管竟告訴我,他們就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在工作。

 

我十分納悶,這本雜誌的內容,跟我所說的方向明明差距很大,怎麼會一樣呢?仔細分析,我終於瞭解:這是執行面的落差所造成。因為他們的定位大致是對的,但理解不深刻,工作的落差很大,所想的和所做的完全不對稱,以至於結果完全不一樣。

 

嚴格來說,工作有四個層次:有做、做完、做對、做好。如果事情很簡單,流程很清楚,工作有做就等於做完,甚至就等於做對、做好。如下班要關燈這件事,只要有做,就是做對、做好,四個層次沒差別。但大多數工作並不是這麼簡單。以辦公室的電話總機為例,有做、做完、做對、做好完全不一樣。因此人人都在做總機,但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很容易辨認誰是好總機,誰是壞總機,而他們的工作成果,也反映了整個公司的嚴謹程度。

 

「有做」與「做完」的層次是具象而明確的。由於許多工作的步驟複雜,有做不等於做完,因此公司管理為什麼會講究流程標準化,會追逐最佳實務,這都是要讓每一項工作,不論誰做、不論什麼時候做,每一次都確定有做,而且做完,並期待得到一樣的結果。

 

「做對」與「做好」則是質量的層次,不容易用過程來檢驗,而是看結果是否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如果沒有達成預期的目標,就是沒有做對,也沒有做好!

 

以前面的雜誌團隊為例,他們的定位沒錯、方向沒錯,也編出一本刊物,這是有做,也做完;但讀者不認同,這是沒做對,也沒做好。當我再仔細檢查,更有趣的事情出現了,有許多內容吻合定位,選題是對的;但仔細看,不是無病呻吟,內容沒搔著癢處,就是一筆帶過,輕描淡寫。這就是典型的沒有做對、沒有做好。

 

 

試著從人生的地平線上跳起來

拿破崙的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對所謂「野心」的最好說明。初聽起來,「野心」一詞不好聽,但是你要知道世上成大事者都是因為自己有一顆「要想當將軍」的野心而最後如願以償的,其實野心就是雄心。

所謂野心是以獲得好成績的誘惑來鞭策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成績有提升自我評價、增強自信心的作用,所以,強大的野心或許是靠成績隱藏自卑感的心理反應。

有時野心在生活中沒有多大用處,尤其是在你不想以特別的成績得到特殊評價時。但缺乏爭取好成績的衝勁,這對工作會產生不利影響。如果你對工作缺乏野心,將很難獲得成功。

爭取好成績的動機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教育、薰陶所形成。這個社會以成績評定一切為取向,老師和家長均以教導子女有強大野心為目標。很少人警覺到強大野心對成績產生的副作用。美國科學家史奈特,曾經進行一項有趣的實驗,證實太大的野心妨礙成績的結果。

這一實驗是依不同的動機,將被實驗者分成三組,各組按照指示解決相同問題。第一組只要自己解決完問題就沒事。這項指示引發不起任何野心。

第二組,答對了就有一萬元獎金。這項宣佈使野心開始蠢蠢欲動。

第三組,為了刷新解答所需時間的記錄,越快答完越好,除此之外還有兩萬元獎金。明顯引發強烈野心。

由實驗結果得知,野心不大不小者的成績最好。伴隨強大野心的過度精神興奮,產生對完成能力的反作用。

強大野心不僅對成績帶來負面影響,也損害人際關係。野心大的人在達成自我目標時,有忽略他人的自私傾向。因為他集中精神在目標上,毫不關心他人。所以,一個人擁有適度的野心是有益的,一旦過度,則極有可能走向人生原則的反面,是不可取的。

那如何才能使自己擁有適度的野心呢?下面十個建議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不要對成功抱太大的期望。設定可能達成的實際目標。

第二,沒有強烈動機反能完成更多事,由此可知,野心應符合自己的個性,不必強求。

第三,周圍的人對自己的期望不太滿意時,往往會失去自信,偶爾會有更大的野心。因此,首先要檢討對自己的要求是否「合乎實際」,如果超過實際,必須立刻改進。

第四,過大的野心會影響健康。目標訂得太高,被不可能實現的強烈野心侵蝕,結果容易患腸胃潰瘍等疾病。

第五,現實地設定能夠獲得成功的目標,而且儘量以得到顯著成果為主。

第六,獲得成功的同時,不要輸給「勝利效應」,也就是不要在勝利的榮譽中沉溺太久。

第七,付出極大努力換來的成功並無妨,但是不要持續為取得好成績而給自己施加太大的壓力。

第八,偶爾要找個時間放鬆一下,「跳出努力的圈圈」。唯有這麼做才能把能力發揮到最高點,沒有人能夠永遠維持能力處於高峰狀態。

第九,勿採用消耗過多能力的方法,如此只會得到「拼命三郎」的稱號。

第十,通常成功會加速下一次的成果出現,但只有保持平常心才能保證不退步且維持好成績。

適度的野心是成功的動力。


◎如果你對工作缺乏野心,將很難獲得成功。





 
主動關心朋友

 


主動關心朋友


 


日本有一家保險公司曾對東京、大阪的二十歲至四十九歲的日本人進行「人生課題的意識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認為,「結交朋友」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可是,有趣的是,人都有「惰性、怯性」,也都習慣於待在一個「舒適區」
comfort zone)裡,而疏於主動結交朋友、也少主動與朋友們連繫;每個人都渴望認識好朋友,卻吝於「先給予、先付出、先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過去談得來的朋友,咱們多久沒連絡了?我們是不是可以主動打個電話問候、寫個卡片關心他們?


我就曾打個電話給久未連絡的朋友,他很高興地說,他剛好要組一個「未婚男女遊沙巴」的旅遊團,有廠商贊助,邀我一起免費同行。就這樣,我與一群未婚男女到馬來西亞一遊!


所以,朋友是生生不息的「長青植物」,也是「蔓藤植物」,它可以長得茂盛翠綠,來擴大我們的生活圈。記得我有個女性朋友,已超過適婚年齡,但一直小姑獨處;其實,她滿喜歡某一位男士,而男士對她也有好感,但他們兩人一直保持若即若離的平淡關係。


我曾告訴她:「妳可以主動一點,約他吃飯、看電影、逛街啊,妳總要為自己製造點機會啊!」可是,這女孩回答我說:「這不是我的風格!」


「是,是,這不是妳的風格,但妳知道嗎,『妳的風格』會讓妳一直等,等到妳變成老姑婆!」我說。


沒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但那些風格就是對的嗎?如果「不主動親近別人、不主動結交朋友、只要別人來發掘我的優點」,就是我們一成不變、堅信不移的風格,則咱們的人際關係很難突破呀!(因此,這女孩至今還是小姑獨處!)


有人委屈地說:「我不是不友善,我只是太害羞了!」或「我很好相處,只是不好意思找你!」的確,「害羞」、「不好意思」,都是我們與別人溝通的「心理障礙」,我們一定要把它除去啊!






 
善於處理衝突

 

善於處理衝突


 


有一次在演講的會場,一位聽眾告訴我,他最近心情糟透了,真想換個工作。


原來在一次會議中,他告訴同做一個案子的同事工作成果不佳。沒料到對方火冒三丈:「你憑什麼認為你的想法一定對?別以你學歷高就有什麼了不起,你這麼能幹的話,那你就自己做啊!」他聽了覺得真是莫名其妙,於是兩人大吵起來。


碰到出言不遜的對方,該如何處理,發揮最佳的EQ功力呢?此時最該做的,就是冷靜下來,開始想想,進行「自我覺察」的步驟。


想些什麼呢?


一、心中想法:先檢視一下「我現在怎麼想」。例如「我根本沒這個意思,你不應該誣賴我嘛!」


二、情緒狀態:我有什麼感覺呢?例如「所以我很生氣。」


三、對方行為動機:對方為什麼這麼做?請發揮同理心去了對方的動機。例如「他大概是因為我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前糾正他,所以感到很沒面子,才情緒失控地怪罪我...


四、當下目標: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例如「不論如何,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如期完成工作進度。」


五、決定合宜的反應:我該如何反應,才能達到目標呢?例如「對不起,我沒別的意思,只是提供建議供你做參考...


低EQ者會自我防衛。引爆情緒;高EQ者會自我覺察、解決問題。只要能照著上述自我覺察的步驟反應,你一定會是個善於處理衝突的EQ高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ishsu 的頭像
    luishsu

    Luis國際資訊事務所

    luis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